1972年1月7日,隱居了14年的美國傳奇富豪Howard Hughes突然宣布召開電話新聞發布會,據傳他在巴哈馬的一家酒店打來電話,在場的人聽到了他久違又陌生的聲音…
Hughes特意開發布會是為了澄清了一件事:
最近轟動全美的,傳言要出版的關於他本人的自傳,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他本人從來沒有授權任何人寫自傳,那個號稱替他寫自傳的人,是個大騙子…
Howard Hughes
然而,在Hughes本人電話澄清後不久,媒體又緊接著曝出另一條消息:
自傳作者Clifford Irving稱,那個通過電話開發布會澄清的人根本不是Hughes本人,他才是真正的騙子…
Clifford Irving
一時間,流言四起,真假難辨,媒體和吃瓜群眾都被弄得雲裡霧裡:
一邊是退隱多年後突然發聲的傳奇億萬富翁,另一邊是被各大出版社捧為Hughes的唯一代言人,手握「獨家材料」的神秘作家Clifford Irving。
究竟誰在說謊?!
誰能想到,這本即將問世的《Hughes自傳》背後,是一個將各路媒體,幾大出版商,眾多鑑定專家統統拖下水的驚天騙局,還成了美國文學史上最大的詐騙案之一…
這一切,得從一個鬱郁不得志的小作家說起…
Clifford Irving是土生土長的紐約人,1930年出生,父親是個封面畫家。從小耳濡目染,Irving在繪畫和字體書寫方面頗有造詣。
1947年從曼哈頓藝術學校畢業後,Irving進了康奈爾大學英語系讀書,把職業理想定在了文學領域。
大學畢業之後,Irving進入《紐約時報》當了一名助理編輯,主要工作是從堆積如山的稿件裡挑選有意思的故事交給主編。
年輕的Irving當然不甘於當個助理編輯,他一直對自己的文學才能蜜汁自信,一心想寫出驚世之作。
閒暇之餘,Irving開始瘋狂創作小說。
從1958年到1962年,Irving連寫了三部小說出版,都沒有砸出像樣的水花。
到了1969年,人到中年卻依舊沒有什麼名氣的Irving跑到西班牙伊比薩旅遊,在這裡,他意外邂逅了一個和他同病相憐的人,匈牙利畫家Elmyr de Hory。
Elmyr de Hory畫功高超,混了大半輩子卻依然窮困潦倒。
原因就在於,Elmyr de Hory畫的都是模仿世界各大名家的仿冒畫,他模仿的畢卡索,雷諾瓦,馬蒂斯作品經常被當作真跡買走,好不容易騙點錢,最後被人識破後又賠光。
失意的贗品畫家碰上了鬱郁不得志的小作家,兩人相見恨晚,一拍即合,想出了一個讓彼此都成名的主意:
Elmyr de Hory讓Irving為自己寫一本傳記,將他生平模仿名家畫作的牛掰事跡公之於眾!
Irving對此讚嘆不已,他大筆一揮,很快完成了這本《造假!》(Fake!)。傳記出版後,賣出了相當不錯的銷量。
Elmyr de Hory很快被更多吃瓜群眾熟知,可小作家Irving依舊默默無聞…
這並沒有打擊到Irving,嘗到了甜頭的Irving從這件事得到啟發,逐漸醞釀出了一個更大膽,更轟動的計劃:
為某個超級名人偽造一本自傳,在全世界成功出版
那麼,選哪個超級名人呢?
Irving挑來挑去,最終選中了傳奇億萬富豪Howard Hughes。
Hughes是漫威超級英雄「鋼鐵俠」的原型,他風流倜儻,富可敵國,敢於冒險又特立獨行,熱衷於造飛機和打破各種紀錄。
他拍了第一部動用真飛機展現空戰的電影就拿了奧斯卡,創造了飛越美洲的最快紀錄,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飛機,發射了第一顆地球同步氣象衛星,是環球航空的最大股東,跟多個好萊塢一線女明星拍過拖,小李子的電影《飛行家》,講的便是他的生平。
總之,在20世紀中葉,Hughes是不折不扣的超級名人兼大眾偶像。
不過,從1958年起,這位傳奇富豪因多年來遭受神經症(neurosis)的折磨,開啟了長時間的隱居模式,他搬去了一個沙漠,極少有記者能捕捉到他的消息。
要偽造超級名人Hughes的自傳談何容易,
誰會相信傳奇富豪會讓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作家寫自傳?
Irving又如何向大出版商們證明,自己得到了Hughes的授權?
Hughes雖然一向神龍見首不見尾,一旦事情鬧大,難保他本人不會露面澄清?
看上去,Irving面臨的困難一大堆…
然而,鐵了心要幹成這件事的Irving並沒有被嚇退。他開始逐個攻克那些看似無法解決的難題。
首先是打消出版商的疑問,在Irving看來,這個問題其實很容易:
一來Hughes本人一向特立獨行,做事不走尋常路的風格人盡皆知,讓Irving這種小人物來寫自傳,似乎也符合他的個性。
另一方面,Irving想方設法,成功偽造了Hughes本人的授權書。
原來,Irving經過多方打聽,終於找到了一個跟了Hughes近25年的老會計,後來Hughes因為一點小事跟他吵掰了,經Irving一頓忽悠,老會計把Hughes當年授權他打理財務的授權書給了Irving。
Hughes的會計
老會計保存的Hughes手跡
Irving以這封授權書為藍本,精心研究和模仿Hughes的筆跡,要知道,Irving從小得到封面畫家父親的真傳,模仿筆跡的功力是超一流水準。
經過一段時間苦練,Irving最終偽造出了「Hughes授權他寫自傳「的授權書。
做好了準備工作,Irving便著手聯繫大出版商McGraw-Hill,信心十足地告訴對方,他聯繫到了Hughes,超級富豪非常欣賞他給de Hory寫的那本傳記,有意請Irving為自己寫一本自傳。
接著,他祭出了那張精心偽造的授權書…
McGraw-Hill的老闆半信半疑,在找來眾多專家鑑定授權書的筆跡之後,竟然一致認定:
這是Hughes的親筆信無誤,這位隱居多年傳奇首富終於要出自傳了!
消息一出,全美震動,McGraw-Hill忙不迭召開了新聞發布會,當著眾多的記者的面,將自傳作者Irving公之於眾,雙方很快籤訂了合同,McGraw-Hill預付給Irving10萬美元作為報酬,另外66.5萬美元要付給Hughes本人。
一不做二不休,Irving決定想辦法把另外66.5萬美元也收入囊中。
他告訴出版商,Hughes籤發支票的籤名都是「H. R. Hughes」,所以開出的支票只需要籤名為「H. R. Hughes」就行了。
1971年5月13日,一架飛機降落在瑞士蘇黎世機場,飛機上走下來一位戴著假髮和墨鏡的女士,她下來之後便直奔瑞士信貸銀行,用「Helga R. Hughes」名字的護照和證件開了一個帳戶,然後在瑞士信貸銀行留下了「H. R. Hughes」的原始籤名。
之後的幾個月裡,這位女士陸續拿著出版商開出的支票來承兌現金,這些支票上的籤名無一例外都是「H. R. Hughes」,這位女士順利提出現金存進了名為「Helga R. Hughes」的帳戶。
這位女士不是別人,正是Irving的妻子,她偽造了證件籤名「H. R. Hughes」和假名「Helga R. Hughes」,從而瞞天過海將出版商付給Hughes的稿費收入囊中。
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人察覺到問題…
另一方面,Irving也在緊鑼密鼓地寫著Hughes的自傳,他翻遍全美各大出版商以及報社的材料,搜刮一切關於Hughes的消息,甚至還從東家McGraw-Hill那裡搞到了一些材料。
沒過多久,Irving便搗鼓出了一本關於Hughes的精彩「自傳」,只是McGraw-Hill並不清楚,這本所謂的「自傳」都是Irving在現有材料的基礎上改寫的。
一切準備就緒,眼瞅著就快出版發行了…
雖說Hughes退出江湖多年,但他的代理公司還在社會上活動,聽說Hughes一個作家出自傳,他們打電話給出版商表達了疑惑。
可就在這時候,Irving交付了自傳手稿,出版商拿給一位跟蹤採訪了Hughes很多年的記者看,這位記者一口氣讀完之後,斬釘截鐵地表示:
Irving寫的都是真的,這百分之百是採訪了Hughes本人才能寫出來…
除此之外,另一家出版商《生活》雜誌也付了一大筆錢給Irving,預備在自傳出版後開始連載。
就這樣,《Hughes自傳》被越炒越熱,越炒越真,全美都開始為了即將問世的這本超級名人自傳瘋狂起來…
就在這時候,紐約媒體傳來驚人消息,Howard Hughes本尊終於收到了風聲,他憤怒地表示自己沒有授權任何人寫自傳,Irving所說的都是假的!
媒體聯繫到了Hughes的代理人,說他本人決定召開電話新聞發布會,於是1972年1月7日,洛杉磯的一家酒店裡,媒體記者們通過揚聲器,聽到了Hughe在電話那頭的澄清聲明…
Hughes在澄清的同時不斷感慨:
「這事兒太魔幻了,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我從未見過Irving,更不知道你們怎麼會相信他…」
「另外,除了能騙點錢,我實在想不出他大費周章搞這麼一出的動機?」
這一次,除了媒體記者,發布會現場還有7個曾經跟Hughes多次會面的人,每個人都問了他一個問題,Hughes通過電話一一作答,最終7個人一致認定,發出這個聲音的人,就是Hughes本人!
事情到了這一步,真相似乎已經相當清楚了。
然而萬萬沒想到,這場騙局竟再一次出現了反轉…
當McGraw-Hill氣急敗壞地質問Irving的時候,Irving竟然沒有絲毫驚慌。
他雲淡風輕地表示,自己手頭的材料,採訪記錄,授權書都是出自真正的Hughes之手。
那個通過電話大放厥詞的人,根本不是Hughes本人!
他表示願意接受測謊,並提議把Hughes授權書的再次拿去鑑定,出人意料的事來了:
Irving不僅通過了測謊,那份他自己偽造的Hughes授權書也再次通過了專家鑑定。
鑑定結果出來後,McGraw-Hill和《生活》兩大出版商選擇力挺Irving,堅持要讓這本自傳問世!
就這樣,《Hughes自傳》再次重啟了聲勢浩大的宣傳造勢活動。Irving也無比敬業,剛剛「自證清白」完畢,他便馬不停蹄開始了新書出版前的宣傳造勢活動…
事情到了這一步,如果Irving就此偷偷跑路,那他的騙局不失為一樁完美犯罪。
然而,一切正應了Hughes本人的猜測,Irving的終極目的根本不是為錢,他玩這一票大的,就是為了留名史冊。
Hughes也不是好惹的,雖說他打死不肯露面,但也沒打算就此放過Irving。
Hughes的律師立刻從帳務方面入手,直接去瑞士舉報了那位籤名為「H. R. Hughes」的女士身份造假。
最終,瑞士信貸銀行輾轉查實,終於查到了,那位冒領「自傳稿費」的Hughes女士,正是Irving的妻子!
案情終於水落石出,Hughes本尊的確對「自傳」不知情,從頭到尾都是Irving一手策劃編造出來的。
1972年1月28日,Irving召開新聞發布會,承認了自己策劃了《Hughes自傳》的騙局,並於當年6月在法庭認罪,他最終被判入獄兩年半,服刑17個月。
事實證明,Irving搞這麼大一出的確不是為了錢,他收的76.5萬美元一分也沒花,最終原數退還給了出版商。
但Irving的目的終究達到了,他當年就登上了時代雜誌封面,和「尼克森訪華」的新聞一道,並列為當年最熱門話題…
和許多聞名世界的詐騙犯一樣,Irving以這樣一種方式出了名,更多人開始關注起他的作品,以前就出版過Irving小說的McGraw-Hill出版社也發了,他們靠再版Irving的作品,又一次賺得盆滿缽滿。
當然,就連那部假冒的《Hughes自傳》,也在多年以後得以出版,只不過本書的開篇就聲明「這是一部未經授權的假冒自傳」。
不少熟識Hughes的人在讀過這本「自傳」後坦言:
從名人傳記的角度來說,書寫得相當不錯,如果不是打著「自傳」的名頭,它或許也能成為一本暢銷書…
然而,歷史沒有如果,Irving終究是以美國文學史上最大一起詐騙案的主謀身份留名,直到2017年Irving去世,各大媒體報導的標題無一例外都是:
那個造假了《Hughes自傳》的史詩級騙子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