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氏畲族村印象:民國廣東百條古街之雙田十字街

2021-02-16 藍天藍

民國廣東百條古街之一:雙田十字街

藍氏畲族村印象

  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新港鎮,萬綠湖庫區深處,有一個邊遠畲族小村莊:雙田畲族村。這裡環境十分優美,是新豐江庫區內唯一一個人口比較密集的畲族民族村,全村3585人,畲族藍氏人口佔96%。走進雙田畲族村,可以看到村裡有很多保存完好、具有畲族風情的古老建築。那些古老的房屋儘管板壁已斑駁,牆體已浸漬,瓦楞已苔黑;但是,高高的廳堂,古舊的神龕,窗扉的木雕,石磴的線條,依然顯示著這裡曾經的繁榮。清未到民國期間,雙田十字街是當時繁華商業街,是廣東百條古街之一。

↓清未到民國雙田十字街是當時繁華商業街

↓追憶逝水年華

飛花時節,垂楊巷陌,東風庭院。

重簾尚如昔,但窺簾人遠。

葉底歌鶯梁上燕,一聲聲,伴人幽怨。

相思了無益,悔當初相見。


↓那年代洋行,當店,餅店,藥店,油房,糖寮,打鐵鋪,豆腐坊,特產店煙鋪,客棧應有盡有。

↓當年比較出名餅店有:祥記,道隆,祥泰,坤和,易記……等,同時很多百年老店在河源大平街開有分店,解放後公私合營後那些店鋪全都納入國營百貨了,六十年代雙田有十多人有國營百貨門市工作。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經營藥材:義隆行,廣安堂……經營鹹雜百貨:合和,坤和,易記……等等。

↓沿著一條鋪著鵝卵石的幽深小巷,走進雙田古街。

↓昔日繁華的街景與稠密的人流,已成雲煙,一座布滿塵埃與蛛網的老屋牆上,牆上寫著「祥記」字樣,無聲地向人們訴說幾百年前的古村繁華往事。

↓「祥記」

↓古街:小時候八月十五從這古街走過,誘人月餅香味撲鼻而來,流口水了,哈哈哈哈……

↓兩旁是曾經繁華的店鋪,現早已衰落。

↓可惜雙田傳統產業,中秋月餅,紅薯糖,鹹切蘇,大福餅,麻花,春卷,砂炒丸,米糕。軟糕,麻脆等製作工藝早已失傳了,再也找不到兒時味道了。

莫悲建業荊榛滿,昔日繁華是帝京。

莫愛廣陵臺榭好,也曾蕪沒作荒城。

魚龍爵馬皆如夢,風月煙花豈有情。

行客不勞頻悵望,古來朝市嘆衰榮。

↓古街:過去南湖,仙塘,雙江,周圍的村民都會來雙田十字街買東西,

↓古街

↓昔日的十字街,熱鬧非凡。

↓當今的十字街,沉寂冷清。

↓民清時期雙田有二間當店,上當店,下當店,

↓下當店門樓

↓兒時我經常在石橋上玩耍,橋下抓小魚

↓上當店在建設新農村時拆了

↓義隆藥行騎樓早已不見蹤影,只剩下支撐騎樓磚柱,小時候父親還帶我來這看過病。

父愛無言,歷經風雨數十載,霜葉落滿天;

時光荏苒,無情荒度幾個秋,歲月亦無言。

↓義隆藥行

↓義隆藥行後人藍新泰在抗日時間投筆從戎參加東江縱隊,解放後曾任龍川一中校長,縣衛生局長。離休幹部,今尚健在。

↓這就是:洋行

↓洋行即是華人與西方洋人的商業貿易商行公司、代理行,歷史開始於中國清朝。主要從事出口、把雙田當時特產,風慄,柿子,茶葉,香菇木耳出口到南洋,又把外國的鋼鐵、火水、水泥等進口回來。

↓清朝末雙田有五十多名挑夫隊伍穿梭在雙田~河源~惠州~香港、廣州。

↓雙田的客家老屋


↓培用學堂遺址

↓培用學堂遺址

↓培用學堂遺址

↓廣安堂「藥房」:依然可想像當年的輝煌。

↓廣安堂「藥房」

↓廣安堂現在還有後人在從醫,在市中醫院,鄉鎮衛生院工作

↓廣安堂「藥房」:依然可想像當年的輝煌。

↓廣安堂「藥房」:依然可想像當年的輝煌。

↓如今仍有不少古建築:幾乎每一個古建築的背後,都有一個讓人驕傲的族人。

↓兩百多歲的龍眼樹,訴說著古畲村的滄桑。

↓古畲村的滄桑。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兩百多歲的龍眼樹,訴說著古畲村的滄桑。

↓蜜蜂,蜂蜜是雙田傳統產業。

↓渡漢江,作者: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

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  

不敢問來人。

↓雙田畲族村一角

↓清澈的萬綠湖,為香港提供潔淨水源。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銷磨。

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萬綠湖,翠綠的湖水,藍天伴白雲。

↓萬綠湖,環境十分優美。

↓萬綠湖物產豐富

↓(藍)雙田畲族村

    

    「鄉愁」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就是兩個字,但是在我心裡 卻是一份情感老家,就是那份誰也抹不走的鄉愁。

鄉愁是村中的老路。

鄉愁是人來人往的趕鬧子。

鄉愁就是閒暇時逗逗滿身是土的兒子,這個時候忘記了一切的苦和累。

鄉愁是村中的石板路。

鄉愁是小板凳。

鄉愁是小狗蹲守的一扇宅門,等著遠去的主人歸來。

鄉愁是標語

鄉愁是殘屋。

鄉愁是一座想不起主人的舊宅院。

鄉愁是悠閒吃草的小羊。

鄉愁是曾經蹲在牆角吃飯的鄉親。

鄉愁是田間地頭的一個個場景。

鄉愁是鄰居家和藹可親的老爺爺老奶奶。

鄉愁是一面老牆。鄉愁是磚垛。

鄉愁是曾經住過、凍得打哆嗦的老房子。

也是山上的一棵柿子樹。

鄉愁是一臺媽媽用過的縫紉機。

是小時候塞過鞭炮的一段土牆。

是奶奶屋後雜亂的舊家什。

也是風燭殘年依然勞作、守著祖屋的爺爺。

    看到這些是不是想起了家裡的味道,最初的味道。每個人都有一段鄉愁,它無關家鄉的貧窮或富裕,只因它布滿了我們曾經生活的腳印鄉愁,只因為他是我們的老家不敢忘,也不能忘!把這份鄉愁傳給更多人吧。

圖文:藍億強

編輯:公眾號:藍天藍

↓↓↓覺得不錯,請點讚

請寫留言發表感言↓↓↓

相關焦點

  • 東源縣下藍、雙田畲族村雙雙榮獲首批「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其中,河源市有2個村上榜,分別是東源縣漳溪畲族鄉下藍畲族村和東源縣新港鎮雙田畲族村。據了解,下藍畲族村位於東源縣漳溪畲族鄉的南部,轄區面積5.6平方公裡,全村有3個自然村,總人口379戶,1611人,全部為畲族人口,畲族群眾357戶,佔了94%。
  • 下藍、雙田成為「廣東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其中,河源市有2個村上榜,分別是東源縣漳溪畲族鄉下藍畲族村和東源縣新港鎮雙田畲族村。據了解,下藍畲族村位於東源縣漳溪畲族鄉的南部,轄區面積5.6平方公裡,全村有3個自然村,總人口379戶,1611人,全部為畲族人口。
  • 臨海紫陽古街《百城印象之旅》第二季13
    11月29日,臨海依然是多雲的天氣,我們駕車到了臨近紫陽古街的停車場駐車。穿過善興門就是臨海紫陽古街。紫陽街是臨海市第一古街,是千年古城的縮影,也是歷史文化名城的象徵。在紫陽街,使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我們祖先創造出來的「坊」,每相隔百丈就有大塊青磚砌成的一堵坊牆,坊牆高三餘丈,寬五六丈,拱門高丈餘。坊名即地名,坊牆又稱「防火牆」,有《悟真坊》、《奉仙坊》、《迎仙坊》、《清河坊》、《永靖坊》5座坊,已成為街區的一道風景線。
  • 河南這條千年古街用破木板當門 有的已使用二百多年
    在河南濮陽,有一條古街叫明清十字街,這條街已經歷經了千年時光,現在仍然是濮陽的一條繁華街道,是各種小商品的批發集散地,很多周邊縣區的商戶都會去這裡去批發進貨,而更讓人驚奇的是這條街上的店鋪的門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門,而是一塊塊兒的木板。
  • 【藍氏族譜】重慶榮昌藍氏族譜序
    反觀曾為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貢獻之亞、歐、非各文明古國,如希臘、羅馬、埃及、印度等國皆時分時合,時盛時衰,時興時滅。而作為文明古國之中國,建立統一國家已達數千年。辛亥(1911年)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國。
  • 安徽和縣的雞籠山和鎮淮古街印象
    和縣雞籠山雞籠山是著名的佛教、道教聖地,它坐落在和縣西北隅,腳踏嵐籠山,懷抱九條壠,群山環拱,一峰獨秀,拔地而起,享譽「江北第一山」、「江北小九龍」、「中華四十二福地」之稱。建國後,尚存寺廟三十七間,內供大小佛像百餘尊,有僧數十人,晨鐘暮鼓,誦經其中。
  • 罕為人知的古街?浙江紫陽古街!值得1看!
    古街代表的是什麼呢,古街代表的是歷史和幾代人的記憶,現在古街不像現代步行街那麼受歡迎,它們雖然看起來很老,但是卻有滿滿的市井氣息,中國最著名的古街有回民街、蘇州平江路、安徽屯溪老街等,這些街道都是很熱鬧的,但在美麗的山水浙江,有被稱為「浙江第一古街」的低調高街,但是卻少人知曉。
  • 中華藍氏聚賢堂的盛世
    藍姓起源於中原,今陝西西安的藍田縣,河南的汝南,湖北的荊門,河北的遷安都是藍姓最早的發源地。漢朝之前,藍姓主要繁衍於中山郡、東莞郡和汝南郡,中山郡在今河北定州一帶,東莞郡在今山東莒縣一帶,汝南郡在今河南平輿一帶,三地為藍姓郡望,即藍姓之最早發祥地,藍姓在上述三地曾得到大發展,後世繁衍於各地之藍姓多由此三處分衍而出。今天,藍姓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福建、江西、浙江、四川、湖南、貴州等地。
  • 我國4條特色古街,去過一次便能記住,代表了一方水土文化
    我國4條特色古街,去過一次便能記住,代表了一方水土文化,在我國的城市裡,壯觀而豪爽的自然景點除了值得大家專程去遊玩之外,還有某種類型的景點是大家專程價值千萬的,它們基本上都見證了這個城市的發展過程,在這些地方可以找到很多歷史發展的痕跡,這些是沉澱了城市文化的觀光景點,壯觀的景點很有名
  • 為了紀念南宗始祖張伯端,這條古街在幾經波折後,終於才定下名來
    自古以來,就有「小鄒魯」和「文化之邦」的美譽,形成了名城、名人、名跡、名特「四名」之城。它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是全國首個獲得「中國宜居城市」稱號的縣級市。要說這座古城裡最貼近現實生活的地方,當然要屬紫陽古街,這條一千多米長的老街就像是臨海的縮影,要歷史有歷史,要古蹟有古蹟,要人文有人文,要典故有典故。
  • 浙江有條千年古街,曾上過中央電視臺,10年前才擁有名字
    現在國內的城市有大小的步行街,無論上海的南京路、哈爾濱的中央路,這些很多歐洲式建築的街道現在都成了中國有名的步行街,但是,除了這些現代化的商業街,中國五千年的文明中還殘留著許多千年的古街,今天我們要講的是浙江有條千年古街,曾上過中央電視臺,10年前才擁有名字。
  • 臨海紫陽古街,一條活著的千年古街,被譽為「浙江第一古街」
    紫陽街又稱紫陽古街,是臨海市第一古街,也是浙江第一古街,有這樣的稱謂,足見其歷史地位,最終以紫陽高價命名的過程也是曲折的,以前把歷史名人稱為紫陽高價,後來最終被定名為紫陽高價,紫陽古道也是面向海洋的歷史文化聲譽的象徵,全長南北向,1080米,古街上保存著許多歷史珍貴的古物,證據就是這座古城的歷史興衰
  • 魔道:藍氏聽學世家子弟眾多,為何藍忘機單對魏無羨印象深刻?
    了解這部作品的人都知道,魏無羨在藍氏聽學的時候就已經給藍忘機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從此之後他們兩個也是剪不斷,理還亂。那麼憑什麼那麼多世家子弟,單單藍忘機對於魏無羨印象深刻呢?02主動靠近如果實話實說,當初藍忘機和魏無羨在雲深不知處的藍氏聽學之時,的確是魏無羨主動招惹他的。
  • 樊城陳老巷 東津十字街 太平店老街 湖北省首批歷史文化街區
    2020年2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湖北省第一批歷史文化街區,其中襄陽市有樊城陳老巷、東津十字街、太平店老街。民國時期和漢口樊城陳老巷東津十字街東津十字街,東至東津村一組28號,南至南街48號,西至漢江岸線,北至東津鎮糧油公司圍牆
  • 正平鎮球獅畲族村:激活村集體經濟「一池春水」
    正平鎮球獅畲族村位於正平鎮西南部,交通十分便利。球獅畲族村屬於「十三五」省級貧困村,是贛南畲族的主要發源地,也是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第二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贛州市第九屆文明村鎮。
  • 世界藍氏起源武平?細說藍姓來龍去脈
    ——細說藍姓來龍去脈作者:藍偉光藍姓在中國是一個非常小的姓氏,不在百家姓之列。但在我的故鄉武平,藍姓卻是十大姓氏之一。據統計,武平的藍氏宗親有三萬多人,約佔全縣人口的十分之一。不過,更引人注目的是,現在散居世界各地的藍氏宗親,大多數是武平藍大一郎的後裔,據說規模已達380多萬,是當今武平全縣人口的十倍之多。
  • ...貧困戶的「資料庫」——記永豐縣上固鄉漢下畲族村第一書記吳能...
    這是吳能永在永豐縣上固鄉漢下畲族村擔任第一書記的時間。吳能永以愚公移山的毅力,幫助漢下畲族村實現致富增收,改變村容村貌。心之所系,所向披靡。經過幾年的發展,漢下畲族村危舊「土坯房」全部拆除重建;道路乾淨平坦,溝壑路坎綠化修砌一新;村光伏電站、群眾文化活動中心、休閒廣場逐一竣工。一個清靜整潔、產業發展、生活富裕的畲族村如一幅山水畫卷徐徐展開。
  • 會昌羊角水堡之「藍氏節孝坊」的故事
    雖經歷了幾百年風雨的洗禮,碑上的雕刻鑲嵌依然清晰可辨, 中門額陰刻「旌表儒童周道明之妻藍氏坊」,中層簷碑刻「節孝」二字,頂簷立一塊豎匾刻有「聖旨」二字,為旌表羊角村儒童周道明之妻藍氏節孝而建。藍氏節孝坊怎麼來的呢?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個故事。
  • 【中華藍氏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特別報導】不忘初心,求實奮進,共同譜寫藍氏宗族發展新篇章
    10月13日來自海內外近千名藍氏宗親相聚美麗的江西上猶陡水湖共襄盛舉,中華藍氏宗親聯誼總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中華藍氏宗親聯誼總會江西分會成立大會、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海峽兩岸第二屆經貿文化交流會同時在此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