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卷人|上海徐匯持續提升城區能級和核心競爭力 打造高質量發展...

2020-12-22 央廣網

(央廣網發 徐匯區新聞辦提供)

央廣網上海7月31日消息(記者周洪 唐奇雲)「截至2019年底,徐匯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111億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在上海市政府新聞辦今天(31日)舉行的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徐匯區委書記鮑炳章介紹了徐匯區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鮑炳章在會上表示,徐匯區立足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區定位,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全力建設創新徐匯、幸福徐匯、文化徐匯、美麗徐匯,持續提升城區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加快打造高質量發展與高品質生活相融合的典範城區。

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徐匯區專場(央廣網記者 唐奇雲 攝)

邁向卓越之區,核心功能顯著增強

立足國內大循環、謀篇國際國內雙循環,突出產業集聚、高端發展的特點。現代服務業連續10年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長,不斷向價值鏈高端提升。比如,信息服務業發展迅猛,阿里、騰訊、網易等龍頭企業功能落戶,疫情期間搶抓在線新經濟發展機遇,大力培育雲娛樂、遠程辦公等新業態,營收逆勢增長40%。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總部經濟、樓宇經濟、涉外經濟更加繁榮,上半年阿迪達斯亞太區總部等一批外資總部籤約落地,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累計達89家,去年貿易進出口總額達882億元,均位居中心城區第一,稅收超億元樓宇44幢,涉外經濟稅收佔比超過40%,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

突出商業繁榮、人氣旺盛的特點。三大中央活動區各展所長,徐家匯地區對標國際消費中心,推動港匯恒隆廣場、美羅城等整體更新,引入LOFT、小米等知名品牌旗艦店;衡復風貌區主打「靜、雅、柔」風格,建設特色街坊、精品小店;徐匯濱江布局新零售、新商業等體驗項目,面向市民遊客打造「水岸匯」公共服務空間。新品秀場精彩紛呈,成功舉辦巴寶莉、香奈兒、古馳、寶馬、天貓等首發首秀活動,上半年引入品牌首店50家。「五五購物節」期間,集結樂高、星巴克、優衣庫等20多家外資總部開展品牌推介,徐家匯商圈「五一」假期消費復甦率達137%、居全市第二。

突出產城融合、生機蓬勃的特點。徐匯濱江「十年磨一劍」,8.95公裡岸線貫通開放,「一港一谷一城一灣」接續亮相。今年,西岸傳媒港、智慧谷整體出功能、出形象,構建藝術傳媒、人工智慧總部生態;西岸金融城以310.5億「地王」價格出讓,將建設金融、科技、文化融合發展的3.0版金融城;同時,積極籌備西岸楓林灣,構建集臨床、研發、製造於一體的生命健康產業集群。徐家匯深化文商融合、品質重塑,徐家匯國貿中心即將建成近40萬平米超甲級寫字樓和30萬平米頂級商場,相當於再造一個徐家匯。

匯聚活力之區,創新驅動能力凸顯

深化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和上海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建設,將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做優面向未來的源頭創新生態。深入發掘區內121家國家級、市級科研機構和 13所高等院校資源,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07件,位居全市第一。今年區域單位榮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共83項(人),佔全市比重近3成。

做大輻射長三角的科技服務業。主動對接科創板,提供全鏈條上市服務,助推瀾起科技首批登陸,泰坦科技成功通過上市審核。深化建設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重點城市,拓展上海智慧財產權交易中心、服務中心、上海商標審查協作中心等功能,服務長三角。

做強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承辦首屆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人工智慧相關產業總產出佔全市1/3,連續兩年保持30%高速增長,成為上海唯一入選的全國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上海西岸國際人工智慧中心(AI Tower)建設國際人工智慧總部基地,目前已匯聚期智、微軟、樹圖、華為等20餘家標杆機構項目。打響生命健康產業「楓林品牌」,加快落實生物醫藥產業「上海方案」,創新推進上海醫藥臨床科技創新平臺、「楓林HUB」、西岸楓林灣建設。

徐匯區承辦首屆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央廣網發 徐匯區新聞辦供圖)

涵養人文之區,海派文化魅力彰顯

重視保護傳承海派文化。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是上海中心城區規模最大的成片保護區域,有1074幢優秀歷史建築,佔全市總量近四分之一。通過「三減三增」活化城市肌理,持續推進風貌道路整治和歷史建築修繕,做精做深百年建築、百年音樂、百年電影系列工程,武康大樓、黑石公寓成為網紅打卡地,建業裡、永平裡等重點項目投入運營。

打造當代藝術地標。去年在徐匯濱江成功承辦上海首個國際藝術品交易月活動,建設一站式交易平臺,藝術品展示交易總額突破百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長三角總部暨上海總站入駐西岸傳媒港,西岸美術館與蓬皮杜中心開展五年展陳合作項目。

豐富公共文化服務。深化全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上海交響樂團、上音歌劇院、話劇藝術中心等一批文藝院團更新升級,加強公共文化配送和優秀成果推廣。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長三角總部暨上海總站入駐西岸傳媒港(央廣網發 徐匯區新聞辦供圖)

營造宜居之區,群眾生活更加美好

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著力破解「老小舊遠」難題,打造人人都能感受溫暖的城區。

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區。徐匯是上海近代教育萌芽地,黃炎培、馬相伯、周谷城等教育大家在此工作生活,17所百年名校傳承至今。我們堅持「建高原、攀高峰」,引入復旦大學等優質資源,新建徐匯中學分校、南部職業教育中心等十餘項實事工程。深化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創新學區化、集團化辦學模式,持續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13個街鎮全覆蓋建設普惠性託育點,促進託幼服務一體化。

構築全周期健康防線。徐匯匯集上海四分之一的三甲醫院,深化中山醫院、市六醫院2個緊密型醫聯體和7個學科項目型醫聯體建設。持續優化區屬醫療資源,區中心醫院評為三級綜合醫院,並獲批全市首個網際網路公立醫院,牙防所新院建成開業,南部醫療中心主體結構封頂。包括推進區疾控中心的提升和改造。

提供多元化養老服務。深化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設立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14家,日間照護機構27家,社區養老顧問點29個,老年人助餐服務點104個,成功創建第三批國家智慧健康養老示範基地,「樂齡匯」南部養老中心將於2023年竣工投用,計劃增加養老床位近2000張。

推進一攬子舊房改造。目前,全區已完成成片二級以下舊裡改造,基本解決群眾「拎馬桶」問題。今年繼續加大舊改力度,全力推進36幢1192戶小梁薄板房改造,爭取到2022年基本解決居住困難問題。

優化高品質公共服務。圍繞居民家門口的綜合服務,建成街鎮鄰裡匯18家、居民區鄰裡小匯306個。2018年,李克強總理視察斜土街道江南新村鄰裡匯,鼓勵我們打造居民家門口的黨群站、會客廳、託老所和便民點,建設美好生活共同體。

構建品質之區,智慧治理精細高效

牽住「兩張網」牛鼻子。「一網通辦」全國示範。2015年啟用區行政服務中心,推動所有事項「一門受理」,作為唯一區級政府入選國家「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示範區。2018年深化二次改革,將83個部門專窗壓縮為18個政府綜窗,做優「一窗綜辦」服務體驗,並要求每年都有新的提升與完善。 「一網統管」努力實現全市先行。明確「一屏觀天下、一網管全城、一雲匯數據、一人通全崗」建設目標,升級城市運行數據中臺、AI中臺和業務中臺,探索構建大建管、大平安、大市場、大民生四大版塊,並突出應用場景。

徐匯區行政服務中心(央廣網記者 唐奇雲 攝)

打好環境治理「組合拳」。成功創成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區,上半年各街鎮市級考評均為優秀,工作推進以來全區幹垃圾日均量減少42%,溼垃圾、可回收物日均分出量分別提升近4倍和14倍(2018年6月到今年6月,幹垃圾從日均1234噸減到712噸,溼垃圾日均132噸提升到503噸,可回收物日均19噸提高到261噸)。深化落實河長制,年內基本消除劣Ⅴ類水體,蒲匯塘、龍華港等內河岸線貫通開放。

相關焦點

  • 上海政協專題通報強化四大功能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情況
    上海政協專題通報強化四大功能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情況 2020-07-08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次會議開幕 不斷強化「四大功能」著力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
    ■上海要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基本框架,基本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    ■加快推進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建設,推動科創板持續發展,大力推進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加快打造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精心辦好第三屆進口博覽會
  • 【規劃】徐匯:將濱江西岸打造為城市標誌
    今天,徐匯區委書記鮑炳章做客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市民與社會》欄目,他說:「十四五」期間,徐匯要加快濱江地區建設,讓徐匯濱江、上海西岸變成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 要依託本身的優勢,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產出更大的效應;要探索一條規劃引領、文化先導、生態優先、科創主導的道路,逐步顯現整體效應。
  • 「規劃」徐匯:將濱江西岸打造為城市標誌
    今天,徐匯區委書記鮑炳章做客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市民與社會》欄目,他說:「十四五」期間,徐匯要加快濱江地區建設,讓徐匯濱江、上海西岸變成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徐匯濱江美景徐匯濱江地區,岸線長約11.4公裡,面積約達9.4平方公裡,在發展規劃上要有整體性,要注重整個區域的土地收儲和整體的開發。持續做區域的城市規劃,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
  • 「上海品牌」認證:提升城市能級 助推「四大品牌」
    新華網上海7月10日電(許超) 為進一步推進「上海品牌」認證工作,助力打響上海「四大品牌」、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2020年「上海品牌」認證圓桌對話會議於10日在上海舉辦。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認證監管司副司長薄昱民表示,「上海品牌」認證在持續擴大高品質產品和服務供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為提升區域服務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增添了新動力,同時也為其他地區開展高端品質認證提供了示範。她說:「下一步,要繼續圍繞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做好頂層設計,不斷完善運行機制,營造更好的品牌發展外部環境,推動區域品牌持續創新提升。」
  • 熊世偉:發展在線新經濟是上海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舉措
    中新網上海新聞10月13日電(樊中華)「上海在中國對外開放的大戰略中,一直扮演著連接內外的中心節點作用。發展在線新經濟,有利於上海進一步實現區域協調發展,提升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和城市能級,服務國家戰略,參與國際競爭。」  在10月13日舉辦的以「新經濟·新動能」為主題的2020上海「在線新經濟論壇·虹橋峰會」上,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熊世偉表示,擁有雄厚的製造業基礎、基礎設施配套以及人才優勢,上海率先發展在線新經濟是應有之義。
  • 越城區推動先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
    其堅實內核,是越城區深入貫徹落實省「415」先進位造業集群行動計劃和市「雙十雙百」集群製造培育行動,推進「1234」先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的執著和堅持;是越城區持續發展壯大實體經濟、向全市首位度中心城區邁進的堅守和創新。
  • 未來5—15年虹口如何發展?遠景目標綱要來了!
    虹口將自覺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著力強化「四大功能」,全面融入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和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以「提升城區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北外灘開發建設為引領,以重塑城區核心功能、推動城市數位化轉型為主攻方向,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推進城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珍島集團獲評「2020上海軟體核心競爭力企業」和「2020上海軟體和...
    12月9日下午,上海軟體創新論壇(第12屆)在位於浦江之濱的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行。本屆上海軟體創新論壇以「創新、服務、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指導,由上海市軟體行業協會主辦,市經信委軟體和信息服務業處副處長何煒出席並致辭,來自軟體企業、機構等約350人出席本次論壇。​
  • 錨定「古都新生」、提速「老城復興」,管城回族區擘畫高質量發展...
    管城回族區區委書記虎強深有感觸地總結道:「五年來,始終堅持把發展融入到大局大勢中精準定位、系統謀劃,在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闖出了『管城路徑』; 始終堅持將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繁榮發展作為立區之本,在厚植底蘊、傳承創新中提振了『管城自信』;始終堅持用新發展理念凝聚起經濟社會發展的磅礴力量,在搶抓機遇、大幹快上中增強了『管城實力』;始終堅持把城市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大平臺精心打造,在增強能級、提升內涵中夯實了
  • 格局 邁向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城市——「十三五」的成都答卷
    當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建設、「一幹多支」發展戰略、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等機遇,正在從能級層次、區域位勢、承載空間等方面深刻改變成都的發展格局,也不斷為城市戰略定位和發展路徑賦予新的內涵。「十四五」即將啟幕,在更寬廣的時空維度上,成都正加快邁向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城市步伐。
  • 中心城區如何「強核提能級」?重慶七區黨政負責人暢談未來
    主城都市區中的中心城區,要圍繞「強核提能級」,加快集聚國際交往、科技創新、先進位造、現代服務等高端功能,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位造業,做靚城市名片,提升城市發展能級,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中心城區如何「強核提能級」?
  • 徐州將提升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發展能級和水平
    未來如何發展呢?省政府規劃,提升徐州發展能級和水平就在今天,小編在省委組織部網站看到這樣一篇文章:《小康「先行者」江蘇奮力開啟現代化新徵程》。其中提到:融入國家戰略,重塑競合優勢。「十四五」期間,江蘇將加快提升揚子江城市群、沿海城鎮帶、沿大運河城鎮帶、沿東隴海線城鎮軸、徐州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發展能級和水平;系統謀劃海洋經濟,建設令人嚮往的沿海生態風光帶、濱海風貌城鎮帶和高質量發展經濟帶,打造「藍色新增長極」;加快建設通州灣長江貨櫃運輸新出海口和徐州國際陸港、淮安空港、連運港海港「物流金三角」,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通道建成
  • ...關於制定長寧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二〇三...
    發展空間和優質載體不足,產業能級和創新能力有待提升,新動能培育還需下更大力氣,穩增長壓力仍然較大,經濟高質量發展任務艱巨;城區管理、生態環境等方面還有短板,城區治理現代化水平還需加快提升;「老、小、舊、遠」等民生難題仍需持續破解,教育、醫療、養老、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供給和保障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應對潛在風險隱患對城區安全運行的挑戰一刻也不能鬆懈。
  • 開封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發展核心競爭力
    「一渠六河」工程圍繞「還河於民」這一鮮明的主題和「為民造福的幸福工程、四水同治的惠民工程、古城保護的文化傳承工程、黨建引領的文明提升工程」四大定位,破解了徵收、治汙、施工、融資四大難題。這是開封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具體體現。
  • 持續提升青島中心城市能級,支持青島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因此,在黃河流域城市群布局中,山東半島城市群具備更好的發展基礎空間和資源集聚能力,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首先,優化自身發展,在解決黃河流域城市群發展共性問題上發揮示範作用。堅持中心引領、圈層支撐、融合互動,塑強山東半島城市群整體競爭力,為解決城市群發育程度不高、協作機制偏弱、轉型升級壓力大等全流域共性問題提供示範。
  • 上海吳淞創新城開啟轉型 打造成為全國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的產城...
    未來,吳淞創新城既要成為產業前瞻布局的承載區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標杆,也要在上海五個中心尤其是科創中心建設中發揮好關鍵支撐作用,在提升上海城市發展能級、開放水平方面和城市競爭力方面發揮好示範帶動作用,在踐行上海新時期三大戰略任務中書寫好「吳淞傳奇」、打造好「吳淞樣板」。
  • 中共上海市長寧區委關於制定長寧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
    發展空間和優質載體不足,產業能級和創新能力有待提升,新動能培育還需下更大力氣,穩增長壓力仍然較大,經濟高質量發展任務艱巨;城區管理、生態環境等方面還有短板,城區治理現代化水平還需加快提升;「老、小、舊、遠」等民生難題仍需持續破解,教育、醫療、養老、文化、體育等公共服務供給和保障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應對潛在風險隱患對城區安全運行的挑戰一刻也不能鬆懈。
  • 徐匯再添3家國家級博物館!
    ,佔地面積313畝,是國內城市中心城區最大的革命歷史紀念地之一。龍華烈士陵園將在全新的發展模式下積極爭取轉化資源全力打造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地標! 錢學森圖書館貫徹國家文博事業發展和上海交大文化發展戰略,對標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校博物館目標,為社會打造精品展覽、教育宣傳和科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