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經開區試點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

2020-12-23 北京亦莊創新發布

為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12月1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辦公室和北京經開區管委會聯合印發了《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用地標準化管理暫行辦法(試行)》(以下簡稱《暫行辦法》),探索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新機制,推進土地資源要素高效配置,推動亦莊新城高質量發展,

當前全國各地積極推進標準的改革,北京經開區作為全市改革的試點地區,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和《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科技創新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用地政策的意見(試行) 》等文件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深度調研了其他地區的改革經驗,邀請相關專家進行論證,先後組織企業兩次座談,並徵求了市政府審改辦、經開區各職能部門、社會公眾的意見和建議,最終制定形成了《暫行辦法》。《暫行辦法》印發後,在為期一年的試行期內,在亦莊新城範圍(225平方公裡)內的新批工業用地中施行。

《暫行辦法》共七章二十五條,突出了政府配套服務和土地全生命周期。土地出讓前政府完成區域綜合評估、確定指標體系,完成通平設施建設。以區域評估代替項目評估,節約企業成本;在土地出讓前完成通平設施建設,縮減項目落地時間。土地出讓時,按指標體系出讓,籤訂入區協議和土地先租後讓合同。土地出讓後支持企業按照全流程告知承諾方式辦理,加快項目落地,深化政府配套服務,加強開工前技術服務評價,建立從開工建設、竣工驗收、達產覆核到後期企業綜合評價、城市更新的全過程服務和監管機制。其中以信用監管為核心,強化企業責任,建立企業信用檔案,倒逼企業履約。以城市更新為突破點,保障產業用地高效集約利用。

《暫行辦法》的制定印發,再造了工作流程,形成了閉環管理。將產業招商、土地出讓、項目審批、企業管理原本獨立的環節打通,以土地、項目為主線,通過「政府定標準、企業作承諾、過程強監管、信用有獎懲」的新型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對標招商、按標出讓、按標施建、竣工驗收、達產覆核、全程監管、信用獎懲、違諾退出、城市更新」的一體化管理機制,強化產業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鏈、土地利用全過程監管鏈。在《暫行辦法》中強化了政府服務,將加快項目落地。細化了政府配套服務,土地出讓前明確每塊建設用地的詳細標準,吸引優質企業對標競價。以區域評估代替項目評估,節約企業成本;在土地出讓前完成基礎通平設施建設,縮減項目落地時間。深化告知承諾制審批改革,建設工程建設審批平臺,實現「一個窗口辦受理、一套圖紙跑報建、一個系統辦審批」。探索行政審批與技術審查相分離,加大政府配套服務力度。探索建設標準化產業用地數字地圖,方便企業按照項目需求以最優方案選擇、配置標準地塊。

強化服務的同時,《暫行辦法》也強化信用監督,形成良性循環。通過產業用地標準化的試行,建立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事中事後監管體系,強化企業投資主體責任,政府制定投資項目建設全流程監管標準,形成覆蓋產業投資項目全生命周期的閉環管理。建立企業信用檔案和黑紅名單制度,對違諾企業實施聯合懲戒,使其處處受限倒逼履約。推動土地高效節約利用從政府部門一方擔責到政府、市場、社會三方共同履責的轉變,管理重點由傳統的證照審批轉向培育誠實守信的市場生態。

相關焦點

  • 上虞試點不動產全生命周期「一碼管地」土地有了新「身份證」
    自此,「城北69-2號」地塊在土地供應、規劃許可、竣工驗收、不動產登記等每一個環節,只要通過這個「身份證號碼」,就能找到土地的審批、登記、屬性、空間位置等所有數據。上虞對「城北69-2號」等多個地塊模擬賦碼,標誌著我省在上虞開展的不動產全生命周期「一碼管地」創新試點,進入試運行階段。
  • 「拿地即開工」,北京經開區制度創新為項目落地按下「加速鍵」
    、政策機遇、進展動態,進一步明確加快「兩區」建設是北京經開區謀求新一輪發展的歷史性機遇,緊抓機遇、開拓進取,勇於擔當、主動作為,當好北京改革開放和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刷新了北京經開區項目開工建設最快速度。
  • 北京經開區物業管理「三率」全市第一
    日前,在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和物業管理推進大會上,相關部門通報了「12345熱線」2、3月物業管理群眾訴求情況,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經開區」)物業管理類群眾訴求以響應率、解決率、滿意率綜合評分100分的成績,排名全市第一。
  • 北京經開區:生物技術與大健康產業迎來新發展
    專業服務,打造經開區高質量發展引擎   會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經開區」)營商合作局副局長朱珊珊圍繞經開區的產業基礎   北京經開深耕經開區20年,是一家專注於低碳智慧園區開發、產業招商及孵化、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的國有控股企業,總裁周世義表示,生物技術與大
  • 一秒鐘自動生產一部智慧型手機 經開區崛起15座智慧「黑燈」工廠
    這樣的「黑燈」工廠背後是人工智慧、5G、大數據等技術在24小時提供支撐,「黑燈」工廠也成為經開區正在打造的智能製造標杆工廠。北京經開區管委會主任梁勝介紹,經開區已經有15家企業獲評「北京市智能製造標杆企業」,人均勞動生產率、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的同時,運營成本、產品研製周期、不良品率也都在顯著降低。
  • 經開區誕生國內首家「三綜一特」資質企業
    原標題:經開區誕生國內首家「三綜一特」資質企業   近日,作為全國勘察設計行業的龍頭
  • 西安經開區:試點「藍牙道釘」規範停車 多措並舉推進共享單車管理
    然而,過量投放以及各項管理措施的不到位也使其給城市管理帶來新的困擾。為切實加強共享單車管理工作,維護整潔有序的市容環境,近期,西安市經開區積極創新舉措,針對共享單車規範擺放等問題開展對靶專項整治行動。經開區在充分排摸非機動車停車需求的基礎上,協調共享單車企業增設非機動車輛停放點位,規範施劃非機動車輛停放線,應劃盡劃,在停車區域設置明顯標識。今年經開區施劃共享單車停車點位93處,截至目前,全區共施劃共享單車停車位142處。
  • 安慶經開區從六個環節進行全流程管理 明年工業項目全面實行「標準...
    安慶經開區從六個環節進行全流程管理 明年工業項目全面實行「標準地」供地 2020-12-16 10:20:15   來源
  • 南醫大順德醫院:打造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務
    為進一步落實「大衛生、大健康」理念,更好地為全人群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務,南方醫科大學順德醫院對健康管理中心進行了升級改造及功能轉型。9月22日上午,醫院舉行了高端健康管理項目啟動研討會暨健康管理中心VIP區開業儀式。
  • 聚焦服務型製造①丨吳俊:服務型製造創新發展方向——全生命周期管理
    從2016版行動指南強調引導製造企業實施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到2020版指導意見鼓勵製造企業以客戶為中心,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LM)專業化服務體系,不僅符合全球製造業「服務與製造融合」的總體趨勢,也緊扣中國製造企業「基於產品的服務延伸」和「基於製造的服務整合」階段性特徵。具體而言,理解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內涵有以下三點值得注意。
  • 從資本管理角度認識景觀設計的全生命周期
    無論是自持、銷售物業,還是政府公共項目,設計都需要考慮租金回報、公眾滿意等全生命周期利益流入。本文提供了以資產管理的思路理解景觀的獨特視角,並指出了在從設計到使用的全生命周期中,資產管理所扮演的角色。除藉助資產管理方的幫助外,設計師也應加強產品思維與用戶思維,通過輪崗、跨部門聯席會議、項目制組織等機制掌握通識與交叉業務知識,藉由早期全局介入和使用後評估及時評估運營結果,以復盤教訓、改良成果。
  • 關於「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你了解多少?
    關注生命全周期,瞄準健康全過程。近年來,「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對部隊來說,推進「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有助於提升軍人健康水平,推動戰鬥力生成。我們邀請聯勤保障部隊第901醫院門診部主任仲立儒,同大家談談「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這個話題。
  • 蘇州崑山經開區:營商環境全國第二 新開工項目投資近700億元
    近日,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全國經開區營商環境指數報告》(以下稱「營商環境報告」),面向包括崑山經開區在內的商務部2019年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結果前30個經開區展開測評。「強者如雲」的各地開發區中,崑山經開區是唯一位於縣級市的開發區。
  • 北京經開區將打造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
    作為北京市改革開放窗口的經開區,在科技創新、服務業開放等方面加大力度,力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產業集群。其中,啟動建設全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是北京經開區推進「兩區」建設的重要舉措。鎖定2022年在北京經開區全域完成「智慧的路、聰明的車、實時的雲、可靠的網和精確的圖」五大體系建設,打通網聯雲控式自動駕駛的技術和管理關鍵環節的目標,經開區採取「小步快走、迭代完善」的方式,以3-6個月為一個迭代周期,不斷修正完善後續建設方式和內容,逐步識別出車路雲之間的最佳配置關係,按照1.0階段(試驗環境搭建)、2.0階段(小規模部署)、3.0階段(規模部署和場景拓展
  • 北京經開區綠色發展巧做「水文章」
    其自主研發的LSP(少量汙泥工藝)原位汙泥減量技術,汙泥減量效果達到50%以上,將在經開區所有汙水處理廠推廣應用,減小汙水處理廠後續汙泥處置壓力,實現汙泥固廢進一步源頭減量。作為北京市及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中的唯一一個無廢城市試點,經開區一直瞄準「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的目標邁進。
  • 永州經開區經濟工作會議召開
    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經開區黨委第一書記唐湘林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  唐湘林強調,作為全市開放創新、產業集聚的重要平臺,經開區落實「園區升級」戰略,必須要緊緊圍繞「園區景區化、管理智能化、招商專業化要用開放的思維、政策、執行力,全面拓展、延伸經開區開放的深度和廣度。  唐湘林要求,要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以敢於迎難而上的銳氣敢闖敢拼,先行先試,力爭在落實「園區升級」戰略中,為全市提供可推廣借鑑的「經開區模式」。 要加強幹部執行力建設,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努力營造高效的政務環境和良好的投資環境,始終堅持挺紀在前,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幹事創業環境。
  • 廣東「數字住房」平臺率先在潮州上線,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房屋
    20日,廣東省「數字住房(粵安居)」一體化平臺率先在潮州上線試運行,將對房屋全生命周期進行信息化管理,提升住建系統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上線啟動儀式採用廣州、潮州兩地視頻連線方式舉行。
  • 太倉港經開區「陽光組務」激活「監督末梢」
    「土地流轉面積25.3畝、土地流轉費32890元、青苗補償費4532元……」連日來,提及集中居住區新設的「組務公開」欄,蘇州太倉港經開區(浮橋鎮)三市村三組的村民們無不感慨地說:「組裡的發展情況,公開透明,一目了然。」
  • 北京經開區新掛牌16個公共技術平臺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近日,記者從北京經開區科技創新局了解到,經過專家評審,2020年,經開區共為包括智能網聯汽車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在內的16個平臺予以認定掛牌,使得經開區掛牌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總數達到59家,協同創新已成科創新趨勢。
  • 經開區一企業入選
    本報訊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貴陽經開區企業貴州航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入選。據了解,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評選主要圍繞企業經濟效益、專業化程度、創新能力、經營管理等方面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