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潮州出臺《潮州市推進實施「六大工程」建設沿海經濟帶上的特色精品城市行動方案》。在民生補短板工程方面,將落實提升民生發展水平三年行動計劃及8個配套方案,加大民生領域投入,全面推動總投資超98.7億元的50個民生項目,全力補齊短板。在潮州,越來越多的改革紅利正在不斷轉化為民生利好,成為百姓心頭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構建潮州惠民就醫新格局「跨江看病!」這是韓江新城的居民到潮州市中心醫院的求醫路。過去,韓江新城片區的居民需要分別跨金山大橋、韓江大橋、韓江大橋到中心城區看病,每次都要耗上很長的時間。
按照潮州城市總體規劃,韓江新城將是潮州市未來發展的核心區域,隨著潮州大橋和如意大橋「兩橋」建成通車、重大項目建設的落地和片區建設發展,預計未來人口還將大幅度增加。但城市擴容提質,醫療水平也應同頻共振,補足醫療短板迫在眉睫。
今年,潮州市醫療建設進入「衝刺跑」階段。潮州市以衛生強市、健康潮州建設為主線,紮實推進總投資超30億元的「十個以上公立醫院」項目建設,加快補齊醫療短板,滿足群眾就醫需求。
潮州市中心醫院
位於湘橋區韓江新城意東三路與東山路交界處,潮州市中心醫院新院建設工地一派熱火朝天。目前,新院建設已完成行政樓、康復樓封頂,完成住院樓屋面結構封頂,以及傳染病綜合樓主體結構和磚牆砌築的施工,計劃2021年元旦前竣工。
據悉,潮州市中心醫院新建項目工程是潮州市醫療衛生強基創優三年行動計劃的重點項目。新院建設按照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標準,計劃設置床位1000張、日門診樓3000人次,並增加2000餘個停車位。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潮州市的現代化醫療服務中心,不僅可以緩解韓江新城群眾看病難看病遠的問題,而且有利於提升整個潮州市的醫療服務水平。
潮州市中心醫院新院項目效果圖
除了潮州市中心醫院新院項目,其他醫院項目建設也按下「快進鍵」。據潮州市衛生健康局表示,潮州市結合城市提質擴容步伐,啟動了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市婦幼保健院擴建、市中醫醫院新院區等一批市級醫療衛生重點項目建設,建成後將加快補齊潮州市醫療資源短板,昔日的醫療資源「窪地」,正成為潮州市未來幾年下大力氣填補的「重地」。
在全市醫療衛生事業蓬勃發展的基礎上,潮州市還積極推動醫療聯合體建設,通過整合上級醫院優質資源,對基層衛生院進行託管扶持,提升基層衛生服務水平。2017年1月「潮州市人民醫院江東分院」正式運營。這個位於潮州市潮安區江東鎮的鄉鎮衛生院,是潮州首例市三級醫院託管的基層衛生院。
「節省了近40分鐘的寶貴時間!」江東衛生院的院長鄭仲鑫說道。以前,江東衛生院沒有120急救站,患者發生突發情況無法及時送醫就診,往往會錯過最佳的搶救時間。後來在潮州市人民醫院的協助下,江東衛生院建立了120急救站,現在接到120的指令後,江東衛生院基本實現五分鐘內出車,與以往相比節省了近40分鐘,為急救患者爭取更多的寶貴救援時間。
一組直觀的數據可以體現醫聯體模式帶來的變化。自託管後,江東醫院就診人數實現逐年猛增,年住院病人數從2016年的451例,到2019年的2669例,增長了4.9倍;門診病人數由2016年的7639例,到2019年的27687例,增長了2.6倍。
潮州市婦幼保健院與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共建「醫聯體」醫院;潮州市中心醫院也與饒平縣錢東中心衛生院共建醫聯體......近年來,受益於醫聯體模式的建設,越來越多的基層衛生院的醫療技術能力、服務水平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肯定,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三級醫院同質的醫療服務、一級醫院大比例的醫保報銷待遇,真正解決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潮州教育發展步入快車道潮州市新建學校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總投資8.48億的湘橋區虹橋職業技術學院等5個項目計劃年底前開工建設;總投資33.14億的潮州衛生健康職業學院等14個項目已開工建設;總投資7.73億的綿德小學易址新建項目等10個項目計劃年底前竣工......
教育項目儘快建成投入使用,是民生所需、民心所向。為此,今年潮州市全面實施「六大工程」建設,將教育民生補短板工程作為重要一環納入其中,大力推動潮州衛生職業健康學院、潮州市技師學院等總投資超56.8億元的26個學校工程項目。眼下,潮州正拉開向優質「教育夢」加速跑的改革大幕。
綿德小學是潮州「老牌」學校。1956年,莊靜庵先生捐資創辦了綿德小學,按20個班的辦學規模設計。學校坐落在老城區內,上下學路徑狹窄,雖經過多次改建,但校舍較為簡陋,因為地域所限,學校面積也比較擁擠無法擴張,導致學校分兩個校區上課。
為了改善辦學條件,2018年,潮州利用學校品牌資源,在綠榕北路北站四路易址新建了綿德小學,增加至48個班的規模設計,總投資約1.35億元,總建築面積約3.5萬平方米,建成後將成為具備一流辦學條件的義務教育學校。當前,綿德小學正緊鑼密鼓的建設中,已完成主體樓的建設,計劃在今年年底前竣工交付使用。
與綿德小學一樣易址新建的,還有綿德幼兒園。綿德幼兒園按18個班的規模設計。目前,綿德幼兒園易址新建項目已竣工交付使用,9月1日迎來第一批福娃。項目建成後將每年淨增加180個學位,成為城區優質學前教育資源的一根標杆。
潮州市潮安區第二中心幼兒園
如果說政策的支持、財政的投入、學校的建成是一艘功能齊全的大船,那麼乘風破浪、揚帆起航的關鍵在於「舵手」的培養。潮州市實施中小學「十百千人才培養」工程,是潮州市教育系統的一項強師工程。具體目標到2025年,培養培養一千名名教師和一百名名校長、十名教育專家,打造一支師德高尚、專業素質優良的中小學教育人才隊伍。
近年來,潮州市在獲得「廣東省教育強市」的基礎上,投入19.8億元在今年4月建成「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位居粵東地區前列,其中,新建、改擴建學校基建工程項目140多個,新增學位約2.4萬個。與此同時,潮州市完成全市282所學校「全面改薄」任務,全市中小學辦學條件得到進一步改善。
當前,潮州市教育發展勢頭正猛,一所所新建學校拔地而起,改擴建學校煥然一新,家門口的好學校越來越多。
精雕細琢城市容顏一座城市的煙火氣,就藏在每一家農貿市場中。一大早,位於湘橋區新橋西路的西門市場就開始忙碌起來。進入市場,室內十分敞亮,地面乾淨整潔,每一個攤位都整整齊齊,蔬菜、副食品、水產品、肉類分門別類、有序擺放......雖然提著大包小袋的市民絡繹不絕,但市場內交易秩序井然。
近年來,潮州市全力推進「六個十」民生項目建設,將肉菜市場改造提升作為重點抓實抓好,全面改善提升市民的「菜籃子」消費環境。「改造後的市場整潔多了,菜品也都明碼標價。」對於西門市場的改變,李阿姨豎起了大拇指,在她看來,買菜環境好了,食品安全、價格實惠,這是最讓她滿意的。
西門市場升級改造,感觸最深的就是熟食區的經營戶。陳阿姨從事滷鵝銷售已有30餘年。「以前一到夏天,溫度高肉就容易變質,現在裝了空調,肉的質量也有了保障。」陳阿姨說,現在市場內的熟食檔口都有獨立售賣間,配備恆溫空調保障肉的質量,市場排水排汙採用暗渠排放。改造後的市場,防鼠防臭、防蟑螂、防蒼蠅「三防」措施到位,同時達到食品安全衛生、肉質保鮮的目的。
不止是西門市場,乾淨舒心的環境、擺放整齊的攤位、功能清晰的分區……在潮州,越來越多的城區肉菜市場一個接一個華麗變身。據悉,肉菜市場升級改造工程分四期進行,目前已完成一二期工程建設,共有18座肉菜市場升級改造換新顏,面積約為4.6萬平方米,設置攤位(鋪間)近3000多個。
鳳城公園
城區公園新改建也是潮州市推動「六個十」民生項目的一大亮點。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潮州建設了大大小小的公園,讓這座國家園林城市悄然發生了蛻變。
市民感受到,身邊多了不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現在公園越來越多,老人有更多的地方去活動了。」今年70多歲的蘇大伯,每天都會從位於南橋市場附近的家裡出發,來到韓江江畔的鳳城公園,沿著綠樹掩映的綠道走一走。在鳳城公園,碧波蕩漾的江面、生機盎然的花木,與美麗、潔淨的綠道構成了一幅優美畫卷。
綠榕北路
為補齊民生「短板」,完善城市功能,潮州市城綜局全力推進「六個十」民生項目建設,民生實事持續在路上:城區竹木門公廁、鳳凰洲公園公廁等118座公廁完成開放;潮州大道、綠榕北路等62條道路黑底化和綠化改造完成,建成綠道44.1公裡;廈寺公園至鳳城公園B區天橋加快建設中;新增雲梯文體公園、鳳凰塔濱江公園等22個公園;新建韓江北堤停車場、建設大廈智能停車樓等17個公共停車場;市人民體育健身公園、韓山師範學院潮州師範分院運動場改造等公共文化體育設施項目正穩步建設......
醫療保障、教育服務、公共基礎配套......潮州發展的美麗蝶變,融入了一樁樁民生小事,越來越多的潮州人從身邊諸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小幸福」中,感受著這座城市的溫度。
潮州推進「六大工程」系列報導
採寫:孔敏、孫曉蕙
統籌:黃禮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