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與七鮮曾宣布模式可盈利,生鮮巨頭們如今怎麼樣了?

2020-12-23 網際網路分析專員

生鮮超市雖然被公認為是一個燒錢的營生,但2019年,盒馬和七鮮紛紛宣布模式可盈利。與此同時,盒馬與七鮮也接連在2019年首次達成了關店的「成就」,新開店面面積變小、服務跟不上的負面聲音開始出現。現階段,生鮮超市的模式真的能跑通並且可盈利嗎?

盒馬、七鮮部分新開店鋪面積越來越小已經讓人見怪不怪了,例如2019年下半年開業的上海浦江城市生活廣場盒馬mini店約1000平方米,相比動輒4000平方米以上的盒馬鮮生會員店的四分之一;七鮮生活去年12月在北京回龍觀新開店的面積也明顯變小。對於店鋪「忽大忽小」的說法,盒馬對外宣稱這是應對不同的商圈、不同的人流密度、不同的消費能力的盒馬各種業態,如盒馬菜市、盒馬mini、盒馬小站、盒馬F2等。

七鮮同樣對外表示針對不同場景,衍生出了不同業態,如七鮮在2019年推出了酒吧+美食店+雜貨鋪+社交的新業態七範兒,店鋪面積約1000平方米,主要滿足白領消費。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針對城市白領的七範兒,還是主攻下沉市場的盒馬mini,它們在某種程度上都改變了資本對生鮮市場的預期。

在生鮮市場大逃殺之前,幾乎每一個賽道玩家都抵抗不了快速擴張、野蠻生長的誘惑,一時間商業模式是否跑通與資金鍊壓力無人問津,直至問題爆發。在盒馬鮮生創建之初,其創始人兼CEO侯毅的想法就是先跑通一個店的商業模式,然後進行全國複製,當時整個行業幾乎都抱有這種想法,本質上這與傳統的品牌連鎖經營相差無已。

然而生鮮業態有其獨特的複雜之處,行業在貫徹這一思路的過程中,遭到了無情的打擊。2019年6月,盒馬崑山新城吾悅廣場店開業8個月後停止營業。2019年12月,七鮮關閉西安中登廣場店。顯然,經歷了行業的集中爆雷與關店挫折,生鮮巨頭們也重新審視了商業模式是否可複製的問題,儘管這對於盒馬與七鮮此前模式盈利的說法是一種打臉,但把探索行業新出路當作問題,顯然也有問題。

阿里巴巴最新財報顯示,期內營運超過12個月的自營盒馬門店,其經調整EBITDA成功錄得盈利。七鮮負責人王敬去年表示,七鮮超市平均開業1.5年可實現盈利,坪效是線下超市的3倍。盒馬和七鮮是否整體盈利不得而知,詳細營收與利潤一直是個謎,可以預見的是,基於消費者和選址對店鋪模式進行個性化及精細化運營,生鮮新零售是可以盈利的,只不過這將變成「文火慢煮」,顯然與現實發生的情況稍有出入。

即便是生鮮巨頭,盒馬、七鮮作為一個新鮮事物,也才誕生三年多,未來還有許多時間與機會進一步調整,已有商業模式是否可複製,新的探索能否走通仍需要拭目以待。另一方面,中小玩家是否有足夠的時間和資金去調整仍存疑問,行業似乎短時間內將停留在巨頭制霸的階段。

相關焦點

  • 2020Q1中國生鮮電行業典型企業分析——盒馬鮮生、每日優鮮
    經歷早期的萌芽與探索期,目前生鮮電商平臺以前置倉模式、自建店模式為主要模式,下沉市場同步發展社交電商模式。除傳統生鮮電商外,網際網路公司、線下商超紛紛布局生鮮業務。巨頭入駐進一步加劇行業競爭,頭部效應初現。
  • 競爭激烈的生鮮電商市場:盒馬鮮生VS每日優鮮
    到了2014-2015年,生鮮電商逐漸受到關注,本地垂直類生鮮電商產品相繼出現,行業進入探索期。2016年前後,一些中小企業倒閉或完成併購,阿里、京東等巨頭紛紛進入生鮮電商市場,布局新零售模式,不斷加強冷鏈和生鮮供應鏈投資,開拓前店後倉、前置倉等創新模式,使得行業發展迅速。然而,在2019年行業陷入寒冬,其原因可歸結為生鮮電商平臺長期面臨虧損及融資難題。
  • 巨頭們爭奪萬億生鮮市場 盒馬卻跑不進下沉市場
    巨頭們爭奪萬億生鮮市場 盒馬卻跑不進下沉市場 來源:騰訊科技 • 2020-12-15 17:06:28 2020年網際網路巨頭做的最瘋狂的事情
  • 每日優鮮融資20億:前置倉、社區團購、盒馬模式誰最香
    026年,10次,120億每日優鮮融資與盈利每日優鮮是中國生鮮電商「前置倉」模式的首創者,通過「前置倉」的模式,極大的減少了生鮮商品的損耗,提高了配送效率,讓生鮮商品通過網絡銷售的模式,可以實現周邊1-3公裡1小時送達。覆蓋水果、蔬菜、肉蛋、水產、乳品、零食、速食、飲品、輕食、糧油、日百等全品類。
  • 京東七鮮超市開門迎客 生鮮新零售賽道擠進新玩家
    生鮮作為零售行業供應鏈最複雜,復購率也最高的品類,一直是各零售巨頭必爭之地。眼下,生鮮新零售已是紅海一片,「遲到者」七鮮將如何破局?3公裡範圍內,多家生鮮超市環繞11月6日上午,位於光谷保利國際廣場負一樓的七鮮超市正式開張。店內人頭攢動,店外還排著長隊。
  • 人工智慧「搭上」新零售,盒馬模式會是什麼樣子?
    盒馬鮮生是國內致命的生鮮電商巨頭,盒馬鮮生率先發展新零售模式,一經出現,就吸引了很多消費者的目光。盒馬鮮生送貨時效快,效率高,購物場景多元化,在打開市場方面有明顯的優勢。但是,盒馬鮮生與京東生鮮相比,盒馬鮮生要開門店,發展速度比較慢。盒馬鮮生與京東到家相比,選址和籌建都需要時間,開店的投入比較大。盒馬鮮生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 每日優鮮新獲4.95億美元融資 生鮮到家賽道硝煙再起
    毫無疑問,生鮮到家行業發展前置倉模式,最大的難點在於盈利難。作為前置倉模式的代表,每日優鮮的盈利問題一直備受關注。最近,每日優鮮合伙人兼CFO王珺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正面回應了這個問題,稱每日優鮮已於2019年年底實現全面盈利。實際上,早在2016年7月,每日優鮮就宣布在北京實現區域性盈利。
  • 前瞻生鮮電商產業全球周報第70期:盒馬12月全國新開門店21家 盒馬...
    盒馬12月全國新開門店21家 盒馬烘焙開出上海首店 盒馬今日宣布12月全國新開門店21家,涉及13個城市。今年盒馬創新開出盒小馬等全新業態,但盒馬鮮生仍是主力,佔新店的九成以上。
  • 盒馬「出圈」?
    盒馬用「Cash&Carry」來稱呼批發業態,或許透露的只是批發業務的模式問題,而非批發業態的最終名稱。對於B端業務來說,中小餐廳往往採購頻次高、品種多、規模小,致使配送成本難以降低,所以前期盒馬採用現購自運模式,能夠兼顧效率和成本平衡。而在門店前端布局上,盒馬批發業態很可能類似於萬客隆國內首家門店。畢竟門店開在城市裡,三公裡一家,也只有面積不大的店面才更適配。
  • 聯手步步高進軍湖南市場 京東七鮮打法變了?
    疫情讓生鮮的市場地位凸顯作為京東從線上走向線下的無界零售模式樣板,京東七鮮首家門店於2018年年初在北京開業,其獨樹一幟的高端大氣形象在當時的「零售+餐飲」模式中頗為突出,被行業認為是和阿里巴巴旗下盒馬鮮生競爭的最強勁對手。開業初期,京東七鮮提出了未來3-5年開出1000家店的計劃,其中2018年要開出50家店。
  • 盒馬生鮮生活超市app下載(河馬生鮮公眾號)
    I盒馬生鮮超市【在線下單,外賣到家】!盒馬鮮生(小程序、會員、優惠券)、盒馬生鮮(超市、外賣、小程序、配送、app)、盒馬app(下載、會員、上哪裡領優惠券)、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盒馬生鮮超市(小程序/app下載) 盒馬生鮮超市(小程序/app下載)!盒馬「out」了!現在商場「熱... 能否跑通 能下載食得鮮App或者打開食得鮮小程序下單,並長此以...
  • 盒馬們變小,mini店真香
    去年3月,盒馬總裁侯毅提出盒馬未來的門店體系是「一大四小」:800平米以上的盒馬鮮生大店/標準店,覆蓋購物中心場景,模式依然為生鮮+超市+餐飲+外賣;盒馬菜市、盒馬F2、盒馬小站和盒馬mini這四小業態,則覆蓋更精細、更下沉的市場,模式更為簡單。其中盒小馬是便利店版盒馬鮮生,而盒馬mini則以散裝非標品為主,多選址市郊和縣鎮。
  • 盒馬鮮生「破圈」
    緊抓供應鏈,讓盒馬鮮生吞下B端業務時,不會「消化不良」。多維因素下的變革之舉按照常理來說,盒馬鮮生已不用再拼命折騰。畢竟盒馬鮮生已處於生鮮電商領域的第一梯隊,且在C端擁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但如今盒馬鮮生又重磅押寶B端業務,顯然有著多個維度的考慮。
  • 實現「終極模式」?盒馬鮮生新零售實力撐得起野心嗎?
    新零售模式的出現,盒馬鮮生就以新穎的運營模式,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隨著熱度的消退,人們對新零售模式的態度也趨於冷靜,今天小編就盒馬鮮生為例,分析一下新零售模式的優缺點,幫助大家分析一下。新零售模式優點1,盒馬鮮生的出現,為生鮮電商行業提供了全新的運營思路;2,店倉合一,店鋪既是線下零售場景的賣場,也是線上購物的倉儲中心,其商品品質、花費時間、服務消費體驗都是一致的
  • 屢陷「過期」風波,新零售巨頭盒馬鮮生,「鮮」在哪裡?
    於是在2017年7月14日當天,馬雲等人在盒馬鮮生品嘗新鮮的海鮮,從此以後盒馬鮮生正式進入大家的視線,開啟了「新鮮模式」。一頓精緻的年夜飯也少不了盒馬鮮生的貢「鮮」,那盒馬鮮生究竟鮮在哪裡呢?盒馬鮮生主要做的是生鮮產品,這一類產品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一定的時限性與區域性。
  • 網際網路巨頭爭先入場生鮮電商,「最後一公裡」廝殺開啟
    彼時,中國生鮮電商正處在迅猛發展的階段,而作為阿里的「寵兒」,易果生鮮似乎前途可期。 站在巨頭肩膀上的易果生鮮很快迎來高光時刻。2017年8月,天貓投入3億美元巨資,與易果生鮮達成全方位合作。天貓超市同時宣布,將藉助易果旗下的安鮮達冷鏈物流,實現食材在全國範疇內的「朝發夕食」。
  • 每日優鮮、永輝超市、盒馬鮮生冷思考 疫情燒出新零售「晴翠」
    前置倉都開在社區等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方便消費者能夠及時獲取商品,而前置倉的「倉庫」性質也大大保證了生鮮產品的品質和數量。值得一提的是,從每日優鮮近年來的發力動作看,其對自身模式優化的著力點,大多也聚焦於前置倉上。在場地方面,其進一步擴大了前置倉面積,最高可達到300-400平米。
  • 每日優鮮、永輝超市、盒馬鮮生冷思考 疫情烈火燒出新零售「晴翠」
    前置倉都開在社區等離消費者最近的地方,方便消費者能夠及時獲取商品,而前置倉的「倉庫」性質也大大保證了生鮮產品的品質和數量。 值得一提的是,從每日優鮮近年來的發力動作看,其對自身模式優化的著力點,大多也聚焦於前置倉上。 在場地方面,其進一步擴大了前置倉面積,最高可達到300-400平米。
  • 兩年鏖戰地頭蛇永輝未果 盒馬無奈暫別福州市場
    至此,盒馬福州由聯營轉為自營。   新華都退出的背後,盒馬鮮生重運營模式下盈利困難,事實上,自開店以來,福州盒馬連續兩年虧損。   鎩羽而歸   合作夥伴新華都離場之後,如今,盒馬鮮生自己也要退出。   盒馬鮮生公關部向時代財經指出,「福州盒馬距離供應鏈節點過遠,暫時無法取得商品優勢,現在策略性退出,待完善了再進來。」
  • 「超市+餐飲」新零售上半年開關店盤點:開店總數腰斬、盒馬撤出福州
    1-6月,盒馬鮮生、超級物種、7FRESH七鮮共計關店7家,其中盒馬鮮生關店3家,關店量超去年全年;超級物種關店3家,7FRESH七鮮關店1家,均達到去年全年關店量,三大品牌閉店調整力度明顯加大。 通過「共享員工」模式,盒馬、京東7fresh既能解決用工難題,同時也可減輕餐企成本負擔。   2、盒馬mini成功「上位」 盒馬旗下業態日趨豐富   疫情衝擊下,各大品牌紛紛「收縮」陣線,盒馬卻繼續穩步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