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17日電 疫情期間遇到法律問題怎麼辦?西城公共法律服務不打烊,多舉措滿足轄區居民公共法律服務需求。
優化公共法律服務模式,助力疫情防控保衛戰
公共法律現場服務需求全保障。以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建設為總抓手,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與司法系統原有服務窗口的整合,開通電話預約分診,有需求的轄區居民可通過電話預約現場服務,根據事項輕重緩急指導有需求的轄區居民分階段、分時段到現場辦理相關公共法律服務事項,既避免人員大面積聚集又充分滿足疫情期間的公共法律服務需求。
公共法律熱線服務全響應。充分發揮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臺和網絡平臺優勢,實現公共法律服務全響應。升級改造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臺,增設「12348」法律服務熱線接待席位,延長服務時間,聘請專業律師接聽電話諮詢,開發西城區公共法律服務小程序,通過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打通公共法律服務助力疫情防控的「最後一公裡」,努力實現讓數據 「多跑腿」,讓轄區居民 「少跑路」。
公共法律網絡服務全覆蓋。廣泛宣傳引導轄區居民儘量不去人員密集場所,有法律問題可撥打12348法律服務熱線或登錄北京法律服務網、北京掌上12348小程序,既可以利用智能法律諮詢、網上留言諮詢、人工在線諮詢和熱線電話諮詢等多途徑諮詢法律問題,又可辦理法律援助、人民調解、「最多跑一次」公證等相關事務。此外,北京法律服務網還開通了「疫情防控法律服務專區」,提供相關法律法規政策速遞和法律知識問答,供群眾查閱了解。
打造精準化公共法律服務,築牢疫情防控法律防線
發揮社區法律顧問一對一優勢,織密社區法律防疫網。疫情期間指導259個社區籤約法律顧問,積極宣傳引導社區法律顧問通過社區微信群、諮詢熱線、法律服務網絡等模式,解答社區居民法律問題,實現法律服務與社區居民無接觸法律諮詢。
開展公共法律服務助企惠民行動,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圍繞公司企業、人民群眾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基本民生方面的服務需求,統籌組織律師、公證、司法鑑定、仲裁、人民調解、法律援助、法治宣傳等服務資源力量,找準工作結合點,開展公共法律服務暖企、助企、護企、安民、惠民五大行動,提高公共法律服務的精準性、便捷性、有效性,及時解決群眾所急所憂所盼,服務保障復工復產,維護區域和諧穩定。
擴大法律援助受益人群範圍,暢通法律援助渠道。對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軍人、公安民警、志願者等群體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請,依法實施法律援助並根據需要提供上門服務。對復工復產企業的農民工申請法律援助的,開通農民工服務「綠色通道」,免予經濟困難的審查。對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員工的法律援助申請,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優先辦、馬上辦。對於因受疫情影響被企業裁員或者解除、終止勞動關係,暫時沒有收入的勞動者,視為臨時經濟困難,在提供勞動關係終止的證明材料後,依法提供法律援助。
據悉,下一步,西城區司法局將進一步統籌整合全區公共法律服務資源,深化各項公共法律服務舉措,堅持線上與線下法律服務相結合,推動實體平臺與網絡平臺的無縫銜接,提升法律服務能力和水平,為轄區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加精準、普惠、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