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性格有多大的不同,蘇繡的風格就有多麼的豐富!

2020-12-15 騰訊網

風格不同

這是一把《麥穗》,有著濃濃的豐收喜悅和藝術品的味道;這是一幅《清明上河圖》,滿滿的書生氣和書香文化氣息;這是一套《福壽財》,簡單直接又粗暴!

它們都同屬於蘇繡,採用真絲布和桑蠶絲線,由經驗豐富的繡娘一針一線純手工刺繡而成;

可不同的是它們各自的風格,以及帶給人的感覺,甚至是不同的適用人群,就好比《乘風破浪的姐姐》裡性格截然不同的三位姐姐,各自耀眼卻也不盡相同

蘇繡手工刺繡

純粹藝術《麥穗》

《麥穗》就好比愛作的小作精卻不令人生厭的黃齡,雖然古靈精怪,卻是嗓音特別,藝術感爆棚

印象最深的還是要數那場《一剪梅》的個人Solo秀;光滑的絲綢面料,獨特又特具藝術感的舞臺設計,真心是一場視覺盛宴!

而觀看黃齡之前的宣傳照中,五官稜角也是尤其大牌時尚,好比這幅《麥穗》,大氣,純粹而又有著明顯的藝術氣息!

手工刺繡《麥穗》裝飾畫

優雅恬淡《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則就像那優雅恬淡的萬茜;

《清明上河圖》原本是一幅名畫,即使是純手工刺繡也遮蓋不了它書香文化的屬性,這樣的《清明上河圖》怕是也只有萬茜才和它的風格彼此呼應;更為適合有知識,有才學的斯文之家,教育場合,或是追求知識期待知識的辦公場所

手工刺繡《清明上河圖》

簡單直接《福壽財》

而《福壽財》就好比那簡單直接的李斯丹妮;

財源滾滾,萬壽無疆,幸福萬裡,這大概就是人一生的追求目標,而它們都包含在採用打籽繡手工刺繡而成的「福壽財」三個字中;像極了那遇到競爭和困難不退縮,簡單粗暴地來一句「幹就完了」的李斯丹妮!

手工刺繡《福壽財》

外裡內裡真絲刺繡旗袍

那麼張雨綺呢?這件真絲手工刺繡旗袍就好比張雨綺;

第一眼看上去覺得好看,貌似有點花瓶的感覺;然而進一步認識,它不僅好看,而且採用了桑蠶絲面料和繡娘的純手工刺繡製作而成,有外裡,更有內裡;猶如張雨綺,美貌的外表下,也有著智慧的頭腦和堅韌的毅力!

真絲刺繡旗袍

這樣的簡單比喻,您是否對蘇繡了解得更為明白呢?這四幅蘇繡作品中,哪一個是最適合您的呢?歡迎留言討論

蘇繡真絲手工繡品

堅持原創,堅持國風

點擊關注,每天一起分享美美滴國風和棒棒滴好物

相關焦點

  • 獨步天下的「蘇繡」
    蘇繡針法豐富,運針講究變化,繡工細緻,圖案秀麗,構思巧妙,地方特色濃鬱。在種類上,蘇繡主要分為零剪、戲衣、掛屏三類,其中以「雙面繡」作品最為精美。蘇繡是江南女孩一生中最美麗的情結,女紅之巧,十指春風。歡迎關注非遺說,明天見。蘇繡是漢族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是蘇州地區刺繡產品的總稱,其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現已遍衍無錫、常州等地。
  • 蘇繡,無所不能的中國技藝!
    蘇繡:歷史悠久,聞名於世。蘇繡的實用小品,多以花卉、蟲蝶、雲蝠為主題。針法豐富,尤以套針為主要針法。繡線套接不露針跡,往往用三、四種同一色相但不同深淺的繡線套繡出色彩暈染的效果。配色變化自然,清秀典雅。花紋邊緣留有水路,針腳整齊,修面厚密突起,紋路分明,有薄浮雕感。紋樣富裝飾趣味,構圖嚴謹豐滿。蘇繡服飾篇
  • 蘇繡的文化與傳承
    蘇繡文化從何而來,由什麼組成,怎麼發展等等,從事蘇繡人的頭腦中永遠有一種文化意識。 蘇州是吳文化的發源地,吳地蘇繡歷史悠久,她與湖南的「湘繡」、四川的「蜀繡」、廣東的「粵繡"被譽為中國四大名繡。早在春秋時期就有刺繡,隨著繡技的進步和吳地繪畫藝術的影響,蘇繡逐步從日用品向欣賞品發展。
  • 中國傳統文化四大名繡——蘇繡
    蘇繡具有圖案秀麗、色彩典雅、針法豐富、繡工精細的特色,繡技具有「平、齊、和、光、順、勻」的特點。蘇繡風骨神韻在隋唐時期就已奠定基礎,迨至宋元其基本枝法與特色已漸趨形成,明清蘇繡藝術開始走向成熟。關於蘇繡最早的文字記載是春秋時期劉向的《說苑》,這時吳國已經將蘇繡運用在了服飾上。
  • 四大名繡之首—蘇繡
    到了明朝,蘇繡已成為蘇州地區一項普遍的群眾性副業產品,形成了"家家養蠶,戶戶刺繡"的盛況。江南已成為絲織手工業中心。清代時期蘇繡以"精細雅潔"而聞名,當時的蘇州更有了"繡市"的譽稱。清代中後期,蘇繡在繡制技術上有了進一步發展,也出現了精美的"雙面繡"。
  • 傳統蘇繡的創新!vivo和新華網聯手拍攝蘇州篇短片
    在大家印象中,傳統蘇繡的繼承人大多是女性,而短片中的主人公「張雪」卻是一名小有名氣的繡郎。他出身於蘇繡世家,母親是蘇繡大師薛金娣,在當地也有著很高的名氣,或許是因為家庭文化影響,張雪在蘇繡方面的天賦非常高。他的蘇繡作品並沒有延續傳統蘇繡的繁複風格,而是創新性地將蘇繡與現代極簡風結合在了一起,從而讓蘇繡另有一番味道。
  • 性格對人生活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心理狀態的重要性超乎我們的想像性格對人生活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1975年,俄亥俄州的牛津鎮開啟了一項關於心理對身體影響情況的社會實驗。當地大學的一位科學家,招募小鎮上所有50歲以上的老人進行研究,1000多名志願者報名參加,實驗一直進行了40餘年。
  • 「非遺傳人」呂小怡:讓蘇繡「潮」起來的創意繡娘
    「繡在指間」,這是「行走的非遺集市」裡蘇繡攤位的招牌。在攤位上,有形狀各異的十幾個蘇繡成品,山水、荷花、銀杏與錦鯉甚至萌萌的招財貓都成了傳統蘇繡上的新圖案。這個攤位是由全國青聯委員、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鬱麗勤姐妹繡莊的年輕繡娘呂小怡擺放的。「我想做年輕人喜歡的刺繡,能讓傳統手藝也成為一種流行元素。」她說。
  • 「針」功夫:百裡見秋毫——記蘇繡大師鄒英姿、惠淑珍
    這與她之前見過的傳統蘇繡完全不同,獨特的形式和質感讓這幅蘇繡有強烈的素描效果。只是,這樣風格的蘇繡對惠淑珍來說太過於顛覆,太特立獨行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刺繡藝術節是中國最大的刺繡盛會,能夠在藝術節上展示自己的作品,是對每個刺繡藝人水平造詣的肯定。鄒英姿自然不願錯過這個和國內刺繡高手切磋交流的機會。她想製作一幅能夠代表蘇州高水凖的刺繡作品。
  • 蘇繡:一起來看看國風文化的魅力!
    清代確立了「蘇繡、湘繡、粵繡、蜀繡」為中國四大名繡。清代是蘇繡的全盛時期,真可謂流派繁衍,名手競秀。蘇繡具有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繡工細緻、針法活潑、色彩清雅的獨特風格,地方特色濃鬱。蘇繡以蘇州刺繡研究所的高新區的鎮湖鎮(現改為街道)刺繡最為有名。鎮湖是蘇繡的主要發源地,蘇繡中的八成產品來自鎮湖。
  • 姑蘇繡郎針下的超前現代化蘇繡(下)
    從一開始,半路改行做起刺繡的張雪,還對蘇繡知識一知半解。經過長期在工作室裡起早貪黑的訓練,到後來對蘇繡慢慢琢磨透徹。能輕而易舉地為別人介紹蘇繡的歷史文化以及幾十種針法,對繡線以及繡花針的把握已經十分嫻熟。
  • 蘇繡|絕美的中國符號
    蘇繡的前身——女紅 關於蘇繡,還有一段歷史傳說。相傳周太王古公稟父的兒子太伯、仲雍,來到今天的蘇州一帶,建立了吳國,發現當地有斷髮文身的習俗,仲雍想破除這種陋習。
  • 蘇繡|是如何成為四大刺繡之首的?
    清代確立了「蘇繡、湘繡、粵繡、蜀繡」為中國四大名繡。清代是蘇繡的全盛時期,真可謂流派繁衍,名手競秀。蘇繡具有圖案秀麗、構思巧妙、繡工細緻、針法活潑、色彩清雅的獨特風格,地方特色濃鬱。蘇繡以鎮湖刺繡最為有名。鎮湖是蘇繡的主要發源地,蘇繡中的八成產品來自鎮湖。鎮湖建造了中國刺繡藝術館。2000年,鎮湖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刺繡)藝術之鄉」。
  • 常被忽視的室內色溫,不同風格色溫不同,打造有溫度的居住環境
    常被忽視的室內色溫,不同風格色溫不同,打造有溫度的居住環境我們都了解,如果想知道這個城市如何,我們就在晚上看看它美麗的夜景。只有看到它的夜景才知道它有多麼好,夜景好不好?主要就是看城市的燈光,你有什麼樣的色彩以及溫度,既然夜景都這樣弄了,那我們家裡是不是也應該有燈光來讓室內變得美麗而又漂亮呢?這就需要我們會運用燈光。運用好了照在每一個家具上面,都會使家具變得奪目。如果運用不好,那麼家具上就不會帶一點色溫了!
  • 新華網攜手vivo走進蘇州 至簡美學賦予蘇繡新生
    蘇州的另一面,正如城市短片裡主角張雪心中的「雙面三異繡」,以蘇繡技藝完美呈現的古城與新城、傳統與現代。張雪張雪是薛氏刺繡第四代傳承人,致力於蘇繡美學設計創新。他表示,蘇州的一面是很好地保留了傳統的狀態,包括小橋、流水、園林;而它的另一面截然不同,跟隨潮流和時代的發展,擁抱國際。
  • 《蘇繡圖案》背後的故事
    已故刺繡繪繡行業一代宗師、蘇州老藝人柳炳元先生創作的《蘇繡圖案》一書,最近再度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並以全新的面貌與讀者見面。這位私企老闆在《蘇繡圖案》上看到心儀的圖案,想要在自己開發的服飾上應用。考慮到圖案的版權問題,所以想聯繫柳炳元先生的家人。《蘇繡圖案》最早於1983年出版,但是直到今天依然有眾多擁躉。據悉,該書現在已經出版三十萬冊,堪稱業內奇蹟。老藝人柳炳元長期從事蘇繡圖案設計,《蘇繡圖案》由其編繪,內容包括龍鳳麒麟、花鳥魚蟲、山水風景等各類紋飾。
  • 你有多麼被「需要」,也就多麼有「本事」
    馬洛斯的需要層次理論,把人的需要分為五種,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總是對周圍的人和事物,有很多精神物質情感等需要,比如愛情、親情、友情,需要關心、憐憫、疼惜,需要愛護、呵護、保護等等!
  • vivo聯合新華網走進蘇州,帶我們領略古老的蘇繡文化
    薛金娣女士的眾多蘇繡作品曾於法國羅浮宮、美國波士頓美術館等海外知名美術館進行展出。所以,張雪從小就深受蘇繡藝術的薰陶。 就是這件事,讓張雪意識到了,年輕人也可以為古老的蘇繡藝術注入新鮮的血液。所以,他毅然決然的投身於蘇繡事業中,渴望通過自己的作品,將蘇繡藝術更好地傳承下去。 打破傳統,賦予蘇繡更多活力 張雪的蘇繡作品與傳統的蘇繡作品不同之處,在於他將古詩詞講究的詩意留白巧妙地運用到了蘇繡上。
  • 蘇繡怎麼繡
    蘇繡應該怎麼繡呢?想要學習蘇繡但是不知道應該怎麼學。我們先要有蘇繡的繡花布,蘇繡的繡花布一定要是透明的那種?蘇繡不是十字繡,不能用布,蘇繡一定要雙面繡才盡善盡美。所以說蘇繡要用透明的紗布,很多人不知道用什麼透明的布。蘇繡的紗布可以用硬紗紗布一定要崩住大的繡件都是崩在架子上,小的可以拿空白的團扇來繡。繡蘇繡我們要用蘇繡的專用絲線,我們在創造我們圖案的時候可以把花樣子先畫在我們的空白的紙上,然後再把透明的紗布蓋在紙上再描出來。
  • 刺繡《星空》:「姑蘇繡郎」張雪針尖上的蘇繡宇宙
    在去年7月世界技能博物館首批展品交接儀式上,有一件現代感十足的刺繡作品——《星空》。這件曾獲江蘇省藝博獎金獎的蘇繡作品,是薛氏刺繡第四代傳人——張雪的作品。讓許多人想不到的是,這個張雪不是「繡娘」,而是一位「繡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