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垃圾分類首日 我們這樣做

2020-12-18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固廢網訊:《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於12月1日正式施行。河東區在前期持續推動垃圾分類工作開展的基礎上,動員全員參與、全域行動。早晨8點,記者來到坐落於唐家口街道工大社區的河東區首座環保驛站,雖然氣溫很低,但群眾的環保熱情高漲。身穿紅馬甲的社區志願者早已在驛站大屏幕前,熱情地為過往群眾介紹垃圾分類知識。

「阿姨,電池是有害垃圾對不對,應該投放到這個紅色打著叉號的桶裡面。」3歲的小梓萌在奶奶趙淑賢的陪同下,一邊打開塑膠袋,一邊把4節廢電池扔到了有害垃圾收集箱中,「也有點不適應,以前一扔一兜,現在不僅得分幾兜,還得分對了。歲數大了,真是有點費勁!還好,我小孫子經常來聽志願者講課,他明白,還挺樂意,說是用積分能換東西。」

「投放垃圾的居民會得到一個印有二維碼的鑰匙鏈,掃碼就可以積分換禮。」驛站環保主管張彤說,「我們還設計製作了一個分揀臺,能進行乾濕垃圾分類的分揀,也能讓居民更直觀地學習,每一次居民參與投放都能學到一些分類知識,投放正確的居民還能獲得積分。」

據介紹,該驛站設置的可回收智能分類收集箱,在每次投放後系統自動進行稱重,每千克回收物都可獲得積分。根據累計所得,市民可在驛站的智能積分兌換機上,換取垃圾袋、捲紙等日常生活用品。

「驛站的工作特別細緻,還專門有熱水供大家洗手,室外還有方便清潔小區垃圾桶的衝桶設備。」幾位居民在驛站裡討論垃圾分類心得,趙奶奶帶著小孫子在屋裡洗手,「政府好事辦好,實事做細!我們老百姓更應該人人樹立環保意識,養成廢物利用的習慣,為保護生態環境出一份力。」

大學食堂這樣做 高標準處理廚餘垃圾

連日來,全市大中小學開展了一系列垃圾分類進課堂活動。昨天是《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第一天。記者走進天津職業大學學生食堂,在這裡現場「檢驗」大家對於垃圾分類知識的學習效果。

中午11點,食堂開餐了,學生們陸陸續續地從校園的各個方向前往食堂就餐。15分鐘後,已經有用餐完畢的學生端著餐盤前往設在食堂出口處的「餐具回收處」。記者在現場看到,回收臺上設有3個回收口,分別是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與之相對應的是3個安放於回收臺下的垃圾桶。

把喝完的飲料瓶放進可回收垃圾桶、把使用完的一次性餐具和面巾紙放進其他垃圾桶,把盤子裡吃剩下的魚骨頭、雞骨頭倒進廚餘垃圾桶,之後把空空的餐盤交給負責收取餐具的阿姨……隨著送餐盤人數的增加,回收處並沒有出現「擁堵」的狀況。即使是在中午12點這個用餐高峰,現場也是井然有序。之所以會這樣,一方面是因為學校食堂實行自助取餐,鼓勵大家吃多少取多少,幾乎所有的同學都成了「光碟」一族;另一方面,大家對垃圾分類非常熟練,能夠快速準確地把用餐後的垃圾分類放進不同的垃圾桶。

據了解,「自助」食堂的出現,讓學校的廚餘垃圾減少了三分之二。對於現在每天僅有的小半桶廚餘垃圾,學校還利用微生物技術對其進行了「消滅式」降解處理,「目前降解率已達到99%以上,基本沒有殘渣。真正實現了廚餘垃圾不出校門就地無害化、減量化處理。而這項處理的前提就是學生們準確地做好了垃圾分類。」天津職業大學後勤處副處長朱黎說。

志願者這樣做 擔當垃圾分類領路人

「胡大爺,您擇下的菜葉子以後就扔在這個桶裡,我一會兒帶下去。」楓葉正紅老年志願服務隊的王志潔,最近每天都到光復道街逢雲裡的胡大爺家「串串門」,戴上手套到社區發放的分類垃圾桶邊,查看桶內垃圾,動手將分得不對的垃圾揀出來。「我歲數大了,記不清怎麼分類,雖然咱人老了,但也不能服輸,總想跟上這新形勢,多虧王姐最近天天來。這麼一來二去,我還真就快全都記住啦!」

據了解,楓葉正紅老年志願服務隊在《條例》施行前,就考慮到推行垃圾分類在高年齡層群體中有困難,特別安排隊員協助社區到一些獨居老人的家中幫助他們按要求分類、投放、丟棄。「現在社區的網格員們也給了我們很大幫助,和隊員們一起入戶,共同普及,從專業性和覆蓋面上又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楓葉正紅老年志願服務隊負責人孔令智介紹說。

「我家孩子現在比我還明白怎麼給垃圾分類,每天上學前,自己拿著垃圾袋去對應的垃圾桶投放,這肯定跟每天放學就和小朋友跑到公園玩兒飛行棋有關係。」公園?飛行棋?記者來到河北區寧園街垃圾分類主題公園之後,這些「問號」迎刃而解。原來是寧園街拿出創新招法,利用街域範圍內的可回收雜物和廢棄地塊建設了垃圾分類主題公園,公園集宣傳、健身、娛樂為一體,特色打造了大型實景垃圾分類飛行棋,參與者以回答問題、投放垃圾道具的形式學習垃圾分類知識。

社區工作者這樣做 盯桶盯人確保分類質量

「這位大哥,您先別投,把袋子打開,我們看看裡面是什麼。」昨天一大早,和平區南市街慶有西裡小區門口,幾位垃圾分類志願者攔住了一位正要扔垃圾的男士。打開垃圾袋,發現裡面有煙盒、礦泉水瓶、茶葉渣等。這位男士不好意思地說自己還不太懂分類。在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指導下,他才把煙盒和礦泉水瓶拿出來放到可回收垃圾桶,將茶葉渣放進廚餘垃圾桶裡。

工作人員一邊監督居民分類投放垃圾,一邊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張姨,綠色的垃圾桶是裝廚餘垃圾的,您家的剩菜剩飯、果皮茶葉渣等放到這個垃圾桶裡。」記者在現場看了一會兒,發現偶爾會有一些居民的垃圾袋裡有各類垃圾混裝的情況,但對於志願者和工作人員的糾正,絕大多數居民都能比較配合,認真看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如何把自己分錯的垃圾挑出來,投到正確的桶中。

「現在居民的投放情況比之前要好,但還是會有一些居民出現投錯、混投的情況。大多數居民都能夠將產生的生活垃圾分好類,進行分類投放。」在五大道街輔恩裡小區垃圾投放點,志願者這樣告訴記者。

記者在現場看到,居民們投放最多的是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前來投放垃圾的馬先生則頗有經驗,他對記者表示,「平時我就有分類的習慣,家裡也買了個『一式兩箱』垃圾箱,所以在家中將垃圾分好類,到小區現場直接投放就行,不會亂也不會錯。」

雖然是《條例》施行的第一天,很明顯,大多數居民已經做足「功課」,大家都在適應著、學習著這種新的垃圾處理模式。各街道、社區也安排了志願者和工作人員在現場監督、值守,做到盯桶盯人,確保垃圾分類質量。

垃圾車這樣做 各車收各物 各走各的路

「菸蒂是其他垃圾,菜葉、果皮是廚餘垃圾……」昨天上午,家住和平區勸業場街南京路社區的退休職工周大爺出門遛彎兒,順手將幾個垃圾袋帶出家門,他一邊念叨著,一邊將垃圾分類投放到不同垃圾箱內。

周大爺告訴記者,「能看到不同類別的垃圾收運車到小區收運不同垃圾,其實這對我和鄰居們進行垃圾分類投放形成了正面引導,我們分類投放功夫沒白費。」昨天,在勸業場街南京路社區裡,記者看到了一輛來收垃圾的廚餘垃圾收運車,外觀別致新穎,引人注目。它以綠色為主色調,在車身明顯位置噴塗了廚餘垃圾標識,具有很高的辨識度。

記者看到,車身中間有將近一米寬的箱桶運輸架,車頂便是垃圾傾倒入口,平時運輸過程處於密閉狀態。此外,車身上還噴塗了「廚餘垃圾分一分 綠色生活美十分」的宣傳語,讓市民們看到後一目了然這是收運廚餘垃圾的專用車輛。

駕駛著車牌號津CB2135餐廚垃圾收運車的司機趙國安對記者說:「我們是專人專車專線收運垃圾,到這個小區一般都是下午兩點多,居民們吃完中午飯了,會產生較多餐廚垃圾,我們就來及時收走,避免垃圾滿溢,造成異味等汙染。」

「這輛車不算特別大,方便進出小區,能裝載3噸廚餘垃圾」,趙國安一邊說著,一邊打開了位於副駕駛車位後面的安全鎖,原來裡面是個主機箱,有多個按鈕,用來操控箱桶運輸、傾倒,方便將車輛外掛的廚餘垃圾直接由車頂灌入收運箱。

記者採訪了解到,這是和平區垃圾管理所今年新投入使用的一批廚餘垃圾收運車,車廂帶有自動感應加熱功能,該裝備技術在全國領先。當外界溫度低達0攝氏度以下,會自動對箱體進行加熱,保持20攝氏度恆溫,避免運輸過程中液體垃圾凝固結冰等現象,確保垃圾運輸處理全線更加乾淨、徹底。另外,車輛在收運垃圾後,還有自動稱重顯示,數位化精準收運,真正做到垃圾收運「心中有數」。

昨天,記者在該小區偶遇有害垃圾收運車,車身噴塗了明顯的紅色標識,還有「有害垃圾單獨放 環保生活不能忘」的宣傳語。垃圾收運人員告訴記者,為了避免有害垃圾運輸不當造成二次汙染,採取「以桶換桶」的方式進行整桶運輸。車輛出發前,一般會載有8隻標準尺寸的紅色空桶,按計劃到達收運點位後,將裝有有害垃圾的垃圾箱密閉放入車內,再將隨車攜帶的空桶留下,繼續進行有害垃圾承裝。

《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後,垃圾收運不再「大鍋燴」,分類運輸作業分工進一步明確,在確保生活垃圾準確分類的前提下,統一規範分類運輸,「各掃門前雪」成為標準與常態。

據和平區城管委廢管科科長宋進林介紹,和平區結合實際情況分別配置相應類型、噸位、功能的分類運輸車輛,並對原有運輸車輛粘貼、噴塗垃圾分類標識,組建運輸隊伍,全區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廚餘垃圾運輸車輛配備分別達到了119輛、7輛、30輛。可回收物方面,市商務部門的備案企業在和平區已調派2輛可回收物收運車,對區域範圍內276家各級機關單位實現了物回收企業上門回收服務。區商務局引進的兩家物回收企業,分別配備適合居民區收運的車輛,以南京路為界在和平區逐步開展社區可回收物的收運,初步實現了居民區可回收物的有效回收利用。

昨天是《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的第一天。全市綜合執法系統3540名執法人員,深入社區、企業、學校、樓宇等578處進行執法檢查,共對人和企業開具768000份條例宣傳彩頁、宣傳單。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為解決市民分類投放後又被混裝混運的問題,將強化執法監督,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如果市民發現垃圾混裝混運的情況,可以撥打88908890進行舉報。

智能分類這樣做 「一戶一碼」可追根溯源

「正在開門,請正確投入垃圾……」

「正在測量,請稍後……」

「您本次投放重量為0.3公斤……」

垃圾箱會說話?西青區精武鎮付村的智能垃圾分類箱就有這樣的「神奇」功能。

昨天,《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首日。精武鎮付村村民李春萍來到小區裡的智能垃圾分類箱前,熟練地掃描手中的二維碼,按照投放口標註,將已經在家初分好的垃圾分類投放進各個箱體。

對於付村居民來說,垃圾分類早已不陌生。今年4月,作為西青區首批投放使用智能垃圾分類箱的試點村,付村依託原有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智慧平臺」,建設智能垃圾分類系統。全村各社區配備智能六分類垃圾桶,用於投放可回收物垃圾和有害垃圾;社區內每棟樓樓口配備智能兩分類垃圾桶,用於投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同時,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垃圾分類「一戶一碼」,統一為居民發放垃圾袋和二維碼,垃圾投放可追根溯源。

「以前,家裡的廢舊物品捨不得扔。現在有了這個智能垃圾桶,這些東西可有了去處。這上面標註很明確,過期藥、電子垃圾、化妝品、紙張……只要按照標註投就不會錯。投進去會自動稱重,然後出一個列印的積分條。拿這個積分,能兌換很多生活物品。前兩天,我還換了瓶洗潔精呢!」李春萍說。

智能垃圾分類箱不僅會「說話」,還有一個善於數據分析的「大腦」。每臺智能垃圾分類箱都配有先進的數據採集終端。村民的垃圾分類情況會實時上傳到付村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智慧平臺的顯示屏上。後臺根據分類情況自動生成每戶參與垃圾分類的積分,所有數據公正、公開,村民可以隨時在手機端或電視端上查詢到自家和其他人的積分情況。

如今,垃圾分類的理念在付村已深入人心。推行智能垃圾分類以來,全村8名專職網格員全天候進行分類監督,80多名村民自願加入志願者隊伍,進行環境監督,指導群眾正確使用智能垃圾分類箱。截至目前,村民垃圾投放正確率已達到80%。

「網格員每天隨機抽查,查到分類不符合要求的家庭,會扣除這家的文明積分。全年分類無錯的家庭可以參與年終『垃圾分類文明戶』獎勵。村民參與的積極性越來越高。」付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李成達說。

垃圾發電這樣做 垃圾分類了 原料變好了

昨天中午12點,薊州區生活垃圾發電廠,一車車樹枝、樹葉、廢棄家具等生活垃圾被運到這裡燃燒發電,令人驚喜的是,垃圾車上再也沒有了廢棄的燈管、電池等有毒有害垃圾,廚餘垃圾數量也大為減少。發電廠負責人王漢青說:「今天運來的生活垃圾都是被分類過的,垃圾發電原料變好,促使鍋爐燃燒熱值提升,發電效益更好,保護環境作用更大。」

王漢青介紹,對生活垃圾進行燃燒發電是一種便捷的無害化處理方式,不但可以淨化保護環境,還能變廢為寶,增加經濟效益,一舉兩得。為達到綠色環保標準,他們安裝的是國內一流的生產設備,採用的是達到國際標準的生產工藝,使排放標準全部達標,其中顆粒物含量僅為國家標準的10%左右,二氧化硫、氯化氫、氮氧化物等也遠遠超過國家標準,對周邊空氣品質沒有產生影響,現在每天處理生活垃圾800噸,日發電量達到30萬千瓦時。

12月1日起,薊州區按照全市統一要求進行生活垃圾分類,分類後的生活垃圾終端處理採取多種方式:對可回收垃圾進行資源化利用,分揀打包後運往再生企業進行加工;有害垃圾統一暫放在一個無害化的垃圾回收間,然後交由區環保部門運往具有相關資質的環保企業進行無害化處理,絕不會汙染環境;對廚餘垃圾採取化整為零的處理方式,鼓勵幫助有條件的村鎮購買設備在當地進行油水分離,生產有機肥料,變廢為寶,保護生態環境;其他垃圾運至發電廠燃燒發電。

區城管委負責人董秀良告訴記者,薊州區正在進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分類的無害化終端處理設施,做到收集、運輸、終端處理全程無害化。目前,正在抓緊規劃在現有生活垃圾發電廠內配套興建廚餘垃圾綜合處理廠,日處理量達到100噸,總投資3500萬元,對城區產生的廚餘垃圾全部進行無害化處理。具體處理方式是:進行乾濕分離、油水分離,把汙水集中到垃圾發電廠中的汙水處理廠進行淨化;把廢油進行處理後生產肥皂等;剩下的渣燃燒發電,不剩餘一點汙染物,把廚餘垃圾全部吃幹榨淨。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垃圾分類首日 我們這樣做
    南開區華苑街道長華裡社區居民分類投放垃圾。吳迪 攝  市民群眾這樣做 從不適應到努力學  天津北方網訊:「依據國家有關標準,結合我市實際情況,我們將生活垃圾分為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類。」
  • 垃圾分類離我們還有多遠?天津公共場所全面實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
    小仙最近聽到一則消息天津要進一步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了!垃圾分類是個大好事但是距離全民執行還有多遠是個疑問天津的垃圾分類行動相信大家和小仙一樣有目共睹咱們得齊心協力為環境做點嘛!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流程示意圖誰也不能拯救我們的家園除了我們自己垃圾分類這場「戰爭」一定是艱難且漫長的
  • 天津垃圾分類正式實行,你知道垃圾怎麼分類嗎?
    「你是什麼垃圾?」成為城市人群的新型困擾,繼上海與北京之後,天津作為46個重點城市之一,也於今年實施垃圾分類政策。天津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了《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條例自2020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 天津垃圾分類來啦!倒垃圾「姿勢」不對,最高罰500
    《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也就是說垃圾分類正式在天津實施垃圾分類測智商,敢不敢來挑戰一下?Part 1天津垃圾分類有幾種天津垃圾分類方式與上海稍有不同但也分為四種,分別是Part 2不確定的垃圾還可以這樣做
  • 垃圾分類來了 我們準備好啦
    12月1日《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開始施行,標誌著垃圾分類正式走入天津市民的生活。日前,河東區在富民體育公園、河東公園等點位開展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引導市民養成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在富民體育公園開展的「垃圾分類,我們一起來」主題活動中,河東區的黨員志願者、督導員、宣傳員、垃圾分類服務企業工作人員正在為市民講解《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起草的過程和相關規定,帶著大家認識了垃圾桶顏色和標誌,現場給大家講解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常見生活垃圾如何分類等知識。「只有更多的人形成垃圾分類的意識,養成廢物利用的習慣,垃圾的減量化才能實現。
  • 天津印發生活垃圾分類指導目錄 記牢「綠藍紅黑」 垃圾輕鬆分類
    日前,河西區梧桐小學開展「垃圾分類我先行」綠色志願服務活動,學校每個班級都設置了垃圾分類值日生,讓同學們認識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本報記者 谷嶽 攝天津北方網訊:為規範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按照國家標準《生活垃圾分類標誌》和《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相關標準要求,市城市管理委日前制定並印發《天津市生活垃圾分類指導目錄》,確定了我市生活垃圾「四分類」具體投放要求、投放容器設置規範、垃圾分類收運及處理要求,將於12月1日起正式施行,指導全市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公共區域及居民正確分類投放,提升全民垃圾分類知曉率和投放準確率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垃圾分類 從我做起(圖)
    12月1日《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全面實施,垃圾分類正式進入天津市民的生活。為了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提升和平區廣大市民對垃圾分類的知曉率、支持率、參與度,由和平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平區城市管理委員會主辦,天津海河傳媒中心、天津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協辦的「踐行《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共建美麗品質和平」宣傳活動,分別於11月27日、11月30日在和平區濱江道和民園廣場舉辦。
  • 【垃圾分類】垃圾分類了,為什麼你家門口沒有4個垃圾桶?
    轉眼間垃圾分類真的就來咱天津了昨天是天津實行垃圾分類的第一天好消息是天津並沒有開出任何罰單但生態城綜合執法大隊共開出12份「整改溫馨提示」可不少天津人有些困惑垃圾分類了家裡是不是也要擺4個垃圾桶?為什麼自己家樓下不是每棟樓都有4個垃圾桶?
  • 世界環境日:垃圾分類,我們一起來
    「世界環境日」 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 在石景山舉辦 6月5日的首鋼園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一場別開生面的「垃圾分類,我們一起來」主題宣傳活動正在秀池北岸舉辦。垃圾分類全覆蓋,文明城市共分享自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5月1日正式實施以來,石景山區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各項工作,通過高位指揮、部門聯動以及全方位的宣傳引導,在源頭發動、設施完善和監督執法等方面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 垃圾分類 當我們面對這道題(圖)
    12月1日,《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我市正式進入全國垃圾分類城市名單。在全民參與垃圾分類之時,為持續推進我市垃圾分類的有效開展,日前,天津社會科學院社會治理研究中心通過「千戶居民戶卷調查」系統就「垃圾分類」開展了聯合調查,隨後,記者又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採訪。
  • 垃圾分類 全民參與:希望每一個人都成為垃圾分類小達人
    天津北方網訊:「同學們,今天我們課程的內容跟垃圾分類有關。從12月1日到今天,大家有沒有在垃圾分類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小問題?又有沒有一些小妙招來解決這些問題呢?」
  • 廚餘垃圾分類,榮成餐飲單位這樣做
    作為城鎮垃圾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廚餘垃圾與群眾的生活及健康息息相關,而餐飲單位又是產生廚餘垃圾的「大戶」。為加強廚餘垃圾規範化管理,消除食品安全隱患,本著「源頭分類、有序開展、分類收集」的原則,目前,榮成各餐飲業試點單位廚餘垃圾分類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跟隨小編一起到餐飲單位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吧!
  • 垃圾分類,我們小康生活的起點
    櫻花社區全體社工在東勝街道聯社領導、幹部的帶領下,聯合城管科在轄區聚金家園開展了一次垃圾分類活動,對居民分類清楚、整潔的給予獎勵。在寧波,正式的垃圾分類開展已有幾年了,大大小小的社區都在進行著各種各樣的垃圾分類行動,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不盡人意的。
  • 我市生活垃圾分類Logo首亮相
    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與此同時,垃圾分類新LOGO亮相,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形象也進行了系統的統一。垃圾分類LOGO、分類驛站桶站、密閉式清潔站、收運車輛,作為垃圾分類系統全鏈條的重要支撐點,在設計上力求做到「三個統一」,即:統一垃圾分類標識標牌、統一設施設備色調風格、統一收運車輛外觀形象。 垃圾分類LOGO
  • 「綠餐廚、藍寶貝、黑其他、紅危險」,垃圾分類,這樣做~
    「綠餐廚、藍寶貝、黑其他、紅危險」,垃圾分類,這樣做~ 2020-12-21 2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做垃圾分類的「行動派」 | 當上班族遇到定時定點...
    做垃圾分類的「行動派」 | 當上班族遇到定時定點...... 原標題:做垃圾分類的「行動派」| 當上班族遇到定時定點......  垃圾分類看似事小,但「利民之事,絲髮必興」。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垃圾分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開展廣泛的教育引導工作,讓廣大人民群眾認識到實行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有效的督促引導,讓更多人行動起來,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全社會人人動手,一起來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一起來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  今天是6月5日、世界環境日。
  • 垃圾分類倒計時 河西區新增廚餘垃圾收運車
    12月1日,《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屆時,本市居民家中及各街道社區都將按照四類分類標準存放、處置生活垃圾。居民分好類,垃圾車會不會「一勺燴」?這一點成為了近期百姓關注的焦點。「我們主要負責全區生活垃圾的收集轉運,垃圾分類正式施行後,我們工作的重點是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收運。」環衛二隊隊長郝鑫介紹道。「為了收運廚餘垃圾,我們新增了6部3噸容量的、3部5噸容量的、5部1.5噸容量的垃圾車,另有6部新能源垃圾車和12部移動式垃圾箱。」
  • 做好垃圾分類「先行者」 築牢垃圾分類的「群眾基礎」
    垃圾分類是改善生活環境、踐行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標誌著南京正式步入強制「垃圾分類」時代。12月9日,南京市城市管理局聯合南京智庫聯盟、人民政協網組織部分市政協委員走進南京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對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等單位的垃圾分類工作進行走訪調研,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
  • 垃圾分類,我們在行動|株洲開展垃圾分類進校園活動
    株洲新聞網1月6日訊(記者 徐孜 餘思薇)「塑料垃圾一部分被處理,還有一部分去了哪裡呢?」「有的河中的垃圾會順著河水流向大海,汙染海水,還會讓動物們受到傷害。」這是1月5日下午,株洲市尚格小學垃圾分類小課堂上志願者和孩子們的對話。
  • 薯田埔社區開出首張生活垃圾分類罰單
    近日,馬田街道薯田埔社區開出首張生活垃圾分類罰單,根據相關要求,對不按規定要求亂丟垃圾的一位市民處以50元罰款。據悉,這是薯田埔在創建垃圾分類示範社區工作中開出的首張罰單。據了解,10月28日,馬田街道薯田埔社區執法人員開展日常巡查時,在轄區福前路38號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發現,一居民將未按要求分類的混合垃圾扔進其中一個垃圾桶,正要揚長而去。執法人員當即叫住該名居民,批評了他亂扔垃圾的行為,並根據《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相關要求,對當事人作出了罰款50元的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