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央媒炮轟後,全國都在死盯深圳,網友:「房住不炒」敢不敢來真的?

2020-12-16 網易新聞

人心不死,炒房就不會散。

深圳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千萬資產才能買的剛需房,凍結資金339.05億元,半天就售罄1171套房源,樓盤均價超過13萬元,據說搶到最低能賺500萬,所以有不少有錢人「眾籌打新」「借票代持」,就為了薅這一手新房羊毛。

消息傳出後,迅速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緊接著,圍觀的、參與的,該發聲的都發聲了,很多意思都表達到位了。

28號,新華社表態:「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

29號,華潤、萬科也發聲明:希望和客戶一起踐行「房住不炒」;

30號,深圳住建局表態:打擊「代持炒房」、「房產稅」是假的這下,深圳是真的徹底被各方盯死了,盯著有錢人打新會不會遭殃、盯著深圳會不會出新政,怪不得深圳一直是全國樓市的風向標,全國都在因城施策,但只有深圳在因盤施策

在其他城市,剛需都是小年輕、農民工、改善型用戶,月薪平均不過萬,而在深圳,直接重新定義剛需:

「2000萬才叫剛需,500萬才叫紅利。」

500萬是什麼概念?

還記得總理說過:「我們還有6億人,月入不足1000元」,深圳雖然是一線城市,但是月薪不過萬仍佔總人口的85%,這樣千萬級別的豪宅還能被當作剛需房嗎?

再看看事發樓盤金主——華潤萬科的發聲,也是非常有意思,第一次看見開發商和購房者站在同一條線上,共同倡導這「房住不炒」,簡直是活久見。

大概意思是:請各位客戶謹慎凍結資金,提前向銀行諮詢貸款資格,銀行將會嚴查首付資金來源、銀行流水(這事兒跟萬科沒關係),而且不允許非直系親屬擔保(萬科不支持違規操作),請知悉並自行承擔違約風險(出了事後果自負、耗子尾汁)……

這份倡議書表達的態度明明白白:我們都是在正常操作,希望大家也跟著規定正常操作。就差把「這件事與我無瓜」做成大字報了。

繼715史上最嚴新政之後,網紅樓盤萬人搖又將深圳住建局再次推上了風口浪尖,「打新」、「代持」、「房產稅」被熱議,所有人都盯著深圳將如何解決這一亂象。

尤其是房產稅方面,不少人都懷疑作為中國內地房價最高城市,背靠先行示範區的特殊定位,深圳會不會成為房產稅的先行者?

華潤四期之後,甚至有人直接拿著截圖,有理有據地宣揚深圳要實施房產稅,隨後深圳住建局就進行了闢謠,稱所有情況在調查處理中,有違規就嚴肅處理。

對此,賈康專家表示,這件事的處理結果,按照套路大約還是行政限制手段,治標不治本有什麼用?建立科學合理的房地產稅制度才能有效抑制投機行為。

觀察這次事件的背後,為什麼他們寧願冒著法律風險去套利、喜歡加槓桿讓別人代持房產、幹假徵信申請資格,說到底都是因為樓市出現了明顯的新房、二手房倒掛的暴利漏洞,為此他們不惜鋌而走險。

俗話說「殺雞儆猴」,作為全國樓市的風向標,深圳如果能夠率先深入為全國樓市探路,無疑是打擊炒房行為最好的典型了。

只要深圳有巨大的潛力,所有人都覺得深圳永遠漲,只要還存在倒掛紅利,這樣的盛宴、這樣的鬧劇、這樣的燈下黑,就會一直持續下去。

人心不死,炒房不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央媒直指打新熱,房住不炒走向何處?
    最近樓市最熱的打新,當屬深圳華潤城潤璽。倒掛五百萬,買到就是賺,即使經歷715最嚴調控,深圳此次釋放的購買力依舊令人瞠目叫絕!頭天認籌高達13000多個,凍結資金超455億,讓房住不炒成為笑談。  眼下看來,深圳此次華潤城的眾籌打新,確實太過狂熱,已經引起央媒的注意。更引人矚目的是,本次時評提及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房地產稅制度,通過市場化手段抑制投資行為。
  • 「房住不炒」真的來了|敏言慎觀
    這世道,順從命運好像真的很難,人人都有著為了改變命運而抗爭的想法,但正因如此,曾勇猛無前的黑犀牛,恍惚間蒙上了灰的色調。當金融監管層把灰犀牛這頂高帽戴在了房地產行業的頭上,便一切皆有可能了,比如很多人口頭擁護,內心不服的「房住不炒」。
  • 說好的房住不炒,2個月還敢跳漲100萬!
    其實,除了上海,北京的一些稀缺學區房也好不到哪去。樓市後面會怎麼走?中央對樓市的態度是怎麼樣的?我知道大家可能都比較關心這些。在上周五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通稿中沒有提到「房住不炒」,有些人就擔心是不是在疫情的背景下,上面會放鬆地產。我當時給大家的分析是,別對樓市抱有幻想,上面想要需求側改革,房價繼續大漲是衝突的。
  • 房住不炒、賣地NO.1,杭州瘋狂超深圳,賣地入帳1000億!
    房住不炒剛穩住房價,杭州就開始上演賣地奇談,1000億!——江山一墅!但房價上漲下跌並不會按照我們的喜好來走,從幾千一平到上萬一平其實也就這幾年的功夫罷了。如果房價按照之前的勢頭一直漲下去,買房這件事情將會變成每個人的地獄模式遊戲,通關難是常態,甚至於很多人連新手村都出不去!
  • 房住不炒的敵人,又多了一個
    之前都在講,房住不炒的真正敵人,是政府,是房企,是炒房客,罪大惡極,應該拉出去槍斃5分鐘。現在看來,不全對。2020年的教訓是,隨著政府、開發商、炒房客的退潮,普通人越來越成為拉動房價的急先鋒,他們拉橫幅慶祝破5萬、業主群裡拼命控盤、用孩子炒作學區房……普通人,成為房住不炒的最後一堵牆。
  • 央媒炮轟萬人搶房、眾籌打新!建議硬核打壓!
    櫻桃櫻桃大房子深圳最近華潤城四期打新熱潮引發了官媒的關注。雖然之前早就有杭州、成都這些城市出現打新熱,萬人搶房的現象,但這次華潤城一套獲利500萬,眾籌打新的問題,確實有點太扎眼球了!一家官媒評論氣勢還差了點,如果接下來人日也跟上批判眾籌打新這種現象的話,我猜測深圳、杭州這種典型全民打新的城市,就會要出臺措施抑制了。但不太可能是房地產稅,一個稅種的出臺,過程沒這麼容易。
  • 不要低估 中央「房住不炒」決心
    近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對於房地產的表述備受關注,特別是沒提「房住不炒」四個字,僅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一句話,又有人對樓市調控政策放鬆產生幻想。實際上,此次未提「房住不炒」,不代表政策導向有變,中央「房住不炒」的決心不可低估。
  • 央媒都罵?也是真的牛!
    前兩天丁真吸電子菸的視頻在網上廣為流傳,因此央媒還點名批評了丁真。 之後,丁真的粉絲就坐不住了,開始發瘋一樣的辱罵央媒。
  • 深圳豪宅打新有多瘋?新華社表態了
    除開金融深化之外,深圳人也特別敢貸款,在貸款到期的時候,別城市的人可能會擔心,到期了要是還不起,銀行又不給我貸了怎麼辦?但深圳人不這麼想,因為太多人這麼幹之後,其實很少有銀行會去做深入穿透,在續貸的時候,銀行其實會優先給貸款,甚至比新客戶還要更優先。
  • 「硬核」房地產稅出臺,深圳「打新」就不香了?
    周末,深圳樓市被央媒「點名」了。文中,直接點名了深圳華潤城潤璽一期的各種騷操作,包括「每平方米數萬元的倒掛價差」,「眾籌打新」,「借票代持」之類,之前我們在《潤四面前,哪有什麼「長沙模式」?》中詳細寫過,想必大家也不陌生了。
  • 官媒突然發文強調:樓市堅持「房住不炒」!釋放什麼信號?
    在這種背景下,新華社12月9日深夜發文:《樓市:堅持「房住不炒」》,直指炒樓熱現象。以下是文章全文:新華社:樓市堅持「房住不炒」「弦」還得時刻繃緊。從4月17日、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到8月22日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不斷在不同節點釋放強烈信號:「房住不炒」,落實房地產長效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決防止藉機炒作房地產。此外,「十四五」規劃《建議》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也作出了部署。
  • 央媒發文,房產稅真要來了?財政部確定,未來統統「這樣」徵收
    央媒發文,房產稅真要來了?今年11月28日,面對部分一二線熱點城市出現的樓市「打新熱」,尤其是深圳、杭州屢屢爆出限價樓盤出現「打新套利」、「代持炒房」,千萬豪宅因為「買到即賺500萬」而引發的「萬人搶房」熱潮,央媒新華社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目叫《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其中明確建議應該儘快徵收房地產稅來抑制樓市「打新熱」——除了增加供給、新房限價之外,樓市調控還有很多事要做,比如更多地關注住房流向
  • 房住不炒的真正含義,也許你還不了解!
    這關係你以後的身份,只是一個發展中搬來的墊腳石,還是發展後可以享受紅利的幸運小股東。3再來說說房住不炒,這個很熟悉的老口號。樓市從2017年開始,就喊起了房住不炒這句話,但是這句話怎麼理解,很多人到現在都不太明白。或者說,很多人對這句話存在著不切實際的一些幻想。
  • 不知不覺,蘇州樓市的「房住不炒」已悄然來臨
    原創 姑蘇小叄房樓市隱隱傳遞出一種新趨勢。在諮詢姑蘇的個案中,這種現象也越來越多。僅數月前,大家都還一門心思的想著買個倒掛盤,賺上一筆。可臨近年底,好多人轉變了訴求,選擇買一套可以讓一家人住得爽的房子。從投資到自住,這種微妙的變化,開始左右樓市購買的動能。當然,我們在最近的樓市開盤和新房成交結構中也可以窺視一二。
  • 高層會議又提房住不炒,但重點不在這裡
    和前幾天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不同,這次高層會議再次提到「房住不炒」,房地產還被單列為明年的八大工作重點,而不是像以前放在民生和社會保障欄目裡,可見高層對樓市的關注。那麼,這次中央經濟會議到底說了什麼?明年樓市會怎麼發展?我們就來好好分析聊聊。
  • 417重磅會議又提「房住不炒」,為什麼看房人更多了?
    2019年7月30日會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2020年4月17日會議:「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破浪2020|風起浪湧,樓市調控、「房住不炒」仍是主基調
    從2、3月份全國相繼20多個城市的紓困救市,到7月份杭州、東莞、寧波、深圳、南京等多個城市收緊樓市調控,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下,今年的樓市調控以「一城一策」為主,主要涉及限購限售、引才新政、融資監管等。值得注意的是,在8、9月份長租公寓暴雷現象頻發後,不少城市也迅速出臺了有針對性的租賃監管新政。
  • 央媒呼籲深圳出臺房產稅!
    (新華時評截圖) 深圳樓市熱度在全國獨一檔,加上今年的種種跡象,不排除率先試點持有環節房產稅政策的可能。 1、年初已有信號。 今年4月深圳市住建局局長張學凡在電臺節目中,罕見地提到「接下來也可以考慮房地產稅的問題」。
  • 央媒點名狠批搶房、房價套利現象!合肥重拳出擊,嚴打抱團漲價!
    煤點名狠批搶房、炒房現象近日,央媒罕見發聲預警,要抑制樓市「打新熱」。文章中,言辭犀利的對對個別城市和熱點個盤點名。新華時評指出,十幾萬元一平方米的商品房儼然成為火爆「投資品」,「打新熱」背後的買房牟利現象顯然與「房住不炒」理念背道而馳。特別是新房、二手房價格「雙軌套利」、「借票代持」買房行為。
  • 全國新一輪「反炒房」上演,64城率先出手互撕!
    未來,樓市「緊箍咒」只會越來越緊,高層態度總結出來,其實就是一句話:「房住不炒,誰敢露頭打誰」由機構發布數據稱,從全國市場上看,今年7月份之後已經累計有30個城市出臺調控,為樓市降溫「房住不炒」調控這麼久以來,這還是第一次在打擊樓市投機的時候,這麼多城市「步調一致」,剛需們,你們的機會來了啊。這一切還是源於住建部最近的一次「號召」:全國學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