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不死,炒房就不會散。
深圳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千萬資產才能買的剛需房,凍結資金339.05億元,半天就售罄1171套房源,樓盤均價超過13萬元,據說搶到最低能賺500萬,所以有不少有錢人「眾籌打新」「借票代持」,就為了薅這一手新房羊毛。
消息傳出後,迅速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緊接著,圍觀的、參與的,該發聲的都發聲了,很多意思都表達到位了。
28號,新華社表態:「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
29號,華潤、萬科也發聲明:希望和客戶一起踐行「房住不炒」;
30號,深圳住建局表態:打擊「代持炒房」、「房產稅」是假的這下,深圳是真的徹底被各方盯死了,盯著有錢人打新會不會遭殃、盯著深圳會不會出新政,怪不得深圳一直是全國樓市的風向標,全國都在因城施策,但只有深圳在因盤施策。
在其他城市,剛需都是小年輕、農民工、改善型用戶,月薪平均不過萬,而在深圳,直接重新定義剛需:
「2000萬才叫剛需,500萬才叫紅利。」
500萬是什麼概念?
還記得總理說過:「我們還有6億人,月入不足1000元」,深圳雖然是一線城市,但是月薪不過萬仍佔總人口的85%,這樣千萬級別的豪宅還能被當作剛需房嗎?
再看看事發樓盤金主——華潤萬科的發聲,也是非常有意思,第一次看見開發商和購房者站在同一條線上,共同倡導這「房住不炒」,簡直是活久見。
大概意思是:請各位客戶謹慎凍結資金,提前向銀行諮詢貸款資格,銀行將會嚴查首付資金來源、銀行流水(這事兒跟萬科沒關係),而且不允許非直系親屬擔保(萬科不支持違規操作),請知悉並自行承擔違約風險(出了事後果自負、耗子尾汁)……
這份倡議書表達的態度明明白白:我們都是在正常操作,希望大家也跟著規定正常操作。就差把「這件事與我無瓜」做成大字報了。
繼715史上最嚴新政之後,網紅樓盤萬人搖又將深圳住建局再次推上了風口浪尖,「打新」、「代持」、「房產稅」被熱議,所有人都盯著深圳將如何解決這一亂象。
尤其是房產稅方面,不少人都懷疑作為中國內地房價最高城市,背靠先行示範區的特殊定位,深圳會不會成為房產稅的先行者?
華潤四期之後,甚至有人直接拿著截圖,有理有據地宣揚深圳要實施房產稅,隨後深圳住建局就進行了闢謠,稱所有情況在調查處理中,有違規就嚴肅處理。
對此,賈康專家表示,這件事的處理結果,按照套路大約還是行政限制手段,治標不治本有什麼用?建立科學合理的房地產稅制度才能有效抑制投機行為。
觀察這次事件的背後,為什麼他們寧願冒著法律風險去套利、喜歡加槓桿讓別人代持房產、幹假徵信申請資格,說到底都是因為樓市出現了明顯的新房、二手房倒掛的暴利漏洞,為此他們不惜鋌而走險。
俗話說「殺雞儆猴」,作為全國樓市的風向標,深圳如果能夠率先深入為全國樓市探路,無疑是打擊炒房行為最好的典型了。
只要深圳有巨大的潛力,所有人都覺得深圳永遠漲,只要還存在倒掛紅利,這樣的盛宴、這樣的鬧劇、這樣的燈下黑,就會一直持續下去。
人心不死,炒房不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