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2日 14:53:12來源:中國臺灣網
小米臺灣地區總經理李佳峰。(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中國臺灣網11月22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在臺北小米之家之後,小米又選在臺中商圈開了臺灣第二間小米之家,規模比第一間還要大,用同樣寬敞的門市,結合在線的銷售經驗,開業第一天,上百坪展售空間滿滿都是人。小米臺灣總經理李佳峰直言,這次用了超過70個人力,「人多到擋不住!」同時還透露,小米之家最早其實是要跟百貨商場合作。
小米之家臺中店設計簡約、寬敞明亮,空間設計色調採白色與木質相互搭配,並以舒適親民的木紋打造大型體驗臺及溫馨沙發區,著重的是體驗來帶動銷售,是不折不扣的新型態門市。其實 Apple 公司、微軟公司早就以這樣的做法在經營市場,而包括臺灣的 HTC,還有三星電子後來也是以相似的作法進行通路變革,帶動旗下整體產品生態鏈的銷售,在臺灣最早是以「智慧館」形式,現在在全球已有不同的形態,像是體驗優先的 Galaxy Studio,實驗為主的Vision Lab,出發點都是讓消費者藉由體驗,了解智能產品,藉此帶動銷售。
相較於蘋果與三星,小米的執行方式略微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徹底執行 O2O(Online to offline),以網際網路經濟起家的小米,他們著重的是「將營銷成本回歸到用戶身上」,也因此產品才能做到讓消費者滿意,同時又很便宜的「高CP值」。
隨著智能型產品越來越複雜,走入物聯網時代的小米也受到一些挑戰,他們發現一些高單價的產品到了最終,消費者還是希望實際接觸到商品,才會判斷是否要入手。
為此,小米公司創辦人雷軍曾揭示該公司的「硬體+網際網路+新零售」的「鐵人三項」經營方針,更訂出 3 年內要建立1000家小米之家的目標,這個做法其實跟最初僅靠小米網拼業績的想法不同。
小米臺灣總經理李佳峰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2017 年希望能拓展小米之家到 2 間,類似高雄型態的小米專賣店也同步規劃中,希望在能達成臺灣五都(臺北、新北、臺中、臺南、高雄)皆有小米實體店面的目標。
實際上,臺北小米之家自 2015 年開業以來,幾乎已經成為臺北地標。李佳峰表示,臺北小米之家的集客力相當強,今年前三季的營業額就超過 3 億(新臺幣,下同),月人流超過 4 萬。
在11月18日正式開幕的小米之家臺中店,佔地比臺北店還要大,開業活動其實也跟臺北小米之家差不多,拿出了多項明星商品一折的誘人價格當作宣傳成本來銷售,像是小米隨身藍牙喇叭原價395元,開幕優惠40元,小米行動電源5000原價265元,優惠價僅27元,再搭配品牌商品特惠,在上百坪的空間當中,已經擠到水洩不通。
李佳峰透露,臺中小米之家總人力配置大約 30 人已經全員出動,加上臺北小米之家調派至臺中、臺南支持的人力 20 人,還有 20 人小米同城會免費支持的義工,總共 70 名人力,還是擋不住臺中的消費力。
「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們到底在做什麼,跟他們談人潮效益,他們只會告訴我們一個攤位多少錢?」
李佳峰坦言,其實小米在臺灣的通路布局受到很大的挫折,原因並非是大陸品牌,而是主導臺灣通路市場的人,幾乎不了解小米在做的事情,「你跟他談集客效益,他最終跟你談抽成。」
據了解,小米之家臺中店設立的位置,其實在臺中的一中商圈當中,算是荒廢已久,畢竟,在那樣的地方,除了有目的的前往,多數還是會以中友百貨、一中街、一中二街等地為主,然而現在回過頭來看臺中小米之家熱絡的狀況,或許再過一段時間,現有的實體通路,將全面朝向全新的O2O實體通路變革之路來走,甚至舊有的商圈經營型態,也會因為新型態的通路經營模式,走向不同的變化。
門市再怎麼漂亮、品牌知名度再怎麼高,想要好業績,最終還是要回歸產品力。談到下一步,李佳峰表示,接下來很快,臺灣小米會在更多熱門商圈展店,而且很多消費者期待的最新小米商品都會引進臺灣,像是最近通路認證的小米IH高壓鍋、第二代小米掃地機器人等生態鏈產品。他同時預告:「接下來的小米,步調會很快。」(中國臺灣網 王怡然)
小米之家(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