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2 09: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深圳特區報評論:
以法治的強制力推動垃圾分類工作
——一論以先行示範區的擔當和標準全面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9月1日開始實施,宣告深圳垃圾分類進入法治強制時代。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法律應與社會發展齊頭並進。目前,深圳已實現生活垃圾全量焚燒,向「無廢城市」邁進了重要一步,為深圳爭當可持續發展先鋒夯實了基礎。《條例》的實施,不僅是用法治鞏固深圳既有的綠色發展成果,也是以法治的強制力,幫促廣大市民養成垃圾分類良好生活習慣,全面提升深圳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法律的尊嚴在於執行。養成垃圾分類的現代文明生活方式,既要靠廣大市民的文明自覺,更要相信與依靠法治的力量。醉駕入刑之後,喝酒開車者大大減少;飛機、高鐵上對吸菸「零容忍」,菸民菸癮再大在途中也不得不克制……法治賦予制度以剛性,不僅可以樹立穩定的法治預期,也有助於文明習慣的加速養成與鞏固。《條例》實施後落實要快速,執行要有力,督導要嚴格。要通過法律法規的實施,開展一場廣泛的關於生活垃圾分類的法治教育、社會教育和自我教育,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成為廣大深圳市民基本的法治常識、生活常識和行為習慣。
法諺有云:法律規定的懲罰不是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強制的力量,一部分靠榜樣的效力。《條例》是部有「牙齒」的法律,對於未按規定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行為設立了罰則:未按規定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個人罰款50元,情節嚴重的罰款200元。懲罰不是目的,目的是以懲戒的手段,將依法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法治意識銘刻在人們心中。生活垃圾分類事關公益,一方面要靠《條例》加強制度化的約束,另一方面也要靠榜樣的力量加以示範引導。黨員幹部、機關事業單位要率先帶頭示範,餐飲、快遞等行業也當積極參與、配合、支持,從源頭減量。社會公眾人物更當身體力行,做好榜樣,加強宣傳。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堅持全面依法治國,要「提高全民族法治素養」。提高法治素養,呵護的是社會文明。《條例》為深圳生活垃圾分類提供了法治強制力保障的行動指南,全市上下都要動員起來行動起來,打好這場生活垃圾分類的人民戰爭,廣大市民當認真學習,與時俱進地更新法律知識,提高法治意識,切實履行相關義務,以高標準的實際行動彰顯高水平的深圳市民文明素質,為進一步建設好美麗中國先行示範。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
寶安在行動
原標題:《評論 | 以法治的強制力推動垃圾分類工作》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