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樂》書法創作,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2020-12-17 馮彬藏墨

聲明:本篇的圖文由馮彬藏墨獨家原創,書法作品版權歸馮彬藏墨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

小編這首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書法作品創作於庚子年秋月的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全詞採用行草書的手法書寫,此作品的書寫規格為60×100cm的半熟宣紙,從右至左豎寫橫式排列。採取整件作品和作品局部兩種不同的展示風格,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能讓粉絲們看清每個字的書寫筆法和結字規律。

同時小編還對這首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進行了詳細的解讀,以便讓大家對這首被譽為中國五千年來最高水平中的40首詞之一進行一個全面了解。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書法作品整體展示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書法創作者:馮彬藏墨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書法創作者:馮彬藏墨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讀後感

這首詞是詞人辛棄疾六十六歲任鎮江知府時,登京口北固亭寫的一首感懷詞。當時南宋朝廷由韓侂(tuo)胄(zhou)把持政權,這年春初,詞人受命擔任鎮江知府。

辛棄疾到任後,積極布置軍事進攻準備工作,同時也意識到內部鬥爭的險惡,深感難有作為。雖然他是支持北伐的,但是對獨攬朝政大權的韓侂胄,輕敵冒進的做法,深表憂慮,辛棄疾認為應當做好充分準備,不能草率行事,否則難免再遭失敗。但他的意見沒有引起重視。因此他便來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感慨萬幹,寫下了這首流傳至今的幹古佳作。

辛棄疾與蘇軾在寫詩上同屬豪放派,但與蘇軾相比,辛棄疾少了一份曠達、一份雄邁,多了幾許悲涼、幾許蒼勁。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全詞基調來看雖然比較豪放,但卻流淌著一股濃鬱的悲涼、惆悵之情。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書法作品局部展示

書法創作者:馮彬藏墨

朋友們,對小編寫的這篇短文及書法拙作有什麼意見及建議,請在評論區裡進行交流、點評並留言。

相關焦點

  • 「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的辛棄疾,為何悲憤一生?原因很傷人
    文‖張凡「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這是辛棄疾一生中最為激蕩人心的豪言壯語,承載著他畢生的豪情與希望。這一句出自《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一詞,這是一首被世人公認的巔峰之作,已然成為了他人生的象徵。他這一句詞雖然是在刻畫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形象,但同時也是他年輕時期的真實寫照。他也曾和宋武帝一樣,有過一段金戈鐵馬的日子,懷揣著氣吞山河的志向。但是他卻沒有宋武帝劉裕那樣的命運,沒能夠施展出自己的經天緯地之才。
  • 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劉裕帶你見證南北朝歷史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這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想必大家在中學時都學過,當時對這首詞不是很懂,只知道非常霸氣,而詞中所說的「寄奴」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南朝宋武帝劉裕。說起劉裕大家估計沒什麼印象,但是這位在歷史上可是一個非常牛逼的人物。
  •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傳檄四方,討伐桓玄;劃江而治,坐斷東南;遠交近攻,收復淮北;率軍北伐,滅掉了南燕;收付嶺南,攻滅盧循;西滅譙蜀,納入版圖;經營西域,降服仇池;力挽狂瀾,建功立業,南北朝武功至此為盛從南伐北,成功者少,除卻大明朱元璋北伐勝利外
  •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3月4日 汀毅讀詩《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想當年,他騎戰馬披鐵甲,刀槍空中舞,氣吞萬裡如猛虎。宋文帝草率用兵學黷(dú)武,效法漢將伐匈奴,沒能夠封山紀功狼居胥,卻要倉皇向南逃,時時回頭向北顧。我登上山亭望江北,還記得四十三年前的舊事一幕幕:烽火連天鏖(áo)戰苦,揚州一帶遭荼(tú)毒。往事怎忍再回顧?拓跋燾(tào)祠堂香火盛,烏鴉啄祭品,祭祀擂大鼓。誰能派人來探問:廉頗將軍雖年老,還能吃飯嗎?
  • 六句氣勢如虹的豪放詩詞,氣吞萬裡如虎!
    三、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出自南宋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全詞豪壯悲涼,義重情深,放射著愛國主義的思想光輝。這句詞意思是:回想當年,他領軍北伐、收復失地的時候是何等威猛!四、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 他,一個一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的男人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這是南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詞,沒錯,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南北朝裡的南朝劉宋開國皇帝:劉裕劉裕,漢高祖劉邦弟弟劉交的後代,前四十年默默無聞,後二十年驚天動地。是劉宋王朝的開國君主,也是南朝君王中功勞最大的一位。
  •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宋)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本篇理解性默寫及真題檢測】作者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的開篇以「,」緬懷英雄孫權,並發出「            ,          」的感慨,感嘆當年的流風餘韻已被歲月洗滌淨盡。劉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徵討桓玄,收復洛陽、長按等地,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讚嘆劉裕北伐的赫赫戰功的兩句是「          ,          」。
  • 快意的人生:既能「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亦能居田園茅簷的安貧...
    在江西鎮江,辛棄疾登臨北固亭,感嘆對自己報國無門的失望,憑高望遠,撫今追昔,於是便有了千古名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veo處。
  • 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15首豪放詩詞,氣魄山河值得收藏!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宋代:辛棄疾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 「氣吞萬裡如虎」的戰神劉裕後代有多變態?
    「氣吞萬裡如虎」的戰神劉裕武力值超高,謀略極高,攻陷長安後,他取代晉朝稱帝,創建了劉宋,要不是病死的早,可能就一統天下了。他將劉劭立為儲君,但是劉劭卻多次反對父親,可劉義隆並沒有動怒,他還是愛兒子的,就算劉劭想借著巫師的巫術殺了他,他也沒有懲罰劉劭,這就導致劉劭更加變本加厲,直接發動政變殺死了自己的父親。在殺死父親後,劉劭也沒有好下場,很快便被自己的兄弟劉駿起兵討伐,並殘忍殺害。
  •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一)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想必大家在中學時都學習過辛棄疾的一首《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詞中此二句寫的便是一位很少被人們所提及,一位我個人認為能夠排進中國古代皇帝排名前十的帝王,一位在朱元璋之前發動了最成功的北伐的明君。他就是宋武帝劉裕,我將用一個系列來介紹他的一生以及兩次義熙北伐。在介紹劉裕之前,有必要向大家簡單敘述一下時代背景。
  • 劉裕: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吐萬裡如虎;何曾料,不肖子孫,骨肉相殘覆國
    文|淺水魚 (讀史專欄作者)宋朝著名愛國詩人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寫到: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 讀解中華古詩詞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辛棄疾)(上)
    作者:張老師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 氣吞萬裡如虎!宋武帝劉裕滅5國廢6帝,堪稱屠龍專業戶
    氣吞萬裡如虎!宋武帝劉裕滅5國廢6帝,堪稱屠龍專業戶"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公元1205年,壯志難酬的辛棄疾在京口的北固亭寫下了那一首感嘆當年劉裕北伐的氣勢,並且為之折服,而我們今天的主人正是宋武帝劉裕,他當政期間,先後滅掉了5個國家,廢掉了6個皇帝,使得當時的劉宋成為了南朝當中疆域最廣闊的朝代,所謂天下有十,劉裕已佔其七!
  • 氣吞萬裡如虎,誰可與之爭鋒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辛棄疾的這半闕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萬裡河山,江山如畫,這是是英雄的舞臺。西湖歌舞,風流易逝,遠不如金戈鐵馬,氣吞山河,收拾這舊山河來得痛快,令人熱血澎湃。劉裕生而不凡,雖無文才,卻能重視教育,收藏民間書籍;出身行伍,卻能革除積弊,改革政治體制;敢於創新,發揮自身優勢,使"卻月陣"成為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戰術;至死都在想著北伐,就像辛棄疾詞中所說「氣吞萬裡如虎」,他的心裡裝著這萬裡河山,一生戎馬,只為復我漢家天下。
  •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朝代:宋代作者:辛棄疾原文: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韻譯:江山如畫、歷經千年仍如故,但是找不到東吳英雄孫權在此的定都處。昔日的舞榭歌臺、顯赫人物,都被風吹雨打化為土。斜陽照著草和樹,普通的街巷和小路,人們說,武帝劉裕曾在這個地方住。想當年,他騎戰馬披鐵甲,刀槍空中舞,氣吞萬裡如猛虎。
  • 「金戈鐵馬少年志,沙場點兵白髮生」辛棄疾的革命人生
    「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的少年英豪,馳騁疆場,一身肝膽之氣,到頭來卻是「四十三年,可堪回首,沙場點兵白髮生」手中握筆的暮年老者,可悲可嘆!辛棄疾,公元1140年出生,1207年病逝。辛棄疾二話沒說,想都沒想,親點50單騎直奔金軍大營,奇襲敵軍,活捉叛徒張安國,然後千裡回都杭州,一刻不歇,把張安國押回臨安斬首,這一消息傳出以後,可謂在都城響起一聲驚雷,時人評價:「壯士英概,懦士為之興起」!這是辛棄疾一生中的高光時刻,正如他在《鷓鴣天》裡寫道:「壯歲旌旗湧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騄,漢箭朝飛金僕姑。
  •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裡的寄奴、元嘉、佛狸都是誰?
    南宋詩人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極為著名。尤其是那句「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更成千古名句。但這首詞裡涉及到的人物相當之多,有孫仲謀、寄奴、元嘉、廉頗。還有一位,不看注釋估計讀者都不知道這其實指的是一歷史人物:佛狸。大家對孫仲謀和廉頗二位是耳熟能詳,但剩下幾位則鮮為人知。
  • 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劉裕奪得江山後是如何「守江山」的?
    導讀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劉裕在我國文人的筆下一直是一個非常鐵血的英雄,尤其是在大詞人辛棄疾的筆下,其豪氣幹雲的氣質霸氣盡顯。然而,作為一代帝王,在戰場上的雄姿英發只能是他的手段。真正能夠體現他治國能力的,還是要用心體會他在繼位第一年實行的一些新政。
  • 【名人百科】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的「寄奴」——宋武帝劉裕
    劉裕的北伐,也是中國戰爭史上最成功的北伐之一,就成就上而言,僅次於朱元璋北伐,所以辛棄疾用「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的詩句來形容劉裕北伐時的氣勢。此外,劉裕還長於水戰,水軍在多次作戰中都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然而,劉裕的缺點是野心太大。為了獨掌大權,他剷除了與他一起起兵的劉毅和諸葛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