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讀到父母一詞,人們的心裡便不由自主湧起一股蔓延全身的暖流。因為父母對子女的愛以及付出,恩重如山。然而,親生父母一詞,對於湖北女孩晶晶而言,可以說是一種永遠無法言說的傷痛。出生僅僅兩周的晶晶僅僅因為自己是女兒身,上個世紀80年代被親生父母遺棄在醫院。聰明伶俐的晶晶在養父母的辛勤撫育下,考取了博士文憑。後來,親生父母打聽到晶晶下落並要求與其相認,晶晶該作何選擇,認與不認?

為什麼當初會遺棄晶晶,親生父母的解釋是這樣的:為了生個兒子,當時受到重男輕女思想以及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他們狠心丟棄作為女兒身的晶晶。「把晶晶遺棄在醫院後,我們也覺得對不起孩子,時常生活在悔恨當中」,晶晶的親生父母如是說。
晶晶是不幸的,出生兩周被親生父母遺棄。然而晶晶又是幸福的,養父母雖然跟她沒有血緣關係,但是卻給了她一個溫暖的家,他們給予晶晶的愛,並不比親生父母差。

如果說傷害一個人一次屬於無心之過,第二次再來傷害人該作何解釋?晶晶的親生父母不上門尋找,那段不堪回首的被遺棄經歷,或許早已被時間消磨殆盡,心靈的創傷早已癒合。如今親生父母上門認親,舊傷疤被重新揭開,一般的人是承受不了這種二次傷害的。
當初晶晶的親生父母為一己之私,拋棄出生僅兩周的女兒。如今思女心切又上門認親,完全不顧及女兒養父母和女兒的感受,這種只有生物學上的父母關係,現實中只生不養,年紀大了還去打擾女兒平靜生活父母,用厚顏無恥形容亦不為過。

《有父母在的地方,才是家》這篇文章之所以讓世人感動,是因為該文通過描述日常生活的點滴,刻畫出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引起讀者的感情共鳴,戳中大家的淚點,感性的人無不眼含淚光才能讀完。

「虎毒不食子」更是深刻地反映了動物世界對子女無私而偉大的愛。對子女只生不養的父母,是一個沒有責任感和良知的父母,他們不配為人父母。當然,每一個人對父母的概念都有不同的認知,晶晶是否願意與親生父母相認,完全取決於人她自己。對於我而言,女孩出生兩周被遺棄,考上博士父母上門認親,認與不認,真的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對待那些遺棄子女的父母,你們有什麼話要說嗎?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