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和美國的一系列消息不斷往更複雜、更危險的地方走去,我估計很多人目光都被聚焦到這上面去了,但是,這裡我想說,我們在關注主要矛盾的同時,也不要忘了次要矛盾。
而這其中,最近的一個新消息,引起了我對身邊那個國家的警惕:
根據消息,目前的俄羅斯與印度打算相互派遣部隊、軍艦和軍機。
具體來說就是,俄羅斯作為一個武器出口大國,在發生某些不可控的因素時——比如說戰爭,那麼俄羅斯必須確保在緊急時刻能夠為其供應飛彈和戰機等其他軍事武器和裝備。
而作為這一協議的有償補助,在俄羅斯同意這一協議後,俄羅斯可以使用孟買和維沙卡帕特南等港口進行加油,當時印度也將能夠使用俄羅斯的港口和軍事機場。
但是實際上,我們知道,俄羅斯的港口基本分部在歐洲邊緣和北極地區,印度除非是要稱霸全球否則去這兩個地方送人頭嗎?
但是俄羅斯不一樣,要知道,蘇聯史達林時期,當時我們的旅順港可是被蘇聯覬覦很久的,而且蘇聯與我們後來交惡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旅順港口的歸還問題,蘇聯想部署軍艦在這裡,但是最終被拒絕,因為我們的領土不容許外來軍事幹預。
所以,現在的印度的港口對俄羅斯來說,那就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俄羅斯通過印度的港口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帶動作用,無論是武器還是能源,只要俄羅斯軍艦出海,基本影響力能夠覆蓋整個亞洲地區。
所以,這就相當於印度貢獻給俄羅斯的。
至於印度為何這麼做,下一篇文章我會介紹印度的一個陰謀,今天先講講俄羅斯。
(一)
俄羅斯是兩肋插刀的「好鄰居」。
歷史上,俄羅斯就有這種傳統。
從沙俄時期開始,俄羅斯通過幫助奧地利平叛進入到歐洲,從此成為了「歐洲憲兵」,知道後來的克裡米亞戰爭,歐洲才走出了這個陰影。
同時1856年終沙俄克裡米亞戰爭中與英、法等國家剛打了一場慘烈的戰爭,但是在面對當年中國的「清政府」時,它摒棄前嫌與這些國家合夥,派出了第二大規模的軍團入侵。
二戰初期,德國與蘇聯達成了當初入侵波蘭的協議,蘇聯成了一個雙面國。只不過後來德國撕破了《蘇德條約》,蘇聯才算捲入了戰爭。
抗美援朝時期,和當時的新中國說好的一起出兵朝鮮,結果我們幹了架,蘇聯表示你們上吧,我給你們點武器裝備算了。——所以,我們用了14萬多將士生命,得來了一點幫助。
你再看現在俄羅斯的領土。
橫跨亞洲和歐洲,既非亞洲又非歐洲,既想在亞洲撈點好處又想在歐洲有點作為。
這種地理位置決定了俄羅斯,就是一個雙面國家。
(二)
回到我們前面的話題:俄羅斯與印度達成的派兵協議這件事。
其實說到底,這就和二戰初期美國支援日本裝備一個道理。
看過二戰歷史的都知道,當初日本在二戰初期,美國賣給了日本非常多的裝備,其中當時宋美齡就說過一句話:「蓄意阻止中國獲得自衛武器。卻把汽油、輕重武器、軍用物資大量賣給日本。」
而實際上,知道爆發太平洋戰爭之前,美國都一直講本國的軍用物資包括石油、生產火炮的工具機、飛機出口到日本,光是日本第一年侵華戰爭開始,美國對日本的出口貿易額達到了將近3億美元,其中87%以上是軍用物資。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美國的二戰後的崛起,很大一部分資金來源是二戰前期的軍火出口。
同樣可以說,我們國家遭受的苦難,有美國的「功勞」。
那麼再看我們現在面臨的局勢。
印度在拉幫結派,對我們西南方磨刀霍霍;
日韓組成的封鎖島鏈已經形成,往這個方向走只會死路一條;
南海周邊如越南等仇目相對,恨不得駕著漁船衝過來;
美國正與我們酣戰,相信不久,更大規模的非熱戰會更加猛烈
……
俄羅斯看到這種局面,很高興。
高興的是,壓在自己身上十幾年的「制裁」可能能鬆一口氣;
更加高興的是,印度那邊的軍火需求,將會更加旺盛。
至於旁邊的這位鄰居夥伴……
恩,以後再說吧。
賺錢要緊。
(三)
沒有永遠的朋友。
只有永恆的利益。
這是國際關係的真理。
你一定不會想到我們國家現在有多難,目前面臨的困境有多少。
在進入到改革深水區,我們碰到了太多人的利益。
我在以前的文章《美國,到底要幹什麼》中說過,美國目前要搞破壞,主要有兩大目的:
第一,破壞我們改革進程;
第二,延緩我們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
而現在,我們明顯已經不僅僅是內部遇到的深水區問題;外部,我們也遇到了很大的困境,從川普上臺以來,我們基本上就已經與曾經的安穩、好日子無緣了。
而如果俄羅斯真的要準備背後捅刀子的話,我相信,最終他也不會有好下場。
唇亡齒寒的道理,大家都懂。
而我們普通人,希望也能積極形成一股正能量,與越來越多的第五縱隊進行鬥爭。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守好這個家——畢竟,我們今天的生活,真的來之不易!
原創/鐮刀先生
禁止抄襲,轉發分享請先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