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常常載:古人某某,服某藥物,壽三百,輕身如燕,健步如飛,生子若干,後不知所終。
這類的描寫,在道書,歷代不絕。
如晉魏華存傳震靈丹方:「禹餘糧火煅醋淬不計遍,以手撚得碎為度,紫石英、赤石脂、丁頭代赭石,如禹餘糧炮製各四兩。
以上四味,並作小塊,入甘鍋內,鹽泥固濟,用炭一十斤煅通紅,火盡為度,入地坑埋,出火毒二宿。滴乳香別研,五靈脂去砂石研,沒藥去砂石研,各二兩。硃砂水飛過兩,右件前後共八味,以糯米粉煮糊為丸,如小雞頭大,曬乾出光。每一粒,空心溫量酒下,冷水亦得。
此丹不犯金石飛走有性之藥,不僣不燥,奪造化衝和之功。大治男子真元虛憊,五勞七傷,臍腹冷疼,肢體痠痛,上盛下虛,頭目暈昡,心神恍惚,血氣衰微,及中風癱瘓,手足不遂,筋骨拘攣,腰膝沉重,容枯肌瘦,目暗耳聾,口苦舌幹,飲食無味,心腎不足,精滑夢遺,膀胱疝墜,小便淋瀝,夜多盜汗,久瀉久痢,嘔吐不食,八風五痺,一切沉寒痼冷,服之如神;及治婦人血氣不足,崩漏虛損,帶下久冷,胎髒無子,服之無不愈者。常服鎮心神,駐顏色,溫脾腎,理腰膝,除溼疰蠱毒,闢鬼魅邪癘;久服輕身,漸入仙道。忌豬羊血,恐減藥力。婦人醋湯下,孕婦不可服。極有神效。
此丹,藥物與製作在現代,也不難。難在用心,我相信今人,有許多人也在照道書的丹藥做法製藥。但我也相信,許多人也只是一古腦打粉做成蜜丸的樣子而已。古人三個月才能做出的東西,他三天做成了。可能他還嘲笑古人:這沙雕,那麼古板,浪費時間……。
所有的道家丹藥,必須經過五行運化、移精變氣、去燥減火,這是最基本的。當世陸續有許多大師,說自己的東西是外丹藥,敢問什麼是五行運化?又怎樣移精変氣?又如何去外火閉內火?
現代人製藥,效果沒有古人好。個人認為有以下原因。
一是藥材。古人用藥,很講究藥材。野生,是最基本的。道地,也是最基本的。就拿山藥來說,現代人有個廣告說:男吃了女的受不了,女吃了男的受不了,男女吃的床受不了。但誰不吃過山藥?有這效果嗎?毛線效果。其實主要是因為這山藥是種植,真正的吃法也不是這樣吃的。你用丹法搞野生山藥吃,這山藥就能極度補腎、治腎災、消水腫、健脾胃、止腹瀉、補中氣。你吃種植山藥,吃一百斤也不如人家吃三斤。
二是煉製。古人製藥,工序很煩瑣,但不會偷工減料。九蒸九曬絕對就是九蒸曬,絕對不會変成七蒸曬或三蒸曬,甚至不蒸曬。今人認為九蒸九曬不科學,黃精還是那黃精憑什麼多蒸曬幾次就變天了?!其實憑豬腦子都能想明白,肥肉是肉,瘦肉也是肉,肥肉減瘦了還是肉,但吃起來就是不一樣。
三是器具。古人常常說:不沾鐵器。用手工石具研磨出來的東西和機器直接打粉的,同樣東西,會有什麼不同變化呢?用鐵鍋炒的和用金鍋銀鍋炒的又有什麼不同呢?我在我老師那裡見過純金純銀鍋和純金純銀鏟。
以前的丹藥是道家進朝入都的敲門磚,只有不憂吃穿想長生不老夜御多女的皇家貴族熱衷的事,窮人是搞不起丹藥的。窮人哪來金鍋銀鍋?我的一位同門在學制丹時,多了嘴,說:用鐵鍋方便啊……。一言既出,就永遠被拒之門外了。鐵鍋要行,前人早改了,輪得到我等耍小聰明?載道之器,首要有大格局,絕不會偷機取巧。
丹藥的胚衣,也是一個要竅,用的是大熱大補之物。古人用之很宜。因古人半飽而止,腹內常清,補蒸之氣很容易滋養全身。而今人肚飽肥腹,丹藥的火氣,先去消耗他的體內垃圾了。然後剩下的オ去滋養身體。綜上,古丹藥的效果到了今天大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