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讀周報:海底撈去年營收爆漲近100億,喜茶最新估值160億

2020-12-14 餐飲人必讀

導讀:一周餐飲頭條,讀sir陪你嘮~

本文3529字;需分鐘閱讀;閱讀建議:先收藏後細讀

01

最前沿

1.海底撈發布2019年業績報告:營收破260億,新開308間店

3月25日晚間,海底撈發布了2019年業績報告。

2019年海底撈全年實現收入265.56億元,同比增長56.5%,低於彭博一致預期(272.4億元);公司擁有人應佔淨利潤23.45億元,同比上升42.44%。

期內新開餐廳308家,截止2019年12月30日,海底撈在全球設有門店768家,其中716家位於中國大陸。

同時,由於租約到期和其他商業原因,2019年海底撈也關閉了6家餐廳。

新開門店依然是海底撈2019年營收增長的重要引擎。

作為海底撈的主要收入來源,2019年餐廳收入同比增長55.2%至255.89億元,佔總收入的96.3%,與2018年的97.2%基本持平。客單價從2018年的101.1元上升到105.2元。同時,由於外賣訂單數量的上升,外賣業務也同比增長38.6%至4.49億元。

加速開店帶來營收增長的同時,也影響到了餐廳的翻臺率。2019年海底撈年內平均翻臺率穩定在4.8次/天,而此前海底撈的每日翻臺率在5次以上。不過,對比定位大眾市場的呷哺呷哺每日3-4次的翻臺率,海底撈依然保有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海底撈餐廳經營所用的食材成本從2018年的4.57億元上漲到了12億元。

一方面是由於業務擴張;另一方面,2019年10月海底撈更改了調味品的採購方式,從直接自關聯公司頤海集團採購,改為借其其附屬公司四川海之雁貿易有限公司從頤海國際及其子公司(頤海集團)採購原料。這項變動,還直接導致海底撈存貨周期從2018年的14.5天延長到了2019年的26.9天。

頤海國際是海底撈的全資子公司,主要生產火鍋調味料、中式複合調味料和方便速食等。

3月25日晚,頤海國際也發布了財報,2019年其營收和淨利潤超出彭博一致的預期。期內,該公司與海底撈產生年度銷售收入增長近四成、至15.92億元,這主要受海底撈持續擴張以及同店銷售增長影響。從收入結構看,方便速食類產品佔比不斷上漲,意味著頤海國際正在不斷減弱對關聯方海底撈的依賴。

按海底撈制定的2020年的發展戰略,重點依然是開店。

包括拓展餐廳網絡,提高餐廳密度和拓展餐廳覆蓋地區;提升海底撈就餐體驗;優化智能餐廳和業務管理系統以及尋求收購優質資源,豐富餐飲業務形態和顧客基礎。

讀sir點評:海底撈帝國繼續膨脹,好奇這個龐然大物能發展到什麼境地。

2.喜茶完成新一輪融資,高瓴資本和Coatue聯合領投,投後估值或超160億

據36氪消息,喜茶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由高瓴資本和Coatue(蔻圖資本)聯合領投,投後估值或將超過160億元。

去年7月,晚點LatePost曾爆出喜茶完成了一輪由騰訊和紅杉資本領投的融資,投後估值90億元。這意味著,不到一年,喜茶的估值已從90億大踏步到160億——暴漲了近8成。

在當下普遍靜默的一級市場,這實屬罕見。即便是素有「越是寒冬、資金越向頭部公司聚集」之說,但參考最近幾家被曝出融資的幾家獨角獸公司,喜茶估值的增長也是最快的。

不過,喜茶的擴張速度與其估值增長似乎是匹配的。根據官方公布的經營數據,它於2019年已經在43個城市開出了390家門店,而2018的這一數字是163家。

同時,單喜茶Go小程序全年新增1582萬用戶,小程序用戶總數達到2150萬。在「銷冠」深圳,更是創出一城全年銷量超兩千萬杯的成績。

除了暴漲的估值之外,背後的明星機構投資人也引人矚目:高瓴資本此前投資的公牛電器、良品鋪子今年上市之後股價均大漲一倍以上,上周才剛剛公布了戰略投資奶粉品牌君樂寶的消息,今天又出現在了喜茶的新一輪,這兩年在消費領域動作相當頻繁。

而聯合領投的另一方Coatue(蔻圖資本)則是美國對衝基金 ,此前在出行領域布局廣闊,曾經投資過滴滴、Lyft和Grab,也曾出現在美團的投資人名單中。

讀sir點評:從爭議不斷的網紅品牌,到估值160億的茶飲巨頭,喜茶的成長是肉眼可見的。

3.瑞幸咖啡開賣數碼產品,價格「秒殺」拼多多

最近,瑞幸在它的App和小程序裡,悄悄建了一個折扣商城。

商城位於瑞幸App的一級入口,不僅在首頁跟「瑞划算無人售賣機」並列,還在底部菜單欄跟「菜單」和「購物車」並列,它被稱為「潮品」。

潮品的頁面,已經跟電商網站相差無幾。首頁banner、爆品區、秒殺區、推薦商品流,核心元素應有盡有。首頁還顯示「瑞幸自營」、「7天無憂退換貨」。

上架的商品被瑞幸分為六大類:咖啡周邊、數碼配件、網紅零食、瑞幸堅果、防疫用品、箱包服飾。

咖啡周邊基本都是馬克杯、保溫杯、隨行杯等,網紅零食和瑞幸堅果是瑞幸此前推出的自有輕食,防疫用品和箱包服飾的商品種類目前並不多。重點在數碼配件。

關鍵是,它延續了一貫的補貼政策:原價1246元的AirPods2耳機,經過各種百億補貼和優惠滿減,在京東和拼多多的最低價分別為999元和859元。但是,瑞幸只賣799元。瑞幸稱之為「超級補貼」。

3月23日,瑞幸上線「櫻花購物節·數碼周」,擺出了數十款數碼產品,滿999減100。「爆品直降」、「限時秒殺」這些在電商平臺上的字眼,也被搬到了這款賣咖啡的App裡。

讀sir點評:瑞幸折騰不斷,不愧是近些年來最不按常理出牌的「咖啡」品牌。

02

最無奈

1.百勝全球超7000家餐廳關閉,預計今年二季度同店銷售損失加大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各個市場的持續蔓延,擁有肯德基、必勝客、塔可鍾等快餐連鎖品牌的餐飲集團百勝(Yum Brands),目前已經在全球暫時關閉了7000家餐廳,而這一影響還在繼續。

3月24日,百勝發布公告稱,將暫停正在進行的股票回購計劃,並貸款5.25億美元來維持餐廳經營需要的現金流。

百勝於2014年便宣布開始了超過十億美元的公司股票的回購計劃:進行股票回購,通常是公司可支配現金流高於目前需要的現金流時,用部分富餘的現金流回購股份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以此提振每股收益、股東分紅等盈利指標。

但目前,百勝旗下不少餐廳都面臨營業暫停或休整的狀態——集團旗下7000家左右的店鋪暫時停業,意味著幾乎每7家百勝旗下餐廳中就有1家處於關門狀態。當下集團旗下餐廳客流量和同店銷售額都面臨下滑危機,暫停股票回購其實意味著公司現金流吃緊。

百勝也在公告中更新了目前的收益狀況和預期:一方面,隨著諸如中國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當地的餐廳營業開始逐步恢復;

但另一方面,全球局勢不容樂觀,百勝今年第一季度的同店銷售額損失,由「中個位數」下滑調整為「高個位數」下滑,且百勝預期今年第二季度同店銷售額面臨的衝擊,將比第一季度更大。

目前百勝是第一個明確給出疫情對同店銷售額影響的跨國餐飲巨頭。

早前,百勝在中國的門店曾因疫情遭遇困境,目前已經逐步恢復。華爾街日報於今年2月7日稱,百勝暫時關閉超過30%的在華門店,還在營業的門店也生意冷淡,除去新開門店,餐廳春節期間銷售額同比下降40%-50%。

如今百勝在中國全境的業務已經逐步恢復,但在美國和英國則開始陷入與中國市場早前一樣的狀態——美國大多還在營業的肯德基目前只支持外賣和得來速(Drive-thru),英國肯德基門店暫時關閉超過900家。

讀sir點評:人類構建的經濟體系在全球性的災難下實在是太脆弱了。

2.「香港茶餐廳傳奇」翠華22年旗艦店關閉,市值蒸發77億港元

3月22日,蘭桂坊翠華餐廳在下午5點提前收市後,這家曾經多次出現在港產電影以及TVB劇集中的港式茶餐廳,正式開始了不知歸期的停業。

翠華集團對媒體表示,蘭桂坊翠華餐廳的暫時停業是由於受疫情影響,市民減少外出用餐,為了有效控制成本而做出的決定。

有員工透露,自由行旅客減少,加上中環辦公室實施在家工作,近期這家翠華餐廳的生意下跌了約三分之二。

蘭桂坊協會總監張素媚3月20日在電臺節目中透露,因前幾日香港新增確診病例中,有不少曾到訪過蘭桂坊,導致這裡的商戶生意大受打擊。

截至3月22日,根據香港衛生署簡報,香港累計確診317例,當日新增的44例中,有15例為本地感染,包括曾去蘭桂坊聚會或工作、參加私人派對的人士。

蘭桂坊翠華餐廳的歇業,只是這家公司過去大半年來所有危機的一例。

作為香港茶餐廳第一股,翠華上市受到資本市場的熱烈追捧。定價高達29倍的市盈率,在香港餐飲業上市公司中位列前茅,最終以2.27港元發行區間上限定價,超額10倍認購。

截止2019年9月末,它所有的84家餐廳分布在香港(41家)、內地(38家)、澳門(3家)及新加坡(1家)。財報顯示,內地市場在營收中的佔比約為35%。

然而,自2015年起,翠華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其近三財年的財報數據清楚地反應了這種下滑趨勢:截至2016年3月底的財年內,該公司年度盈利下滑54.5%;截至2017年3月31日止的財年,營收同比下滑1.2%至18.45億港元;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的財年,營收和淨利潤同比下滑了0.3%和11.4%。

最新股價已跌至0.325港元/股,相比招股價暴跌了近86%,市值由最高峰時的81億港元縮水至4.59億港元,蒸發了幾乎77億港元。

到今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在香港肆虐,翠華集團又關閉了位於佐敦的白加士街的分店。

2月7日,翠華集團發布公告,公司成立危機處理委員會,並宣布全體董事局及高管自2月1日起減薪30%,為期三個月,視疫情變化做進一步調整。

而根據香港統計處3月17日公布的最新數據,整個香港餐飲服務活動業的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已高達7.5%及3.5%。

讀sir點評:翠華餐廳幾乎可以被視為茶餐廳的代表,它的興衰也凝聚著港式餐飲的變化。

本文由餐飲人必讀整理編輯

素材來源:36氪、燃財經、界面新聞、中國企業家雜誌等

相關焦點

  • 喜茶逆勢融資,估值從90億跳到160億,這事兒有點懸
    疫情之下,看慣了西貝、老鄉雞的悲情演繹,突如其來的一則茶飲品牌融資消息不免令人有幾分詫異——據36氪報導,喜茶近日獲得新一輪融資,由高瓴資本和Coatue(蔻圖資本)聯合領投,投後估值或將超過160億元。對此,喜茶方面表示"暫無回應"。
  • 這次看上了「網紅」喜茶 投後估值超160億!半年近乎...
    「第一網紅茶」喜茶離上市越來越近了?據36氪消息,新式茶飲品牌喜茶將獲得最新一輪融資,該輪融資由高瓴資本和Coatue(蔻圖資本)聯合領投,未透露投資金額,但本輪融資後,喜茶估值或將超過16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輪融資之前,喜茶共經歷三輪融資。
  • 這次看上了「網紅」喜茶投後估值超160億!半年近乎...
    「第一網紅茶」喜茶離上市越來越近了?據36氪消息,新式茶飲品牌喜茶將獲得最新一輪融資,該輪融資由高瓴資本和Coatue(蔻圖資本)聯合領投,未透露投資金額,但本輪融資後,喜茶估值或將超過16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在本輪融資之前,喜茶共經歷三輪融資。
  • 喜茶傳聞獲C輪融資估值暴漲至160億
    近日,業內傳出喜茶完成C輪融資,由高瓴資本和Coatue Management聯合領投,交易金額不詳,投後估值或超160億元。對此,記者求證喜茶相關負責人,對方只回應了「暫無更多信息提供」,沒有否認。2012年,90後聶雲辰在廣東江門一條小巷中創辦皇茶ROYALTEA(喜茶前身)。2016年8月,喜茶獲得IDG與今日投資的1億元,投後估值約1億元;2018年4月,喜茶又獲得美團旗下龍珠資本與黑蟻資本投資的4億元;2019年7月,喜茶再次獲得騰訊與紅杉資本的投資,這筆交易金額雖未披露,但投後估值已達90億元。
  • 29歲,喜茶創始人身家40億
    在最新出爐的「2020深圳創富百人榜」上,出現了一個29歲的年輕身影,他就是喜茶創始人聶雲宸。根據榜單顯示,聶雲宸以身家40.92億元列居深圳創富的第81位,也是這百人中最年輕的一位。 90後聶雲宸實現財富自由,離不開其一手創辦的新茶飲品牌喜茶。
  • 喜茶憑什麼估值160億?聶雲宸靠什麼29歲身價40億!
    2020年深圳創富百人榜如期而至,深圳最富的100人合計創造了27030.46億元的財富,超過了2019年深圳26927.09億元的GDP總產值,首富馬化騰身家近4000億元。榜上既有騰訊馬化騰、恆大許家印、比亞迪王傳福、寶能姚振華等老牌富人作為「定海神針」,又湧現出了喜茶聶雲宸、碳雲智能王俊、富途控股李華等一批新鮮血液。
  • 喜茶狂奔,一年猛開300家店
    按照2017年-2019年,其門店數量分別為約80家、163家、390家計算,喜茶2020年的月均新增30家門店的速度,分別是2018年近5倍、2019年的近2倍。截至目前,喜茶在上海、深圳的門店數量都已突破100家,而北京、廣州也將繼續布局。一路狂奔的被後,是這家公司對獲取優勢店鋪選址、規模及營收的渴望。率先佔據優勢店位,是所有餐飲品牌開店的重點。
  • 他,29歲,白手起家,40億身家,把小門店做到了160億估值
    他,19歲第一次創業,21歲第二次創業,白手起家,用了8年時間,做出了一家180億估值的奶茶店,29歲,身家40.92億元,登榜福布斯。 他開始就是喜茶創始人——聶雲宸。
  • 喜茶、奈雪競速「茶飲第一股」,茶飲市場風口還是泡沫?
    喜茶公布的2019年數據顯示,其單店單日最高營業額為17萬元,單店單月平均營業額在100萬以上,2019年共在43個城市開設390家門店,是2018年的兩倍有餘。而截止目前,喜茶已經開出650家店,且均為直營。   今年以來,29歲的喜茶創始人聶雲宸以40億身家登上多個富豪榜,被胡潤評為榜單上唯一一位白手起家的「90後」企業家。
  • 29歲,喜茶創始人身家40億!
    喜茶也徹底從江門走出,一路狂奔,成為全國「網紅」,深圳、上海、北京......開哪火哪。 截至今年8月,喜茶已經在全球49個城市擁有超過500家門店,且國內平均單店單月流水達100多萬。 與之遙相呼應的是,喜茶在資本市場,也進行著一場「狂飆突進運動」。 03四輪融資,VC/PE雲集估值160億,IPO還遠嗎? 作為新茶飲賽道的頭部玩家,喜茶一直是資本市場的寵兒。
  • 70萬換回160億!「喜茶」這個商標買的值!但,這70萬也可以不花
    在最新出爐的「2020深圳創富百人榜」上,出現了一個29歲的年輕身影,他就是喜茶創始人聶雲宸。根據榜單顯示,聶雲宸以身家40.92億元列居深圳創富的第81位,也是這百人中最年輕的一位。喜茶作為奶茶界知名「網紅」,緊抓年輕人的心,可響噹噹的喜茶當初並不叫喜茶,而是花了70萬換了名字(商標)!2012年,喜茶的前身「皇茶」開門營業,經典飲品「芝士奶蓋茶」一經推出就廣受好評,但「人紅是非多」引來上百家山寨店模仿。
  • 創業八年,靠刷機起家,他將「一杯奶茶」賣出了160億估值
    近期,在最新出爐的「2020深圳創富百人榜」上,喜茶29歲創始人聶雲宸以40.92億身家成為目前最年輕的白手起家的億萬富豪。富豪造富的故事看起來離我們很遠,但喜茶又是現實中離我們最近的創業故事。今天,喜茶已經在全球49個城市擁有超過了500家門店,八年時間從廣東省江門一家小店做到如此規模,這位90後用網際網路速度賦能傳統行業。按照最近一筆投資計算,喜茶的估值已經超過了160億。他的經歷證明,後網際網路時代,普通人也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前提就是要找到合適自己的行業。
  • 資本博弈、質量堪憂,喜茶真的值160億?
    對於市場上傳出2021年要上市的喜茶,對於想在二級市場喝上一口喜茶的投資人,是否擔心自己會嘬到浮在行業表層的那口資本泡沫,而非消費真的升級的市場紅利。喜茶背後,是資本遊戲?從2016年正式改名為「喜茶」,這四年裡,喜茶共經歷過4輪融資。2016年獲過1億元人民幣的首輪融資,投資方為IDG資本,以及由飲料業巨頭「樂百氏」創始人何伯權創辦的今日投資。隨後,喜茶開始進行全國擴張,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開出門店。2018年4月,喜茶再獲4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投資方為黑蟻資本、龍珠資本。
  • 估值被狠狠打下來了!創始人:我只要求平輪
    值得警惕的是,一級市場的的估值開始徹底割裂。受到疫情的衝擊,有的公司「白菜價」也沒人要,而有的卻瘋狂上漲。剛剛完成新一輪融資的猿輔導估值 78 億美金,比上一輪漲了160%。對於大部分創業者而言,先拿到錢活下去才是排第一位的。眼下,現金流少於 3 個月的創業企業已經被投資機構列入重症名單。
  • 喜茶、奈雪的茶回應明年將赴港上市
    9月8日上午,有媒體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新式茶飲代表喜茶與奈雪的茶將尋求於2021年在香港上市,分別籌資4至5億港元。對此消息,喜茶方面表示不做評論。而奈雪的茶回應澎湃新聞稱,暫不評論市場上的相關流言。
  • 喜茶推希臘酸奶,鍾薛高×娃哈哈推雪糕,三頓半、喜茶完成新一輪...
    17、星巴克開了全球首家「花店」,又不安分了1、喜茶推希臘風味酸奶,試水輕食產品線繼麵包、咖啡、餅乾、青團後,3月23日,喜茶在全國門店希臘風味酸奶,有黑糖波波和藍莓兩個口味,售價均為19元。酸奶所用奶源來自自有牧場,每100g喜茶牌希臘酸奶,含7.7g蛋白質、1.4g脂肪,活性乳酸菌出廠含量不低於150億/杯。
  • 海底撈、喜茶漲價;中國喬丹侵權美國喬丹終審敗訴;瑞幸咖啡繼續...
    消研小趨勢#復工後的漲價潮#海底撈復工後漲價6%據媒體報導,海底撈目前不少菜品價格提升。例如,毛血旺(半份)從去年6月份15元漲價為21元,午餐肉(半份)從19元增漲為22元。土豆、娃娃菜等蔬菜,也都每份上漲3-4元。
  • 多空鏖戰海底撈:平均一個店面能值4個億?
    消費巨頭海天味業(SH:603288)連年估值暴漲,最高時市盈率接近百倍,市值5年漲10倍,賣醬油橫掃千軍,坊間直呼「海天神油、醬香科技」。其次,海底撈的低成本自我複製的路徑成功打通,意味著投資者可以放心大膽的將未來海底撈開店2000家門店天花板的情形進行DCF(現金流折現)估值測算:與對海底撈歷史上用當期盈利能力+一個增長率來進行估值不同,投資人能夠清楚地模擬出海底撈達到2000家門店之後的盈利能力,同時憑藉這樣的盈利來對當期進行推算,考慮到實現這個盈利能力的低波動性,對海底撈給出一個近
  • 阿里雲收入破400億人民幣 估值漲至770億美元
    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5月22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2020財年全年及第四季度業績,其中,阿里雲財年收入破人民幣400億元,較上一年度增長62%,估值也上漲至770億美元。對比歷史數據,自2015財年首次披露雲計算營收為12.71億元到2020財年,6年間增長31倍。在最新評估中,摩根史坦利將阿里雲估值上調至770億美元,約合5400億元。在中國上市的網際網路公司中排名第四。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阿里巴巴核心系統100%上雲,阿里巴巴AI調用規模已超每天1萬億次,服務全球10億人。
  • 海底撈等位2小時、喜茶排隊70分鐘:報復性消費真的來了?
    」被疫情困住了腳步,現在十分想念喜茶、海底撈?如果最近想去喝杯喜茶、吃頓海底撈,需要排隊等多久?全天候科技上周六(3月28日)下午在喜茶上海五角場店親測的答案是70分鐘;幾乎同時,蘇州永旺夢樂城喜茶店的排隊時間是49分鐘;而海底撈廣州市天河區體育西路店周日高峰期排隊仍需2小時。當然,如果工作日去喜茶、海底撈消費,排隊時間會短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