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縣朱䴉「關關」在日本佐渡產卵

2021-02-13 漢中故事會

提示上方 "漢中故事會了解漢中從這裡開始! 

據日媒報導,日本新潟縣17日發布消息稱,飼養於該縣佐渡市「佐渡朱䴉保護中心」的3歲雌性朱䴉「關關」於16日產下一枚鳥蛋。「關關」與另一隻雄性朱䴉「樓樓」於2018年10月由中國提供。

報導稱,保護中心職員於16日通過監控器觀察「關關」的飼養籠時,發現巢中有一顆鳥蛋。通過視頻確認為16日下午4時49分許產下。交配對象為此前一直飼養於該中心的3歲雄鳥。它們從2月中旬左右開始出現了互送小樹枝等求偶行為。

這是中國新提供的朱䴉首次在日本國內產卵。保護中心為確保繁殖將進行人工孵化,若是受精卵,預計雛鳥將在4月中旬誕生。

據報導,2003年,日本最後一隻本地朱䴉「阿金」老死,標誌著日本血統朱䴉滅絕。在「關關」和「樓樓」之前,中方曾先後向日方提供5隻朱䴉,幫助日方重新建立朱䴉種群。目前,在日本繁殖出生的朱䴉全部是中國朱䴉的後代。

事件回顧:

 2018年10月17日晚,一對來自中國陝西省的朱䴉「樓樓」和「關關」被送達日本新潟縣佐渡朱䴉保護中心。

      中國贈送日本的2隻朱䴉17日上午從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出發,下午抵達東京成田國際機場。

朱䴉抵達日本新潟縣佐渡機場

      中日雙方代表在東京成田國際機場舉行交接儀式後,2隻朱䴉乘坐直升機抵達新潟縣佐渡機場,再換乘汽車抵達佐渡朱䴉保護中心。

      這是中國自2007年以來時隔11年再度向日本提供朱䴉。日本佐渡朱䴉保護  中心所長長谷川修治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熱烈歡迎『樓樓』和『關關』來到日本,它們將成為日中友好的紐帶。」

      隨後,佐渡朱䴉保護中心獸醫金子良則博士對人民日報等中日媒體記者說,「樓樓」和「關關」狀態良好,「我們會好好照顧它們,請你們放心」。

為朱䴉準備的食物——泥鰍

      為了讓兩隻從中國遠道而來的朱䴉快速適應當地環境,佐渡朱䴉保護中心做了精心準備。長谷川修治向記者展示了為兩隻朱䴉準備的第一頓晚餐——從中國進口的泥鰍。長谷川修治表示,近期會進一步檢查兩隻朱䴉身體狀況,根據實際情況決定下一步如何飼養。如果狀態良好,希望它們儘快繁育。「樓樓」和「關關」的到來,對於改善日本朱䴉種群、增強遺傳多樣性意義重大。

  目前,朱䴉已經成為佐渡島,甚至新潟縣一張閃亮的名片。從新幹線下車,在新潟車站隨處可見各種與朱䴉相關的照片、繪畫、玩偶。在佐渡島,牛奶、大米、清酒等很多當地商品的包裝也都印上了朱䴉。佐渡市產業振興課課長祝雅之對本報記者說,佐渡島常住人口不到6萬,但每年有50多萬人來佐渡島旅遊,朱䴉的到來大大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

  在佐渡島,人們可以與朱䴉不期而遇。乘車行駛在佐渡島的鄉間小路,記者時而看到朱䴉在稻田覓食,時而望見朱䴉在空中展翅飛翔。六七年前,生活在佐渡島的品川三郎被一隻朱䴉在藍天下翱翔的場景深深感動,決心要成為佐渡島朱䴉森林公園的一名志願者講解員。2012年,品川三郎通過了朱䴉講解員考試,2013年正式成為一名朱䴉志願講解員。如今,他以向人們講述朱䴉與日中友好的故事而榮。

洋縣與日本佐渡市正式籤署友好城市意向書

  2018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也是中國朱䴉之鄉洋縣與日本朱䴉之鄉佐渡市開展友好交流20周年。受日本佐渡市政府邀請,本月中旬,縣長杜家才率洋縣代表團赴日訪問。訪問期間,洋縣與佐渡市正式籤署結為友好城市意向書。

  代表團相繼參加了「紀念洋縣與佐渡市友好交流20周年紀念植樹」、洋縣與佐渡市政府友好交流懇談會、中國朱䴉之鄉洋縣攝影展、洋縣有機產品推介、洋縣與佐渡市友好學校籤約儀式、佐渡企業考察等活動。在友好交流懇談會上,縣長杜家才與佐渡市市長三浦基裕正式籤署兩地發展友好城市關係意向書,雙方一致同意以朱䴉為友好紐帶,進一步加強兩地在朱䴉保護、有機農業、環境教育等諸多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2018年也是日本朱䴉野化放飛十周年,代表團還應邀參加了有日本皇室成員出席的高規格朱䴉野化放飛十周年慶典暨論壇、日本朱䴉野化放飛儀式等活動。代表團還前往北海道考察日本現代農業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情況。

  訪日期間,縣長杜家才還和中國駐新潟總領事孫大剛、中國駐札幌總領事孫振勇、新潟縣知事花角英世進行了友好交流。杜家才在多個正式場合應邀致辭並推介洋縣,進一步提升了朱䴉之鄉、生態洋縣在日本的知名度。

 朱䴉贈送意義重大 

      2017年,新瀉縣政府在日本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訪華前,希望其促成中方再次贈送朱䴉。

      而後,二階俊博在中國訪問時也轉達了新瀉縣政府的意願。

日本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

      二階俊博作為日本自民黨中著名的「親華派」,在中國建立了廣泛的人脈,長期以來一直積極推動中日友好。

      2018年5月8日,總理在日本最具影響力的報紙之一《朝日新聞》發表署名文章《讓中日和平友好合作事業再起航》。

      報紙中提到:中方將向日方新提供1對朱䴉種鳥,以體現中國人民對日本人民的友誼。

      今年剛好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也是中國朱䴉來日20周年。中方向日方贈送朱䴉,意義就顯得更為重大了。

日本環境省和新潟縣政府相關人士17日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中國贈送的1對朱䴉不僅有利於繼續提高日方朱䴉種群的遺傳多樣性,而且也將成為日中友好的橋梁,將進一步增進兩國人民的友好感情。

 日本為何傾心於朱䴉 

      朱䴉是日本特別天然紀念物,同時也被視為一種聖鳥,在皇室某些重要儀式裡,朱䴉羽毛是必不可少的供奉,也經常用在皇妃的和服上,日本普通民眾也非常喜歡朱䴉。

日本天皇夫婦出席朱䴉放生儀式

       但是由於環境變遷與狩獵等,日本的朱䴉越來越少,瀕臨滅絕。

      1981年,日本曾捕獲到5隻僅存的只野生朱䴉,送至佐渡朱䴉保護中心進行人工飼養。然而,2003年最後一隻名為「阿金」的野生朱䴉的死亡,標誌著日本野生朱䴉徹底滅絕。

 日本新瀉飼養的朱䴉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政府只能依靠中國政府贈送或租借的朱䴉進行朱䴉的繁衍和保護工作。

      日本方面把新潟縣的佐渡島作為朱䴉的生息地精心培育,目前已繁殖到500多隻。

      按理說,日本已經有不少朱䴉了,為何還要向中國要求贈送朱䴉呢?

      這是因為現在日本的朱䴉近親繁殖較多,缺少遺傳的多樣性。日本擔憂朱䴉近親交配導致抵抗力低下等,因而希望通過與新個體交配以確保正常的繁衍。

       也因此,目前在日本繁殖出生的朱䴉均系中國朱䴉的後代。

來源:中新網、洋縣宣傳

                          

相關焦點

  • 朱䴉外交:飛向日本的中國吉祥鳥
    據微信公號「政知見」介紹,日本關於朱䴉的最早記錄可追溯到720年,在日本最古老的史書《日本書紀》中有這樣的文字:「將綏靖天皇葬於倭國桃花鳥田丘上陵」「將垂仁天皇葬於身狹桃花鳥坡」「將宣化天皇葬於大倭國桃花鳥坡上陵」。「桃花鳥」就是朱䴉在日本的別稱,三位日本天皇都葬於以朱䴉命名的墓地中,這些皇家陵園就是朱䴉的棲息地。
  • 驚豔春晚的《朱䴉》你看了嗎?戳這裡,了解朱䴉這顆「東方寶石」
    1981年,中科院動物所的劉蔭增老師在陝西洋縣發現了最後7隻野生的個體,是兩個群,也就是兩個家族。當時中國科學家採用的方式,並不是像日本那樣全部抓起來,而是維持這樣的種群,有些掉巢的幼鳥實在沒有辦法了,才拿回去救。後來,洋縣成立了自然保護區,現在已經是朱䴉最後的大本營。2005年,這個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洋縣,保護朱䴉主要有兩種形式。
  • 銳參考 | 在日本,來自中國的朱䴉拯救了一座島嶼和5萬多人——
    朱䴉在日本歷史和文化中烙下了深刻印記。關於朱䴉最早的記錄可追溯到公元720年的《日本書紀》。日本列島許多地方都有朱䴉的影子,一些地方甚至將其視為害鳥。日本環境學者石弘之在《回歸野生的朱䴉》中介紹:在青森縣的《八戶藩日記》中,有「代官所報告,朱䴉四處破壞農田,非常令人為難」的記載。
  • 陳忠實:拜見朱䴉
    洋縣在秦嶺南麓,漢江邊上,有平坦的壩子,有曲線優美舒展溫柔的緩坡,有重疊起伏一襲秀氣的丘陵,有挺拔偉岸瀰漫著原始森林氣息的秦嶺群峰,有如畫如詩的田疇和稻地,更有性情溫和天性怡然的鄉民……在世界各地的朱䴉相繼滅絕(日本僅餘一隻失去繁育能力的老鳥)的現今,洋縣卻存留住了這種鳥兒。  想到今天就可以看到朱䴉,竟有拜謁的激動和忐忑。這種心態源自既久的關於朱䴉的傳聞的神秘。
  • 【博藝君De科普秀】·朱䴉的「重生」
    朱䴉拉丁學名為朱「Nipponia Nippon」譯為「日本的日本」足見日本對此鳥的喜愛和重視。朱䴉歷經幾千萬年而進化出來的物種,經歷過滄海桑田,見證了地老天荒……大自然的種種磨難,擋不住物種求生的渴望!然而,偉大的生命面對工業文明的進程,卻漸漸的失去了昔日生命的頑強!
  • 經近40年精心保護,一度瀕危的朱䴉已由在陝西洋縣發現時的7隻增至...
    劉蔭增微微一笑,指向地圖上秦嶺南麓的洋縣——他要到「朱䴉故鄉」守望。定居洋縣,「秦巴小江南」暖溼溫潤的氣候,劉蔭增早已適應。洋縣感念這位老人,授予他「榮譽市民」。他則為自己的微信暱稱取名「䴉叟」。說起朱䴉的前世今生,老人眼中有光,話裡含情。
  • 從命名到保護:與朱䴉有關的一切
    1981年,中科院動物所的劉蔭增老師在陝西洋縣發現了最後7隻野生的個體,是兩個群,也就是兩個家族。當時中國科學家採用的方式,並不是像日本那樣全部抓起來,而是維持這樣的種群,有些掉巢的幼鳥實在沒有辦法了,才拿回去救。後來,洋縣成立了自然保護區,現在已經是朱䴉最後的大本營。2005年,這個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洋縣,保護朱䴉主要有兩種形式。
  • 朱䴉 再度起飛在秦嶺
    然而,進入20世紀以來,朱䴉棲息環境遭到破壞,種群數量急劇減少——  1981年,日本捕獲最後幾隻野生朱䴉,實施人工飼養,但未能繁育出後代……  而我國自1964年在甘肅捕獲一隻朱䴉後,再無朱䴉的消息,這種珍禽一度被認為在我國已滅絕。  「中國到底還有沒有朱䴉?」劉蔭增一行踏上尋䴉之路。
  • 國小新陝西行 | 深入漢中洋縣,探訪朱䴉之鄉
    漢中是兩漢三國文化的主要發祥地,素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的美譽,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建設示範市、國家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衛生城市。洋縣是國小新深入基層調研的第一站,總面積3206平方公裡,人口44.5萬。
  • 洋縣南街小學舉行朱䴉韻律操,眼保健操比賽
    11月24日-26日,洋縣南街小學舉行朱䴉韻律操、眼保健操比賽,全校3700餘名學生參與了活動。本次比賽邀請家長委員會成員擔任評委,分年級在東西校區操場進行。朱䴉韻律操比賽要求學生班級隊伍整齊、隊形美觀,學生精神狀態飽滿、陽光自信,動作標準、嫻熟、舒展有力、富有節奏感。眼保健操比賽要求學生做操時閉眼、坐端正,找準穴位隨節拍靜心做操,用力適度、柔和緩慢。賽場上,同學們個個精神抖擻、鬥志昂揚,伴隨著動感的旋律,舒展自己的身軀,展現了䴉鄉孩子們像朱䴉一樣優雅、端莊的形象特點,友愛、和善的美好心靈和忠誠堅毅的精神品格。
  • 《朱䴉》將再登上海大劇院 朱潔靜笑談舞劇出圈現象
    搜狐娛樂訊(馬蓉玲/文)8月27日至30日,上海大劇院將連續上演5場大型唯美舞劇《朱䴉》,並以此拉開2020~2021年度演出季大幕。日前,上海歌舞團團長陳飛華攜首席演員朱潔靜、王佳俊做客上海大劇院「對話大師」,講述了《朱䴉》的亮點和創作幕後點滴。
  • 秦始皇的聖禽,百年時間,為何日本沒保護好朱䴉?
    情況如此危急,就連歐美人都看不下去了,國際鳥類保護會會長甚至致信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提出了捕捉成鳥人工飼養保護的建議。日本經過考慮同意了這一方式。於是在1980年底到1981年初,日本花了三個月時間將野外最後的五隻朱䴉全部捕獲。在佐渡朱䴉保護繁育中心與之前的一隻朱䴉合群。它們根據腳環的顏色分別叫做:阿紅,阿黃,阿綠,阿白,阿金,阿藍。
  • 酒價:朱䴉黑米酒
    陝西漢中洋縣特產田園風 黑谷有機幹紅740ml*6瓶 價格:768元洋縣朱䴉黑米酒黑谷有機幹紅陝西洋縣特產送禮酒740ml*2禮盒 價格:298元洋縣朱䴉黑米酒360ml*6瓶 黑谷有機幹紅 陝西漢中洋縣特產 價格:384元陝西特產洋縣朱䴉黑米酒黑谷有機幹紅10°半乾型360ml*5瓶實惠裝 價格:228元黑米酒 洋縣黑糯米酒釀甜月子酒黃酒630ml
  • 壯麗70年|國寶朱䴉:讓世界矚目的「東方寶石」
    (日本大阪「友好之輪 和美世界—朱䴉文化展」展廳 裡,日本小朋友正在認真聽講解)陝西漢中朱䴉國家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高級工程師 路寶忠朱䴉是一種非常漂亮的鳥,在中國叫朱䴉,在日本叫toki,你們喜歡朱䴉嗎?這一隻朱䴉叫「龍龍」,是第二次到日本。
  • 洋縣朱䴉梨園景區「梨園春光」攝影作品徵集活動公告
    為更好地挖掘洋縣朱䴉梨園景區優美的自然風光和深厚的人文內涵,生動地展現景區形象,進一步擴大景區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特舉辦
  • 兩對朱䴉夫妻為奪巢PK12天 辛苦築巢者黯然敗走
    陝西漢中洋縣文同村的兩對朱䴉從3月23號開始一直相互較量,經過了12天的爭鬥,入侵者朱䴉夫婦一舉奪巢,成為這個巢穴的新主人。兩對朱䴉爭奪巢穴之戰要從3月23號說起,原巢朱䴉夫婦在築巢過程中遭遇入侵者,入侵者是一對17歲的朱䴉夫婦,兩對朱䴉隨後不斷相互爭鬥。4月1號,經過11分鐘的大戰,17歲朱䴉夫婦落敗。但是,他們並沒有遠離,一直在尋找機會。等到4月3號下午1點左右,原巢主離開了巢穴。17歲朱䴉夫婦經過幾番試探,見無人來守巢,一舉佔據巢穴。
  • 朱䴉黑米酒價格一覽表
    :朱䴉黑米酒價格表一覽:陝西特產 朱䴉 黑米酒 11度 630ml*6瓶 整箱出售 黃酒 價格:139.99朱䴉黑米酒 陝西漢中洋縣特產田園風 黑谷有機幹紅740ml*6瓶 價格:768元洋縣朱䴉黑米酒黑谷有機幹紅陝西洋縣特產送禮酒740ml*2禮盒 價格:298元洋縣朱䴉黑米酒360ml*6瓶 黑谷有機幹紅 陝西漢中洋縣特產 價格:384元
  • 為守護朱䴉 他們傾盡了心血
    劉蔭增:我們尋找朱䴉是按照它的歷史分布區來找的,可謂大海撈針。第一次是根據歷史分布點,帶著動物標本前往,但是沒有結果。洋縣的生態環境符合朱䴉的生存條件,我們覺得很有可能會有,第二次我們是通過採訪和宣傳的方式去找的,還是沒找到。等到其他地方都找完了,我們把洋縣作為重點,因為1964年鳥類學家最後一次看到朱䴉是在甘肅,距離陝西洋縣不遠。
  • 昨天剛上線,就刷爆了洋縣人的朋友圈!
    上線時間:9月19日  就是在洋縣這兒,人們發現了世間僅剩的7顆「東方寶石」不是葫蘆娃——7隻野生朱䴉(huán)。是環境惡化,林木稀疏,水田退敗;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朱䴉自身不善禦敵、繁殖能力低,加之種群密集,自上世紀60年代起,野生朱䴉就在前蘇聯、朝鮮、日本等國家境內相繼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