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過這樣一個視頻:三個月大的寶寶正在開心地和媽媽互動,爸爸遞來一個會唱歌的小鴨子玩具,寶寶突然蹙起眉頭,眼睛眯成一條縫。爸爸忽略了這個表情, 繼續捏了一下小鴨子發出聲音,寶寶大哭起來。這時爸爸恍然大悟,剛才寶寶已用表情表達他對鴨子的不喜愛,而爸爸的進一步動作又增加了寶寶的不滿情緒。
實際上,每個寶寶在未學說話前,都會用表情和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意願。去理解寶寶的「嬰語」,從而讀懂寶寶的需求。慢慢的,我們和寶寶就會越來越默契的呢!
01.吃自己的小手
寶寶到了2~3個月的時候較愛吮允自己的手指。這是標誌著寶寶智力發展的一種信號,也是代表其有運動肌群與肌肉控制能力相互配合的能力,更是寶寶一種健康的自我安慰的方式。
兒科醫生的意見:建議寶寶家長不要強行的制止,但要經常的給孩子洗手。還要讓孩子口唇周圍保持乾燥,以免發生溼疹。睡覺時不要讓寶寶繼續吃手,常跟寶寶互動,防止寶寶對吃手指養成依賴。
02.寶寶睡覺時愛搖頭
若是睡前輕微搖頭,有可能是寶寶很熱出汗了;或是因頭髮不夠乾淨感覺瘙癢。這時大人就要幫寶寶適當減衣或洗洗頭保持頭部乾爽。
若是寶寶睡熟了仍不停搖頭,有可能會是溼疹或缺鈣導致,要去看下醫生確診。
兒科醫生的意見:通常溼疹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加重,所以在平時護理寶寶的時候一定不要捂到孩子,孩子的穿著跟大人是一樣的,不要覺得孩子小就怕冷,相反很多寶寶都比大人怕熱。陽光照射皮膚是鈣劑吸收最好的方法,可以讓寶寶多曬曬太陽,每天2小時,但不要在強烈的陽光下直射。
03.寶寶突然對媽媽不理睬
正玩得開心的寶寶突然對媽媽不理睬,不跟媽媽互動,同時對任何事沒有專注力,玩得也沒那麼得勁兒。有時會大哭,並不停揉眼晴。這表示寶寶困了,應用輕柔的方法哄哄寶寶睡覺啦。
04.寶寶一動不動看一個地方
本來興奮玩耍的寶寶突然皺眉,紅著臉,用力或是一動不動看一個地方。這表示寶寶正在拉臭臭呢。不要打擾寶寶,讓他安安靜靜拉臭臭,完成後幫助寶寶洗乾淨小屁屁就可以了。
05.寶寶進食時四肢鬆懈
寶寶肚子餓時,會全神貫注把所有精力放在喝奶或食物上,小眼珠盯著碗裡的食物,一口接一口來不及吃,給慢了甚至哭鬧抗議。當寶寶四肢鬆懈放慢了喝奶的速度;或是注意力開始不集中,食物的吸引力減弱,轉而看向其它地方,比如周圍走動的人、隔壁的關門聲等等其它能夠吸引他注意力的東西。這時候大人要明白,我們的寶寶已經吃飽了,再餵的話容易撐到他哦。
兒科醫生的意見: 在餵養寶寶的時候儘量遵循按需餵養的原則,讓寶寶能夠健康的成長,不一定非要肥肥胖胖的,健健康康才是最重要的,不要把體重作為衡量寶寶身體發育狀態的唯一標準。
在日常生活中,大人只要認真觀察寶寶的表情、姿勢、動作等身體語言,並逐漸理解寶寶傳遞出來的信息,從而滿足寶寶的需求,逐步培養寶寶與大人進行身體語言的交流,更能促進寶寶智力和情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