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2017臺灣國際蘭展在臺南市的臺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開幕,4日正式開園,展覽持續到3月13日。臺灣國際蘭展作為世界三大專業蘭展之一,為全世界的蘭花從業者提供了展銷交流平臺,今年已是第13屆。來自中國大陸、荷蘭、美國、日本、韓國等28個國家和地區的觀眾參觀、交流,並對蘭花品種品評、交易,開園首日超過2.6萬人入園,刷新首日觀展人數記錄。
展場分為爭奇館、鬥豔館、幸福館和未來館四大展館,各有不同主題。爭奇館是蘭展的主題展館,一入館就能看到「蘭花臺灣」的展會Logo。展館內結合臺南山林到海岸的地理環境、歷史人文和現代科技,將蘭花布置成高低錯落的景觀。比如主景觀為「臺灣帝雉,悠遊臺蘭」,高6米,融合臺南剪紙藝術手法和朝會藝閣的設計,用數千朵蘭花拼成臺灣雉雞造型,漫遊花海;場館中有不同顏色蝴蝶蘭搭建的層層「花梯田」,中間伴有竹子、假山等,仿山川地貌的自然風;還有臺灣蘭花育種者協會用不同顏色的蝴蝶蘭製作了世界大陸板塊地圖,體現「地球村」融合;還有花卉製作的四草隧道等。
蘭展主景觀《臺灣帝雉,悠遊臺蘭》高達六米,帝雉擁有深紫、靛藍、白色等多種顏色的美麗花羽,是特地從泰國空運近萬朵萬代蘭來臺組合。
爭奇館最能體現高科技的要數「VR夢幻蘭花」。在互動體驗貨櫃屋,遊客可安裝手機APP,應用虛擬實境(VR)技術,選擇畫面中不同品種的花萼、花瓣、唇瓣、蕊柱組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獨創的夢幻蘭花品種,體驗自己創造一種蘭花的樂趣。當然這樣組成的蘭花品種只有部分是在現實中真正存在的,其他的屬於想像或未來育種技術可實現的。
鬥豔館是蘭花評比最集中的場館,也是專業觀眾最關注的場館。今年有2009件競賽花,其中蝴蝶蘭屬及關聯屬佔據1039件,各種漸變色、純色、斑點、條紋的大型花、中型花、小型花讓人目不暇接,預示著眼下的育種方向,也涵蓋了未來幾年市場可能流行的潛力品種。嘉德麗亞蘭屬及關聯屬共265件,仙履蘭屬及關聯屬321件,其他蘭屬356件,組合盆花18件,海內外景觀10件,各類洋蘭各展風姿,將蝴蝶蘭以外的洋蘭品種做展示推廣,發掘新市場。美國蘭花協會(American Orchid Society,簡稱AOS)也對競賽花給出評分,評分越高,越容易受到買家青睞,相當於為出口開具通行證。AOS的14位評審此次挑選了129株獲獎花,其中12株獲得90分以上,97株獲得80分至89分,可見今年競賽蘭花品質很高。全場總冠軍由富樂蘭園摘得。
分組冠軍
全場總冠軍大獎花是由臺南市學甲區富樂蘭園莊明儀培育的蝴蝶蘭,在2009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
幸福館主要是銷售區,不僅售賣花卉,還有花卉深加工產品,比如蘭花香水、精油、香皂等。未來館則偏向精品類產品。
開展當日還有主題演講活動,世界蘭花會議基金會主席桑德拉·蒂利希·斯沃博達女士做了關於北美洲蘭花品種保育永續發展的演講,基金會代表人及前會長約翰·赫爾曼斯博士做了題為馬達加斯加之旅的報告,講述了新品種蘭花、發現及面臨的威脅。臺灣蘭花育種者協會理事長賴本智介紹了臺灣蘭花產銷情況,他指出,臺灣蘭花每年外銷金額超過1.7億美元,美國是臺灣蘭花最大的輸出國,但2013年對美交易額下滑3%,臺灣還要延續分工合作機制,小農戶代加工,大農戶去闖市場,要更積極地開發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