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中的安慰——讀《詩篇》77篇

2020-12-14 仰望主基督

此時此刻,平安的問候是何等寶貴——最近瘟疫在全球大流行,每天的數字不斷上升。住在全世界最大重災區的美國,我們必須承認,我們從未經歷過這樣的災難。過去的幾個月來,美國甚至全世界似乎都變了:許多人突然經歷了失業,社會經濟面臨蕭條;認識的人生病了,醫院裡充滿了病人,教會也關了門……每個人都只能留在家中隔離,天天看數字,心中充滿了懼怕、孤單、無助、焦慮,所承受的精神壓力是何等巨大。

文 | 王傳義

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Thomas Holmes and Richard Rahe)曾公布了一份人類壓力測試表的研究報告,它以生命改變單元(Life Change Unit,簡稱LCU)為計算,比如失去配偶LCU壓力是100,生病LCU壓力是53,失業LCU壓力是47,在家上班LCU壓力是20,甚至只呆在家中LCU也有25。

一般而言,一個人在一年之內,無法承受超過300LCU的心理壓力,然而在2020年的冬春,面對瘟疫的大流行,許多人煎熬於精神上、經濟上及心理上的壓力,是無法想像的。

面對天災人禍,我們可能會問:「上帝啊,為什麼?為什麼你許可這樣的災難發生?」

在困境中專注自己

《詩篇》77篇是一篇哀歌,作者亞薩顯然慘遭患難。但到底困擾他的是一場可怕的疾病,還是如瘟疫的災難?他並沒有提到心情如此悲痛的原因,只用了些字眼,比如煩躁、悲傷等等來描述。

每人遭遇痛苦的原因不同,但無論苦難具體是什麼,我們都可以在這首詩中找到認同;我們也會享有類似的經歷:從不肯受安慰到受安慰,從心境上不平安到平安,從哭泣到喜樂,從絕望到滿有盼望。

「我要向上帝發聲呼求;我向上帝發聲,他必留心聽我。我在患難之日尋求主,我在夜間不住地舉手禱告,我的心不肯受安慰。我想念上帝,就煩躁不安;我沉吟悲傷,心便發昏。你叫我不能閉眼。我煩亂不安,甚至不能說話。我追想古時之日,上古之年。我想起我夜間的歌曲,捫心自問,我心裡也仔細省察。」(《詩篇》77:1-6

我,在這段經文中出現了12次。顯然面對災難,詩人不是沒有禱告,但他最關注的是他自己——他的心完全被自己的感覺、環境所佔據。他悲傷、憂慮,因得不到安慰而煩躁不安。他不能閉眼——失眠了;他不能說話——禱告不下去了。

詩人不斷地訴說自己的苦況,要求上帝一定要改變這種環境,不僅是說明自己非常討厭、拒絕接受目前上帝所給予的逆境,而且也是在患難中,急於求上帝解決困境的真實寫照。只是,若僅僅停留在這樣的禱告中,只能使我們越祈求,心靈越枯乾。

同樣的,當我們面對全球的新冠肺炎肆虐,必然會盼望:上帝啊!你要止息這場瘟疫,你要醫冶這民,你要醫治這地……我們在患難之中尋求主,我們在夜間不住地舉手禱告。

但是,我們看到的是,患病的人數,依然每天不斷攀升;我們無法想像,如果未來確診人數繼續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增長,那將會是什麼景況?我們的心不免煩亂不安,正如詩人亞薩一樣。

上帝啊,你的拯救在哪裡呢?你似乎沒有聽我們的禱告?我們的內心充滿了巨大壓力。

在困惑中詢問上帝

對於禱告不蒙應允,詩人開始困惑於他所認識的上帝,他以3個「難道」提出了6個問題來詢問上帝:

「難道主要永遠丟棄我,不再施恩嗎?難道他的慈愛永遠窮盡,他的應許世世廢棄嗎?難道上帝忘記開恩,因發怒就止住他的慈悲嗎?」(《詩篇》77:7-9

在全球疫情中,我們的心忍不住顫慄:上帝這回可真是發怒了,要借著瘟疫審判全世界?當上帝發怒時,是否就表示將止住他的慈悲嗎?

這些想法不奇怪,因為即使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他也痛苦地說:「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參《馬太福音》27:46

正如亞薩在情緒理智上都跌到了谷底:3個「難道」是他在懷疑上帝、控訴上帝,他的思想淪陷了。然而他在人生的絕望中,「踩到」了上帝,因此開始了往上爬的生命轉折。

在追念中看見拯救

「我便說:『這是我的懦弱,但我要追念至高者顯出右手之年代。』我要提說耶和華所行的,我要記念你古時的奇事;我也要思想你的經營,默念你的作為。」(《詩篇》77:10-12

詩人在上述的思考中,作了很重要的決定:不再懦弱!他知道不應該懷疑上帝。既然上帝過去沒有丟棄他的子民,那麼就必定會再施恩。他不會忘記開恩,也不會因為發怒就止住他的恩典。

詩人承認:「這是我的軟弱」。因此,「我要記念」「我要思想」——過去懷疑上帝,現在觸摸到上帝,「我便說,至高者的右手把我的愁苦改變了」(參《詩篇》77:10,RSV譯本)。他的情緒產生了很大的不同,從挫折和愁苦中轉為讚美和快樂。

的確,我們要想超越苦難所帶來的憂鬱,就要思想上帝的大能,思想上帝在過去對他兒女和歷史中的作為,這將給我們帶來極大的安慰。當我們遇到的困境就好像以色列人出埃及:前有紅海,後有追兵,在看不見出路時,需要從歷史中認識上帝的拯救。

上帝可曾有哪一次在拯救行動中失敗過呢?沒有,一次也沒有!

詩人回顧過去,才能剛強壯膽地活在當下;他本來關注於自己,隨後選擇注目上帝,就反轉了失望與憂慮,並能帶著盼望與安慰迎接未來。但回想從前,如何能實際地成為現今的幫助,特別是我們正處於災難的時候呢?詩人在這篇詩中給了我們一個具體的例子。

在仰望中聚焦引導

「上帝啊,諸水見你,一見就都驚惶,深淵也都戰抖。雲中倒出水來,天空發出響聲,你的箭也飛行四方……你曾藉摩西和亞倫的手引導你的百姓,好像羊群一般。」(《詩篇》77:16-17、20

亞薩回想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的歷史。將這事件看成是上帝與海洋之間的爭戰:上帝擊潰大水,為以色列民開路,帶他們走過「死蔭的幽谷」,以色列民一個也沒有失落,然而下到海中法老的全軍,連一個也沒有剩下。在以色列人看來註定要被毀滅的處境中,上帝卻分開了紅海,使以色列人脫離困境,驚喜交加。一想到當年這樁神跡,亞薩心裡就有力量。即使山窮水盡,看似無路可走,亞薩相信只要上帝願意,上帝能夠持續拯救他的子民。

其實《詩篇》77篇的內容都是在默想,回顧過去:從焦慮到疑問,然後看見上帝的救贖與引導。

顯然,同樣的歷史、同樣的一群人,當我們的眼光轉而專注在上帝時,就可以從上帝救恩的角度來解讀歷史,因而獲得信心與安慰,思想超越自我的狹隘,被上帝所引導。當我們管理我們的思想,從上帝的角度來看事物時,會發現原來上帝在每一件事上都已經工作了,並且有奇妙的恩典為我們預備。最大的安慰:在災難中,上帝仍然與我們同在。

這篇詩沒有提到結局,我們不知道上帝到底有沒有解決亞薩所面臨的困難,但這已不重要,因為亞薩得了安慰,知道上帝的手始終帶領他。當我們處在災難風暴中心時,這篇詩可以成為我們的安慰,幫助我們能經歷到上帝的同在。

在災難中榮神益人

但是,處在災難中,除了禱告外,上帝還要我們做什麼呢?

在任何艱難時刻,都需要有非常多的基督徒好像好撒瑪利亞人一般,把食物、愛心、安慰,帶給教會和社區中需要的人們。可能一通安慰鼓勵的電話,你就能幫助一個靈魂不再把眼光專注在自己的困難上,而注目在上帝的身上。

此外,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還有什麼可能是上帝的心意?最近美國麥克拉夫林及聯盟(McLaughlin and Associates)民調公司進行了一次全國性的獨家民意測驗,顯示有44.3%的人——幾乎是每2人中就有1人認為,這是喚醒美國人要回歸上帝的信仰的一個警訊,或許這將導致美國再一次的大覺醒運動。

4月10日陳恩藩牧師(Francis Chan)在直播中也說:這將是一個「悔改的強有力時刻」,這可能是萬物終結的開始,上帝正在做我們一生中從未見過的事情,就好像領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季節。

如果這些都是對的,我們不要懼怕,應當悔改,親近上帝,明白他的心意,求他帶領我們走在他的旨意裡。唯有注目上帝,我們才能站在屬靈的高處,認識上帝的作為。如此,我們將不會被環境所影響,行出上帝要我們做的事。願那賜永遠安慰並美好盼望的上帝,常與我們同在。

相關焦點

  • 「讀你」詩篇第77篇 永遠不改變的上帝
    親愛的主內弟兄姐妹,小弟兄借用"讀你"這個歌名,開啟【讀你】——研讀聖經詩篇之旅。「上帝把祂的話語告訴我們,是要我們去研讀、領會和實踐,其中《詩篇》更是可以直接拿來應用的。要領會《詩篇》,最好的方法莫過於「站在它的下面」,讓它像甘霖一樣灑在我們身上,流入我們心裡。
  • 與馬太亨利一同讀詩篇
  • 聖經啟蒙 | 詩篇
    有許多詩歌都在以色列的聖殿中被詩班頌唱過,但《詩篇》並不是一本純粹的讚美詩集。在以色列人流亡到巴比倫後的某個時期,這些古老的詩歌就被搜集起來,專門整理成《詩篇》,這卷書的結構和信息都很獨特,如果不從頭讀到尾,很難發現。想了解《詩篇》的結構,最好的辦法就是按順序讀,詩篇結尾有5首讚美以色列的詩歌,每一首開頭和結尾都用了「哈利路亞」這個詞。
  • 詩篇20篇-《陪你讀聖經》有人靠車、有人靠馬,我們就靠上帝吧!
    (詩篇20:7)【讀經小指南】這是一首祈求勝利的禱告詩。當時的百姓在大衛出兵打仗之前為他禱告,祈求上帝能幫助大衛的軍隊在戰場上得勝。這段禱告詞,大衛一直記在心裡,他也深深相信自己必定會凱旋而歸,所以將這一切和自己對上帝的感謝,都寫進了這首詩。讓我們一起來讀詩篇第二十篇!
  • 詩篇124-125篇 天天讀聖經20200824
    文 | 每日讀經 詩篇第124章 1 (大衛上行之詩。) 詩篇第125章 1 (上行之詩。)倚靠耶和華的人好像錫安山,永不動搖。 2 眾山怎樣圍繞耶路撒冷,耶和華也照樣圍繞他的百姓,從今時直到永遠。 3 惡人的杖不常落在義人的份上,免得義人伸手作惡。
  • 詩篇·第一篇(語音分享)
    詩篇是幾個詩人的靈感性作品。當然大衛是詩篇主要作者。其他的作者,很可能包括了摩西、所羅門、亞薩、可拉的後裔、希幔、以探,耶杜頓及數位姓名不詳的人等。整個詩歌的收集編撰可能是由以斯拉、尼希米來完成的。  人在患難中,上帝賦予安慰。這就是《詩篇》的主題,也是向全人類的呼喚。在這些神聖的詩歌裡,我們可以聽到哭叫聲。這哭叫聲並不僅僅是希伯來人的,而是全人類的。
  • 詩篇56-57篇
    【詩篇42-72篇釋經專輯】 讀經 ▼釋經 ▼ 詩篇56-57篇釋經:五味雜陳 人間的最大悲劇就是遭到黑白顛倒、是非不分的待遇。
  • 聖經詩篇5篇中詩人求助的禱告
    詩篇中的美好話語1耶和華啊,求你留心聽我的言語,顧念我的心思!2我的王我的 神啊,求你垂聽我呼求的聲音!因為我向你祈禱。3耶和華啊,早晨你必聽我的聲音;早晨我必向你陳明我的心意,並要警醒!(詩篇 5:1-12 和合本)這是出自舊約聖經詩篇中的第5篇。詩篇與律法書,歷史書,或先知書所不同的是,其他書是神向人說話,而詩篇則是人向神的禱告!詩篇的類型有許多種:有讚美詩,有悔罪詩,有詠史詩,有咒詛詩,有哀歌。今天學習的這首詩是怎樣的詩?詩人的禱告有哪些是我們學習的呢?1詩的類型與作者
  • 《詩篇》150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詩篇第2篇一開始便提出一個挑戰性的問題,論及世上的君王和臣宰合謀「敵擋耶和華並他的受膏者」。耶和華嘲笑他們,並在怒中責備他們說:「我已經立我的君在錫安——我的聖山上了。」他必定會把一切仇敵徹底粉碎。你們作君王和統治者的,現在便「當存畏懼事奉耶和華」,並要尊敬他的愛子,否則就自招滅亡了!(第2,6,11節)故此詩篇很快便引出了聖經的王國主題。
  • 聖經中的《詩篇》有何奇妙之處?
    《詩篇》是聖經中最長的書卷,有150篇。《詩篇》是整本舊約聖經中最精華和最卓越的部分;而且,因在當中有如此多關於基督並祂的福音,以致馬丁路德說《詩篇》就是「小聖經」。「詩篇」一詞的由來《詩篇》( , Sefer Shoftim)是古代以色列人對上帝真正敬拜者所記錄的一輯受感示的詩歌集,包括150首可用音樂伴唱的神聖詩歌,供人在耶路撒冷的聖殿中對主作公開崇拜時唱詠之用。《詩篇》是《希伯來聖經》中第19本書。這些詩歌除了對主的頌讚之外更含有許多禱告,也透露對主充滿信賴的心聲。
  • 《詩篇86篇》的祈禱
    沒有提出詳細的理由,但可能在「〔你是〕我的神」這子句中暗示。大衛終日堅持不懈地禱告。他的盼望只在乎耶和華,不在乎其它人。本節可能是對前面的要求給予額外的原因,也可能是配合第6節的禱告。我們若把本詩篇應用在彌賽亞身上,這就是指祂的復活。其餘各節形容詩人迫在眉睫的危險。一黨驕傲、強橫的人已經密謀要尋索他的命。這些人沒有將神放在眼內。但大衛認識耶和華,在這重要時刻,他以他對神的認識來安慰自己,他知道神是滿有憐憫、有恩典的神,他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因此,他有信心地求神向他轉臉,憐恤他,賜他力量,拯救他——神婢女的兒子。
  • 在詩篇40篇中,讓我們效法大衛的耐心等候
    就在最近,當我思想哪首詩篇是我期盼每個基督徒都用心領受時,詩篇第40篇就浮現在我眼前,它的開篇是「我曾耐性等候耶和華」。誰不曾發現耐性等候是一種挑戰呢?但神在這首詩篇裡的啟示,會幫助我們學習如何耐性等候神,且進入更深之處。
  • 詩篇143-144篇 天天讀聖經20200903
    文 | 每日讀經 詩篇第143章 1 (大衛的詩。) 11 耶和華啊,求你為你的名將我救活,憑你的公義,將我從患難中領出來, 12 憑你的慈愛剪除我的仇敵,滅絕一切苦待我的人,因我是你的僕人。 詩篇第144章 1 (大衛的詩。)
  • 詩篇145-146篇 天天讀聖經20200904
    文 | 每日讀經 詩篇第145章 1 (大衛的讚美詩。) 詩篇第146章 1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我的心哪,你要讚美耶和華! 2 我一生要讚美耶和華。我還活的時候,要歌頌我的 神。 3 你們不要倚靠君王,不要倚靠世人,他一點不能幫助。
  • 晨間靈修|《詩篇》第二十三篇(3)
    *** 內容摘要 ***今天是我們第三次分享詩篇第二十三篇。我曾經用了大概是四個小時講過詩篇二十三篇,有人填上譜,有好幾個版本的歌,還有人寫了一本書。詩篇二十三篇真的太豐富了。第一天我講到「耶和華是我的牧者」,這句話非常的寶貝。一個人沒有神作牧者,他就是一個沒有重生的人;或者說,即使他重生了,他不是一個生命持續長進的人。
  • 詩篇91篇
    詩篇91篇:這是一首朝聖詩,作者很可能是聖殿中供職的祭司或利未人,由詩班向朝聖的人歌唱,述說神是敬畏祂之人的倚靠
  • 每日與主同行詩篇84篇8-12節 詩篇117-118篇釋經
    > 01 詩情禱語 (作者:尤金·畢德生) 6 月21 日|在禰的院宇住一日 詩篇第八十四篇
  • 每一篇詩篇都是一扇窗戶,惟有默想才能打開
    ,比如詩23篇等等,但是,也許並非每位基督徒都安靜默想過詩篇。那一首首曾經陪譜曲頌唱的詩歌,不是身處速食文化中的我們匆匆掠過就可以解其意的,而是要我們常常安靜默想,直到所有的身心都達到神那裡,並帶動我們「認識至聖者」,徹底降服在祂腳邊。 在新舊約聖經中,《詩篇》可能是最為人熟悉和喜愛的一卷書。歷代的信徒,都曾從中得到激勵、安慰、扶持和指引。 如此豐富的感動,和深入的默想分不開。
  • 詩篇第23篇
    這三篇是論主耶穌已往,現在,並將來的工作。二十二篇是主耶穌為羊受難。二十三篇是主現在做羊的牧人。二十四篇是主耶穌將來做信徒的王。主受了十字架的痛苦,才能為羊預備青草,並引他到可安歇的水邊。我們要知道牧人為我們流了血,我們才能享受牧人的愛護。本篇誠然是詩中之珍寶。本篇雖然只有幾句話,其中美味成了千萬聖徒最喜愛最得安慰的詩。大衛做牧童知道羊若沒有牧人就不能存活。
  • 詩篇135篇
    詩篇135篇中心:耶和華超乎萬神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