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0體育產業 每一步探索 皆為轉型升級蓄勢
在體育產業發展的歷程裡,2020年註定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復工復產的艱難,直播賣貨的大熱,居家健身的爆發,線上培訓的探索,封閉辦賽的無奈,以及掛牌上市的振奮……許多業內人士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這一年的發展與變化。
復工復產
任何行業盤點2020年,都繞不開「復工復產」這個關鍵詞。體育產業各細分領域為破解復工復產的難題,紛紛採取了積極主動的方式應對危機。
在海外市場不穩的背景下,體品企業以抓住內需市場破局。大健康是體品製造最重要的板塊之一,復工復產之後,其反彈發展速度最為驚人。根據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調研數據顯示,44.44%的受訪企業業務量在第二季度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提升。進入6月,以南通為代表的體育製造企業集群內,生產小件健身器材的廠商庫存全部清零,進入全訂單生產時代。
疫情後大眾對於健身的重視程度普遍提高,面對人們對體育消費的多樣化需求,體品企業重新審視自己的產品線。除了在單件產品研發上發力,一些企業重新審視產品線。以往,國內體品企業外銷市場基本以中低端為主,在體品消費高端市場中鮮見中國品牌,而在2020年體博會,體品廠商通過智能化的高科技產品表達他們在推動產品品質升級,進而重新引導市場發展的決心。
直播賣貨
2020年,鞋服行業各大體育品牌把業務重心向線上轉移。 「直播賣貨」成為企業轉型自救的一種嘗試。
安踏在復工復產的初期便推出了「全員零售」項目,超過3萬名員工及經銷商參與,旗下各品牌的銷售團隊及所有管理層紛紛「參戰」開微店,同時藉助品牌代言人、籤約運動員錄製運動短視頻,與消費者廣泛互動。同時安踏布局「線上連鎖」矩陣,通過微商城連鎖,各分銷商可以擁有獨立網店,並進行資金、商品、會員管理等層面高度自主的個性化管理,而總部可以統一協調,並通過線上營銷為各分銷商帶去訂單,提升業績。
網際網路是體品行業眾多中小微型企業的救生筏,眾多微小企業開始加快品牌線上渠道建設,無論是各大電商平臺還是自建APP、小程序,又或者是各類能夠吸引消費者的促銷、直播、拍賣搶購等方式,企業在努力嘗試努力做到數位化營銷渠道的全覆蓋,力求直面消費者,體品銷售行業正式掀起流量爭奪戰。
線上培訓
全員網課是2020年上半年教育系統的主題,在體育領域,網課也是流行詞。疫情之下,線下體育培訓在過去的一年長時間摁下暫停鍵,為了保持客戶黏性,維護師資穩定,攤平成本,體育培訓機構紛紛推出網絡培訓課程。
以近年來大熱的青少年輪滑為例,2020年上半年,眾多輪滑培訓機構開展一些面對輪滑初學者的線上公益培訓。一些輪滑俱樂部藉助線上教學與線上辦公,成功實現銷課與續費,緩解了培訓機構的資金壓力。最重要的是,通過線上公開課,有效提升輪滑文化的大眾認知度,而教練員通過一對一視頻連線教學也做好了會員關懷,增加客戶黏性。
在健身培訓行業,樂刻健身在疫情發生後發動全平臺8000多位教練開展線上教學。網上健身課堂不僅穩定了教練員的狀態,也成功為復工後的健身實體店引流。值得一提的是,線上健身人群走進健身實體店後,「雲」鍛鍊的習慣也繼續保持,在去年5月底舉行的樂刻運動線上嘉年華中,全國84萬家庭通過電視屏幕參與到健身運動的狂歡之中。
封閉辦賽
體育賽事恢復後,「封閉辦賽」成為眾多賽事舉辦的應對之舉。在這方面,CBA率先開始啟動,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賽事運營。在防疫顧問何劍鋒的指導和幫助下,CBA聯賽組委會制定了一份由10個章節組成、篇幅達34頁的《複賽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在這份內容非常詳盡的方案的指導下,賽場上的防疫工作事無巨細面面俱到。而在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後,CBA聯賽及時向前一步,將賽場向觀眾開放。從季後賽開始,觀眾人群擴大到學生、聯賽合作夥伴及俱樂部特邀球迷。正如姚明所說:「CBA複賽對於全面推進復工復產及恢復生活秩序的戰略意義深遠,其社會影響已經超出了籃球運動本身。」
CBA在防疫辦賽方面開了個好頭,中超聯賽接力辦賽也順利成功。不僅如此,中超更是把整套防疫辦賽的經驗傳播出去,把中國體育的防疫辦賽模式推廣到國際賽場。中超聯賽的成功複賽在全世界廣為傳播,亞足聯以及英超聯賽等歐洲頂級聯賽反響積極。亞足聯專門向中國足協詢問了中超的防疫方案,中國足協也派遣工作組提前抵達多哈,幫助中超俱樂部與亞足聯、賽區組委會溝通協調,將中超的防疫辦賽模式搬到了亞冠賽場上。
掛牌上市
2020年9月30日,隨著一聲清脆的鑼響,江蘇共創人造草坪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A股迎來「人造草坪第一股」。這家位於淮安市淮安區施河鎮的企業成為淮安市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第3家企業、第1家民營企業,結束了淮安沒有本土民營上市企業的歷史。
2020年12月15日,舒華體育於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發行完成後總股本約為4.11億股,發行價格為7.27元/股,募資總額為3.64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募集資金淨額為3.13億元。上市之後,資本市場對舒華體育報以積極反饋,連續漲停5連板,在2020年12月上市的50多隻股票中,僅有5支股票連板天數超過舒華體育。
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羅傑介紹,除了共創、舒華這兩家企業,近幾年,國內多家老牌工廠都在計劃上市,「作為體育產業實體經濟重要代表的體育用品製造業,越來越受到資本市場的歡迎,體育用品的龍頭企業以及各個細分市場的權重企業有望藉助資本力量,加之疫情的『洗禮』,提前完成自身對於行業資源度集中、市場佔有率進一步提高的戰略布局。」(轉自1月7日《中國體育報》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