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人的眼裡,孫子和外孫有什麼不同?這位老人講的是事實

2021-01-11 吳金豔說動畫

剛結婚的時候,搬到這個小區,平時上下班忙得不可開交,早上上班,晚上才回來,周末也是忙著和朋友聚會,後來有了娃就在家帶娃,每天要帶娃出去遛個圈,時間長了,跟小區的一些寶媽、寶奶很熟悉,其中也有姥姥帶娃。

小區裡有個小寶寶叫小葡萄,因為奶奶還沒退休,所以姥姥就帶她去了,她家很遠,是陝西西安的,我們在河北相聚的很遠,不像那些老大娘、老大娘,等到寶媽寶爸休息的時候,也可以回家看看,小葡萄除了小長假和過年,基本上都在這裡帶娃。

那天帶娃來了,幾個人聊起天來,說姥姥帶娃費力不討好,葡萄姥姥說:不,即使我在這裡帶娃,人家也先會喊奶奶,我今年初就有孫子了,每次視頻裡都是可親的,總是叮囑我要好好照顧自己,等以後工作的時候再給我買東西,要說啊,心裡還是跟孫子親,孫子也親,其實我們養老指望的還是兒女,孫子親不親無所謂,給女兒帶娃主要還是心疼女兒。

葡萄姥姥這麼說,果果姥姥聽了眼淚汪汪,果果姥姥是最不容易的人了,果果姥爺前些年過世了,果果姥爺的舅舅在大學念書,花錢的時候,將來要娶媳婦都需要錢,即便條件這麼差,果果姥爺還是幫女兒帶娃,這一帶就帶了兩年,果果姥姥說:「我也要整零花錢,不過在閨女家也不容易,爺爺奶奶家也不容易,外婆身體不好指望不上,女婿工資也不高,一個月掙四千多,還房貸兩千多,女兒們如果不工作,她們日子都不好過。

真是一家人,但不管日子怎麼過,都要往前走。

也有人說:姥姥帶外孫,什麼都不算,最後孩子還是跟外婆親了。

這些老奶奶說的倒有道理,不管是孫輩還是外孫,其實我們養老還是主要靠兒女,幫孩子帶娃主要也是想讓兒女生活的輕鬆些。

再者,付出也不算平淡,將來外孫長大了也會記得姥姥是怎麼對待他的。

親自帶娃,過年回家,那天二姨來我家跟媽媽聊天,她們說:每次視頻看到閨女忙忙碌碌的幫不上忙,心裡就不舒服,特別是孩子病了,自己一點也幫不上,心裡就更難受。

如果以前聽過這些話,或許會覺得無關緊要,現在自己做了母親,才開始了解到母親的不易,其實也只有自己帶娃,經歷過帶娃的艱辛,才會明白父母的不易。

所以,不管老人能不能幫自己帶娃,內心一定要平靜一點,多一點理解,少一點氣憤。

相關焦點

  • 帶孫子和帶外孫哪一種容易出力不討好,最後一場空?老人說出實情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帶孫子和外孫哪一種容易出力不討好,最後一場空?前幾天坐公交聽到幾位老太太在談論這個話題,有老太太表示帶孫子最後不落好的,也有老太太表示帶外孫不落好的。最後有位老太太她的觀點我很認可。
  • 外孫親還是孫子親?老大爺幾句話說到關鍵,讓人無法反駁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外孫親還是孫子親?在那些兒女雙全的老人看來,他們對此都是什麼觀點呢?答案無非是有兩種,孫子親或者外孫親。前幾天在一則帖子上看到這個話題的時候,被一位老大爺的評論給吸引了。那位老大爺表示,自己今年64歲,,對此他的看法是孫子親還是外孫親,主要看兩點。
  • 快樂老人報快速崛起的「孫子兵法」
    近日,湖南快樂老人產業經營有限公司董事長、快樂老人報社社長趙寶泉撰寫的《小趨勢——萬億老年市場窗口期悄然到來》一書正式出版發行,低調宣稱 " 我們可能不懂老人,但我們知道怎麼做孫子 ",系統披露了《快樂老人報》快速崛起、創造奇蹟的 " 孫子兵法 ",這個 " 孫子 " 不是《孫子兵法》的 " 孫子 "(作者孫武),而是爺爺奶奶的 " 孫子 ",全書內容卻也暗含了《孫子兵法》強調的兵者五事——道、天、
  • 老人應該看孫子孫女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不知道你怎麼看?
    老人應該看孫子孫女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不知你怎麼看?一,張先生,五十三歲,公司職工我覺得老人沒有義務給兒子照看孫子孫女,他們把自己的兒子、女兒拉扯大已經不容易了,還要照看自己的孫子、孫女,那老人的一生還有什麼幸福可言,現在我的兒子也娶媳婦了,他們的孩子我將來不給他們帶,給他們一些零花錢還可以,我辛苦工作了一輩子,等晚年的時候想和老友下下象棋,和朋友們喝喝茶
  • 兒子去世後,老人要求前兒媳和孫子盡贍養義務,事實讓人很無奈
    改嫁後,她和兒子的戶口都遷走了,原先繼承的宅基地也被小叔子霸佔了,地歸了公婆種。但現在,陳伯伯老兩口種不動地了,就想讓子女們養老。可是小兒子和女兒竟然提出,養老要三家一起,意思還得找前兒媳和孫子。不過,前兒媳都帶娃改嫁幾年了,忽然有前公婆找自己養老,她覺得太說不過去了,當即就表示:「兒媳對公婆沒有贍養義務,況且是前兒媳!」
  • 為了孫子能參軍,這位老人不得已亮出身份,首長親自迎接!
    無論是古時候還是近代的抗日戰爭抗美援朝戰爭,都有無數這樣的仁人志士前僕後繼,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戰爭結束後國家歸於平靜,退役的老兵有的繼續在軍隊任職,有的則隱姓埋名過著自己的平淡生活。今天要講的劉祚坤老人就是這樣一位老兵,他隱姓埋名了42年,如今為了自己的孫子才再度出山,而首長知道後竟然親自邀請他國慶觀禮。
  • 老人晚年的悲哀:為孫子犧牲自己晚年幸福的老人,可悲可嘆
    一家人和和睦睦,從來沒有算計過父親的財產。如今,小兒子心裡怨恨著老人,覺得老人只圖自己快活,就不管他老薑家孫子的死活了。作為大姐,在兄弟們眼裡,她是潑出去的水,娘家的事情按理她不應該管。可如今,父親年齡大了,老大又不願說什麼,只好由她這個大姐出面了。
  • 姥姥有義務帶外孫嗎?這位女婿的做法超讚,難怪日子過得很幸福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有孩子後,如果寶爸和寶媽忙工作,不能親自帶孩子,一般家庭都會選擇讓家裡老人過來幫忙。而奶奶們幫忙帶孫子似乎也是最合理的,有的家庭如果因各種原因,奶奶們不願意,實在沒辦法,姥姥們才會來幫忙。那麼問題來了,姥姥有義務帶外孫嗎?先來聽聽這個故事。
  • 送什麼禮物給老人會讓老人很開心?
    農村有句老話,"拿著豬頭進不了廟門"。意思是說,到和尚廟裡上供上豬頭不受歡迎,因為廟裡和尚講究不殺生不吃腥。晚輩給老人送禮物從道義上講,義不容辭、天經地義。但老人芸芸眾生良莠不一,需求肯定不一樣,所以送禮物要區別開來根據實際情況,老人缺少什麼、喜歡什麼、送什麼。
  • 老人的身體特點和年輕人有什麼不同?
    人一生的年齡段身體變化主要有嬰兒期、幼兒期、兒童期、少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在不同年齡階段身體會有不同的變化,而到了老年期,會出現以下幾個顯著的問題:視力下降聽力下降下面通過不同圖片的顯示效果來模擬老年人眼中的圖像:此外,老年人的視域也會變窄,導致注意不到視野邊緣處的信息,存在盲區。比如老人在過馬路時,由於脖子和腰的轉彎能力下降,再加上視域變窄,導致老人通過馬路時很難注意到兩邊來往的車輛。
  • 四川5旬老人抱著一歲孫子墜樓,老人死亡,孩子倖存
    不管孩子們想要什麼,他們都會滿意的。」為此父母都感嘆自己小時候怎麼沒有得到這種待遇。近日,在四川自貢龍潭鎮發生了一起奶奶抱著孫子跳樓事件。根據附近居民說,老人今年50歲,是孩子的奶奶,平時回到附近的茶館打麻將,老人兒子和兒媳婦平日在外地打工,老人在家帶孩子。當時有人聽見砰的一聲,還以為是高空墜物,便出門查看情況,這才發現是樓上的人躺在地上,孩子還在老人懷中哭,可能是因為墜樓嚇到了,於是圍觀群眾連忙撥打120急救。老人墜下來時,還在樓下有一塊雨棚,為老人和孩子起到了緩衝的作用,救了一歲孩子一命運。
  • 老人綁著孫子去救貓,心也太大了,網友驚呼:貓比孫子還親!
    最近網上流出了一部視頻,從現場視頻畫面可以看出,一位老人,為了救被一隻困在3樓的小貓,用繩子捆綁住自己的外孫,把他從5樓吊下4樓,只見小男孩綁著繩索,懸空降至4樓陽臺,然後把貓抱在懷中,最後大人們的努力之下,被拉了回去。
  • 姥姥幫忙帶了3年外孫,卻「費力不討好」,被外孫一句話狠狠扎心
    在女兒生了外孫之後,女婿就把自己的媽媽接來照顧他們一家人的生活,可是自己的女兒卻因為婆媳矛盾和婆婆發生了很多衝突。婆婆帶孫子到了五歲的時候,女兒就因為一件事情而爆發,再也忍不住把婆婆送回老家。然後就把林姥姥接了過來,讓她來幫忙帶自己的孩子。
  • 北京:老人突然接到「外孫」來電,隨後立刻跑到銀行匯款
    原以為是外孫打來的問候電話,沒想到這噓寒問暖背後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陷阱。宋大媽的外孫正在上高中,第二天一早,電話又響了起來。電話中裡的外孫說,自己把同學電腦弄壞了,需要賠償一萬多元錢,不一會,老師電話也打了過來。電話中的老師說,宋大媽的外孫打傷了同學,還需要賠償三萬多元錢的醫藥費,當宋大媽提出把錢送到學校時,對方拒絕了。
  • 守初心擔使命《快樂老人報》以「孫子兵法」撬動文化養老
    他們低調宣稱,「我們可能不懂老人,但我們知道怎麼做孫子」,在實踐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孫子兵法」。雖然此「孫子兵法」非彼《孫子兵法》,但卻暗含了《孫子兵法》強調的兵者五事——道、天、地、將、法。《快樂老人報》的成功之道,無疑給陷入低迷的報業的發展提供了諸多啟示。道:看準趨勢,調整路線,守住初心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孫子,請把房子還我」,隱形「隔代啃老」,讓75歲老人愛恨交織
    其實「隔代啃老」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只不過這種方式很「隱秘」,一般老人是察覺不到的,但萬事皆有度,啥事過了都會影響彼此的情感。「孫子,請把房子還我」,隱形「隔代啃老」讓75歲老人愛恨交織之前在電視上看到過一個調解故事,一位75歲的阿姨有兩個兒子,一個孫子一個孫女,阿姨的老伴還在世的時候,答應兒子,將來要把這個房子過戶給孫子,但前提是孫子已經結婚了。
  • 本山大叔外孫顏值真是高,10歲就是「小戲骨」,網友:像易烊千璽
    所以現階段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出現了由老人幫忙照顧孩子的現象,雖然老人照顧孩子,也有一些寶媽覺得育兒理念不同,總是產生分歧,可是不得不承認,老人帶娃也有一定的好處,不僅減輕了父母的負擔,也是疼愛孫輩的表現。本山大叔外孫顏值真是高,10歲就是"小戲骨",網友:像易烊千璽。
  • 臨潁臺陳鎮這位老人四世同堂,後輩50餘人共同為他慶生
    對於中國人來說,家人、親朋團聚一堂,「年」便有了其最該有的「味道」,臨潁臺陳鎮木鍁呂村的呂振忠老人深愛這種「年味」。每年正月初六,呂振忠老人生日當天,兒孫們都會從四面八方攜家帶口齊聚木鍁呂村老家,話話家常,互道祝福。
  • 「一大會址」日記|人氣回升,老人帶5歲重外孫來感受氛圍
    【編者按】2017年10月31日,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集體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浙江嘉興南湖紅船,在廣大黨員幹部群眾中引起熱烈反響。「紅星是什麼意思?」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分布圖前,小男孩指著牆面詢問身旁的老人。老人並未直接解釋,而是告訴孩子,其中一個紅星所在的地方,就是上海,是他們腳下的地方。
  • 農村老人要為生活勞碌,而城裡老人如此悠閒自在,你有什麼看法?
    由於目前社會上存在很多的差別,導致農村老人和城市老人,在日常生活方面存在兩種絕然不同的狀態。現在農村老人六七十歲,還要種田從事農業生產勞動,維持生活;而城市老人則悠閒自得的,享受天倫之樂,安度晚年。這兩種老人在晚年生活狀態上是完全不一樣的。他們中間究竟有什麼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