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辣椒網評:寫好脫貧摘帽後「銜接轉換」的下半篇文章

2020-11-30 紅網

近日,隨著貴州省6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出列,我國832個貧困縣,尤其是掛牌督戰的52個深度貧困地區全部脫貧摘帽。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黨員幹部飽含「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的人民情懷,一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這個高難度「加試題」,一手堅持脫貧攻堅目標不動搖、標準不降低、時間不延遲。

然而,應該認識到,貧困縣摘帽、區域性整體脫貧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性任務和標誌性指標,並不意味著不存在返貧致貧風險和城鄉發展不均衡等問題,更不意味著我們可以「躺在功勞簿上」歇歇腳、打打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把「鄉村建設行動」作為「十四五」時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點任務,擺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脫貧摘帽作為奮鬥的新起點,蹄疾步穩地寫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轉換」的下半篇文章。

推動規劃銜接,實現從「斷層」到「過渡」的轉換。「十四五」時期既是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的第一個五年,也是實現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平穩轉型的過渡時期。相比於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作為更高層次的接續性規劃,既要避免「斷崖式」的全面撤退,也要防止「跨越式」的一蹴而就,而是要有「過渡式」的循序漸進。恰逢制定「十四五」規劃,我們要針對不同發展水平、村莊類型,加強分類規劃、梯次推進,綜合考慮人口流動、區位條件、發展趨勢和城鎮化現狀等因素,遵循鄉村建設規律,銜接好市縣總體規劃、鎮村發展總體規劃、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易地搬遷、產業調整等專業規劃,實現村域層面的「多規合一」,防止「規劃斷層」和「千村一面」。

推動機制銜接,實現從「探索」到「傳承」的轉換。我國的脫貧攻堅之所以能取得舉世矚目的顯著成效,關鍵之一就是建立了一套相對完整的減貧機制。在長達5年的脫貧攻堅戰中,我們制定了「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責任機制,創新了「保留一批、延期一批、整合一批、取消一批」的統籌機制,探索了「四個不摘」「五個一批」「六個精準」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推動從脫貧攻堅轉向鄉村振興,要善於總結有益經驗,借鑑有效做法。在傳承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五級書記」齊抓共管的體制機制,研究出臺責任落實、組織保障、工作推進等實施細則,科學研判需要延續或升級的產業和項目,建立更加合理的責任體系、監管體系、考評體系,在鄉村振興的過渡階段延續機制保障。

推動政策銜接,實現從「特惠」到「普惠」的轉換。當前,我們的扶貧政策是典型的幫扶性政策,但到了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我們更需要轉變成關於「三農」的支持性政策。按照鄉村振興的目標要求,我們要採用差別化方法,分類確定需要取消的、接續的、完善的、強化的原扶貧政策,促進特惠性政策向普惠性政策、臨時性幫扶政策向常規性支持政策轉變,把針對個別貧困戶的脫貧攻堅舉措調整為針對鄉村低收入的社會保障舉措,增強政策的延續性和擴展性,使原有的政策力度不減、時效不斷、範圍更廣。

推動要素銜接,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換。對於某些深度貧困地區而言,要順利跨入鄉村振興的新階段,必須從根本上長期實現產業發展和要素流通的「雙循環」。一方面,要強化要素的「整合」,把脫貧攻堅、公共事業發展和涉農資金等多方投入統籌起來,充分發揮要素整合規模的合力效益,注重提高城鄉基礎設施的協調性和公共服務的均等化,重點抓好交通運輸、農田水利、電商物流、網絡寬帶等農村產業基建配套,為鄉村經濟的網絡化、數位化轉型提供支撐。另一方面,要強化資金「撬動」,通過獎補、貼息、擔保、入股等方式,創新農戶與新型經營主體的利益聯結機制,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的槓桿作用,加強扶貧資產管理,引導財政、金融和社會類資本更多投向鄉村振興事業。

華夏千年文明史,正是一部渴望擺脫貧困、實現國富民強的奮鬥史。無數先人對美好生活的呼喚,響徹歷史的星空。今天,我們身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滾滾洪流中,就要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個時代最強音,繼續為農業的順天應地、農村的改天換地、農民的歡天喜地而謀發展、增福祉、譜新篇。

相關焦點

  • 常寧:46個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
    今天上午(10月10日),「請人民閱卷」衡陽市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在市新聞發布中心舉行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目前,常寧市46個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建檔立卡貧困戶15239戶47828人,已脫貧13665戶44377人,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6.5%下降到0.45%。2019年獲評湖南省「脫貧攻堅先進縣」,在省扶貧開發工作考核中被綜合評價為「好」的等次。今年,常寧市剩餘貧困人口全部達到「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年底將實現全面脫貧。
  • 四川新聞|涼山普格:脫貧有路 奔康有方
    就在上月中旬,涼山州普格縣等7個貧困縣脫貧摘帽今天的新聞行動「鄉約小康」 ,就由我帶著大家前往剛剛脫貧摘帽的普格縣,一起去看看那裡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涼山州普格縣螺髻山鎮德育村第一書記 王新:我們整個村上的土地都比較貧瘠,荒山荒坡都比較多,後來我們轉來一想,既然背靠螺髻山和九十九裡溫泉瀑布,能不能在旅遊產品這一方面做一些文章。
  • 晴隆:人口普查與脫貧攻堅同步推進
    當前正是晴隆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最後衝刺的關鍵時期,該縣緊緊圍繞「質量高、成色足」脫貧摘帽目標,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為契機,紮實開展逐村逐戶逐人走訪工作,全力查缺補漏,對標補短,開展全面排查整改, 確保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各項目標任務。
  • 肥城市新城街道:精準幫扶助脫貧 多措並舉保長遠
    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力落實「兩免兩減半」、「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特種疾病免費救治等多項舉措,結合街道辦事處兜底保障醫療費用補貼政策,全面構築貧困人口醫療保障網,全力阻斷因病返貧現象發生。
  • 大型脫貧攻堅紀錄片《激越怒江》即將播出,敬請期待
    該片以習近平總書記深情牽掛為主線,通過一個個生動鮮活的人物故事,一句句樸實無華的群眾語言,一次次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真實記錄了怒江州各族幹部群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全面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奮鬥歷程;真實紀錄怒江深度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同胞「一躍千年」的歷史性跨越;真實反映了怒江深度貧困地區發生的歷史性巨變。
  • 80後小夥成三明「李子柒」,拍短視頻帶貨幫鄉親脫貧致富
    廖省華大學畢業後,曾輾轉泉州、石獅等地從事服裝設計工作,兩年前才回到了家鄉。「當時看到村裡很多農產品賣不出去,而那時候開始短視頻帶貨又很火爆,我就決定在老家試試。」他說。下一步,廖省華還打算去多個平臺搞直播帶貨,幫父老鄉親們把更多農產品推銷出去。
  • 【尋找最美基層民警】龔廣濤:脫貧路上群眾的貼心人
    面對群眾的疑問,他暗下決心從頭幹起,不幹出一番事業,決不收兵。用他的話說:治貧如醫生看病,望聞問切,先摸清底數,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對症下藥」。他克服困難,拿著寫著他姓名、電話的扶貧聯繫卡,挨村挨戶發放,告訴村民們有困難就給他打電話。
  • 脫貧路上最美笑臉⑤丨石門李群芳:山臻出大山 百姓幸福來
    脫貧後的李群芳,不忘黨和政府幫助,繼續利用網絡平臺幫助百姓致富。2008年大學畢業後的李群芳,在杭州找了份收入不錯的工作。在杭州這個電商之都,李群芳耳濡目染了許多網絡運營的信息,也有一些記憶深刻的機遇。一次,她帶著家鄉的臘肉和野菜到公司食堂加工,被香味吸引過來的公司領導對這些山裡貨讚不絕口。他們對我說,這麼好的東西,今後多搞點來,有多少要多少。我只是輕輕地回了一句:「太遠了,不容易搞過來的」。
  • 第12集上架後,《重啟》網評驟降,豆瓣數據被《鬼吹燈》反超
    各人好,這裡是暴走科技。但是,當作1部在開播以後連續七天斬獲網播指數榜首的《重啟之極海聽雷》在7月22日更換第11,12兩集以後網評驟降接待批評區留言哦~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大家多多「關注」我吧,第一時間獲取最新資訊!
  • 下|制服超帥氣飛行員男主:你的愛意,只準降落在我心上
    大家好,我是持續推文不斷更的徐徐瞧~這篇繼續推薦男主是飛行員的文喲~本來是想一篇寫完的的,但是發現心頭愛實在太多,都捨不得割捨,所以就寫了個上下集!網評:淡漠強勢的白富美女主VS沉穩溫柔的狗子男主男主因為家庭原因放棄當飛行員的夢想,當了一個外賣員,因為經常給女主送外賣,一來二去就喜歡上了女主。
  • 必看快穿文合集下:渣男憑什麼你隨便回頭,我看起來像要收垃圾?
    大家好,我是持續推書的徐徐瞧~這篇文是繼續推薦必看的快穿文~其實看快穿最快樂的應該就是逆襲這個就像是如果在現實生活中,你知道一個人是隱藏的大佬,那你肯定會不自覺的對他好一點。但是如果什麼都不知道呢?姐妹們對這個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喲!
  • 半碗飯哥哥
    只有等我和父親先後離開桌子後,繼母才會趁我們不注意,迅速將我剩下的那半碗飯倒進「餵」的碗裡。天,我照例剩下半碗飯,但我卻悄悄溜進廚房,舀了一勺鹽倒進碗裡,然後回到桌邊,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放下碗筷。等我走後,繼母照例將那半碗飯給了餵」。這一幕被幸災樂禍的我,躲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不知有詐的「餵」,猛扒了一大口飯,沒嚼幾下,他就表情痛苦地吐個不停。哈哈哈!」我終於忍不住笑出聲來。
  • 高科趣聞連載(11)權品等高科才子寫文章批我,歡迎向我開炮!
    編者按:寫了很長時間的高科,很少專門寫自己,平時在文章裡面偶爾插入一些自我評價,也時常被人詬病,有的人說我每篇文章都不忘花很大篇幅自誇,這個說法有點誇張,我沒有那麼自戀,我明白自己也是一身的臭毛病,雖年過半百依然一事無成,費盡心思寫了一年半的高科,碼字幾百萬,也僅僅是獲得一個毀譽參半的結局,實在不算什麼成績,並不值得驕傲。
  • 故事:少年寫討伐城隍神助紂為虐文章,幾天後隴西城隍換成這美少年
    因此,謝書生便忿忿不平,回到屋裡就寫了一篇討伐城隍神的文章,文中嚴厲斥責了城隍神助紂為虐貪贓枉法。城隍神氣惱,他不給謝書生託夢,反而給他的老師託夢威脅說道:你教的好學生,他竟敢寫文章斥責本神,趕緊規勸他,把不敬神的行為改正過來,否則將要大禍臨頭了。老師從夢中醒來就把謝生叫起來問:你寫斥責城隍神的文章了嗎?謝書生看老師被他氣得臉都變了顏色,他哪裡還敢承認,便否認說沒有寫。
  • 故事:他出生就會說話寫文章,擔心被視為妖孽,刻意裝成啞巴
    一晃就是大半年,這一天,寺廟裡的母馬臨產,生下一匹小騾駒。那時候,寺廟裡都有財產,有一些寺廟裡還有田產,寺廟裡需要採購日常生活物品,故此養著騾馬,代替腳力。這一天,汪秀才正在家裡寫文章,突然來了一位客人拜訪他,他趕緊擱下毛筆去堂屋會客,陪著客人敘話。 汪可受到書房裡玩耍,看見父親的文章,讀了起來,發現還沒有寫完,忍不住手癢,提起筆來,把文章接著寫完。寫完後,他就玩耍去了。 客人走後,汪秀才回到書房裡繼續寫文章,發現文章已經寫好,讀起來文採斐然,才學不錯。他無比驚訝,喚來家人問道:「剛才誰來過我的書房?」
  • 鄉居隨筆(1)職業寫手,只有寫好與寫差,沒有寫得出寫不出
    窗外的雨棚告訴我,昨晚睡覺時還下得激情澎湃的雨已經是淅淅瀝瀝了。外境靜謐,內心清明。選日子不如撞日子,何不就從今天開始自己的鄉居隨筆呢。從十五歲上初三時開始寫日記,與自己對話,直到大學畢業那年,最後一本日記丟失在河南靈寶鐵路邊的鄉野中。後來雖然沒有以日記的方式寫作,但寫作的習慣卻一直保留著。1998年,開始發表作品,才知道自己還有賣文換錢的本事。1999年秋始,在鄉下過了一年。2000年春節後開始在某周刊上寫專欄,一周一篇1500字,在刊物上排出來就佔一頁紙,能得到300元稿酬。因為是財經類刊物,又是在深圳,這個標準在當時算高的。
  • 推打字n號的文,沒有所謂的極品,所有文章娓娓道來
    打字機n號大大寫的快穿文,所有的文章娓娓道來,上下銜接比較好,很好看,大大寫的文章我都看過,不落熟套,我現在正在追的是他寫的《穿越種田文的那些年》裡面的每一個小故事都特別的好看,女主每次都是重生為一個寶寶,沒有和原女主搶什麼資源,也沒有搶原女主的機遇,而是過自己的生活,有的小劇場有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