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居隨筆(1)職業寫手,只有寫好與寫差,沒有寫得出寫不出

2020-08-28 胡槐民

鄉居小院

寺院生活對我的重塑三觀影響是深遠的。

比如說,凌晨四點半醒來就睡不著,一般人會以為是自己身體出了問題,不正常了。我卻知道,按子午流注的說法,這個時辰陽氣發動,自動醒來才說明身體正常。在寺院中,這個點是早課時間,大殿的鐘聲已經敲響了。

我是在一個清晰的夢境後,醒得炯炯了。一個書生,類似於連那樣的草根逆襲的鳳凰男,為了得到某一樣寶物,隻身去探一個幾百年歷史的莊園,為了方便在莊園中活動,與莊園中的侍女玩曖昧。清秀的面孔與溫文的氣質讓侍女著迷,侍女雖然長得不美,雖然地位低賤,對他付出的感情卻是純潔與真摯的。當他想方設法打聽到了寶物所在之處時,便放手一搏,去探個究竟。未料這百年莊園的宏大建構卻大有機巧,每一處他自以為會通向目標的道路都會將他導向莊園邊緣的一處高地,甚至每一處高地都可以互望,那裡都有一個沉鬱孤獨的人在看守。當然,所有的高處相對於莊園中心的塔樓來說都是低的,在那裡可以看見所有的高處。侍女就在塔樓中看著剛剛背叛了自己的那個心愛的人,在一處處的高地之間無助地奔波,直到她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急急衝下塔樓,去解救他。兩人激動地擁抱在一起……

然後我就醒了,開燈看時間,凌晨四點半。我多躺了一會兒,把情節重溫了一下。細節就像清水繪畫,很快就漶散不清了。大致的情節還是記住了,然後就閃過一念,這個鳳凰男就是清華園的J老師。

活動活動身體,喝了一杯熱水。窗外的雨棚告訴我,昨晚睡覺時還下得激情澎湃的雨已經是淅淅瀝瀝了。外境靜謐,內心清明。選日子不如撞日子,何不就從今天開始自己的鄉居隨筆呢。



鄉居小院

對於我,寫作是相伴多年的一種娛樂活動。從十五歲上初三時開始寫日記,與自己對話,直到大學畢業那年,最後一本日記丟失在河南靈寶鐵路邊的鄉野中。後來雖然沒有以日記的方式寫作,但寫作的習慣卻一直保留著。1998年,開始發表作品,才知道自己還有賣文換錢的本事。1999年秋始,在鄉下過了一年。2000年春節後開始在某周刊上寫專欄,一周一篇1500字,在刊物上排出來就佔一頁紙,能得到300元稿酬。因為是財經類刊物,又是在深圳,這個標準在當時算高的。一個月有1200元收入,在當時的北方,又是住在農村,這個收入還不錯。當時妻子在鄉鎮中學教書,一個月收入也就是三百多而已。

後來,因為有那麼多公開發表的作品墊底,我就順利地進入了媒體行業。那些年的媒體,是很風光的職業,先是報紙,後是雜誌,收入不錯,還能裝X。在媒體工作,有一份穩定的收入。記者有底薪還有上稿工作量與稿酬。外面的專欄與投稿還可以照常經營,又是一筆收入。在雜誌社,當我從記者熬到編輯,再熬到編輯部主任時。每個月裡外的收入就可以過3000了,那時妻的工資也漲到了600多,我的「優勢」地位還是存在的。

寫作,從一種私人愛好變為一種職業。好處是經過了職業化的高強度訓練,寫作就從一種隆重的儀式變成一種日常的習慣,培訓新人時,我常說一句話:「作為一個職業寫手,只有寫得好寫得差,沒有寫得出寫不出」。我在狀態最好時,在供職的月刊上,一期可以發表3-5篇文章,再加上周刊的專欄一個月4篇,還有其他報刊的約稿與投稿,一個月也會有個一、二篇,這樣算下來,一個月攏共會發表近20000字。這個出產量,對於一個文人來說,已經很滿足了,收入滿足,虛榮心也會滿足。

後來又陸陸續續在幾個媒體工作過,行業跨度有些大,沒有形成有效的資源積累,但能保持一種話題上的新鮮感。

自媒體時代的到來,敲響了傳統的喪鐘。尤其是平面媒體,陸續縮編直至關張。在報紙,最優秀的寫作者最先被辭退,寫專欄的馬XX去教少兒寫作課了,聽說收入還不錯。寫深度報導的孫X開始給老革命寫小傳,也不掙什麼錢,就圖個不讓手生。老婆不高興,他就搬去和老父親住,一個月有1000元失業保險收入,他主動給父親交500塊生活費。

我開始寫公眾號,說是垂直領域競爭少,可我這個領域也太垂直了,坡度陡得有點掛不住人的架式。好在我有過去垂直領域雜誌的讀者捧場,寫了三年,斷斷續續的,才積累了幾千個粉絲。收入也沒統計過,大致有個兩三萬吧。一開始的收入全憑讀者打賞,可許多讀者加微信聊天,漸漸成了朋友,這倒讓我有些不好意思了。有幾個朋友,每文必賞,看那手速,我甚至猜他們是先賞後讀的。我知道這裡面有許多朋友都是以幫襯我生活的心態打賞的,這讓我既感動又慚愧。後來開通了廣告主,可以在流量上得到一點收入了,這才正式算個自媒體人了。(歡迎移步指導本人微信公眾號「東林的佛唱」)

待續……

相關焦點

  • 吸睛的網絡小說書名和簡介如何寫?十年寫手分享金牌編輯親傳技巧
    網絡小說創作中,書名到底如何起,簡介到底如何寫才可以吸引籤約編輯和讀者? 十年創作齡的不知名寫手小鯰魚將在各大網文平臺金牌編輯指導的,「如何創作出讓人眼前一亮的網絡小說書名和簡介」的相關技巧分享給大家。
  • 徐皓峰寫大院子弟與胡同玩家的江湖,是青春也是武俠
    徐皓峰的武俠小說與大眾印象中傳統的武俠小說大不相同,有人說他開創了屬於徐皓峰的武俠世界,不是少年報仇、江湖義氣、實現自我的「爽文」,反而充滿了現實的無奈,故事裡沒有高強武功,沒有絕世高手,沒有金庸的紛繁,沒有古龍的浪漫,只有武人作為一種職業與所有人一樣面對辛酸現實的無奈悲涼。
  • 寫出《金粉世家》的張恨水,也寫武俠小說
    所以真要寫遊俠小說的話,四川的袍哥,兩淮的幫會,倒真有奇奇怪怪及可歌可泣的故事。但還是那話:「俠以武犯禁」,非文人可以接觸,縱然接觸,也不敢寫。往年,日本人對於中國的幫會,也很有興趣去研究,寫出文字來,卻都是隔靴搔癢之談。在國人自己,就很少為這個出專書的。因為越知道詳細,越不能下筆,怕得罪了人。若以圈子外的人去寫小說,那是會讓人家笑掉牙的。因之社會上真的遊俠,沒人會寫,沒人敢寫。
  • 南派三叔寫精神病院題材小說——與「世界」的痛苦和解
    有人看一整天微博,可能什麼想法都沒有。有天賦或是敏感性的人格,可能產生出無數情緒和想法,並需要去抒發,不管是通過攝像機還是文字。但這種敏感會讓你受到的任何衝擊都比不敏感的人要大。他們會用藥幹預我的睡眠時間,但是沒有用,我該失眠一樣會失眠,還焦躁還是會焦躁。因為躁鬱症(雙向情感障礙)要麼極度嗜睡,要麼極度亢奮。
  • 《萬古神帝》真的寫得很水嗎?其實不是水,而是寫得好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飛天魚如今已經沒有認真的創作這本網絡小說了,畢竟寫得實在是太水了。因為這樣一個方面可以合理地解釋為什麼《萬古神帝》不是寫得水,而是寫得好。完全不需要發展了啊。,足足用了幾十萬字的筆墨去描述,實在是沒有必要,其實狩天大宴這個部分在《萬古神帝》的整體結構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進行細緻化的描寫很有必要。
  • 要寫就寫不一樣的小說推薦黑卡書評(原創)
    「我這輩子最後悔的,就是有花不完的錢,不花還不行……」——石磊最後說。從宏觀角度而言,我們生活的這座蔚藍星球上的70億人口,著實沒什麼不同的,有錢沒錢,有權沒權,長的好長的不好,最終都只能在時間面前被分解為一堆原子。可是從微觀角度來看。。。。。。
  • 要寫就寫不一樣的老小說推薦琴帝的書評
    小編有文說過,只寫不一樣的,琴帝在當時網絡小說風靡的時候,大部分作家在苦思冥想的寫玄幻修真的時候,唐家三少,把目標放到了新架構上,就像簡介上寫的開創了音樂魔法的先河,顛覆了以往的設定,這就是我推薦的理由。
  • 你以為今年只有你們難嗎,十八線寫手也很難
    大家好,我是十八線寫手蕭盛。說起來這幾年來我也算是出了不少書了,但我有個毛病,就是太正經。從《大秦宣太后:羋氏傳奇》到今年的新書《天下蒼生》,都逃不開正經兩字,就是那種你讀第一段就知道那是正兒八經的歷史小說的感覺。
  • 小說:為賺稿費,三個女生竟想出這種辦法寫小說
    三人覺得在網上寫文,也是一條不錯的出路,而且不用朝九晚五,不用看老闆的臉色,於是頭腦一熱,就一起辭了職,在市郊合租了一套便宜的房子,對著各自的電腦開始了職業網絡寫手的生涯。三個女孩兒,都算不上勤快人,除去逛街和睡懶覺的時間,每天也就六七千字的產量。她們籤約的那家網站,要求作者每日三更,每天至少更新一萬字,每月要上傳三十萬字以上,才能拿到一千元的全勤獎。
  • 月賺百萬的仙俠玄幻小說大綱,應該怎麼寫?
    雖然我不是網絡作家,也沒有月賺百萬。但我看了很多暢銷榜上的網絡小說,經過幾天努力的分析,總結出一套大神作者們的小說大綱。如果寫的不好,還請勿怪。網絡小說有很多類型,有玄幻、仙俠、奇幻、都市、歷史等。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玄幻、仙俠、奇幻這等想像力豐富的小說大綱。畢竟這些類型的小說受眾最廣,讀者最多。同時讀者對作家的要求也比較少,只要劇情流暢,沒有太大的邏輯漏洞,對於其他要求的就比較少。好了,廢話不多話,開始正文。
  • 蒯樂昊,不要玩了,快去寫小說
    自從《人的困境》(單讀17)首發了蒯樂昊的三篇小說,我們就打上了這個作者的主意,覺得她是講故事的高手,完全應該多寫。轉眼兩年過去,一篇一篇小說發表,5 月初統稿,文檔貼在一起竟已有了 16 萬字。但是我很快就意識到,所有的這些事情裡面,我最擅長的還是寫東西。單讀:你職業上的寫作任務已經很重了,為什麼還要寫小說,驅動力何在?蒯樂昊:因為我想表達的東西,職業上的報導寫作已經不能完全承載了,溢出的部分就變成了我的小說。
  • 番茄寫小說最強攻略
    向、小品類)男頻落寞:349023051冬冬:2896377695女頻J O :1748420113大喬:2327653761腰腰:2596810126阿萊哇:3063734467斷續續:5680134654.建議你投稿飛盧風和戰神文。
  • 作文寫了那麼多年,我還是不會寫故事
    我覺得,可能許多看小說的朋友,都有自己寫一本小說的想法。最近在玩手機 遊戲《萬國覺醒》,不知道大家玩了沒有。這是一款戰爭策略的遊戲。我想以此為模板,寫一本架空的戰爭小說。名字是《末落領主求生日記》,大概是寫一個小領主不斷成長,最終稱霸天下的故事。
  • 你想過在墓碑上寫什麼嗎?
    我仔細翻了翻,整理出一份老石的簡歷:姓名:石彥辭別名:石匡臣性別:男生卒年:唐宣宗大中七年(853)——梁開平四年(910)職業:高級公務員學歷:沒說社會關係:曾祖父:石饒,高級公務員祖父:石貞,高級公務員
  • 中師生:宋春明給林翠翠寫了一封簡訊
    曹振峰《中師生》連載(33):宋春明給林翠翠寫了一封簡訊按:中師生,用不竭的努力,為中國教育撐起天空。由陝西作家曹振峰創作的長篇小說《中師生》也已經完成,並在文學雜誌《陝北》上選載了8萬多字。曹振峰,陝西省榆林市佳縣人,中師畢業,後取本科,中學語文高級教師,陝西省作家協會會員。經曹老師同意,我們連載他的作品。全書近30萬字。
  • 也太會寫愛情了
    《春日序曲》是之前火遍全球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原作者安德烈艾席蒙的一本書,《西雅圖時報》的書評說如果要給這本書摘抄金句,要抄完整本書了,這並沒有誇張。作者的文字非常有畫面感,沒有很燦爛的詞語,看上去就是在絮絮的描述,寫著寫著就寫到你心裡了,寫著寫著就像搭起了一個小圍牆,讓你走進作者搭建的語境裡。第二天在我住處的早餐桌上,他留了一個信封。『我認為你是上天送來給我的。永遠屬於你的勞烏。』從來沒有人對我說這話——說我是上天送去給他的。。他在我上樓時逮住我。
  • 46釐米,150多個字,寧波餘姚出土的漢簡上寫了什麼?
    我們熟悉的漢簡,如居延漢簡現場出土的木觚上有一句「餘姚縣官□鄉臨江裡」,指示了該地的地名。「從當時行政區劃來說,縣下面有鄉,鄉以下有裡」,該遺址所處「臨江裡」,應該就是一個基層聚落。以往,考古發現多集中於城邦,很少有人主動把目光放到村落,這也是有關可類比的材料不多的原因。
  • 我一個寫懸疑的,文筆好壞重要嗎?
    早期的《謀殺官員》系列(出版後改名《高智商犯罪》)一開頭,整個工商所的人駕車旅遊時集體失蹤。在網絡碎片化閱讀時代,這無疑比東野圭吾式的慣常開頭(隨著刑警的視角去引入一個兇殺案的調查,給出詳細線索)更能讓讀者快速進入故事。
  • 你好,這是給你寫的信
    (更文時間:每周一/三/五晚上11:13分) 在今天的推送之前,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好消息:還記得七夕那天,我在公眾號做了一個抽獎活動,結果中獎的那位讀者,私信我說她脫單了!!(我想,不能就讓我一個人酸著,哼!)
  • 在牢裡,能寫日記嗎?
    《我的坐牢日記——花信女孩被偷走的三年半(13)》在牢裡,能寫日記嗎?此文為今日頭條上連載的原創作品,每日更新,想了解更多,歡迎關注【大坐牢家】! 有網友問我,不是說寫坐牢的日記嗎?為什麼不是寫坐牢的生活,而是對人生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