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金粉世家》的張恨水,也寫武俠小說

2020-08-23 四川文藝出版社


武俠小說的我見

張恨水


人有所能,有所不能,寫社會小說,就寫社會小說,其實不必寫以外的題材的。當年我寫小說寫得高興的時候,哪一類的題材,我都願意試試。類似伶人反串的行為,我寫過幾篇偵探小說,在《世界日報》的旬刊上發表,我是一時興到之作,現在是連題目都忘記了。其次是我寫過兩篇武俠小說,最先一篇叫《劍膽琴心》,在北平的《新晨報》上發表的,後來《南京晚報》轉載,改名《世外群龍傳》。最後上海《金剛鑽小報》拿去出版,又叫《劍膽琴心》了。

我寫武俠小說,是偶然的反串,自不必走別人走的路子。所以這部《劍膽琴心》裡,沒有口吐白光,及飛劍斬人頭之事。我找了些技擊書籍,作為參考,全書寫的是技擊一類的事情。把我家傳的那些口頭故事,穿插在裡面作了主幹。當然,無論寫得怎樣奇怪,總不會像《封神榜》那樣熱鬧。我又不甘示弱,於是就在奇禽異獸方面去找辦法。如我描寫蜀道之難,就插一段猿橋的描寫。這是屢屢見於前人筆記的,而且也不違背科學。意識方面,我就抓著洪楊革命後的一點線索,把書裡的技擊家變為逸民。這自然比捕快捉飛賊,飛賊打捕快有意思。可是事後想來,那究竟近乎無聊。這裡的敘述,怎樣地就可能性上去描寫,總難免架空。父老口頭上的傳說,那究竟是靠不住的。若說這裡面也可以帶些俠義精神的教育性,而這教育性,也透著落後。

我的見解如此,並不是說武俠小說不可寫。若不可寫,司馬遷怎麼也作《遊俠列傳》呢?但「俠以武犯禁」,在漢以前就如此,漢以後的國粹遊俠,是變了質的。一部分變成秘密結社,一部分變神道設教,再一部分變了升官發財的捷徑。中國的遊俠,誠然是和技擊不可分。但遊俠者流,不一定個個就有高明的技擊。這種趨勢,在明末清初的社會裡,反映得很清楚。所以在清朝中葉,那時候的武俠小說,多少還有些真實性。到了火器盛行於國內以後,技擊已無所用之,遊俠者流,社會每個角落,誠然還是有,而靠他一點技擊本領,已不能橫行江湖了。所以真要寫遊俠小說的話,四川的袍哥,兩淮的幫會,倒真有奇奇怪怪及可歌可泣的故事。但還是那話:「俠以武犯禁」,非文人可以接觸,縱然接觸,也不敢寫。

往年,日本人對於中國的幫會,也很有興趣去研究,寫出文字來,卻都是隔靴搔癢之談。在國人自己,就很少為這個出專書的。因為越知道詳細,越不能下筆,怕得罪了人。若以圈子外的人去寫小說,那是會讓人家笑掉牙的。因之社會上真的遊俠,沒人會寫,沒人敢寫。而寫出來的,就全不是那回事了。

國人的武俠小說,既不敢觸到秘密結社,所以寫得好,不是寫神道設教的那些人,就是寫升官發財的那些人。而這兩路人,就全不是司馬遷說的朱家、郭解者流。寫得不好,我就也不必多說了。就以寫得好而論,這在意識方面,也叫作者很難下筆。小說而忽略了意識,那是沒有靈魂的東西,所以我對武俠小說的主張,兜了個圈子說回來,還是不超現實的社會小說。因此,我生平就只反串了兩次,而這兩次都決不成功。好在是反串,不成功也無所謂。倘若真有人能寫一部社會裡層的遊俠小說,這範圍必定牽涉得很廣,不但涉及軍事政治,並會涉及社會經濟,這要寫出來,定是石破天驚、驚世駭俗的大著作,豈但震撼文壇而已哉?我越想這事越偉大,只是謝以僕病未能。

另外,我有一部武俠小說,叫《中原豪俠傳》,那是後若干年,在《南京人報》發表的。故事是說晚清王天縱這類人物,那是河南朋友告訴我的。這書後在重慶出版。其實這已不是純技擊小說,而是一個故事的演化,順便附帶報告於此。


內容選自《雲過太空》

丨作者

張恨水(1895-1967),安徽人。原名心遠。著名章回體小說家,「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一九一七年開始發表作品。他一生創作了一百二十多部小說和大量散文、詩詞、遊記等,代表作《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緣》《八十一夢》等。他不僅是當時最多產的作家,而且是作品最暢銷的作家,有「中國大仲馬」「民國第一寫手」之稱。


相關焦點

  • 看懂民國才子張恨水的小說,多半是有故事的人
    ,最為人稱道的就是他的成名之作《金粉世家》以及他的經典作品《紙醉金迷》、《啼笑因緣》,其中小說《金粉世家》以極其細膩的手筆,書寫了北洋軍閥總理金家的衰亡,此後,隨著2002年電視劇《金粉世家》的翻拍熱播,讓這部經典之作更加歷久彌新,風靡一時。
  • 《金粉世家》不被文學界待見,改編成電視劇為何卻成為經典
    看過《紅樓夢》再看《金粉世家》小說,會有一股子東施效顰的不適感。從金燕西豪門公子哥,唯一不痛快的就是讀書,到最後金家家業凋零,金銀散盡,總是繼承了《紅樓夢》的悲劇內核。張恨水說:「我也沒那麼狂妄,去擬這不朽之作。」
  • 張恨水《金粉世家》:夫妻關係破裂,大多源於三點,特別準
    張恨水《金粉世家》插圖:電視劇《金粉世家》劇照張恨水的長篇小說《金粉世家》,是我最喜歡的愛情作品。慎重、冷靜,這是張恨水在《金粉世家》中傳遞出來的感情態度,也是我們每個人應該擁有的情感高度。這一部豪門貴族飄搖歲月的興衰史,飽含著太多太多的思考,也蘊藏著太多為人處世的哲理。讀它,亦是讀人生,品它,也是在品味世間種種感情。
  • 《我把人生看透了》:張恨水把人生看得很通透
    提到張恨水很多人應該不知道,但是提到《金粉世家》,相信很多人肯定都知道,當年火爆全國的《金粉世家》,放在十幾年後的今天也還是很受歡迎,然而這部電視就是根據張恨水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雖說有些誇張,但是張恨水通過寫文,成功的資助了弟弟妹妹的學費與婚嫁,他自己也在北京買了房子,有自己獨立的書房,還與朋友在南京創辦了《南京人》報。文字終究成了張恨水生活的希望,拯救了窮困潦倒的他。在從事新聞工作中,張恨水也寫了很多的小說,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春明外史》和開頭提到的《金粉世家》。
  • 張恨水妻子:嫁無愛婚姻,和情敵做姐妹,情敵兒子送終,是喜是悲
    ——《金粉世家》《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如是說道,在她的世界裡,最初那個翩翩長談、溫潤如玉的貴公子金燕西儘管身處上流,和她有著雲泥之別,可只要他們兩情相悅,情比金堅,這點外在阻攔算不得什麼!《金粉世家》宣傳照這部著名的愛情通俗小說《金粉世家》,正出自於中國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張恨水
  • 讀《金粉世家》原著,發現冷清秋的「撈女」心態
    的原著《金粉世家》,常常令人覺得脊背發冷,因為書中沒有一絲一毫對浪漫愛情的矯飾,更多的是對人性幽微的刻畫。《金粉世家》寫的是民國故事,新舊思想激烈碰撞的時代,金家算得上非常開明了,但行事風格在很多時候依然遵循舊式規矩。比如金燕西謀劃和冷清秋的婚事,要先讓兩家人來往起來,金燕西求姐姐去冷家做客,然後又安排冷清秋去金府做客,兩家人有了交往,就好談婚事了。
  • 讀《金粉世家》原著,發現冷清秋的「撈女」心態,葛薇龍,亦是
    讀張恨水的原著《金粉世家》,常常令人覺得脊背發冷,因為書中沒有一絲一毫對浪漫愛情的矯飾,更多的是對人性幽微的刻畫。《金粉世家》寫的是民國故事,新舊思想激烈碰撞的時代,金家算得上非常開明了,但行事風格在很多時候依然遵循舊式規矩。比如金燕西謀劃和冷清秋的婚事,要先讓兩家人來往起來,金燕西求姐姐去冷家做客,然後又安排冷清秋去金府做客,兩家人有了交往,就好談婚事了。
  • 小說《金粉世家》——燕西對清秋並不是一見鍾情
    張恨水先生很直白地道出了原因:「燕西生長金粉叢中,雖然把倚紅偎翠的事情看慣了,但是這樣素淨的妝飾,卻是百無一有。」  冷清秋的打扮如同百合花一樣素淨清麗,一來她家境一般,二來符合人物性格,第三就是要對得起「冷清秋」這個名字。
  • <金粉世家>,冷清秋,人生如果可以重來,我寧願不與你相遇
    金粉世家,作者張恨水,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金粉世家><春明外史><啼笑姻緣>《八十一夢》四部長篇小說為其代表作。為了能與自己心中的女神牽手,金燕西也裝作會寫詩的樣子,僱傭冷清秋的舅舅來做槍手,清秋看了,所謂金燕西寫的詩
  • 《金粉世家》美女服飾的變化,其實反映的是愛恨與人心
    小說《金粉世家》中女子的穿著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以「旗袍」為代表的中式服裝,一類則是類似現在的連衣裙、長裙等款式的西式服裝(書中稱為「洋裝」或「西服」)。作者張恨水先生寫女子的穿衣打扮,不僅讓人物形象更為生動好看,更借著人物著裝的前後變化,反映了人物性格或命運的變化。正所謂「衣如其人」。本文就以金燕西身邊三個關係親密的女性角色為例,看看她們「穿衣打扮」與「性格命運」的變化。
  • 《金粉世家》:金燕西和冷清秋,兩個太驕傲的人是不適合在一起的
    ——冷清秋《金粉世家》《金粉世家》是民國著名作家張恨水的一部長篇小說,講述的主線是金燕西和冷清秋的戀愛和婚姻,背景是民國豪門家族的興盛和衰敗但原著相較電視劇卻有更深刻的精神和內涵,《金粉世家》是有「通俗文學大師」之稱和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張恨水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 是什麼促使金庸寫出了《鹿鼎記》這樣不倫不類的武俠小說
    那麼到底是什麼促使金庸寫出了《鹿鼎記》這樣不倫不類的武俠小說呢?先讓我們看一看金庸武俠小說創作的年表。》 1960《飛狐外傳》 1961《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 1963《連城訣》《天龍八部》 1965《俠客行》 1967《笑傲江湖》 1969《鹿鼎記》 1970《越女劍》 1972《鹿鼎記》連載完畢,宣布就此封筆不寫武俠小說
  • 《金粉世家》從一開始就註定失敗的愛情
    小時候看張恨水的作品《金粉世家》著實給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金燕西,一個集浪漫與多情一身的豪門公子追求冷清秋的時候,著實讓人感動。
  • 《金粉世家》:讓你讀懂愛情,看懂婚姻
    想起電視劇《金粉世家》的一個情節,燕西為清秋作詩一首,裡面就寫了清秋的名字。那首叫做《為你寫詩》的歌莫不是這樣產生的吧。對於《金粉世家》(上),我是印象極為深刻的,尤其是對兩人初戀的描繪,真的甜蜜極了。「於是燕西站在清秋的身後,撐起傘,給她遮住太陽,向著這邊大道而來。」
  • 金粉世家:她有冷清秋的氣質,白秀珠的性情,卻在貪婪糾結中沉淪
    若問小說《金粉世家》中的紈絝公子金燕西一共「愛」過哪些女子,很多人一定會迅速報出白秀珠、冷清秋的名字。然而書中偏偏寫了白玉花說過的兩句話,一下子讓人又對白玉花的看法變得複雜起來。其一,是關於感情的。某次白玉花在家看書,讀的是武俠小說。金燕西見了,奇怪她為何不看言情小說,白玉花的回答讓人頗為意外:玉花道:「一個人一天到晚只是醉生夢死地談愛情,哪還有什麼振作的精神?我現時全過的是胭脂花粉的生活,再要看言情小說,就一點丈夫氣都沒有了。
  • 紀念張恨水誕辰125周年,憶六小齡童與《啼笑因緣》之緣
    今天是我國著名章回小說家、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張恨水誕辰張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張心遠,安徽安慶潛山縣人。1911年,張恨水開始發表作品;1924年,張恨水憑藉九十萬言的章回小說《春明外史》一舉成名;此後,長篇小說《金粉世家》、《啼笑因緣》的問世讓張恨水的聲望達到頂峰。張恨水作品上承章回小說,下啟通俗小說,雅俗共賞,對舊章回小說進行了革新,促進了新文學與通俗文學的交融。
  • 《金粉世家》:封建愛情之殤下,女性意識的自我覺醒
    《金粉世家》是我國通俗小說大師張恨水的經典作品,2003年被改編成同名電視劇,在當年掀起了收視狂潮。 張恨水先生筆下的女主角冷清秋是中國傳統女性與現代女性的完美融合,她的身上,不僅有傳統女性的知書達理、大方端莊,也有新時代女性的獨立和追求。
  • 《金粉世家》,白秀珠失去金燕西,不是敗給了冷清秋,而是她自己
    由張恨水同名小說改編的《金粉世家 》 不知道曾經看哭了多少人!金燕西 和冷清秋並不是因為不愛而分開的愛情總是令人唏噓、悲嘆。結語《金粉世家
  • 《金粉世家》:多少一見鍾情的愛情,埋葬在婚姻的圍城裡
    時隔多年,又讀到了張恨水的作品《金粉世家》,這部著作被很多人稱為「民國版紅樓夢」。看似是一個大家族由盛轉衰的過程,其實其中夾雜著很多矛盾,凝結了婚姻,教育,親情等很多因素,尤其是針對不同階層的婚姻。「一朝花落清秋冷,金粉凋零各自心。青島濃時情轉薄,鴛鴦蝴蝶終是夢。」現在我們不會羨慕愛情裡一開始的轟轟烈烈,只會在乎是否老來能攜手漫步夕陽下。
  • 再看《金粉世家》我陷入沉思:嫁入豪門的冷清秋真的是寒門出身?
    作者|曲奇不是餅乾 編輯|欣欣01最近又把《金粉世家》翻出來看,發現有很多當年沒看懂的地方,十五年過去,突然都看懂了,《金粉世家》改編自張恨水先生的小說,真正的藝術總是來自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最後金燕西為了讓金總理同意這門婚事,先是拿了清秋寫的詩給父親看,金總理看了事先是誇字寫的好,然後是非常欣賞清秋的才情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