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國著名章回小說家、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張恨水誕辰125周年紀念日,六小齡童曾在根據他的同名小說改編的38集電視連續劇《啼笑因緣》中飾演江湖藝人、抗日老英雄關壽峰。
張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張心遠,安徽安慶潛山縣人。他是中國章回小說家,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稱為現代文學史上的「章回小說大家」。1911年,張恨水開始發表作品;1924年,張恨水憑藉九十萬言的章回小說《春明外史》一舉成名;此後,長篇小說《金粉世家》、《啼笑因緣》的問世讓張恨水的聲望達到頂峰。張恨水作品上承章回小說,下啟通俗小說,雅俗共賞,對舊章回小說進行了革新,促進了新文學與通俗文學的交融。
2002年秋,六小齡童的單位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的李培森主任找到他,邀他在中心投拍的38集電視連續劇《啼笑因緣》中扮演關壽峰,那時六小齡童除了《西遊記》還沒有在本單位拍攝的其他電視劇中扮演過角色,李培森主任之前看過六小齡童演的電影《過年》,認為他除了扮演孫悟空還能演好其他角色。關壽峰是個會武功、很俠義和仗義的人物,能發揮他的特長。
在準備角色的過程中,六小齡童重新閱讀了原著小說,他創作角色的習慣是不惜一切代價找到所有前人演過的藝術作品去觀摩,吸收前人表演的優勢再加上他的特點變為自己的東西,為此買來了包括胡蝶主演的電影、同名黃梅戲及黃梅連續劇、曲劇等,還特別找到1987年拍攝過孫啟新主演的同名電視劇的王新民導演要來此劇光碟並詢問當時拍攝的情況,收穫很大。
關壽峰是一個典型的正直的中國人,六小齡童想通過這個人物展現二三十年代軍閥混戰時期的俠義之士為民族為國家挺身而出的代表正面中國人的形象,這需要他與角色互相靠近。過去戲曲中這個人物由花臉演員來演,六小齡童根據自己的氣質作了調整,按戲曲的文武老生來表演,練武之人平時的習慣、行動坐臥都會自然地流露出來,而不是做狀。武術指導陳詠歌給六小齡童設計了很多適合他的武打動作。雖然六小齡童不像山東人那麼魁梧高大,但通過化妝粘上鬍子後感覺氣質、形象還是與人物很接近的。
這部戲的總導演是曾拍攝過《人·鬼·情》、《青春萬歲》、《畫魂》等電影及《圍城》、《孽債》等電視劇的著名導演黃蜀芹,主要演員有胡兵、袁立、馬雅舒、傅彪、夏雨等,《人民的名義》中飾演丁義珍的許文廣在劇中飾演沈國英的手下副官李永勝。
《啼笑因緣》在全體演職員的通力合作下於2004年在央視八套首播,之後經常重播,關壽峰這個角色是六小齡童在孫悟空以外塑造的比較喜歡的角色之一。曾有觀眾問他為何不嘗試一下功夫片或者動作片?六小齡童一直有此想法,希望有合適的機會與各年齡段、各種風格的導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