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裡的古人為什麼連吃「人肉包子」都要吃肥肉的?

2020-10-21 鬼說歷史

吃過肉的朋友們都知道,肉類基本都有肥瘦之分。除了健康因素和個人習慣外,我們今天吃肉時一般不太注意肥瘦之分。可是《水滸傳》裡面的古人特別注意肥瘦之分,肥肉和瘦肉幾乎是兩種食物。

比如《水滸傳》裡面的好漢請客時的肉菜都是「新宰黃牛,花糕肥肉」,連孫二娘的人肉包子都是「肥的切做饅頭餡,瘦的卻把去填河」。那麼《水滸傳》裡的古人為什麼連吃「人肉包子」都要吃肥肉的呢?

熱量維持生命的能量來源,人體也不例外。在農業生產現代化和食品生產工業化基本完成的現代,中國人攝取熱量已經是非常容易了,以至於中國人現在攝取熱量的問題不是攝取不足而是攝取過多。

然而在生產力相對落後的中國古代,攝取熱量是非常不容易的。根據史書記載和考古發現,古代大多數老百姓的日常食物多以含熱量較低的粗糧和蔬菜為主,肉類基本也是雞肉之類的低熱低脂肉類。

再加上古代製造食用油的成本很高,導致大多數老百姓日常很少使用。除了少數達官貴人之外,中國古代大部分人攝取的熱量都是不足的,而油脂多的高熱量食物在古代自然就成為價格高的搶手貨。

正因如此,古人花錢買肉的目的之一就是儘可能地攝取日常生活中得不到的熱量。而肥肉所含的熱量高於瘦肉,古人買肉自然想要肥肉。所以連孫二娘買的「人肉包子」都得是肥肉的,不然賣不出去。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很多地區吃肉依然主要吃肥肉。直到中國人民不再對攝取熱量發愁之後,肥肉在中國人餐桌上的地位才逐漸下降,以至於今天很多肉類要肥肉少才能賣得出去。

相關焦點

  • 古裝劇中江湖人士吃飯,每次必點牛肉,古人真的能隨便吃牛肉嗎?
    很多朋友們都愛看《水滸傳》,書中的梁山好漢都很愛吃肉,尤其是喜歡吃牛肉。有好事者做過一個統計,在《水滸傳》一書中,總共就有 48 處情節有吃牛肉的描寫。,一下就可以讓五臟廟極有滿足感,一個是打虎前必然要大快朵頤吃牛肉,後面才有一身力氣去打虎。
  • 《水滸傳》金字招牌美食,炊餅來歷不俗,難怪火這麼久
    文/阿宏《水滸傳》中武大郎的炊餅,絕對是水滸美食中的「第一金字招牌」。比起「好漢肉」(牛肉)來講,炊餅那是要出名的太多了,當然這一切和潘金蓮沒什麼關係,只是潘金蓮嫁給了武大郎,給武大郎我炊餅加了點明星效應罷了。至於後來和西門慶那檔子事,和炊餅沒什麼直接關係。
  • 古代禁止私宰耕牛,為什麼《水滸傳》裡那麼多人吃牛肉
    這是《水滸傳》裡經常出現的場景。宋代是禁止私自宰殺耕牛的,酒樓裡怎麼可能隨時有牛肉賣?即使有賣也不便宜。就像現在禁止吃野味,想吃野味的人必須比較有錢而且要偷偷預約好了才吃得上呀。在《宋刑統》裡明確規定,盜殺牛馬者,為首殺頭,偷宰耕牛者,流放一年半。看來殺牛的成本是很高的,所以在宋代應該不容易吃得上牛肉。
  • 包子店每天給父親一個包子吃,3天後店沒有開門,撞開門父親愣住了
    喪失了勞動能力的父親,每天都餓著肚子,能撿到一丁點吃的,才能勉強墊墊肚子。好在街角有家包子店,老闆樂善好施,每天都拿出一屜包子,免費給流浪老人、乞丐、環衛工人、農民工等社會基層,每個人每天都可以去領一個包子吃。自從父親遇見了這麼個好老闆,就再也不餓肚子了,每天都跑到這家店門口領取免費的包子吃。老闆每天也都笑著給乞丐(父親)一個包子。
  • 狗不理包子為什麼要叫「狗不理」?
    關於狗不理包子的傳說有很多版本,各個版本稍有不同,但這些傳說都是圍繞著一個天津市某包子鋪當夥計的小夥展開來的。三年滿師後,他離開這家鋪子,自己開了一家叫「聚德號」或「德聚號」的包子鋪。他做的包子物美價廉,遠近做工的人們和小商小販都喜歡到這裡來吃包子。生意越來越好,來店裡吃包子的食客也越來越多。
  • 誰說吃了唐僧肉就會長生不老,為何會有這個說法與筆法?
    很多仙家官方正品都可以達到長生不老的藥效,比如王母娘娘的蟠桃、太上老君的仙丹,以及鎮元大仙的人參果,為何眾妖精要搶奪未經官方聲明具備「長生不老」作用的唐僧呢?到底為什麼吃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呢?幾年家人都講東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蟬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體。有人吃他一塊肉,長壽長生。真箇今日到了。」自從白骨精這麼一說,後面便有各種妖精接茬說聽聞吃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譬如平頂山蓮花洞裡的金角大王曾對銀角大王說:「你不曉得。
  • 王常輸去老丈人家吃包子,臨走時還有意外驚喜,王常輸高興極了
    王常輸一走進老丈人的院子裡。幽默老爸說:穿好衣服過來幹啥?王常輸說:今天咋回事?換你洗衣服了,我都沒有洗過衣服。幽默老爸說:給軍梅打電話,你咋過來了?大妮說:不用,喝點水吃點包子就行了。王常輸問幽默老爸:你刷的是啥?幽默老爸說:窗簾。王常輸打趣道:,你就是行,家裡活兒地裡活兒都幹的槓槓的。幽默老爸說:天旱有天旱乾的活兒,下雨有下雨幹的活兒。王常輸說:你就是行,你是男人的榜樣,家裡家外一把手又能幹男人的活,又能幹女人的活,這個活我幹不了。
  • 老漢路邊吃包子,老闆每次都少找錢,他憤怒報警,警察來後:活該
    老漢路邊吃包子,老闆每次都少找錢,他憤怒報警,警察來後:活該故事猶如一幅畫卷,明麗的色彩伴著奇特的幻想,遊蕩在腦間,久久不能忘卻。故事正如一首詩,吟著自由的韻律,在生活中體會美的感受。我們在這歡樂的故事海洋裡暢想,我們在這美妙的故事裡徜徉,現在,我們就走進這多姿多彩的世界吧!(本故事純屬虛構)劉老漢是個街頭的流浪漢,他無兒無女,靠撿垃圾為生。
  • 種田:星際女軍官穿成農女,一身怪力上山逮野豬,天天肥肉吃不停
    今日推薦種田:星際女軍官穿成農女,一身怪力上山逮野豬,天天肥肉吃不停。《農門小財妃:世子太能撩》作者:喵家小白小說簡介:21世紀,經營花店的崔謹言,意外身亡下,穿越到不知名的大梁王朝,成了個鄉野農家,被休小棄婦。三餐不濟,家徒四壁,前任婆婆登門撒潑,各路奇葩親戚,更是紛紛登場刁難。
  • 奶和外孫吃包子見我來了,趕緊藏到被子裡,我一屁股就坐了上去
    奶奶和外孫吃包子見我來了,趕緊藏到被子裡,我一屁股就坐了上去網友經典故事剪輯:小時候遭受過的那些勢利眼?來看看小編收羅的故事會吧。,因為我家的狗死了我都難過了好幾天,那老太太就心疼外孫,想著外孫,她活著的時候我沒吃過她家的東西,有一個我去他家走到窗下看見她在和外孫吃包子,聽見了我的腳步聲就趕忙把包子藏到了被子裡,我進屋裡裝作若無其事,一個屁股坐到了被子上,是狠狠坐上去的那種,心想,死老太太,讓你吃個屁!
  • 懷舊之——給我來十個包子
    轉來轉去,選來選去,就是拿不定主意吃什麼。我知道,這是因為可以選擇的太多,挑花了眼。既然無法戰勝自己,那就乾脆賭一把。我決定,再往前走五家飯館,第六家無論是什麼,我都進去,先吃飽肚子在說。一家,兩家……第六家到了。嘿!是一家包子店,正合我意。這一次我毫不猶豫的走了進去。
  • 女性、廟堂、宗教:《水滸傳》裡崩塌的三重世界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一部《水滸傳》,寫不盡的快意恩仇、嘯傲江湖,一部《三國演義》,道不盡的天下英雄、雄圖霸業,為什麼會有「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的說法呢?看完後還想再看一遍的卻是《水滸傳》和《三國演義》。尤其是《水滸傳》,從上小學時開始讀這本書,一直看到現在,幾十年了,幾乎每年都要把它翻出來讀一遍。如果問我對這本書的感覺,我覺得最恰當的說法是:這是一部有「成長性」的書。
  • 故事:妻子給丈夫吃包子,豈料包子突然落地,兒子:有人攔著爸爸
    在這三年裡,張大山每天除了幹活,就是深深思念著妻兒。要說張大山那可是個愛家的漢子,他怎麼捨得妻子離開?這樣一來,這個家豈不是就散了?且說這晚,妻子做了包子,當把熱氣騰騰的大包子端上桌後,張大山不禁一陣眼饞,這時妻子遞給他一個最大的包子,張大山則笑呵呵接過包子,迫不及待的就要放進嘴裡。豈料就在這時,他的手竟然猛地一抖,就像有人一把搶走包子似的,隨即只見包子「骨碌」一下滾落到地上……就在這時,家裡的大花貓迅速竄了過來,叼起包子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豈料不大會兒,張大山竟驚奇的發現,大花貓喵喵慘叫了兩聲後,竟兩腿一蹬,死了!
  • 故事:桃樹精(三)我就吃人肉了
    白熱化事件之後,胡糊虎要加桃樹精微信。後來桃樹今想起這個事情,覺得根本不應該讓胡糊虎加自己的微信。兩個人第一次加微信,然後就吵了一架。究竟為什麼吵?吵的是什麼?桃樹精自己都說不清楚。反正就是吵得很兇。桃樹精後來想,其實不是兩個人在吵架,而是胡糊虎在討伐,而桃樹精在辯解。
  • 為什麼梁山只能招安?看看孫二娘的悲劇,你就知道了
    偉人評價水滸的時候說:「《水滸傳》這部書,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這裡的投降,就是說的招安,不再搞山頭聚義,而是歸順朝廷。其實自水滸成書一來,關於宋江的招安,一直被詬病到現在。最主要的體現在,明明可以割據一方,甚至打到開封,宋江卻一心跪舔徽宗,哭著喊著要招安。這就讓人無語了,骨頭忒軟了不是?
  • 聊齋:好色書生走桃花運,誰知偶遇的美人,卻是吃人肉的千年女妖
    ,自己又被訛上了,老道講話兩天都沒吃飯了,於是書生帶他來到了一個小飯店讓他敞開吃可勁造,只見三籠屜的大饅頭轉眼功夫就被老道吃完了,吃完就地開睡,為了一副耳環就和書生拉拉扯扯的,幸虧他爹來的及時,趕走了書生,要不然我估計他爹明年就當姥爺了,掃興而歸的書生半路上有遇到了女妖變得少婦,三言兩語就把她騙到了一座宅子裡,
  • 《水滸傳》中底層百姓生活到底如何,看何九叔生活狀態就知道了
    當讀《水滸傳》讀到攻打方臘的章節時,有多少讀者會暗自神傷,因為在那幾章裡,梁山好漢像下餃子一般的陣亡隕落,讓人心痛。然而如果翻到前面一些章節細看,會發現死去的好漢就算不是死有餘辜,也能稱得上是罪有應得,實際上沒什麼好可惜的。為何這樣說呢,《水滸傳》前半部分整體是在展現諸多好漢的英勇事跡,然而在字裡行間無不透露著當時社會的混亂和普通百姓的悲慘生活。
  • 肥肉和瘦肉
    除非,他們就是傳說中的那種「低調者」:外貌低調到塵埃裡,生活卻遠遠高於塵土之上。想到這裡,女人突然仰起頭,眉宇間爬滿了歡喜,嬌聲說:「奧迪寶馬都行。」話聲剛落,只見男 人驀地俯下身子,將身體與地面幾近平行,然後昂頭前視,且慢慢前行說:「寶馬來啦!」語畢,面容驟然變得兇狠,宛若虎嘯山林,龍騰四海,威猛十分。聯想起他的話,細細一看,卻真的像是寶馬汽車的前臉那般兇狠。
  • 央視版《水滸傳》三女將陣亡瞬間,誰的死曾讓你感覺揪心般疼痛?
    扈三娘則憑藉著一身好武藝,在戰場上屢立戰功,讓很多男性武將都為之汗顏。但看過央視版《水滸傳》的朋友都知道,在攻打方臘之時,這三位女將全都落了個慘死的結局。那麼,她們之中誰的陣亡,當年曾讓你感覺揪心般的疼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