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雄好漢座次重排一下,梁山的結局未必會成這個樣子了
提到梁山泊交椅次序,人們往往會想到「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這兩回。讀者能看到這樣一個現實,梁山英雄排座次,其實就是梁山事業的分水嶺。此前是欣欣向榮,不斷發展壯大;此後是不思發展,接受招安,然後替朝廷徵遼、打王慶、田虎、方臘,到最後走向覆滅。為什麼會這樣?根源就是排座次排出了問題。
-
第二章水泊梁山排座次
水泊梁山排座次 話說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聚齊後,寨主宋江一心想要招安,可山寨的不少頭 領卻不同意,李逵那廝竟把「替天行道」杏黃大旗砍倒,阮小七更是倒換朝廷 御酒,幾番壞了招安大事。沒奈何,宋江只好把副寨主玉麒麟盧俊義、軍師智多 星吳用請來商議。 吳用看宋江眉頭緊鎖,便問 :「大哥因何事煩惱?」
-
晁蓋私自排了回座次,讓宋江極為不滿,致使兩位好漢險些人頭落地
自宋江上了梁山後誰是老大?名義上是晁蓋,實則卻是宋江。因為宋江已取得了梁山絕對力量的支持。他剛一上梁山,就不經晁蓋同意下令道:「休分功勞高下,梁山泊一行舊頭領去左邊主位上坐,新到頭領去右邊客位上坐,待日後出力多寡,那時另行定奪。」所謂主位,是支持晁蓋的力量,客位是支持宋江的力量。對比如何?自林衝到白勝,9位是晁蓋支持者。
-
宋江聚義廳排座次,公孫勝看後,貧道去也,梁山從此無真情
而對於梁山上以前屬於晁蓋的部下,他則收買利用他們,成效可在聚義廳排座次的時候看出來。彼時宋江剛剛來到梁山上,知道自己已經沒有了後路,梁山是自己唯一的容身之地,而晁蓋明白宋江的呼聲之高,要主動把聚義廳頭一把交椅給他,理由是宋江在他們劫生辰綱時報信救了眾兄弟的命,所以理應由他來坐第一把交椅。
-
梁山好漢排座次之董平
董平是梁山的五虎上將之一,所以可見他本領高強。如果按照武藝來說,董平至少要進前十二位。當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董平上山晚,資歷低。所以堂堂一個五軍五虎將居然排在了馬軍八驃騎的後面。
-
上梁山之初,宋江真的甘心坐第二把交椅嗎?
不過,為了長久之計,最後還是執行了兩條計策,即抓鬮和石碣排座次,這才讓弟兄們忠實臣服。實際上,早在宋江上梁山之初,就已經開始圖謀梁山第一把交椅的位置了。他當上梁山頭領的首次講話,提議新、舊頭領休論功勞大小,一律分左、右兩邊坐定。我們知道,當時梁山已經聚集了不少好漢。可是,一旦這樣做,左邊主位上的梁山舊人,即使加上晁蓋、吳用、公孫勝三人也不過十二人而已。
-
誰是《水滸傳》武功第一人 梁山有幾人能入選「水滸五虎將」
梁山打完東平府、東昌府兩場戰役,聚齊了一百單八將,施耐庵便按照北鬥七星群中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順序,排定了一百單八將的座次。梁山好漢排座次是「天意」,施耐庵早就在「洪太尉誤走妖魔」的故事中,安排了一塊「遇洪而開」的刻著蝌蚪文的石碣,預定了梁山好漢的座次。然而,按照石碣天文的排位,完全滿足不了梁山的建制需要。
-
方臘只有八大將,為何能殺掉半數梁山好漢?
在八大將手下每人都帶有幾十個大大小小的將領,這些人的武力都與梁山眾好漢差不多。而梁山好漢也並非人人都很能打,除前面那些比較出名的人能打外,後面的那些人靠的就是以人多取勝。真要一個個的單打獨鬥的話,到最後梁山好漢沒幾個能活到後面。方臘的八大將排在前位的是石寶,他提著一口劈風刀,斬殺了宋江的急先鋒素超,後又砍死鮑旭,鄧飛、燕順、馬麟四位戰將。再殺敗呂方,戰呂方和郭盛乃沒處下風。
-
水滸傳:梁山眾人真的配得上「好漢」二字嗎?
一提起水滸傳中的一百單八將,人們都會稱之為梁山好漢,他們一個個都嫉惡如仇,經常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劫富濟貧、行俠仗義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可是在書中有很多情節並沒有展現出梁山好漢嫉惡如仇,仔細讀起來反倒有些違背人性,讓人感覺他們就是一群殺人不眨眼的強盜土匪,接下來就盤點一下梁山「好漢」的強盜行為。
-
梁山好漢楊林,為什麼總是很幸運
51位好漢,地暗星。楊林在水滸中實在是個讓許多讀者遺忘的角色,但是楊林與梁山人物之間的關係很廣闊,值得一書。入雲龍公孫勝是個半仙半諸葛的高人,公孫勝只給梁山推薦過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楊林。半仙之體的公孫勝或許早已看破梁山命運,及多數好漢悲慘的結局,所以不會輕易引薦好漢到梁山,他引薦楊林,也或許是他看到了楊林的人生智慧和註定的命運。
-
朱仝義釋晁宋,卻要他們當面領情,少數得到善終的梁山好漢之一
要說梁山好漢,多數路見不平,行俠仗義。比如說花和尚魯智深,放著好好的提轄不做,為救金氏父女,最終落得個顛沛流離。魯智深的古道熱腸,一百零八個英雄當中,也是排的上號的。及時雨宋江就是這樣的仗義之士,本應該光明正大的稱為英雄的,最終也不得不上梁山落草,無非都是因為背上了人命官司,做出了超越法度的事情
-
宋江只是傀儡,水滸好漢都被公孫勝控制著,他背後還有人!
在梁山上,林衝被王倫所忌,出則阻足,入則掣肘,嘔盡了鳥氣,如困卦之六三:"困於石,據於蒺藜,入於其宮,不見其妻,大兇。"他上山前已怨恨難消,入夥後又心中不平。常言道:憂能傷人。若非晁蓋來援,林教頭單孑獨立,內外交病,其能久乎?
-
如果梁山再次火併,八人幫晁蓋,二十七人幫宋江,為何晁蓋會贏?
梁山之主晁蓋給弟兄們排座次,已經排完老二宋江老三吳用老四公孫勝,按照常理,第五把交椅應該歸豹子頭林衝。這時候宋江站了出來:「休分功勞高下,梁山泊一行舊頭領,去左邊主位上坐。——當時花榮秦明黃信清風山三盜上梁山的時候,晁蓋已經給他們排好了座次:老二吳用、老三公孫勝、老四林衝、老五花榮、老六秦明、老七劉唐、老八黃信、九到十一是阮氏三雄,十二到二十一是燕順、王英、呂方
-
「水潑梁山82」霹靂火秦明
秦明,梁山排名第七,僅次於林衝,天猛星,綽號霹靂火。秦明的武藝,和呼延灼、花榮、楊志、武松、魯智深等人在一個層次。其實他還敗給了花榮。而且,秦明屬於典型的有勇無謀,中個計啊,遭個絆馬索啊,那是家常便飯。這樣的人,其實就是個草包,能夠排在宋江第一心腹鐵桿花榮前面,一定有其他原因。這原因便是,秦明是宋江江湖首戰的第一隻小白鼠。秦明性烈如火,卻有勇無謀,和宋江為首的清風山作戰,戰敗被擒。所謂:且說秦明此時怒氣衝天,腦門粉碎,卻見一條小路在側邊,秦明把馬一撥,搶上山來。
-
《蕩寇志》為何仇視梁山好漢,宋江盧俊義武松等,幾無好結果
俞萬春寫的《蕩寇志》裡,充滿了對梁山好漢的仇視,梁山好漢被描寫的醜陋不堪。在《蕩寇志》裡,梁山好漢幾乎都沒有好下場,俞萬春為何如此仇視梁山好漢。俞萬春受父親所託,開始寫《水滸傳》的續書,他的寫作思想是:提明真事,破他偽言,使天下後世深明盜賊、忠義之辨。也就為《蕩寇志》定下了基調,也定下了梁山好漢不會有好的結局。
-
表現平平的朱仝憑什麼排到魯智深和武松之前?也不看他當的什麼官
我們必須承認,梁山一百單八將的座次排名,是宋江個人意志最直觀的體現,所以其中有些好漢的排名,難免讓人覺得不公,比如朱武、孫立、時遷等好漢,他們所處的座次排名實際上跟他們的能力和功勞是不相符的。上梁山前,晁蓋和宋江都因犯事吃過官司,如果不是時任都頭的朱仝義氣深重,放他們一馬,恐怕兩人早就被關進大牢,生死難斷了。江湖人最重義氣,何況宋江需要靠義氣招攬人才為他所用,在這種情況下,他沒有理由不把朱仝往前排,因為他要給其他兄弟釋放一個信號:我宋江是義氣之人,懂得知恩圖報的道理,對那些幫助我的人,我不會虧待。
-
梁山戰力終極排行版(前十五名)
扔磚頭的秦明、索超、王英各被打了二十大板,為平復一眾未上榜兄弟的心情,高層決定,再排一個戰力終極榜單。TOP15:霹靂火秦明。作為梁山五虎之一,個人戰力還是沒得說,本來還可以往前排,但一來他剛丟了磚頭,二來沒有其他加分項,只能屈居最後一名。獲獎感言:我好方。
-
水泊梁山六大廢柴
《水滸傳》所謂梁山好漢,好漢是指什麼呢?什麼樣的漢子才能稱為好漢呢?仗義疏財,忠肝義膽,義薄雲天,這三條似乎是水滸梁山好漢的標準。,你還乖乖的去梁山幫仇家,你不是廢柴誰是。第三廢柴就是智多星吳用,吳學究也只是個陰險狡詐的角色,搞搞陰謀詭計陷害人可以,但論到排兵布陣,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之外的招術一點也沒有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