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梁山之初,宋江真的甘心坐第二把交椅嗎?

2020-10-13 水滸臆說

話說盜馬賊段景住,本想把一匹良馬獻給宋江,誰知半途卻被曾家五虎弟兄劫了,並聽其教頭史文恭讓街頭孩童唱踏平梁山的歌謠,晁蓋聽後,十分憤怒,隨即出動五千人馬去打曾頭市,結果卻被被史文恭毒箭射中門面。

彌留之際,他對宋江以及眾弟兄囑託後事,說:「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坐梁山泊主。」

天王發話,眾弟兄自然無話可說,後雖然吳用、林衝幾人力諫宋江做了頭人,但還是暫時坐著第二把交椅。

等到盧俊義捉了史文恭,宋江假意讓出第一把交椅,李逵等幾個人立即反對,頭領寶座再次被擱置。

不過,為了長久之計,最後還是執行了兩條計策,即抓鬮和石碣排座次,這才讓弟兄們忠實臣服。

實際上,早在宋江上梁山之初,就已經開始圖謀梁山第一把交椅的位置了。

他當上梁山頭領的首次講話,提議新、舊頭領休論功勞大小,一律分左、右兩邊坐定。我們知道,當時梁山已經聚集了不少好漢。可是,一旦這樣做,左邊主位上的梁山舊人,即使加上晁蓋、吳用、公孫勝三人也不過十二人而已。

而客位上的新人,加上宋江,就有二十八位。

雙方力量對比一目了然。也就是說,宋江從江州帶來或逃亡時舉薦上梁山的好漢人數佔據著的優勢凸顯極大。

從雙方武藝對比看,舊人中,有林衝、三阮本事尚可,但新人裡,花榮、秦明、李逵的聯手可敵林衝,李俊、張橫、張順與三阮不分上下;而舊人中其他如杜千、宋萬、朱貴、白勝本領都不高,但新人中的呂方、郭盛、黃信都可獨當一面。

宋江硬要按舊、新人排列座次,表面是尊重梁山舊人,其實也是要告訴梁山的老住客們,不要小看我宋江。

此外,宋江在慶喜筵席上,擇機拋出「耗國因家木」之童謠,巧妙地為自己將坐梁山第一把交椅製造輿論氛圍,還進一步籠絡新人。

其實,在宋江剛上梁山時,晁蓋要把梁山第一把交椅讓與宋江,應該含有對宋江在鄆城為自己通風報信而心存感激。

但晁蓋也在江州劫法場捨命救得宋江,應該兩清了。因此,晁蓋讓賢不應該是出於感恩,實為情勢所逼。

儘管晁蓋的江湖威望不容小覷,可當時宋江的江湖聲譽早已遠遠超過他,後來投奔梁山的江湖好漢幾乎都是慕山東及時雨宋江的名頭而來。

這麼多好漢仰慕宋江,晁蓋難以坐視不管。尤其是前往江州劫法場時的見聞,如歐鵬、蔣敬等四人的歸順,讓晁蓋意識到宋江的江湖地位不可同日而語。如果晁蓋自己再繼續坐梁山第一把交椅,難以讓新人信服。

還有,晁蓋還知道宋江的「死士」--花榮,有百步穿楊之技,一旦起爭執,火併王倫的悲劇難保不在自己的身上重演。

因此,此時晁蓋不得不讓賢。但是,在臨時之際,晁蓋為什麼不將水泊託付與宋江?要知道,萬一將來拿住史文恭的是一個無名小卒怎麼辦?

因此,後來宋江暫緩攻打曾頭市,而去攻大名府,久攻不下之際時,作者就寫晁蓋託夢顯靈給宋江,嚇得宋連忙道歉,說:「仇不曾報得」,「一向不曾致祭。」

可見,晁蓋與宋江兩人之間早已有了隔閡。之所以兩人都沒有鬧翻臉,主要還是兩人彼此都有救命之恩,加上兩人的行為都是眾好漢忠義行為模仿的對象,一旦鬧翻臉,就是對自己品行的全部否定,再也難以立威。

要不然當在宋江刺配江州途經梁山,被晁蓋接上梁山時,晁蓋完全可以讓賢。

當然,宋江也清楚晁蓋主動讓賢到底是為什麼,於是他也不敢立即答應晁蓋的請求,主要還是怕背負篡位謀權的罵名,有損忠義美名,他要等水到渠成。

相關焦點

  • 揭秘《水滸》:為什麼盧俊義剛上梁山,就能坐上第二把交椅?
    我們都知道,盧俊義是梁山泊二把手。而且他剛上梁山不久,就得到了這個位置。那盧俊義憑啥得到這個位置呢?真是因為他生擒了「殺死晁蓋的犯罪嫌疑人」史文恭麼?這麼想,就把問題看簡單了。資歷和能力都有疑問,我們就要看背景了(這也是宋江為什麼要把功勞送給盧俊義的原因)。盧俊義能坐上第二把交椅,主要是因為他的出身背景。他什麼出身呢?書中交待得明白:「河北三絕,第一長者」,有名的大財主,在士紳地主階層中,有很大的影響力。
  • 宋江初上梁山機智過人,危機公關堪稱經典,輕鬆當上二當家
    ,立刻拿起武器去阻擋,但哪裡擋得住,只見法場附近,又湧出一伙人,紛紛手持利刃和官兵們打了起來,李逵趁機背起宋江,另一個梁山好漢背起戴宗,眾人邊打邊退一路來到江邊的一座白龍神廟,逃出生天的宋江先是對著晁蓋吹了一堆彩虹屁,然後讓李逵拜見晁蓋並決定一起上梁山,就在這時張順提溜著黃文炳進來了,這傢伙瞧見宋江直接開罵(本官沒有看錯你你就是一副做賊的賤骨頭)
  • 《水滸傳》中的宋江,真的是梁山覆滅的罪魁禍首嗎?
    便是認為宋江為人自私、懦弱,是最後梁山覆滅,以及造成多位好漢慘死的罪魁禍首。以為水泊梁山上的108條好漢,加上些小老弟,就能有推翻整個朝廷的實力。可事實證明,光一個浙江的方臘,就已經讓他們損失慘重。因此我不得不發出一個疑問:小小的梁山泊,真能推翻一個諾大的趙宋王朝嗎?答案顯然是不能的。
  • 梁山老大晁蓋換宋江,吳用的位置,為何坐的一直很穩
    沒有他,就沒有晁蓋上梁山,沒有他,就沒有宋江當老大。吳用始終是梁山的三把手,梁山老大和老二換了又換,就他的位置坐的最穩。宋江上了梁山後,又帶了一批好漢上山,宋江成了梁山二把手。先跟著晁蓋上了梁山,宋江上梁山後,吳用發覺宋江和自己的意向更貼近,逐漸就站到了宋江這邊。宋江和吳用聯手,先是架空晁蓋,逼的晁蓋堅決帶兵下山攻打曾頭市。晁蓋死後,吳用和宋江改了晁蓋遺言,幫助宋江坐上梁山頭把交椅。
  • 宋江為什麼費盡心機賺盧俊義上梁山?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水泊梁山副寨主盧俊義,號稱「棍棒天下無雙,馬步軍中推第一」,雖然上梁山較晚,但卻是《水滸傳》中相當重要的一個人物。關於對盧俊義的概括,宋江說得很全面:「堂堂一表,凜凜一軀,有貴人之相;豪傑之子,力敵萬人。」——這是從軟硬體各方面給盧俊義打了滿分。
  • 《水滸傳》中宋江會武功嗎?事實證明,馭人之術比絕世武功更厲害
    ,穩坐第一把交椅,小說中對宋江出場這樣描述:「刀筆精通,吏道純熟,更兼愛習槍奉,學得武藝多般」,由此可見,宋江還是有一定的武功的,然而無論是在小說後來的描述還是在現代拍攝的影視劇中,宋江都沒有機會施展武功,那麼我們的問題不在於宋江會不會武功,而是宋江會不會武功重要嗎?
  • 宋江聚義廳排座次,公孫勝看後,貧道去也,梁山從此無真情
    而對於梁山上以前屬於晁蓋的部下,他則收買利用他們,成效可在聚義廳排座次的時候看出來。彼時宋江剛剛來到梁山上,知道自己已經沒有了後路,梁山是自己唯一的容身之地,而晁蓋明白宋江的呼聲之高,要主動把聚義廳頭一把交椅給他,理由是宋江在他們劫生辰綱時報信救了眾兄弟的命,所以理應由他來坐第一把交椅。
  • 看宋江是如何工於心計,一步步坐上梁山寨主之位的
    梁山寨主宋江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宋江上梁山後在梁山對外作戰時,宋江為了培植自己在梁山的勢力,經常對晁蓋說:哥哥是一山之主,豈可輕動,此事交給小弟即可。一次是這樣,兩次也是這樣,宋江都是這樣一句話。就這樣,宋江雖然辛苦了點,但他每次出兵都提高了在軍中英雄心目中的地位。很多人也因此成了他的嫡系,這其中就連最早跟隨晁蓋的軍師吳用等人都投靠到宋江一邊去了,可見宋江手腕之高。
  • 第二章水泊梁山排座次
    宋江說 :「想俺宋江原是鄆城卑微小吏,承蒙各位兄弟抬愛,推我為梁山之 主,弟兄們東拼西殺,如今直幹出偌大的事業。落草為寇非俺本意,如能早日招 安,眾弟兄好歹也落得個光宗耀祖,封妻蔭子,只是眾弟兄有的與朝廷積怨太 深,影響招安大事」。 吳用不愧為智多星,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何不把梁山兄弟重新再排一下 座次?」 宋江聽罷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
  • 職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突然變成了《水滸傳》裡的梁山好漢
    心裡懷著一顆興旺梁山事業的奮鬥之心,待有朝一日,真成了梁山好漢,只有滿地狼藉、滿腹心酸、滿懷憤懣,把上演之初自以為的喜劇,活生生演成了悲劇。我們大多數像極了李逵,真的只有兩把板斧,憑著一顆忠肝義膽和青春熱血,不停地揮灑,被宋老闆叫一聲「割了這廝的黑頭」,李逵還覺得親切,真正直如一家人。只要他在,老闆永遠有調侃的對象,梁山上充滿了快樂的氣氛,沒有他,仗照也樣打。李逵是一個連排名第98位的沒面目焦挺都打不過的排名第22位的步軍頭領,因為忠誠受到老闆格外器重,其實從業務能力上講,隨時可以被替換。
  • 宋江首次被請上梁山竟如此恐懼,為什麼?
    >是梁山泊寨主晁蓋口中的「恩兄」,山寨的頭領如花榮、秦明、黃信、燕順、王英、鄭天壽、呂方、郭盛、石勇也都是他一併引薦上山的,首次被請上梁山的宋江,竟然表現得如此懼怕步步提防,是否有些不可思議?宋江真的懼怕麼?到底懼怕什麼?宋江在清風寨殺了劉高一門老小, 得知朝廷將起大軍前來徵剿清風山,自知無法迎敵所以準備帶著眾人入夥梁山泊。誰料被一封家書誑回家後,聽聞天下大赦自己不至於判死罪,於是就改變了主意寧願被刺配到江州。他引薦的兄弟都入夥了梁山泊,他自己反倒成為梁山泊的外人。刺配江州需要打從梁山泊經過,他先想到的是躲。
  • 再讀水滸,仰嘆宋江之忠義
    這樣一個方方面面皆不出色的人,如何能座穩這梁山聚義的頭把交椅?綠林好漢濟濟一堂,怕不是待不了多久就退下位了。但事實真是如此嗎?這難道真的就是單靠所謂「鬆綁勸降許寨主」來的虛情假意嗎?實著不然,宋江既然能夠在群雄中佔據此位,那就絕非單單依託人情往來的便宜,梁山的滿堂好漢亦非如此好糊弄的。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魅力讓好漢們敬服呢?
  • 宋江的兩大錯誤,將梁山推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宋江能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實施違背了原寨主晁蓋雖然晁蓋有「公權私授」和「公報私仇」之嫌,事實上也包含著另一個意思——不想讓宋江當大首領。因為他知道,宋江手無縛雞之力,論詭計多端,吳用能強他百倍。他能完成這個任務嗎?顯然是不行!
  • 宋江聚義廳上排座次,公孫勝看清楚後,轉身離去,梁山從此無兄弟
    忠義偽善如果說一開始大家都能看在晁蓋的義士面子上共進退,堅持他「劫富濟貧」的俠義之舉,塑造一個江湖人士的聚集地。可「及時雨」宋江的到來便開始讓梁山泊變了味。後世對於他道義和忠孝的矛盾衝突,也都落腳到他的「偽善」上面。
  • 梁山之主的晁蓋葬禮,偽君子和真小人的狂歡,你是否也為其悲哀?
    但在宋江上山之後,兩人整天膩在一塊,只因為宋江對於他更具價值。宋江自從上梁山起,就一直抱著招安的念頭。對於吳用這種不得志的讀書人而言,有著莫大的吸引力。一個天大的機會掉了下來,作為偽君子的宋江絕對不會直接上位,吳用可就沒那麼多顧慮,在晁蓋死的第二天,就極力把宋江推向第一把交椅。然而,晁蓋死前可能是因為一口怨氣下不去,給兩人製造了一個難題。誰活捉了史文恭,誰就有做梁山之主。注意,這裡是要活捉。
  • 宋江為何執意要招安
    為了獲得領導權,宋江採用了架空晁蓋的辦法,宋江上梁山後,每逢有大的戰事,總是託言對晁蓋說「哥哥乃山寨之主,怎能輕舉妄動,待小弟替兄前往…」。其目的就是為了樹立起自己在梁山的威信,以便成為梁山的實際控制者。
  • 如果梁山再次火併,八人幫晁蓋,二十七人幫宋江,為何晁蓋會贏?
    宋江剛上梁山,就對晁蓋的權威發起了挑戰。梁山之主晁蓋給弟兄們排座次,已經排完老二宋江老三吳用老四公孫勝,按照常理,第五把交椅應該歸豹子頭林衝。這時候宋江站了出來:「休分功勞高下,梁山泊一行舊頭領,去左邊主位上坐。
  • 宋江有武藝嗎?似無武藝,又似有武藝
    宋江有武藝嗎?這個問題難以確切回答。梁山好漢象關勝、林衝、秦明、呼延灼、董平五虎將,花榮、徐寧、楊志等馬軍八虎騎,魯智深、武松、李逵等步軍頭領,阮氏三雄等水軍頭領,都是武藝高強者;像軍師吳用、聖手書生蕭讓、獸醫皇甫端、神醫安道全等少數頭領是沒有什麼武技的。宋江呢?似無武藝,又似有武藝。
  • 脫戶籍舉反旗,殺小妾坑兄弟,宋江的忠孝仁義在哪裡【亂談水滸】
    可是,真的宋江是什麼樣子呢?正如吳閒雲在《黑水滸》裡說:宋江在宋江的江湖裡,身不由己。一到梁山,坐上第二把交椅,成天想著的就是要等朝廷招安,時時刻刻都想著朝廷什麼時候記起了他宋江,他宋江就會率眾兄弟一股腦兒的去為朝廷做事。這本來也沒什麼不對,用宋江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為兄弟們謀一個大好前程,畢竟一直做匪終是名不正言不順的。一面隨時說著等朝廷招安,一邊又率領著眾人東打一仗、西打一仗,又與朝廷派來的軍隊大幹一場,還用非常手段請來一些好漢助陣,幫他打了勝仗,還俘獲了大將。
  • 金聖歎讀《水滸》:武松上上人,宋江和時遷下下人
    武松在梁山中地位較高,有打虎英雄的威名,是民間廣為流傳的英雄人物。就算沒聽過「水滸」二字,也必聽過武松之名。宋江在梁山坐頭把交椅,江湖人稱「呼保義」、「及時雨」,在上梁山之前就是響噹噹的人物,後來因為殺了閻婆惜逃亡,武松見到宋江跪地就拜,宋江入獄更是引來梁山好漢劫獄,其義名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