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頻道,用心講述每一個故事。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通俗意義上的俠客究竟有著他們怎樣的內涵,像是金庸老爺子就說了:「俠就是可以犧牲自己的利益去幫助別人主持正義」。這種精神在社會上永遠存在,他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很大程度上給中國的「俠」文化打造一種千篇一律的基礎。乃至於後背網文作者也都爭相模仿,可事實證明,那就是金庸老爺子在記者面前的一套說詞。
畢竟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一旦碰撞,人們也只會腳踏實地的去循規蹈矩。《鹿鼎記》都看過吧,裡面的韋小寶完全就是推翻了之前金庸筆下的俠客定義,書裡面有個人叫茅十八,這個人就是傳統意義上的俠客,他沒啥能耐,平時跟地痞流氓小打小鬧估計也要完犢子,更別說遇上官府勢力了。
有一回茅十八在自己所認為的行俠仗義途中差點讓人給砍死,最終還是韋小寶通過用撒石灰的方式救了他。可這時候茅十八不僅不對韋小寶感恩戴德,反而對他大肆說教,說什麼習武之人就該光明正大,你韋小寶撒石灰就是下三濫,要說這韋小寶心裡也憋屈:「要不是老子救你,你早完犢子了,還跟我擱這嘰嘰歪歪,你怕不是假酒喝多了」。
他和韋小寶的起點其實差不多,可因為一定的局限性和不懂得變通,所以就註定了他以後也沒什麼發展。所以後來陳近南是韋小寶的師父,康熙是韋小寶的朋友,可茅十八還是在原地踏步,所以金庸先生就是借用茅十八這個人物諷刺他之前寫的那些偏浪漫主義行為的俠客。
其實就如同茅十八一樣,行俠仗義平時聽聽就行了,真要做到身體力行,那就是想提前領盒飯。這一點在港片裡就很有體現,王晶早年間拍電影的水平還是處於大師層次的,他和周星馳合作的《鹿鼎記》,陳近南和韋小寶就有這樣的一段話:「有能耐、有文憑的人都在清政府手底下做官,所以咱們反清復明就要用蠢一點的人,讓他們乖乖聽話,就必須要用宗教的形式催眠他們,使他們覺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對的」。
所以反清復明只是一句類似阿彌陀佛的口號,之所以幹,是因為咱們要搶錢搶女人,復不復明的完全就是扯淡。當然,書裡的陳近南可是一個中規中矩的大俠,沒有也不會像電影裡一般說出這樣的話。不過也不得不說這段話也的確是一針見血,所以很多時候俠客的行為都是模糊的。他們總是做著自以為對的事情,就跟孔乙己沒啥兩樣。
行俠仗義的事情能算是蠢嗎?抱歉,真把那些騙小孩的故事帶入現實主義去推敲,一個衙門啊、土匪的就能把這類人給摁死。所以說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就是這個道理,你活著不好嗎?非要跑去作死。
往深了說就是暴力執行權和政治輿論權那都是掌握在廟堂的手中。這些俠客吃飽了沒事幹的在那喊著要替天行道,說白了那就是要造反了。你看水滸傳裡的宋江,其實就是把偽善的一面徹底揭開,他所做一切的目的真的就只是為了加入朝廷實現階級的跨越。然後身居高位的作威作福。
武松夠俠氣吧?魯智深也夠俠氣吧?天天三拳打死這個,明天又會打那個的,在宋江這就都不好使,給他們帶高帽子他們就飄,所以說傳統意義上的大俠,很容易被那些封建禮教給誤導,並且成為某些野心家們的工具。
並且這些的大俠們看似風光無限,有一定的江湖地位,時常還跟多個女主關係曖昧,實際上按照他們這種花錢如流水,動不動二斤醬牛肉,在客棧裡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的架勢,家裡就算有金山銀山也不夠賠的。
看到評論區有人問,說大俠是怎麼搞錢的?我也就稍微說說,不足或是有遺漏的地方歡迎在評論區補充。首先,咱們說說古龍式的大俠,比如說陸小鳳這樣的浪子,花錢如流水,動不動就要去風月場所就是一擲千金。像他這種來錢的路子就比較多,平時沒生意就靠朋友資助,來活計了就去幫人辦事,是人都是自私的,我不相信陸小鳳能夠真的無私奉獻的去幫助那些上門來求助的人。
按照中國傳統禮尚往來的習俗,那些人事後肯定是有重謝的。如果陸小鳳真的想無私奉獻,那只能說明那個人是一個女的。其實,像這種浪子式的遊俠,沒錢了要麼就去賭,要麼就去接人的委託,又或者是去做一件類似於賞金獵人的事情。比如說去幫官府捉拿江洋大盜之類的營生,又或者一些大俠們乾脆就去打土豪,美其名曰劫富濟貧,這事楊過、喬峰就沒少幹過,要麼就是像郭靖那樣在江湖上不論道德人品還是武功都被黑白兩道推崇無比,乃至義守襄陽,朝廷、還有那些地主豪傑肯定不想放過結交這麼一個高級打手的機會。
當然,這只是一般人。至於黃藥師、西門吹雪、花滿樓這類人,他們就相當於是地主階級,自家有塊莊子,靠著收租自給自足。之前提到的郭靖,如果是郭靖沒跟黃蓉結婚,那他也只是一個比較幸運的在江湖上有點名聲的打手,是因為婚姻才讓他實現了階級上的跨越,躋身成為地主的層次,而他之後所謂的義也就不能成為底層人民的精神旗幟。他更像是維護他們地主階級整體利益的行為。
像是襄陽集團裡黃蓉是丐幫幫主,郭靖的女婿耶律齊是蒙古貴族,以及他的社會關係也都是江湖大佬一宗之主。所以從本質上來講,他們就是地主,所以我們也不必去考慮人家大俠的錢從哪來?過得好不好?人家可是比咱們想像的要滋潤的多。可能有些人覺得匪夷所思,但這就是現實。
我們每天上班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掙錢養家,改善生活,目標再大些就是實現階級的跨越當老闆,所以說,以前在私企上班的時候,總是抱怨被老闆安排工作以外的事情。但是當他自己做老闆的時候,估計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資本家剝削民眾,無論何時他都是不對的,這點我們必須譴責。不過,在回到問題的本身,像是金庸筆下的龍門鏢局,不就是少林寺的附屬產業嘛。
所以這一切只是我們讀者被快意恩仇的武俠故事蒙蔽了雙眼。事實上,人家大俠就是個土皇帝,我知道,肯定也有人會說郭靖以前過的怎麼怎麼樣,日子過得多麼苦,可那時候他是無名小卒,並非是大俠,並且人家是無名小卒的時候就有成吉思汗送錢,起點不知道比現在的普通大學生高到哪裡去了。
所以說之前我那麼推崇《鹿鼎記》,就是因為那是金庸最為真實的一部小說,以後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會把這本書也大家分享了,有些大俠和幫派的來錢手段,不適合在這裡說,所以我就不說了,評論區的人才們請自行補充。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這裡,感謝大家願意看在這裡我胡說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