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駱駝祥子》:在那個動蕩的年代,你我可能都是祥子

2020-11-09 守燈人

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北京城經歷的風風雨雨,洗刷了無數的罪惡與過往。

而皇城根腳下的人們,日復一日的辛勤勞作,默默無聞地支撐起整個龐大帝國的運轉。

在很多人眼中,北京是一個神秘的地方,畢竟它可是皇城根腳下。

翻開歷史的畫卷,就有這麼一個人,把筆伸到了皇城根腳下的小人物,只關注小人物的悲歡離合。

這個人,就是老舍。

我們都曾讀過《駱駝祥子》,感慨祥子的不爭氣。

但是假如讓時光回溯,在那樣的環境中,可能我們每個人都逃脫不了祥子的命運。

祥子是一個老實人,老實到只會低頭賣力氣。

祥子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北京人,是窮苦人家的孩子。還是父母雙亡,從小沒學上的孩子。長得也不好看,臉上有一塊不大不小的疤。

這麼一看,基本是苦情戲人設了。

按理說命運對待這樣殘缺的人,應該多給予厚待,偏偏命運的大手,從來不肯放過任何一個人。

這樣一個從農村來到北京城的窮人家孩子,又要強又踏實。

要強是因為,他想要出人頭地,他不想再過過去的苦日子。不過雖然他要強,但是他踏實,不坑蒙拐騙,幹上了拉黃包車的買賣。

這種賣力氣的活,全靠有一副好身板。

他看不起那些偷奸耍滑省想辦法省力氣的人,他要讓坐他黃包車的人,都保準滿意。

累了就扛著,病了也不吃藥,所有的努力,都為了攢錢買上一輛自己喜歡的黃包車。

這樣的祥子,像極了為夢想而拼搏努力的我們。

但是對於一個底層人百姓來說,賺錢的過程,並不如他想像的那麼順利。

他不像別人那樣偷奸耍滑,全靠自己賣力氣去掙錢。所以他攢錢攢得又慢又辛苦。而在攢錢的過程中,又總是出現意外。

要麼是車子磕了碰了,要麼是自己病了累了。三年才湊下100塊錢的祥子,省吃儉用買了一輛車。

這輛車,就是他全部的家當。對於父母雙亡的他來說,這輛車或許就是他情感的依靠。

如果故事到這裡就結束,那麼就足夠完美了。偏偏老實人受欺負的定律,在那個時代尤為明顯。

祥子又總是被人欺負,連女人也可以欺負她。

這樣一個苦命人,老實木訥,話不多,但卻總是被欺負。

  • 先是拉車的時候,被當兵的欺負。

那時候的北京城經常謠言漫天飛,說到處都有戰亂。就在他有一次拉車的時候,碰上了十來個兵,連人帶車給卷進了軍營裡。

在軍營裡面,同樣是做著苦力活,但是一分錢也沒有。

祥子丟了車,也丟了那一身乾淨的衣裳。所幸撿了一條命,從軍營裡偷跑了出來。

怨天尤人可不是祥子的風格。很快祥子又重新振作起來,繼續為夢想努力著。

  • 再然後,就是被孫偵探欺負。

好不容易有包月活可以幹的祥子,因為他的主家被舉報為亂黨,在替主家傳信的過程中,祥子意外遇上了孫偵探。

這個奸詐的孫偵探,敲詐走祥子身上所有的錢財,那可是他買車的全部希望。祥子雖然被嚇得哆嗦,但是也只能破錢消災。

在那樣混亂的社會中,不可否認,孫偵探這樣狡詐的人,就是老實人生活的噩夢。

  • 祥子老實到,甚至連女人都會欺負她。

這個人就是虎妞

在祥子看來,胡妞是個潑辣厲害的女人。虎妞的父親開著車廠,她是有錢人家的姑娘,但是卻看上了老實的祥子。

這個敢愛敢恨的女人,為了能下嫁給祥子,甚至不惜和自己的父親鬧翻。

雖然祥子完全不喜歡他,他喜歡的是小福子,但是也不是虎妞的對手。

命運對他可真殘忍。沒有錢,還娶不上心愛的女人,甚至一次比一次更落魄。

祥子最終由老實變得墮落,失去了生活與夢想。

對於一個底層百姓來說,最受打擊的是什麼呢?那就是努力和堅持,不能讓他過上美好的生活。

祥子前後買了三次車,但是一次比一次的結局悽慘。

其實他也沒有什麼偉大的願望,只不過是想要擁有一輛自己的黃包車,過上令自己滿意的拉車生活。

但是每一次當他的生活剛有起色以後,他的生活就會再次跌入深淵。

第一次是碰見一群士兵,被擄到兵營裡。

第二次則是碰見可惡的孫偵探,被敲打走所有積蓄。

第三次則是和她結為夫妻的虎妞因為好吃懶做,在生產時,和孩子一起離他而去。

祥子也曾想過,如果生下來一個像自己的孩子,那生活似乎就有了點盼頭。

但是在殘酷的現實面前,連醫生都請不起的祥子,只能眼睜睜看著虎妞和孩子一起走上死路。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對於窮苦人家來說,錢就是生活最大的障礙。

沒有了錢,一切都沒有了底氣。

祥子的願望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走上發家致富的道路。

他善良又真誠,誠實又可靠。他篤信著自己的人生信條,但是無情的命運大手,卻讓他一次一次走上絕路。

當人生信仰坍塌的時候,再勤勞誠懇的人,都會變得絕望。

如果沒有老舍,在那個動蕩的年代,我們感受不到底層人們的一生。

在故事的最後,祥子失去了生活與夢想,變成了行屍走肉的陌路鬼。

他偷奸耍滑,不惜出賣他人,他變成了他曾經最討厭的那種人,只為了自己能獲得金錢。

或許他已熟知那個社會的生存法則:

那個社會,就是對勤勞勇敢人們的最大諷刺。

如果我們身處在祥子那個位置,或許我們做的還不一定有祥子好。

畢竟祥子前後努力了很多年,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才讓他俯下身子,認清現實。

老舍在書中寫道:

雨下給富人,也下給窮人;下給義人,也下給不義的人。其實雨並不公道,因為下落在一個沒有公道的世界上。

在那個混亂又動蕩的年代,如祥子一般勤勞踏實的底層百姓,是不可能有出路的。

因為那個社會完全沒有公道可言。

所以在那個混亂又動蕩的年代,如祥子一般的底層百姓,最終只能經歷著悲劇又心酸的一生。

讀小說故事,品真實人生。

我是,歡迎你的到來。

相關焦點

  • 《駱駝祥子》:還有多少人以為只要吃苦就能苦盡甘來
    第一遍讀《駱駝祥子》,是在高中的時候。那時候,只是想給那些年錯過的課外導讀補個課。而今再看來,祥子不就是從農村出來的「北漂」嘛!他操著濃重的鄉音,懷揣著年少無知的夢想和對城市機會的期待,秉持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觀念,來到了動蕩年代的北平,希望能在這個城市裡立足。
  • 《駱駝祥子》:造成祥子悲劇的原因是什麼?
    背景:《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一部傑出的悲劇性小說,主要是以北平一個帶著鮮明農民氣質的人力車夫祥子的行蹤為線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為背景,通過主人公祥子「精進向上——不敢失敗——自甘墮落」的命運三部曲展開的,寫出祥子夢想著靠自己壯實的身體在城市
  • 《駱駝祥子》:「捨棄自我」的文化苦旅者的一段歲月縮影
    《駱駝祥子》是民國時期著名作家老舍的一部長篇小說。當時的北平正處於軍閥統治時期,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舊北京處於一片混亂中,老舍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創造了《駱駝祥子》。《駱駝祥子》中的社會是畸形的、黑暗的、失衡的,人民大眾都陷在水深火熱之中,而祥子則是當時的底層群眾一個典型性代表。老舍將自己的部分親身經歷融進故事裡,結合自己搜集來的各個資料,記錄下了特殊年代裡的一段「社會縮影」。
  • 《駱駝祥子》:一個車老闆,讓你看透人間冷暖
    《駱駝祥子》中和汽車廠的老闆是劉四,他叫劉四。年輕時,當過國庫兵,開了一家賭場,買賣人,還放了閻的債,在清朝打了一場群架,抓了一個好女人,跪在鐵鏈上。民國以後,我老了,買了60輛車,用這筆橫財開了一個停車場,這被認為是撥亂反正。他六十多歲了,只有一個378歲的女孩虎妞。她的父親和女兒像鐵桶一樣管理著院子。
  • 《駱駝祥子》:淺析造成祥子命運悲劇的3個主觀因素
    《駱駝祥子》是老舍的長篇小說之一,故事的社會背景處於,我國20世紀20年代的軍閥混戰時期。它主要描寫了從農村來到北平的人力車夫祥子,三次買車又三次失去車的故事。而在故事的最後,祥子失去生活的信心,一步步頹廢成了「社會的怪胎」!
  • 《駱駝祥子》亂世掙紮下的人性警示
    祥子生活在20世紀20年代的舊社會,他的悲劇是那個黑暗舊社會的產物,然而也有著他作為底層平民的性格局限性,下面,我們就祥子的人生經歷來分析下他的悲情人生!一:一次失落祥子18歲時失去父母和幾畝薄田後,來到北平城謀生。他認定拉車是最好掙錢的活兒,咬牙苦幹了三年,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一輛車。
  • 我就是現代版的「駱駝祥子」
    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在我有生這四十年裡,我看了不下二十遍,年少時讀它,不覺得有什麼,一個老實人,一份普通的願望,最後的結局還很落魄,不免有些瞧不上祥子。後來再讀,發現自己就是那個現代版的「祥子」,我和他,一切都是那麼相近,所不同的應該就是我們性別不同,剩下的竟都是那麼契合。
  • 在《駱駝祥子》中,為什麼要設計「夏太太引誘祥子得病」的情節?
    《駱駝祥子》是一部講述舊中國北平城裡一個人力拉車夫的悲催故事。主人公為祥子,一個年輕力壯的農村小夥,靠人力拉車在北平維持生計。祥子一生中接觸的女人有:虎妞、小福子、夏太太、楊太太、陳二奶奶、以及曹宅高媽和曹夫人等等。通讀全文,你會發現,虎妞和小福子在祥子的人生中佔據著很重的分量,而夏太太不過是祥子一次禁不住誘惑的偷歡。
  • 駱駝祥子前19章概述
    可能不僅是車給了他生活,也是給了他走向未來的希望。這樣的夥計劉四爺喜歡,他當然希望所有車夫都能把從他這兒租來的車當做自己一樣,所以談不上多喜歡,只是能多看一眼。而其他的車夫就不喜歡祥子這樣的車夫,因為大家都是來討生活的,租車每天都有租錢,又不是白白給你跑的,天天累的要死,難道還得給你白白保養不成,在其他車夫看來,這是理所當然的,祥子和他們的格格不入讓他顯得清高和扎眼!祥子願意幹,越幹越高興,感覺生活有奔頭。其他人不願意幹,反正這個年頭活下來就是不容易,到頭來結果都一樣,你再怎麼幹還能成為第二個劉四?所以不如就這麼著,怎麼開心怎麼來。
  • 跟老師讀《駱駝祥子》第二章
    那輛車也真是可愛,拉過了半年來的,仿佛處處都有了知覺與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馬上應合著,給祥子以最順心的幫助,他與它之間沒有一點隔膜彆扭的地方。趕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隻手攏著把,微微輕響的皮輪象陣利颼的小風似的催著他跑,飛快而平穩。拉到了地點,祥子的衣褲都擰得出汗來,譁譁的,象剛從水盆裡撈出來的。
  • 老舍《駱駝祥子》|當夢想破滅時,別讓自己成為孤島
    《駱駝祥子》是老舍先生在1936年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以上世紀20年代的北平為背景,講述了一個人力車夫在軍閥統治時期三起三落的悲苦奮鬥史。駱駝祥子代表著當時的廣大勞苦大眾,他們的悲慘命運是共同的。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通過精湛的語言藝術技巧,以及成熟的思想深度塑造了一個個性鮮明的、仿佛真實存在著的祥子,給人一種很強大的藝術感染力。
  • 《駱駝祥子》:什麼原因造成了虎妞的悲劇
    無論誰去提親,劉四爺都不會答應,因為在他眼裡,來提親的人,都是衝著他的幾十輛洋車來的。因此虎妞的婚姻被劉四爺一而再耽擱著,一年又一年,直到成了嫁不出去的老姑娘。虎妞雖醜,年齡也不小,但她也渴望愛情,渴望有個丈夫。她知道無論怎樣劉四爺是不會答應人家提親的,她說:「我總不能一輩子就這樣。」她決定出動出擊,先斬後奏,她看上了年輕的人力車夫祥子。
  • 一個女人的死讓祥子反抗社會,另一個女人的死讓祥子報復社會
    祥子在一家小店裡睡了三天,嘴裡老念叨著駱駝,他因此得名「駱駝祥子」。他還是恢復了老本行,在劉四爺的人和車場拉車。以前的祥子善良、勤勞、樸實,能為他人著想,可現在他變了,他變得懶惰、圓滑。對祥子來說,該休息就休息,自己的汗水是不能輕易流的,客人要想他多拉一段路,那是不可能的,除非加錢。祥子以前想著,能多拉客人一段,客人就感激他,多給他點錢,然而事實並非他想的那樣。他的一切美好品質在那個社會都行不通,虎妞死後,他就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
  • 「男人的現實都藏在心裡」|駱駝祥子為什麼娶虎妞不娶小福子?
    最近綜藝節目《一本好書》再次把老舍先生的名作《駱駝祥子》搬上銀幕。看完節目我從書架上找到這本小說,重讀了一遍,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地方:祥子對虎妞深惡痛絕,卻娶了虎妞,而與他真心相愛的小福子,卻被他放棄了。我看到了祥子的「現實」。1祥子,十八歲,剛剛進城不久,北平城的一切都散發著希望的光芒,他來北平做拉車買賣,投靠在當地很有實力的車廠老闆劉四爺家裡。
  • 一本好書:駱駝祥子——絕望的滋味
    不是說我不願意努力,不想努力,只是更多的時候,看不到努力的希望,缺少清晰的目標,而碌碌無為,渾渾噩噩。介於此,看到《一本好書:駱駝祥子》後,內心的共鳴無以復加。車子進軍營就不見了,撿了三頭駱駝換來35塊大洋,回到沒有自己車子的起點。
  • 《駱駝祥子》:從人物性格特點,追憶時代背景下遺留的犧牲品
    長篇小說《駱駝祥子》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 老舍自幼家境貧苦,經常與窮人打交道,而他卻是家中唯一一個識字的孩子。小說《駱駝祥子》更是寫出了當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底層勞動人民的窮苦生活和真實寫照。引領了文學時代一個大的跨度。
  • 再讀老舍的《駱駝祥子》:失敗不要怨社會,婚姻才是男人最大敗筆
    《駱駝祥子》是老舍先生寫的家喻戶曉的作品,1982年改編成了電影,一上映便火遍了全中國。即使是目不識丁的老弱婦孺,也知道駱駝祥子的故事。電影中,祥子的扮演者張豐毅才上大三,正是因為演了《駱駝祥子》,後來才會和張國榮一起拍《霸王別姬》。
  • 《駱駝祥子》:幸福的婚姻,是女人最好的化妝品
    駱駝祥子》的時候,我們總是把目光聚焦在與祥子有關的人那裡,至於其他角色,總是被我們有意無意忽略掉了。最為好玩的是,這邊祥子剛幫著二太太抱孩子,那邊大太太就讓他去接學生,兩邊都不討好的祥子,莫名其妙地被罵了個狗血淋頭。我想,生活在這個家庭裡的兩個楊太太,其實並不幸福,如果他們真的幸福,也不會這樣斤斤計較,更不會在請人坐車之後,連掏一毛錢的車費,也會手哆嗦老半天了。
  • 祥子(小小說)
    好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條小河往門前流過,農閒的時候祥子就去河裡打魚,捕到了魚兒就送到鎮上去賣,隔三岔五的收入倒也不賴。媳婦二妮說,「祥子,雖說咱們捕魚能夠得到一些收入,可畢竟沒有做工來得安穩,咱村的許多人不都到外地打工去了嗎,咱們也出去打工吧!」「要去你去,我可不去!老了老了,還打什麼工呀?」祥子一臉不願意。「你才40歲,能算什麼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