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後被賜「都頭」一職,放現在是個多大官?說出來別嚇一跳

2020-09-03 野史趣觀

《水滸傳》作為四大名著之一,受到了無數人讀者喜愛,作者施耐庵塑造了很多有血有肉的角色,比如宋江、魯智深等人,但是說到最廣為人知的好漢,應該還是要算得上是打虎的武松莫屬了。

如果大家細讀,會發現梁山泊中很多有意思的地方,比如宋江等人宣稱是一場農民起義,然而108好漢中,正兒八經種過地的,也只有宋清和陶宗旺,而梁山的天罡三十六將,基本都是軍官或者是名門世家出身,比如呼延灼,林衝,關勝。

反而是那些作為主體綠林出身的好漢,因為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本事更加低微,因此排名還會靠後一些,至於行者武二哥武松,就能夠算得上是綠林的排面了,白手起家的他,硬是憑著自己的本事,受到了施恩宋江等人的尊重,從而與魯智深等人平起平坐。

武松到也不是沒有當過官,打虎後的他也曾經在陽穀縣當過步兵都頭,那麼問題來了,這個都頭,放到現在又是一個多大官呢?說出來別嚇一跳。

都頭這個職務,最初在唐朝,軍隊中已經有了都的編制,而統領都軍的最高統帥,就稱之為都頭,後來人們習慣將統兵官都叫做都頭,比如唐憲宗時期,劉悟任都知兵馬使,人們就稱其為「劉都頭」。

由此可見,都頭在唐朝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但是到了宋代,都頭的地位,慢慢下降,在宋朝初期,襲用了過去舊制度的他們,「都」依然是一級統兵官,馬兵是軍使和副兵馬使,步兵是都頭和副都頭,然而隨著趙匡胤進行軍事改革,地方軍隊收歸於中央,大部分地區都的編制也就慢慢取消,都頭也就淪為了地方普通的編制。

根據《嘉定赤城志》卷18提到,台州雄節第六指揮編額五百人,除指揮使和副指揮使各一人外,另設都頭三人、副都頭五人,由此可見,都頭已經淪為了小股部隊的指揮官,還不是最高級別的。

相信看到這裡讀者或許會一頭霧水,上面介紹的都頭,好像都是軍隊中的職務啊?跟武松又有什麼關係呢?

在南宋王朝結束後,元朝的都頭,職權進一步下降,演變成為了村以下的一級組織,如孫村一都,劉村二都等等,村裡面就設置有都頭,負責維護都內的治安,宋朝的縣郡,是沒有都頭的,而且地方的治安官,都是由州府上級任命,絕對不可能讓一個小小的縣令隨意指派。因此《水滸傳》這一點是錯誤的

施耐庵是元末明初人,考慮到他處於的年代,都頭這個職務也就結合了元制和宋制,武松成為了縣一級別的治安長官,他的官職,也就如同當今的縣城公安局長。

武松只因為打死了一頭老虎,就獲得了這麼大的官?這確實讓人感到驚訝,更何況他還有犯罪前科,來歷不明。「打死了人逃走在江湖」。官職的指派確實有些隨意,但是這也並非不符合情理,武松的身上,也肩負著保衛陽穀縣百姓,防禦盜匪入侵的職能,因此縣令也就看上他的本事了。

相關焦點

  • 水滸中武松的都頭、林衝的教頭、魯智深的提轄,誰的官職高?
    都頭,武松的職務。他景陽岡打虎成功之後,被陽穀縣知縣任命為都頭。知縣見他忠厚仁德,有心要抬舉他,便道:「雖你原是清河縣人氏,與我這陽穀縣只在咫尺。我今日就參你在本縣做個都頭,如何?」武松跪謝道:「若蒙恩相抬舉,小人終身受賜。」
  • 從都頭到頭陀:從武松的人生看吃人的社會如何把好人變成壞人
    被宋江一腳嚇出冷汗的武松也把病毒嚇了出來,又因得到宋江的幾句謬讚,讓柴進不得不把他請到餐桌上一起吃酒。所以啊,這人那,還是得有貴人相助才行。 認識了宋江之時,武松剛剛得知自己以前攤上的命案是個誤會,他想回到家鄉過正常人的生活。宋江陪他走了十裡路,武松便一人前行了。
  • 深入民心的打虎英雄:武松,其實為人也有醜陋的一面
    在水滸裡,作者用了大量篇幅來塑造武松形象。在加上民間演義,評書彈唱,京劇韻鼓深入宣傳。自是讓武松這一人物深入人心,武松英雄了得的故事也一直流傳自今!其實作者不但描寫了正面形象,也刻畫了武松雙重性格的畫面,各位看官:小編在此分析幾點我瞧不上的幾面:1.也是個阿諛奉承的主。在陽穀縣打死老虎後,知縣老爺就廳上賜了幾杯酒,賞錢一千貫。
  • 再讀水滸之:談談武松打虎
    記得我小時候看過一個有趣的小故事,講的是施耐庵在寫武松打虎的過程中,為了體驗武松當時的神態和動作,就拿了一條板凳當「老虎」,自己騎在上面對它一頓痛打,一邊打一邊在屋裡滾來滾去,還一邊大呼小叫,以至於他的太太都以為他發了瘋。
  • 揭秘王婆說風情,他就不怕武松知道後,找他算帳嗎?
    畢竟這事不光是關乎武大郎的臉面,這也關乎武松的臉面:你一個縣衙都頭,江湖上響噹噹的打虎英雄,你嫂子就這麼出牆,丟人不丟人嘞?武松以後怎麼混嘞?那武松肯定不會跟王婆善罷甘休,王婆就沒料到有這麼一天嗎?武松背地裡呢,還有打虎英雄的招牌加身,這不是官職,但卻是實在的威望,誰見了都得慫。那您說武松有官職、有威望,王婆倒是想跟武松較較勁,但她有這個實力嗎?王婆明面上看,是個茶坊的老闆,勉強算個個體戶吧,背地裡呢,做著骯髒的交易。要權沒權,要錢沒錢,要勢力沒勢力,唯一能夠依仗的人,就是暴發戶西門慶。
  • 閒話水滸:施恩是怎樣結識武松,讓他醉打蔣門神,奪回快活林的?
    打虎英雄武松為給哥哥武大報仇雪恨,不惜觸犯王法,殺了西門慶和潘金蓮這兩個鮮廉寡恥的姦夫!結果,武松被發往孟州牢城營服刑。當是時,這個曾經的打虎英雄,陽穀縣的都頭,已然落得了虎落平陽被犬欺的下場。《水滸傳》裡沒有寫這個差拔姓甚名誰,想來也不會是個什麼有來頭之人。然而差拔雖然官小職微,但卻著實口氣驚人。他公然大言炎炎的對武松叫器道:「你也是安眉帶眼的人,你是景陽崗打虎的好漢,陽穀縣做都頭。只道你曉事,如何這等不識時務?你敢來我這裡,貓也不吃你打了!」牢城營的黑暗和差拔的囂張,由此可見一斑!而武松的為人素來是正邪分明,而又嫉惡如仇的,他的眼睛裡怎能揉得沙子?
  • 歷史上真實的武松打虎,打的是真老虎嗎?其實打的是一個人
    武松,是宋代的一位義士,出生於河北邢臺清河縣,從小他學習武藝,但是並沒有用武之地,只能在杭州賣藝,後在杭州知府高權手下當教頭,期間,因為表現出色,被提拔,但是後來高權出事被罷職,武松也被趕出了衙門,繼任的新知府兒子以權謀私,對待人民非常不好,武松將其殺害,之後被抓起來,最終還是死於獄中,這是《水滸傳》中武松的原型人物,是歷史上存在的。
  • 武松出家六合寺被賜10萬貫,這10萬貫相當於多少人民幣?你不信
    武松出家六合寺被賜10萬貫,這10萬貫相當於多少人民幣?說了你別不信!「武松是一個恩怨分明的人。他武藝高強。不僅能一人打虎,而且在梁山上也是名列前茅。他為人正直,剛正不阿。他對腐敗政權、貪官汙吏認識深刻,不抱幻想。」
  • 小說:武松的第三份工作
    張團長於是暗中派人調查武松,一查嚇一跳:臺前縣無業流民咱們就利用他貪婪的性格,法辦他,我就不信,他不會暴露本性……光陰荏苒,武松稱霸快活林早過了一月之上。炎威漸退,玉露生涼,金風去暑,已及深秋。武松、施恩一夥正在快活林的店裡飲酒作樂、醉生夢死,張參謀派人來請武松。來人先拍了武松一頓馬屁,大意是您是北宋難得的人才,威震孟州,現在張參謀求賢若渴,想聘您做他的保鏢。
  • 歷史上的武松,沒上過梁山,殺蔡京之子埋骨西湖,墓碑被青年塗漆
    文 / 布衣如是說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水滸傳》中的武松武二郎,精明強幹功夫了得,「景陽岡打虎」、「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浦」等故事膾炙人口,給讀者們留下深刻印象。元雜劇中,也有《折擔兒武松打虎》、《窄袖兒武松》、《雙獻頭武松大報仇》,這些以武松為主角的曲目出現。
  • 武松殺潘金蓮時為何弄開她的衣物?網友:很理解武松的做法
    在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名好漢中,武松的知名度很高,而且為人剛直、愛憎分明,很受讀者的喜愛。武松做過兩件很出名的事,景陽岡打虎和為兄報仇,本文要說的內容正是與武松為兄長武大郎報仇相關。武松當時是清河縣的一名都頭,雖然不算正式的官員,但也是在官府中做事的一名吏。
  • 三頓酒一對刀,改變了武松的一生?怪不得他會頂撞宋江反對招安
    成年後的武松,因一場「人命官司」跑路,流落在柴進莊上,當得知官司已經了結後,揣著宋江給的銀子,提著一根哨棒,踏上了返鄉之旅。景陽岡打虎,是武松名揚江湖的第一戰!連飲18碗烈酒的他,赤手空拳打死一隻吊睛白額猛虎,驚呆了吃瓜群眾,也得到了縣太爺的賞識,任命他做了陽穀縣的都頭,此時的武松,是陽穀縣「傑出青年」的代表,一時之間,風頭無兩,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 武松到底喜歡什麼類型的妹子?不是金蓮,是玉蘭
    經過有名的十字坡,張青求武鬆手下留情,並問:願聞好漢大名!沒有說自己是打虎英雄,也沒有說自己為兄長報仇,武松驕傲地回答: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頭武松的便是!我是都頭,我驕傲啊。四個月的「都頭」生涯,已經深深地烙進他的生命裡,成為最驕傲的事。英雄武松,常常為領導的一點賞識和恩惠,感激涕零。陽穀縣知縣讓他做個都頭,他就能為知縣送賄物上東京,盡心盡力。
  • 武松是怎樣從社會青年變成快意恩仇英雄好漢的
    有人說,為什麼108位好漢的綽號都是各有特色,很霸道。獨有武松搞一個「行者」,為什麼?原因很簡單,武松不是江湖人,所以沒有江湖綽號!武松從小就在在受苦受氣中成長,不懂江湖,惹了事就嚇得跑路了。書裡類似打死打傷後,為了躲避官府而跑路好幾個。魯達拳打鎮關西後,跑路了。宋江殺閻婆惜後,跑路了。捉不到元兇,就沒法定案。所以跑路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 沉醉於久違親情中的武松絲毫沒有察覺到一個人異樣的目光
    武松為忠厚的哥哥有個溫暖的歸宿感到衷心的欣慰。他飄蕩江湖,朝不保夕,現在有親情,有家,有了份體面的職業,對於一個從小吃盡了苦的他來說已別無所求。他現在再也不是那個隨便被人踩在腳下任意凌辱的窮小子,而是陽穀縣的都頭,掌管著全縣的緝盜和治安,縣令抬愛,滿縣欽敬。連他哥哥現在出門賣燒餅也一改往日的畏縮與唯唯,腳下帶風,挺直個腰杆,仿佛此平日偉岸了許多。
  • 表現平平的朱仝憑什麼排到魯智深和武松之前?也不看他當的什麼官
    論武藝,魯智深和武松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朱仝的武藝雖然不差,但跟魯、武相比,多少有些差距;論名氣,魯智深和武松聲名滿天下,一個是大相國寺倒拔垂楊柳的大和尚,一個是景陽岡的打虎英雄,而朱仝的名氣顯然沒那麼大;論功勞,魯智深攜二龍山歸順梁山,使梁山更加壯大,大功一件;論交情,武松是宋江的結義兄弟,情深意重,非一般人所能及。
  • 此人兵器獨特,與武松大戰五百多個回合,生擒李逵李俊
    後在孔厚的建議下,陳希真派遣範成龍前高平山的徐溶夫處,尋求仙草靈藥。範成龍得令後星夜兼程,在途徑孤雲汛時巧遇了幼時好友唐猛。唐猛見到範成龍分外高興,不由分說將其拽入家中敘舊,在得知範成龍要去高平山尋求仙草靈藥時,不禁心中一震,隨即講述了高平山中的神奇之事。
  • 傳說武松打虎三靠,靠的是什麼?
    景陽崗上的那隻猛虎,稱霸一山,殘害生靈,當地村民談虎心驚。但,虎它怎麼也想不到會遇上武松,而喪了性命。我認為主要有三點:一是靠膽量,二是靠智慧,三是靠武力。當武松見到猛虎,不膽怯,不恐慌,鎮定應對,這就是最重要因素。真可謂是英雄虎膽,一般的人早就被嚇死。
  • 打虎武松的職場營銷,英雄,一個包裝下的職場神話
    只因宋江踩翻了他在屋外取暖的傢伙什,一個天寒地凍街道上的一個姑且叫做爐子的玩意,還被煤炭弄了個大黑臉,這副場景,比起後來在江湖上人人稱頌的打虎英雄武松,真的是怎麼想怎麼悽慘。可就是這麼一鬧,天人武松封印解除,走上了人生巔峰。
  • 為什麼武松得了一套行者裝束後就一直當行者了?
    武松此時的身份是個囚犯,哪裡受過這樣的恩待,簡直就要肝腦塗地相報。這時候武松已經把張都監當成了像施恩那樣的恩人,甚至未來的嶽父,雖然喝多了酒仍然不忘禮貌,「約莫酒湧上來,恐怕失了禮節,便起身拜謝了相公、夫人」。半醉半醒正準備睡覺的武松,卻聽到都監府上後堂裡一片喊「捉賊」的聲音,這時他還自言自語道:「都監相公如此愛我,他後堂內裡有賊,我如何不去救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