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袁家去盛家納徵的表現,就可預見華蘭婚後的日子不會好過

2020-09-10 八卦氣象臺

袁家與盛家結親時,袁家雖然是四品有爵位的伯爵府,但因上一次的宮鬥,已然被皇家邊緣化,沒被治罪已屬萬幸,但在京中卻地位尷尬。盛家盛老太爺是探花,盛紘又是五品的進士出身,可謂是清流人家。而且盛紘的嶽家王家,其老嶽父是兩代帝師,嫡母又是勇毅侯獨女。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對武職出身的袁家來說,自然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袁家雖然落魄了,但顯然還是有些看不起盛紘這個小小的通判。袁家在去盛家行納徵之禮時,袁家的主君主母並沒有出現,而是派袁家大郎來盛家送納徵之禮。

當時大娘子聽說袁家主君主母都沒來,氣得在房裡大罵,不讓送禮的人靠岸。這也間接說明,袁家的作派是不合乎當時的禮儀規制的。盛紘心裡也覺得委屈,可有什麼辦法,總不能讓外面的賓客坐著看盛家的笑話,只能先平息了老婆的怒氣,讓送禮的人先上岸,後面一切都還好說。

盛紘這邊退了一步,給足了袁家面子。可袁家並沒有見好就收,剛進門不久,就派了一個娃娃(顧廷燁 )與長楓玩起了投壺,而且彩頭居然是聘禮中的大雁。大雁在古代聘禮中的地位非同小可,稱之為「聘眼」,象徵著給新娘子帶路的眼睛。

送聘禮的隊伍中居然有一個娃娃,而且還不是一個老實的娃娃,一上來就讓盛家險些下不臺。顯然,袁家想給盛家一個下馬威。

長楓被人蠱惑,又哪裡知道其中的厲害。顧廷燁武將家庭出身,投壺對他來說小菜一碟。可長楓就不行了,他不過是逞一時之強,又哪裡是顧廷燁的對手。

外邊的賓客都守著這對娃娃看熱鬧,盛紘和大娘子卻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

這邊,盛紘將袁家大郎拉到裡室,商量著讓袁家大郎叫停這場比賽。盛長楓贏了還好,可如果輸了,那盛家的面子往哪擱,袁家面上也不好看。再說送來的聘禮又贏回去,這是何規矩?

盛紘將道理後果都擺在桌面上說了,但袁大郎顯得很為難,認為這是盛家的家事,自己不合適出面,並將責任一股腦的推到了長楓身上。事情發展到這裡,盛紘也是看明白了,袁大郎就是想讓盛家出醜、受羞辱。盛紘在袁大郎這裡碰了一鼻子灰,只好到外面去看看比賽的進程。

外面,賽程已接近尾聲,盛長楓輸已成定局。雖然華蘭帶出話來,稱只要父親母親一條心,輸了也不打緊,丟的不止是盛家的臉,也有他們袁家的。但盛紘心中卻總不是滋味,他還是不想輸比賽。他將長楓拉到一邊,面上帶笑卻惡狠狠地說:好好投,投不中我打死。

聽盛紱這樣說,長楓嚇得不敢再投了。此時,我們光芒萬丈的女主出來了,她一出手就扭轉了乾坤,最後贏了這場比賽。

事後,顧廷燁說出了是袁家大郎讓他與長楓比賽的,他並不想要什麼大雁。

這件事發生在開篇的第一集,實際上也是為華蘭嫁到袁家後的處境埋下了一個伏筆。袁家送聘禮時都要刁難一下盛家,眼裡沒有盛家,又怎會對盛家的女兒好。而且,袁家大郎的媳婦,是袁家太太的外甥女,袁家太太的心,自然是偏向外甥女的。

婆家看不起,婆婆刁難,華蘭一肚子的委屈,也只能自己受。當時盛家還沒到搬到京城,連回娘家訴苦的機會都沒有,書信往來也是報喜不報憂。

但華蘭的日子雖然苦,卻與袁文紹的感情十分好。華蘭賢惠知書達理,袁文紹都看在眼裡,可家裡有一個偏心眼的媽,他又有什麼辦法。

隨著長柏中舉,盛家舉家搬到京城,特別是明蘭嫁給顧廷燁後,華蘭終於迎來了好日子。壽山伯夫人幫袁老爺納了一門貴妾,袁家太太要對付貴妾,再也沒有時間刁難華蘭了。同時,華蘭也將管家權交了出去,袁文紹也將之前華蘭貼進去家用的嫁妝,慢慢都贖回來了。華蘭和袁文紹,過起了第二個蜜月,羨煞旁人。

華蘭的婚姻,先苦後甜,但她最終熬過來了,最重要的是她與夫君始終一條心,這也是她後半生幸福的重要保障。

相關焦點

  • 《知否》第一集的三個細節就可以看出,高嫁的華蘭婚後日子不好過
    但是從伯爵府來迎親時就能看出,華蘭以後在婆家的日子並不好過,雖然也是從小在祖母面前學著長大的說道忠勤伯爵府那個華蘭的婆婆,也是個厲害的人物,本來就是個小門小戶的女兒,能嫁到她袁家已經是燒高香了,還指望她去親迎。這種臨時變卦的處理辦法,也是袁家吃定了盛家不會因為這件事而跟他們鬧掰,也不捨得取消這門親事。原因很簡單,就是盛家門小勢微,跟他們伯爵府比起來不算什麼。嫁入豪門的女兒在婆家受氣就很正常了,畢竟你不如人家。
  • 《知否》都是盛老太太培養的,為什麼華蘭比明蘭婚後生活難
    《知否》中盛家老太太一共養了兩個孫女,一個是盛娘子的嫡長女華蘭,另一個是小娘衛氏庶出女兒明蘭。盛老太太把她們都養得聰慧,美麗,識大體,會持家。為的就是想她們以後生活會順風順水,不受人氣,但是華蘭的婚後生活卻比明蘭處境困頓。要我們來看看這是為什麼呢?
  • 知否:袁文紹這樣的男人值得嫁嗎?那要看你能否忍受華蘭的委屈了
    在小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盛家的幾個女兒都嫁得不錯,三個高嫁,異常顯貴,即便是低嫁的如蘭也生活順遂,沒什麼煩心事,過得雖不說多富貴,但也是夫妻和睦、生活美滿了。相對而言,倒是墨蘭的日子過得有些費心費力,但好在夫妻感情不錯。
  • 明蘭加封誥命,華蘭墨蘭嫁入伯爵府,可都不如如蘭過得幸福
    雖然華蘭嫁得人家門第很高,但是從劇中可以得知華蘭過得並不好,雖然和丈夫感情不錯但她的婆婆因為偏愛嫡長子,所以對華蘭多有為難,給她的丈夫納了好幾個小妾,華蘭管家時還要用自己的嫁妝去填補袁家,盛家的人也多說華蘭雖嫁的風光,過得卻不如意,可見華蘭在婆家的日子不好過。
  • 《知否》華蘭嫁到袁家看似享福,實則飽受委屈!婆媳關係真難處
    在電視劇《知否》中,華蘭高嫁伯爵府,這對於當時的盛家的來說可是天大的好事。所有人都覺得華蘭是去伯爵府享福了,因為她是一個合格的媳婦。可事實卻出乎大家的意料,華蘭的婚後生活並不幸福。雖然袁文紹與華蘭心心相印,但袁夫人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只要一有機會她就刁難華蘭。
  • 《知否》原著「10年終在婆家熬出頭的華蘭」:過日子是需要腦子的
    《知否》原著裡,華蘭高嫁忠勤伯府,婆婆刻薄,丈夫愚孝,她的婚後生活並不順遂。不過還好,因有盛老太太時時點撥,加上她自身又是極有能耐之人,華蘭最終守得雲開見月明。華蘭嫁得雖是嫡子,但是家中排行老二。嫡長子娶的是婆婆的外甥女,所以婆婆與大兒媳格外親密,而對外來的華蘭卻是處處排擠、算計。婚後,華蘭過得並不幸福。有尖酸刻薄的婆婆,還有點火煽風的妯娌,更有為父母之命是從的老公,華蘭在婆家舉步維艱、異常艱難。
  • 原著《知否》:華蘭惡婆婆的腌臢伎倆,何止是月子仇
    原著《知否》:華蘭惡婆婆的腌臢伎倆,何止是月子仇,簡直是欺人太甚。又是盛紘與王大娘子正蜜裡調油時出生的,集萬千寵愛;華蘭也是品貌過人,端莊持重,溫柔賢淑,才能高嫁忠勤伯爵府,但遇到個刻薄偏心的婆婆,婚後的生活可謂是艱難至極,十年間受盡委屈,不過終守得雲開見月明,後半生與袁文紹和和美美。
  • 《知否》華蘭在婆家被刁難,明蘭給她支了損招意外好用
    華蘭是盛家的嫡長女,是跟著父母吃過苦的孩子,對於盛宏夫婦的意義不一般。且華蘭在盛家老太太身邊養過,品貌才華、琴棋書畫無一不精,穩重大氣,是盛家所有長輩稱讚的孩子。對於華蘭的婚事,盛宏可以說是最用心了,當時盛宏只是通判,忠勤伯府袁家雖已開始沒落,但還是貴族,盛宏再三確認袁家嫡次子袁文紹品行,才同意這門婚事。
  • 《知否》華蘭高攀的婚姻怎麼樣?第一集就見端倪
    他知道顧廷燁必勝,所以目的純粹在於,想把送來的聘禮再原樣地贏回去,可壞人卻是顧廷燁當的。這如意算盤打得是相當響。聽聞接親當晚,盛家內部似乎遭賊了在排查,袁大公子在房間裡更是笑慘了。有這樣的親家,華蘭的日子堪憂啊。
  • 明蘭妙計,姑母助陣,華蘭惡婆婆的苦日子才剛開始了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當著滿院的女眷賓客給袁夫人好大的沒臉,氣得袁夫人連午飯都不想管了,明蘭等人在袁府門口正要散去之時,小廝傳報說袁文紹和顧廷燁一起回袁府,明蘭聽此故意說要在袁府門口等著就行,王大娘子打幫腔(顧廷燁是袁文紹上司,明蘭又是皇封的誥命夫人,這要是真如此,袁家便真把臉都丟到大街上去了),袁夫人心中恨恨,但也只能強忍著不痛快,再次請明蘭入府。
  • 知否裡,華蘭高嫁,袁家為何選一個小通判家的女兒做媳婦
    ,但實際上已經徹底落魄,這點從王大娘子與盛紘之間就華蘭議親時的對話可以看出,一個僅僅是六品的官員都知道袁家不過是維持著一個伯爵府所謂的體面,這證明袁家是真的處於最末流伯爵的狀態。梁家和袁家都有伯爵的爵位,但梁家的地位明顯就比袁家要高出很多。
  • 《知否》:華蘭高嫁袁府,我看到豪門嫡女最狼狽的一面
    在外人面前,華蘭是袁家高貴的兒媳,只有華蘭知道自己的日子過得豬狗不如。剛嫁進袁家,袁夫人就讓華蘭掌管家事,看似給華蘭實權,不過是想抓住她的把柄,處處打壓她罷了。再說,袁家未來襲爵本就輪不到袁文紹,華蘭管家不過是給別人做嫁衣。袁文紹不過是嫡次子,上面有大哥壓著,他自然得不到多少好處。華蘭有了掌家之權,也難免被婆母想方設法的虐待。
  • 《知否》原著「忍王」華蘭:天之嬌女,高開低走的她竟靠三忍逆襲
    可華蘭那時從不哭鬧惹事,稍微大一點還幫著王氏管家理事,可以說盛家七個孩子裡,華蘭是唯一陪著盛紘和王氏吃過苦的孩子,所以盛紘才感嘆:「說句誅心的話,這許多子女裡,我最疼者就是華丫頭。」這時候,華蘭懷的是實哥,盛家已經到了京城。可華蘭是高嫁,那時候的盛家也沒有強大到可以跟伯爵府比肩,盛家只能從暗地裡幫助華蘭,卻沒辦法去幫她處理這些婆媳矛盾。看到這裡大家會以為事不過三,華蘭再怎麼也忍不了,可是她打落牙齒和血吞,再次忍下了。
  • 知否原著:同是高嫁,華蘭憑這三點完勝墨蘭,無關嫡庶
    我看並不是,華蘭做的這三件事墨蘭這輩子都學不會!,可偏偏袁家女兒(華蘭小姑子)要出嫁,拿不出像樣的聘禮,袁太太便打起華蘭嫁妝的主意,華蘭知曉此事後便向袁文紹哭訴,袁文紹聽後更是悲憤異常,便將這事原原本本告訴了父親。
  • 《知否》為何袁家下聘之日讓盛家丟盡顏面,華蘭卻依舊要嫁呢?
    《知否》為何袁家下聘之日讓盛家丟盡顏面,華蘭卻依舊要嫁呢?華蘭是盛家最好的女兒,她是嫡長女,同時從小又養在老太太膝下受教,她的一生註定是與眾不同的。她不僅長得漂亮,還非常的賢惠,在當時貴婦人之中是有口皆碑的,就是這樣的一個女子卻在下聘當日丟盡顏面,讓未來夫家給了一個下馬威,可即便是如此,華蘭還是義無反顧的嫁到了袁家,這究竟是為何呢?
  • 華蘭成婚日,暗藏的蛛絲馬跡,早已註定未來的婚姻之路不易
    說定了伯爵夫婦來揚州給下聘,現在只支配了個大郎袁文純就打發了,你在我面前說得花一般的好,什麼如今東京裡頭為立子嗣鬧的一團亂,最好別同那些攪合的門戶結親,什麼忠勤伯爵府的袁家受過冷落,所以他們家的子孫便比一般的能幹懂事,什麼你親看袁文紹那孩子很是沉穩識禮,威風凜凜,如今袁家還真是威風凜凜呢?我告訴你,華兒是我頭生的女兒,誰也別想刻薄了她去。弘郎:我怎麼就不疼華兒了?
  • 《知否》袁家為何要費心思贏回送出的聘禮?不全是為了讓盛家難堪
    電視劇《知否》一開局,講的就是忠勤伯爵府袁家上門送聘禮的情節。袁家既然是來送聘禮的,為何又要費盡心思,讓顧廷燁將主聘禮『聘雁』給贏回去呢?很多人認為是袁家看不上盛家,故意要在下聘時給盛家難堪。袁家的確瞧不起盛家。
  • 《知否》袁家有多看不起盛家,從袁大公子做的這幾件事就能看出來
    《知否》袁家有多看不起盛家,從袁大公子做的這幾件事就能看出來在《知否》這部劇剛開始的時候,袁家便來到盛家下聘,要讓華蘭與袁家嫡出的二公子結親,這也是很多人難以理解的一個點,在當時那麼講究門當戶對,為何伯爵府的公子還會與盛家結親呢?這樁親事在門第上來看盛家自然是高攀了的,袁家其實也是瞧不上盛家的,從袁大公子做的這幾件事我們也能看出來。
  • 《知否》劇版華蘭訂婚的情節,實是「太虛幻境」般的警示作用
    她沒有和慘死的生母衛小娘沒見過面,也沒有在華蘭的訂婚典禮中冒頭奪魁,更沒有為衛小娘艱難處境出過力。她不想自己的生母日子過的太悽苦,想請盛家的權威出面改變這個局面;在衛小娘三緘其口時,又冒頭出來跪求公允。這些都表明小盛蘭是個倔強不甘示弱的孩子,而且能屈能伸。
  • 《知否》袁文韶後來開始維護華蘭,是良心發現了嗎?
    無論是電視劇還是原著,華蘭高嫁到袁家,日子都一直很艱難。後來因為袁文韶的改變才慢慢好起來。袁的改變是華蘭守得雲開見月嗎?事情有那麼簡單的話,袁文韶就不會被掛上媽寶男的標籤了。袁文韶從什麼時候開始改變的,是從顧廷燁讓他幫忙說親開始。剛開始顧廷燁只說讓說袁文韶的妻妹,作為侯門嫡子說個四品官的嫡女都有些低了,為此誰都沒想到是庶女明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