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
在西遊記原著中唐僧的性格很複雜,既有值得稱讚的優點,也有令人厭惡的缺點。很難用特定的一個詞來評價。
先來說說原著中展現的唐僧的優點。
第一個要說的就是唐僧的善良。在西遊記中唐僧是個善良閔誠的僧人,他不辭勞苦,不畏艱險,在聽說十萬八千裡之外有可以解救眾生的佛經後,他挺身而出堅定不移的向著西方前進。即使有死在半路的可能也無所畏懼。
當烏雞國國王向他託夢時,他竭盡所能的讓徒弟救他回人間。遇到妖精變化的人假裝呼救時,也硬逼著徒弟去救他一救。
被山賊綁票時即便自己皮肉受苦,也不讓猴子打殺他們。遇到一隻螞蟻也不忍心傷害,取經途中遇到不平之事時也挺身而出,讓徒弟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第二點就是唐僧堅定的意志。經過了四聖試禪心菩薩們的檢驗,面對女兒國王的百般球好,蠍子精的色誘,老鼠精的頻繁示好也是毫不動搖,一心只想著求取真經。
而且從不為死亡屈服,最後硬是憑著這股子堅韌不拔的精神,終成正果!
但唐僧的形象也有令人詬病的地方。
比如唐僧常常善惡不辯,當自己被山賊綁票猴子來解救他,打的上癮順手殺了這些山賊時,唐僧就百般埋怨,譴責孫悟空,即便猴子有不對的地方,他也不分青紅皂白地念緊箍咒懲罰猴子。
原文中說猴子殺了強盜後,三藏恨恨的道:「猴頭過去!等我撮土焚香禱告。」這是三藏離鞍悲野冢,聖僧善念祝荒墳,祝雲——
拜惟好漢,聽禱原因:念我弟子,東土唐人。奉太宗皇帝旨意,上西方求取經文。適來此地,逢爾多人,不知是何府、何州、何縣,都在此山內結黨成群。我以好話,哀告殷勤。爾等不聽,返善生嗔。卻遭行者,棍下傷身。切念屍骸暴露,吾隨掩土盤墳。折青竹為香燭,無光彩,有心勤;取頑石作施食,無滋味,有誠真。你到森羅殿下興詞,倒樹尋根,他姓孫,我姓陳,各居異姓。冤有頭,債有主,切莫告我取經僧人。
八戒笑道:「師父推了乾淨,他打時卻也沒有我們兩個。」三藏真箇又撮土禱告道:「好漢告狀,只告行者,也不幹八戒、沙僧之事。」
唐僧的這種推卸責任連豬八戒都看不過去。非但不感謝猴子救了他,而且還憐憫那些山賊,並把自己和八戒沙僧的責任推了個乾淨!
唐僧也是個膽小的人,遇見妖精的第一反應就是嚇得從馬上跌倒,當走到鷹愁澗白馬被小白龍吃了之後,唐僧坐在地上哭哭啼啼的又想要馬,又拉著悟空不讓他走。悟空也惱了罵了他一句:「膿包,忒不濟事!」,總結下來唐僧的缺點就是手無縛雞之力,賢愚不分,過於心軟,好壞不辨,不聽人勸,導致數次被妖精抓走。
總結一下,唐僧在取經方面有堅定的意志力,並且有恆心有毅力,他不會為任何的困難險阻而停止前進的步伐,除非是死亡,即使死亡9次他也願意再度重生為人,再次踏上取經的道路。但同時唐僧也是一個懦弱、沒有任何法力,動不動就哭哭啼啼的普通和尚。
從唐僧的身上給我們的啟示就是,我們對待生活就要像唐僧一樣,用堅定的意志力去做好自己的想做的每一件事,不認輸,不投降,與生活抗爭,不為任何事而拋棄我們的信念。這樣我們才能成就最好的自己,走到自己心靈上的那座靈山,成就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