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原生家庭教育缺失了什麼,會養出一個殺人犯?

2020-09-05 動物管理局仙女

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說:「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人生三觀、精神品格、思維方式、生活習慣,都深受其原生家庭的影響,很多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在我們成年後的種種思想和行為裡,都可以照見自己和父母一樣的面容。」

最近,全網幾乎都被一部高分熱劇《隱秘的角落》(豆瓣9.5分)刷屏,手沾多條人命號稱終極大boss的男主角竟然只是一個初中生,在看似最美好的年紀卻展現出了很多黑暗角落的故事和人性,也引發了很多關於原生家庭教育的影響與反思。

家庭,有時候就是一個以愛的名義設置的牢籠,家長喜歡以愛的名義,去剝奪孩子更多選擇和選擇更好的權利。

關於劇中朱朝陽的母親周春紅也一度引發了熱議,她愛兒子朱朝陽,但她的愛卻幾近瘋狂,讓人窒息。她對於朱朝陽的教育只有一條衡量標準:那就是好好學習,成績好就行了。

第一集開家長會後,老師特意找了朝陽媽媽,跟她溝通朝陽性格孤僻、與同學關係疏遠的問題,周春紅非常不服氣,她說:學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學習,其它的都不重要。去告狀的學生才是有問題的。

這種【唯成績論】的教育方式難免會讓孩子在群體性的校園環境中走向孤僻,產生一系列的問題。

校園裡,他被孤立、被嘲笑、被嫌棄,連大掃除都沒有任何同學留下打掃,他只能獨自完成。

學校裡的朱朝陽毫無幸福感可言,被孤立、不受歡迎,平時應該也沒少被同學嘲諷,可能聽過了各種冷言冷語,甚至嫌棄。朱朝陽很需要友情。

每一個經歷過學生時代的我們都深知,校園中每一個課間、每一次用餐時間、集體活動都是非常需要團體的。一個人形單影隻很容易和其他同學氛圍產生對比,從而產生自卑、嫉妒甚至更陰暗的心理。

回到家,也沒有一個溫暖的家庭氛圍在等待著他,反而,大多數時候,他還是一個人。

周春紅獨自撫養朱朝陽,但卻在離家很遠的景區上班,而且一去就是好幾天。對孩子的教育只有一句話:好好學習;生活上的關懷大多數時候也是停留在「冰箱裡有魚、燒賣,記得喝牛奶」。

長期的獨處和孤獨,讓小小年紀的朱朝陽內心有越來越多的渴望,對友情、對小夥伴、對別人的關心......所以,當那扇門推開,時隔多年的小夥伴出現在自己眼前,他心動了,他一直可望而不可及的友誼終於有一個落腳地可以生根發芽了。

但朱朝陽的交往是非常小心翼翼的,有一個細節,嚴良和普普在他家住下的第一夜,他將首飾藏進了衣櫃,在櫃門上用了一根頭髮來檢驗他們的人品。心思之縝密,完全超乎了他的年紀。

而劇中周春紅每次給朱朝陽零花錢,一直囑咐他記好帳,大概也是對於他心思細膩的一種傳承吧。

周春紅的【唯成績論】教育方式,讓朱朝陽失去了最渴望的東西——友情,還有很多屬於他那個年紀應該擁有的快樂源泉,比如第二名葉馳敏口中的「還珠格格」等。

反觀警察爸爸的教育方式,就要人性、開放多了,不僅常常主動要求葉馳敏出去玩,還開導她第二名有什麼不好,確實在中國長期的應試教育背景下,很多家長都是成績、分數、名次第一的,打著愛的旗號逼迫孩子拼命學習,卻很少注重對孩子性格、人際關係、成長快樂的引導與關愛。

生而不養、養而不教,原生家庭破碎下的父母常常用「只在乎自己」的方式去愛孩子。

一個破碎的家庭如何撕毀孩子童年的夢,讓純真的兒童變成內心幽暗的壞孩子,進而滑向罪惡的邊緣?

「我愛你,你是我的驕傲、我的全部,所以你什麼都得聽我的。」

大家應該都對劇中周春紅喊朱朝陽喝牛奶的情節記憶尤深,尤其是當她和景區主任的戀情被以一種「大眾廣播」的極端方式被兒子發現時,那股羞憤交加的心情,跟兒子的一段喝牛奶的對手戲,讓這段窒息的母愛成為全劇的經典片段之一。

一位單親母親的孤獨無助,私情被孩子發現後尷尬恐懼,借喝牛奶表達對孩子對佔有欲和控制欲。

「大人的事你懂什麼?」戲裡戲外這都是大人常掛在嘴邊的。但事實是,很多孩子,什麼都懂。

馬主任事件暴露後,朱朝陽說,其實你可以告訴我的,說明他是願意溝通的,但周春紅不願意溝通,斷絕了朱朝陽的表達權和選擇權,並且認為這都是為朱朝陽考慮,事實上她根本沒有過問過朱朝陽的想法與感受,一切都是基於她自己所認為的「你只管好好學習,別的什麼都不要管」。

甚至,有人說,周春紅在失敗的婚姻中心態已經發生了變化,強大的自尊心和報復心讓她已經無形之中把朱朝陽作為了一種「報復」的工具。所以她不在乎和關係兒子有沒有朋友,只是在意拿給前夫的成績單是不是第一名,能不能順利把小三關進牢裡。

朱朝陽劇中第一次去見爸爸時,周春紅特意交代讓他要帶著試捲去,似乎在挽尊:你看我一個人也能把兒子培養得比你還優秀;朱朝陽從水產廠被救回醫院後,周春紅沒有第一時間詢問兒子有沒有事,而是直接去了警察局狀告王瑤。

不能說她不愛自己的孩子,誰不愛自己的孩子呢?只是,她用錯了方式,站在自己以為的立場去愛他。

而另一方的朱永平,有了後媽,對朝陽的關懷就更少了,最多偶爾吃頓飯,或者是在牌桌上一邊炫耀兒子的成績,一邊讓兒子為自己摸牌。雖然做的更差勁,但是有一點,在車上那段關於「要和同學搞好關係,以後就都是你的社會資源」的話,是讓朱朝陽最需要的,點題了。

但朱永平的父親角色在朱朝陽的生活裡是幾乎隱形的,他沒有去給他開過家長會,沒有回過那個家,很少帶他買衣服買鞋子......就連那次買鞋,也意外帶上了後媽和女兒,讓心理最為敏感的朱朝陽再次經受了「嘲諷」。「他不像你天天有新鞋穿~」後媽這句話讓朝陽如坐針氈,如果不是離婚,這個每天可以穿新鞋的小孩就是自己。

最可笑的是,朱永平答應王瑤讓朱朝陽不要告發他,一邊教他做「誠實的孩子」,一邊卻叫他撒謊。果然有了第二個家庭的父親,立場有多麼自私、多麼只在乎自己。

一個唯成績論,一個讓兒子撒謊,生而不養、養兒不教,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到的引導和教育作用無疑是致命性的。

人性往往並不是非黑即白的可定義,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壞小孩,但同時,每一個小孩也都是脆弱、溫暖、懂事的,黑與白、善與惡的選擇,很多時候都只在一瞬間的導向。

單親家庭的孩子本就比同齡人懂事,再加上朝陽腦子好使,心細如髮,他總是懂事地讓人心疼。

爸爸問他為什麼總坐在車後座,他回答後面寬敞,一句話爸爸心裡就沒有疙瘩了。媽媽問他你要和爸爸一起過生日嗎?他對媽媽說,你想讓我去嗎,不如我們一起去吧。媽媽瞬間心生憐愛,眼神溫柔。他時刻照顧著父母的心情,不願讓他們受到傷害,可父母卻反過來,無形中傷害了他。

嚴良去便利店偷浴巾,因為普普生病了身體發寒;他想給朱朝陽送一支鋼筆,錢不夠,差點偷走,幸好聽見老闆需要搬貨,才用勞動力換來一支筆和兩瓶豆奶;敲詐勒索張東升那30萬,也是因為想治好普普弟弟的病......如果他們當下有更好的選擇,就不會「犯錯」了。

「全天下沒有任何爸爸媽媽會花20年去養一個殺人犯」 ​,這是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的一句臺詞。但往往,很多家庭都忽視了原生家庭的教育與影響。

「生了孩子就能成為父母了嗎?」「父母為什麼沒有入學考試」,隨著越來越多的青少年犯罪事件頻發,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一個孩子自我認知的發展與完善,與父母的教養方式密不可分。

根據埃裡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12歲到18歲的孩子,他們面對的重要事件是同伴交往,這個時候他們的發展任務是角色同一對角色混亂,就是獲得自我認同。


強迫症的母親和隱形的父親,用錢和精神壓迫捆綁孩子的後果是內心毫無溫暖與愛,而年齡越小就越極端,一旦有刺激這些深埋的矛盾就會通過外在事件激發出來。朱朝陽的爆發便是源於此。

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記者對該小說作者紫金陳進行專訪。言及《隱秘的角落》,紫金陳說看完覺得很驚喜,「遠遠超出我的預期」。談及原著小說的創作,紫金陳透露,「除了犯罪的情節之外,朱朝陽的原型就是我自己。」

「朱朝陽就是我初中時候的狀態」,電視劇源自於生活,原生家庭真的會影響人的一生。劇中的朱朝陽一角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北大弒母案。

吳謝宇從小就是典型的乖巧懂事的別人家孩子。成績好、孝順、從不闖禍、聽話,中考是狀元,高中提前被北大錄取,在他身上仿佛沒有缺點。而這一切的完美都要得益於他有個極度保守型的教師母親謝天琴。身為傳統中學教師的謝天琴對自己的品德修養極度克己與自律。

從小學起,吳謝宇也表現出了與常人完全不同的自律和規矩。放學後從不和同學一起出去玩,而是馬上背上書包回到家裡寫作業。自從吳謝宇父親去世之後,吳謝宇就和母親相依為命,母親把所有的希望和精力都放在兒子身上,無時無刻關注兒子的成長。即使上了大學,也每晚保持聯絡。

現實中的父母常以為孩子完全是自己的塑造物,應該按照自己給孩子規定的路線去走。其實很多孩子缺乏對學習的真正熱情,於是就變成強迫式學習。由於父母的原因,他們只能通過強迫自己學習成為萬人矚目的焦點。

「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個共同點:家裡沒有控制欲很強的人。真正的愛,從來不是支配和控制,而是讓對方活得像自己。每個人來到這世間,不是為了按照別人的方式過一生。」

原生家庭的影響是一生的,父母都應該以引導為主,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給他們提供一條更廣闊的人生之路。同時在這條路上像朋友導師一樣地指引、溫暖、陪同他們,用愛與行為去感化、引導成長中的孩子,他們每一個,都可以成為最美的天使。

獻給童年。每一個小朋友,都需要一個溫暖的童年。

相關焦點

  • 《隱秘的角落》背後,藏著多少原生家庭教育中受傷的孩子?
    這句爆火的話,也是來源於今年夏天的黑馬網劇《隱秘的角落》。每個單純天真的孩子,在走向壞小孩的成長道路上,一定有一對失職的父母和一個糟糕的家庭環境。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無法估量,每一個誤入歧途的孩子,背後都有一雙疏於管教的父母。
  • 隱秘的角落裡,藏著從原生家庭走出來的「壞小孩」
    今年夏天,《隱秘的角落》無疑是國產懸疑劇最大的驚喜。,不僅藏匿著童話、真相、背叛,還揭示著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原生家庭的痛。於是,被迫長出了鋒利的獠牙和高於同齡人的機警、城府。原生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如何教育,決定了孩子以後的人生。《隱秘的角落》裡的孩子已經難以回頭,但現實中的父母還有大把的機會,帶領無助彷徨的小白船穿過重重迷霧,走出那些隱秘的角落,見到最美的月光。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的原生家庭問題,給父母們帶來警示和教訓
    大家有沒有看過最近刷爆了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呢?我身邊很多人都看過,我也不例外。他們在與殺人犯張東生不斷周旋的過程中也將自己的家庭捲入了不幸的命運之中。劇中的種種細節似乎也在暗示主角朱朝陽也隨之不斷黑化,原劇中朱晶晶和原作中嚴良的死也與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一向品學兼優,在一般人眼中一直是乖孩子的朱朝陽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呢?這背後隱藏著嚴重的原生家庭問題。
  • 《隱秘的角落》:原生家庭,無罪
    近期深受好評的影視劇,一定要數《隱秘的角落》了,從豆瓣9.0的評分就能看出,好的電視劇,一定會在背後深刻揭示一些社會現象。現在來看,所有的事情,沒有一個是無辜的。「原生家庭的影響」,「父母皆禍害」的論調刷遍了各個網站。怎麼能對孩子這樣?父母錯了嗎?前一段時間人大代表還提議「建議父母培訓,持證上崗」,是啊,大家議論紛紛,現在什麼崗位都有證書,唯獨父母,沒有要求。
  • 隱秘的角落:壞小孩,突破原生家庭的繭,你仍是好孩子
    《隱秘的角落》堪稱國產劇佳作,目前知乎和豆瓣的評分分別為9.2和9.0。可見此劇在大眾間的影響力。如果想看,可以直接點擊下方名片,搜索「隱秘的角落」,就能立即觀看。在這部故事裡,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很多,而原生家庭給孩子的影響,則是眾多主題中,最扎心的一個。
  • 《隱秘的角落》:原生家庭催生的惡,是光照不進的隱秘角落
    近期很火的劇《隱秘的角落》豆瓣8.9高分,提前鎖定2020年的最佳國產劇。但就是這樣一個「天才少年」,卻一步一步墜入黑暗無法自拔。一個人不可能無緣無故的變壞,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了朱朝陽的轉變?「作為一個家庭的頂梁柱,父親的角色扮演更是家庭的重中之重。
  • 《隱秘的角落》中,除了原生家庭,還有什麼影響了孩子們的性格?
    最近電視劇《隱秘的角落》大火,隨著「一起去爬山嗎?」一起登上熱搜的還有對《隱秘的角落》的解析。 很多人在解析這部電視劇的時候,提到了原生家庭的影響,因為劇中三個小朋友的原生家庭都很特別: 朱朝陽的父母離異,父母的生活條件差別很大,他跟著媽媽生活,不得不很早就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顏良則是母親早逝,父親不僅有犯罪前科還吸毒,因為父親需要被強制戒毒,導致自己很小的時候就被送到了孤兒院;
  • 《隱秘的角落》大結局:毀掉孩子的不是貧窮,而是原生家庭的傷害
    最近爆火的《隱秘的角落》,劇情跌宕起伏,上線僅一周便達到9.0分的高評分。故事講述沿海小城的三個孩子朱朝陽、嚴良、普普在景區遊玩時,無意拍攝記錄了一起謀殺。由此他們的命運跟殺人兇手張東升牽扯糾纏在一起。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的人格、命運與他們背後的家庭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甚至一步步邁向深淵。
  • 《隱秘的角落》:朱朝陽變成張東升,原生家庭的危害你知道嗎?
    最近《隱秘的角落》正在熱播,這部片子,廣大網友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就連章子怡也為這部網劇點讚,稱其可以媲美英美大片。可就是這樣一部被眾人看好的片子,秦昊的妻子伊能靜卻不想看,她說如果不是因為秦昊出演,這種片子我根本就不會看,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劇中對原生家庭的描寫,太過真實,她看不了孩子受原生家庭影響的片子。
  • 原生家庭才是最《隱秘的角落》
    最近的熱播劇《隱秘的角落》讓人又不得不開始關注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原生家庭。原生家庭已經是快要說爛了的話題,可是在人的一生中,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由內而外的,我們怎麼都繞不開它。《隱秘的角落》是毫無疑問的懸疑片,短短的12集死了11個人,故事講述了一個少年宮的奧數老師張東升將自己的嶽父嶽母推下山正好被三個小孩拍到,三個小孩以此要挾他拿出三十萬,劇情就在張東升和朱朝陽,嚴良,普普哲三個小孩之間展開,看似是一個成年人和三個未成年人之間的較量,其實學霸朱朝陽才是最後的大boss,借張東升的手殺人,到最後自己成功洗白,成了最無辜的人。
  • 《隱秘的角落》:原生家庭的罪與罰
    因為這部劇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它反映了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朱朝陽和張東升無一都是不幸的原生家庭的受害者,現實中也不乏這樣的案例。而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也都存在著受到原生家庭影響的隱秘角落。所以,看到癥結,找到解藥,才能真正讓朝陽東升,照亮那些隱秘的角落,讓悲劇不再發生。1.
  • 《隱秘的角落》| 原生家庭的傷痕,誰來彌補?
    文|嘉玟 這個夏天最熱的國劇非《隱秘的角落》莫屬了,豆瓣高評8.9分,一時間爬山梗和『您看我還有機會嗎』頻上熱搜。原生家庭對於一個人的性格養成、心態、為人處事又起著什麼重大的影響呢?一個不幸福的媽媽很難培養出性格開朗、各方面都健康成長的孩子。 劇中的爸爸朱永平平時則很少機會和兒子相處,家裡的經濟大權都被老婆掌握,他也很少帶兒子買東西和給他錢。在女兒朱晶晶死後,有幾次他帶朱朝陽在遊泳館遊泳,那是少數幾次朱朝陽笑得那麼開心的場景了。 缺失父愛、太壓抑的母愛,父親母親家庭經濟狀況懸殊巨大,這些原生家庭的病根讓朱朝陽養成了內向的性格。
  • 隱秘的角落---破碎的原生家庭對人性的扭曲
    最近豆瓣評分9.2分的熱播網劇《隱秘的角落》引起了我的關注。家庭會塑造人的個性,影響人格成長、人際關係、管理情緒的能力,以及對人與人之間情緒互動的了解,甚至談戀愛時,總是不自覺看上某種特定類型的對象,也受到原生家庭不同背景的影響。
  • 從《以家人為名》到《隱秘的角落》:對不起,從沒有好的原生家庭
    關於原生家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於是,2020年上半年,我們有了一部壓抑的《隱秘的角落》。但在下半年,《以家人之名》卻給我們看到另一種希望:治癒不幸的童年,一個李海超,李爸爸就夠了。
  • 《隱秘的角落》每個跌入深淵的孩子,都是原生家庭的犧牲品
    《隱秘的角落》,一部幾乎零宣傳的網劇這幾天刷爆了我的朋友圈。短短12集,卻從畫面、背景、色調、音樂等等透露出人性的複雜與黑暗,暗戳戳的小細節令人細思極恐。當我們心生畏懼,為何會有如此腹黑可怕的孩子時,是否會有人想到,其實每個跌入深淵的孩子,都是原生家庭的犧牲品。
  • 《隱秘的角落》爆火引發深思,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有多大?
    今天,想和大家探討一下,「原生家庭」。 《隱秘的角落》播出的同時,這個話題突然衝上熱搜,引發3億多的閱讀,到底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02「世界上從來沒有壞孩子,多的是缺少愛的孩子。」在話題下面,有位網友的評論獲得高贊: 「朱朝陽變壞,離不開壓抑的家庭環境和情感缺失的童年,那些家庭充滿愛的孩子,所擁有的自信,根本模仿不來。」 朱朝陽,名副其實的學霸,每次考試班級第一,但是原生家庭並不美滿。
  • 《隱秘的角落》:每個凝視深淵的孩子,都是原生家庭的犧牲品
    《隱秘的角落》雖然播完了,但是這部劇的力量還在影響著看完劇的人。除了環環相扣的縝密劇情,我們還看到了朱朝陽、嚴良、普普三名主角的人格、命運與他們背後的家庭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從最開始天真爛漫的孩童到漸漸展露出越來越深重的陰影,最後一步步跌落深淵。
  • 《隱秘的角落》|| 世界上沒有壞孩子,多的是不完整的原生家庭
    最近一部國產的懸疑劇《隱秘的角落》大火,豆瓣評分9.0分,各大平臺各讀者陸續出文解讀。就連章子怡也在微博鼎力推薦:「看了這麼多年的美劇英劇,終於有一部品質可與其抗衡的『中劇』了!《隱秘的角落》整體完成度非常高!……值得一看!」
  • 《隱秘的角落》:「乖」小孩的隱秘,藏著父母教育的3個真相
    《隱秘的角落》可是最近爆紅的一部電視劇了,在豆瓣上的評分竟然高達8.9分。我們作為普通人看影視作品,更多的是在觀察體味別人的人生,從而引發思考,影視作品能夠反映出一定的社會現象,《隱秘的角落》裡這部劇裡,反應的更多是家庭教育問題,拋出一個思考點:「乖」孩子的隱秘角落裡藏著什麼?
  • 《隱秘的角落》《三十而已》爆紅背後,都隱藏著原生家庭的傷害
    :1一個是對《隱秘的角落》中「壞小孩」朱朝陽的討論;另一個是微博上「成年男子用衣架輪流抽打三名女童」的視頻。如果朱朝陽有一個完整的家庭,能夠得到父母的關愛,那麼他的心靈應該會鮮亮而光明;如果那三個小女孩即便是犯了過錯,也能得到家長合理的教導,那麼她們就不會遭受這種皮肉之苦,更不會在心靈深處殘留下這無法抹去的傷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