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10月20日訊(通訊員 淮法宣 楊翔 記者 朱鼎兆)20日下午,隨著王某等11名犯罪嫌疑人被法警帶進淮安市中院智慧財產權庭,由中宣部版權局、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安部及最高檢四部門督辦的「2.22」特大侵犯著作權案正式開庭審理,11名犯罪嫌疑人中除1人被檢察機關以非法製造、銷售非法製造的註冊商標罪起訴外,其餘10人的起訴罪名均為侵犯著作權罪。
「童話大王」舉報,牽出四部門督辦案件
王某與他人共銷售侵權盜版圖書100多萬冊
2019年2月份,有「童話大王」之譽、曾被原新聞出版總署授予「反盜版形象大使」的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鄭淵潔發現有網店以低於五折的價格售賣「鄭淵潔四大名傳」「皮皮魯總動員」等系列圖書。憑藉其多年反盜版經驗,如果圖書銷售價格在五折以下的,其是盜版書的可能性就很大,在向網店提出交涉無果後,鄭淵潔向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實名舉報北京兩家公司通過網絡交易、物流發貨方式兜售盜版「皮皮魯總動員」系列圖書。
記者了解到,去年2月22日上午,淮安市 「掃黃打非」辦根據全國和省「掃黃打非」辦有關領導來淮安現場交辦的線索,在淮安市公安局的支持下,淮安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支隊聯合淮陰區公安分局對位於淮安市淮陰區境內的江蘇勝克機電科技有限公司廠區內一倉庫進行突擊檢查,現場控制了涉嫌非法銷售的相關工作人員,查扣涉嫌侵權盜版《鄭淵潔四大名傳》和《肚子裡有個火車站》等多種圖書。
淮安執法部門對王某位於該市淮陰區倉庫查處現場
執法部門隨後輾轉7省市,行程5萬餘公裡,終於成功破獲中宣部版權局、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安部及最高檢四部門督辦的「2.22」特大侵犯著作權案,全環節、整鏈條剷除了以王某為首的侵犯著作權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11名,經查明,王某等人自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共印刷、銷售侵犯著作權書籍100餘萬冊,被侵權出版社21家,總碼洋(總定價)9000餘萬元。
淮安查處現場,嫌疑人在北京監控看得一清二楚
記者了解到,由於案件社會影響大、涉案數額巨大,該案被列為2019年度全國「打黃掃非」十大案件。1981年出生的王某在北京有兩家公司做圖書銷售代理,在20日下午的庭審中,王某稱其沒做盜版圖書之前一直代理銷售建築類書籍,而且在圈內也小有名氣,也許是虛榮心作怪,他總想讓自己在圈內「全面開花」,於是動起了歪心思。
在淮安市淮陰區境內租賃一倉庫、並安排北京公司的兩名員工來到淮安負責管理倉庫後,王某開始了他的侵權之路,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他私自委託印刷廠印刷侵權盜版圖書,以及他從其他書店購進的侵權盜版圖書,並通過物流將這些圖書分別運至其在北京與淮安租賃的倉庫,然後由其安排的員工在倉庫內對盜版圖書儲存、分類、打包、快遞寄送。形成「在北京接單、河北印刷、淮安(北京通州)發貨」整個侵權鏈條。為讓人難以識別,王某還「別有用心」地從正規渠道購買極少量正版書籍,掛在網絡平臺,進行盜版、正版混搭銷售。印刷、銷售書籍的選擇基本是「什麼火印什麼」,小說、繪本、教輔、童書等「來者不拒」,鄭淵潔、餘華、路遙等多位知名作家圖書被盜版。
王某等11人在淮安市中院智慧財產權庭受審
2019年2月22日,當淮安市文化執法支隊執法人員與淮陰區公安分局民警對王某位於淮安的倉庫進行查處時,讓執法人員想不到的是,他們的整個執法過程被遠在北京的王某看得一清二楚,因為,他在倉庫內安裝了遠程監控系統,發現淮安倉庫被查後,王某開始四處躲藏。
北京抓捕現場,嫌疑人躲窗外體力不支摔下樓
在王某位於淮陰區境內的倉庫被查次日,「淮安2.22特大侵犯著作權案」專案組成立,專案組安排專業人員和公安民警一起赴北京進行調查取證,對犯罪嫌疑人實施抓捕。
由於王某在淮安倉庫安裝了實時監控攝像頭,王某一定會採取防範措施逃避打擊。據專案組成員介紹,果然,當專案組公安幹警來到王某在北京通州區註冊的辦公地址時,已經人去樓空。專案組在北京公安民警的配合下,終於鎖定了王某躲藏的具體地點——位於北京房山區一棟自建樓房三層的房間內。當所在地派出所民警敲開門時,房間內除了開門人卻沒有王某的身影。當民警詢問情況時,只聽窗戶外有人大叫一聲,接著就是重物落地的聲音。趕過去一看,正是王某。原來他躲到了窗外,抱著下水管,因體力不支摔下樓,導致其左臂嚴重脫臼。專案組把他送至天壇醫院治療十多天後將其押往淮安進行審訊。根據王某的交代,專案組很快將其他涉案人員全部抓獲歸案。
20日下午整個庭審過程,由淮安中院智慧財產權庭庭長孫曉明擔任審判長組成的合議庭主持,檢察院派員出庭支持公訴。庭審中,公訴機關出示了相關證據,被告單位和被告人及辯護人進行了質證,控辯雙方在法庭主持下充分發表了意見,被告單位訴訟代表人及王某等11名被告人進行了最後陳述並當庭表示認罪悔罪。被告人的親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媒體記者、省市「掃黃打非」辦公室人員及相關部門人員代表共四十餘人旁聽了庭審。庭審結束後,法庭宣布休庭,擇期宣判。
校對 丁皓宇
來源:揚子揚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