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田浩的《175封遺書》,很喜歡,於是當他的新書《邊境夜行人》來到我面前,我又一次興奮的徹夜讀完了它。田浩是國內軍人題材輯毒警匪、刑偵類題材代表作家, 筆下的小說都是軍人、輯毒、臥底等驚險劇情類的作品,但是他的作品始終沒有成為大IP。其實他跟《餘罪》常書欣差別不大,甚至實力並不會輸很多,但是成績上卻相差了許多。為此,我專門在百度上比較了他倆。
百科上的常書欣,作品很多,被稱為 國內警匪、刑偵類題材代表作家, 每一部作品都受到專業警察的建議和指點。 而田浩沒有被上升為某類型題材的代表作家,甚至都沒有稱他為大作家呢,他的作品也很少,只有這兩部。但是田浩有一個硬指標: 雲南某邊防部隊士兵 。他是貨真價實的邊防戰士,有第一線的經歷和素材,而不是「受到專業警察的建議和指點」這種外掛。所以田浩是書中題材中的「內掛」,他是有一線的更真實的心理體驗和刑偵輯毒經歷的。
且,田浩的專業知識很豐富。他是在某網站 回答了大量有關毒品、緝毒的問題, 而受到廣泛關注的。
《邊境夜行人》是一本很好看的小說,情節是很激烈的,劇情一展開就令氣氛很凝重。丁卓帶著部下 黎耀祖 和新兵們去抓捕一波沒有武器的毒販,誰知情報有誤,到了現場發現對方有槍枝。快要退役的老兵黎耀祖在這次任務中出了失誤,一路追捕臥底武進,後來又懷疑武進是害自己父親的兇手,再次破壞了武進的計劃和行動,導致武進陷入非常危險的境地。而此時的武進沒有退路,因為他好不容易打進毒販內部,因為曾經的誓言和血債沒有得償,武進不能也不願意就此放手。但是他再次回去,面臨的險境可以想像。
同時,黎耀祖因為自己的行動失誤導致了這一切,當武進要被槍殺的情報傳來的時候,黎耀祖選擇了去擔當自己的責任,他要救出武進,哪怕用自己的生命替換下他。於是黎耀祖制訂了完美的救人計劃,並獲得了丁卓的勉強同意。在這個兇險的輯毒故事裡,丁卓一直在運籌維幄中,令整個故事特別出彩。在丁卓的幫助下,黎耀祖化身管錐,以全新的身份出鏡,來到毒販大本營,來到武進的身邊,成功的營救了武進,並且也再次打入了敵人內部,成了繼任的臥底。
故事讀到一半的時候,我是預測武進必死的。按照正常推理,肯定得有流血犧牲,因為輯毒警所處的環境異常惡劣,他們是用自己的生命在護佑四方安寧。所以作者應該會捨棄武進,因為武進也完成了使命,他成功撕開了一個大口子,也作為先鋒臥底而應該被歌頌了。但是這僅僅是讀到小說一半的時候,我的大膽預測。在此我也不想劇透故事結局,這樣會影響其它讀者的閱讀體驗。
管錐跟丁卓的配合,是整本小說中的魂,太精妙了。也正基於這種戰友之間的信任和高度配合,才能打羸艱難的勝仗啊。
我特別喜歡軍旅、刑偵及輯毒警匪的小說,覺得男人讀這種小說才有激情嘛,《邊境夜行人》故事特別過癮。我喜歡常書欣的小說,也喜歡讀田浩,就是提一點要求吧,田浩要加油,多出點作品碼,期待他趕超常書欣。因為田浩很年輕啊,如果田浩是後浪的話,那常書欣的年紀算是前浪了,常書欣要比田浩大十幾歲吧。所以田浩的機會還是很多的,期待他更多的精採新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