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夜行人》丨在小說裡看見邊境緝毒警察們高尚的人性之美

2020-09-05 十裡荷塘秋水長

文丨十裡荷塘秋水長

以前看過關於緝毒警察的一些傳說或者是新聞報導,每次都帶著壯烈的感覺,畢竟他們是在和亡命之徒打交道,生命時刻都懸在一線。據說有個臥底,在路上巧遇了自己的兒子和嶽母,不諳世事的小孩只是輕聲叫了聲爸爸,他和全家都被滅門了,而且死的方式極為殘酷。

所以,每次看到類似緝毒警察的書籍出來,我都會特意看一看,只是在心裡向他們致敬,是他們在守衛我們國家安危時衝在前面為我們豎起了第一道屏障。

《邊境夜行人》的作者田浩是雲南邊境前緝毒偵查員,擁有五年的第一線的實戰經驗,退役後他用自己的文字講述了邊境緝毒戰爭中的隱秘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一場場生命對決的瞬間所凸顯的人性的複雜,讓我們在小說裡看到邊境緝毒警察們身上高尚的人性之美。

01

臥底武進我寧可含笑九泉,也不想苟且偷生

二級士官黎耀祖是家族的獨苗,即將退伍的他在最後一次緝毒行動中審問了一個藏在毒販中的我方臥底武進,毫不知情的他因為丟失了通話器,將武進追了個精疲力竭,把武進抓了回來。

黎耀祖原本就面對著即將退伍前的煩躁和失落,看武進也就是個讓人生厭的毒販嫌疑人,武進說話辦事的挑釁和奚落讓他確信這就是個窮兇極惡的亡命之徒,因為不當心被武進掃到了他扔過去的申請轉三級士官的表格,武進帶著點詭異的笑容說:你是大理的,你的父親叫黎三民,你得注意家人的安全啊。嘿嘿嘿

這邊知曉情況的負責人丁卓原本看已經這樣了,準備斷了武進這個臥底再回去的念想,畢竟這一次再回去獲得信任的可信度誰也沒辦法保證,但是武進提到了以前犧牲的戰友,他說自己寧願和那些戰友一樣,他不能因為要活著就放棄了自己馬上就要接近的目標。我寧可含笑九泉,也不想苟且偷生

武進冒著更大的危險義無反顧地返回了邊境之外的毒梟所在的地界。一個人靠著信念的支撐和背後強大的祖國,在有限的線人聯絡下,獨自面對著生死的考驗。

02

黎耀祖化身為管錐我欠武進的,欠了債就得

黎耀祖接到父親車禍死亡的消息時,在心裡就把威脅過自己的武進當成了假想的兇手:好巧不巧的,怎麼就在自己要退伍的這個當口,父親就出了車禍?剎車失靈,誰做的?剛巧那個時候武進逃跑的時間足夠他到大理做出這件事情啊。

所以黎耀祖帶血債血的決定退了伍,一心要為父親討回公道。在偷襲武進的那天行動後,黎耀祖和以前的上司丁卓見面了,聽到丁卓說武進是我們的人,因為黎耀祖的行為,武進此去已經被抓,據說幾天後就要被擊斃。

黎耀祖提出了一個方案,要自己前去營救武進,為了說服丁卓,他掏出了一串軍功章說這是我用八年時間在生死線上提著自己的人頭掙回來的,現在我犯的錯是我的榮譽蒙,黎耀祖對於營救武進這件事認為自己責無旁貸。在用此方案進行了兩天時間的實戰演習論證後,黎耀祖爭取到了這個去生死線上和武進同生共死的機會。這一去,生死難卜,而黎耀祖視死如歸。唯一讓他釋然的是,目前他父母都已不在人世,不用跟著自己的兒子提心弔膽、夜不能寐。

黎耀祖化身管錐,過了河,出了國界,獨自面對一個全新的世界。

管錐解救了武進,並且逐步獲得了毒梟們的信任,接近了毒品的核心部分,在馬上要回自己國度的關鍵時刻,得知梁道安在臨走之前要把手上的最後一噸貨出手或者是永久隱匿起來,管錐做了個臨時的決定,要將梁道安從丁卓面回來,目的就是最終攔截住這一噸毒品,而為此,自己的安危早已經不在他的考慮範圍內:這一噸高純度的海洛因,如果任由它湧入社會,將導致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和這些比起來,個人的生死安危又算得了什麼呢?

03

丁卓戰友在境外九死一生,不能在關鍵時刻抽掉他們的救命稻

作為領導著武進和黎耀祖的兩任臥底的領導丁卓,很早就面對過武進提出的問題如果有一天,我們被不知情的自己人抓住了,那怎麼辦這問題很現實,臥底的身份只有個別單線聯繫人才知道,這是為了保證臥底的安全考慮,但是大部分自己人都不知情,所以就會產生黎耀祖誤會武進是真正毒販的事情。

丁卓每天都要經受著自己的戰友出生入死地在境外和慘無人道的毒梟們打交道,每一天都命懸一線,經常看到國界線上被送回示威的自己人的屍體。他太清楚了,自己的同志,有多麼地不容易,如果不是信仰牽繫,為了每個月90塊錢的津貼,誰會選擇做這樣一份處處布滿危險的工作呢?不僅是自己面對生死考驗,就連家人的生命安全都不能給予最大程度的保障。

面對著化名管錐的黎耀祖的臨時改弦易救回梁道安,面對面的丁卓就明白黎耀祖一定有自己的打算,而自己只能無條件信任和配合。畢竟,在這種時刻,能早一點回到祖國的懷抱,踏上自己國家的土地,生命才有保障不是嗎?黎耀祖的忠誠不容懷疑。

看得我熱淚盈眶,我想起了電影《無間道》,化身成為黑社會小嘍囉的警方臥底居然要面對安插在警局已經升到高級督察的變節者,兩個人持槍對峙的一幕化為了多少人腦海中的經典一幕。

而《邊境夜行人》也是將人性的複雜和高貴用行為展現得淋漓盡致的傑作。

小說的結尾,管錐對醜人說每個人的選擇不同,有人選擇站在自己認定的一方,有人卻跟初心漸行漸遠自小被梁道安收養的棄兒醜人完全不能理解,畢竟他從小的夢想就是長大了成為像養父一樣的大毒販。

特別想向這些邊境上出生入死的緝毒警察們表達內心的敬意,他們每天都面對著生死的考驗,平均壽命只41歲,每年至少有超300名緝毒警察的犧牲,他們為我們將毒品帶來的危險攔在第一道屏障外,他們就是這個時代平安世界中最偉大的英雄!

(全文完)

相關焦點

  • 《邊境夜行人》致敬黑夜裡負重前行的緝毒勇者
    01 在困境中尋找生機——夜行人小說作者田浩是一名緝毒退伍軍人,用五年的緝毒經驗在網絡上寫就不少關於緝毒題材小說,並在知乎開專欄普及緝毒和毒品知識,備受粉絲喜愛,主要作品有《邊境緝毒實錄》《175封遺書》。新書《邊境夜行人》與前兩部小說不同,這是一部緝毒小說也是一名夜行人逐漸成長的過程。
  • 《邊境夜行人》:與命運過招,和魔鬼交易,同生死決別
    在警察隊伍中,有這麼一支隊伍,他們踩在刀尖上幹活,面對的是窮兇惡極的毒販,他們就是英雄的緝毒警。《邊境夜行人》講述的就是這樣一群人,他們冒著生命危險與毒販周旋,還社會一片淨土。本書的作者田浩是前雲南邊境緝毒偵查員,擁有五年實戰經驗,退役後他通過寫作講述邊境隱秘故事,演繹緝毒戰裡承受不了的真實
  • 《邊境夜行人》:因為英雄夢,因為心中的正義感,他們活成了英雄
    他們是在刀刃上行走的人,經常都要面臨命懸一線的時候;他們是模糊了面目的馬賽克,在路上遇到思念已久的兒子都不能相認;他們是利劍斬毒魔的英雄,那一句「我們不做無謂的犧牲,但是當犧牲不可避免的時候,我們也絕不會退縮」始終擲地有聲。他們是誰?他們就是緝毒警察。
  • 《邊境夜行人》:跟《餘罪》可以比肩的輯毒警匪小說
    讀過田浩的《175封遺書》,很喜歡,於是當他的新書《邊境夜行人》來到我面前,我又一次興奮的徹夜讀完了它。田浩是國內軍人題材輯毒警匪、刑偵類題材代表作家, 筆下的小說都是軍人、輯毒、臥底等驚險劇情類的作品,但是他的作品始終沒有成為大IP。其實他跟《餘罪》常書欣差別不大,甚至實力並不會輸很多,但是成績上卻相差了許多。為此,我專門在百度上比較了他倆。
  • 邊境夜行人:錐指管窺,以小見大
    《邊境夜行人》是一部精彩的緝毒題材小說。作者田浩曾是一名緝毒戰士,退役後從事寫作,2015年發表《175封遺書》和《無夜邊境》,作者在知乎開有專欄,並對自己的創作經歷和作品有過專門介紹:「我真名不叫田浩,在還未成年的時候去武警雲南邊防部隊服役,所以我身份證是1988年出生,但實際上我是屬蛇的。在我服役的絕大多數時間裡從事緝毒工作。
  • 意外不斷、險象迭生,這部本不被看好的緝毒小說為什麼看過的人都說好?
    (每周一,《輕閱》陪你讀書)本周推薦 —— 《邊境夜行人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作局與破局,流過血,流過淚,發過誓,發過狠,最終,黎耀祖和他的戰友們能否力挽狂瀾?在「緝毒」與「販毒」的生死較量中,往往存在著許多不可預見性。警察、臥底受傷或犧牲,兄弟、親人反目成仇,人性的背叛與墮落,親情友情與欲望的交割,林林總總的人性真相,有著強大的震撼力和警示力。
  • 一本講述緝毒幹警真實人生的書
    雲南邊境後來才發現,這位抓捕對象居然是自己人是我方安插在毒梟集團內部的秘密線人。這位線人死後,黎耀祖自告奮勇接手了他的臥底工作改換姓名,繼續未競的任務開始了跟梁氏販毒集團的牛鬼蛇神們的鬥智鬥勇。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作局與破局流過血,流過淚,發過誓,發過狠最終,他能否力挽狂瀾?
  • 5部國產小說,用反轉再反轉的故事,帶你挑戰未知、挑戰不可能
    看完以下這5本情節反轉再反轉的小說,相信你會對所在世界的真實性有新的思考。《法醫秦明》人活著就會編造一個又一個謊言《大數據時代》在這個刷臉刷二維碼的時代,沒有手機你可能真的是一個身無分文、手無寸鐵的人。
  • 緝毒警察與偉大母親
    夢裡,她那纖弱的身影、稍許蹣跚的步伐時常依稀可見。那次,母親突然心梗住院,使我牽腸縈懷,惦念母親的心情一發不可收拾。然而,作為一名緝毒警察,職責所在,我終是按下了決堤的思念,收起了意欲南飛的翅膀…… 01 母親是典型的川東農村婦女,具有山裡女人的脾氣秉性,既潑辣麻利,又十分要強,凡事總愛與人比個高低。
  • 在拉達克家庭志願工作,換取免費食宿 | 偷渡到中印邊境
    隔日,Tashi家邀請了親戚們過來吃飯慶祝,四十多人左右,Padma當日收到許多的哈達。我幫著主人家們端茶倒水,Tashi爸爸一個勁兒當著所有人誇我:Aggie,做得棒!在廚房幫忙的領養少女們一個星期的相處下來,我確實看見有些少女在寄養家庭裡被主人的孩子們欺負。
  • 央視新聞:世衛組織稱「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已獲近十億劑疫苗 加美陸上邊境關閉延長一個月
    4加美兩國陸上邊境關閉延長一個月 到明年1月21日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當地時間12月11日宣布,鑑於新冠病毒感染新增病例持續增加,為了保護邊境兩側的民眾健康,決定將兩國之間目前關閉的陸上邊境再次延長一個月,到2021年的1月21日。
  • 保定緝毒警破獲販毒案,"乾媽"自願當人質換來4斤毒品,乾女兒:與我無關
    "別動,警察抓捕前:疑雲密布巧安排,待君入翁警方介紹,2019年年底,該大隊收到一條來自雲南瑞麗市的線索,一個疑似裝有毒品的快遞包裹正由雲南邊境發往保定市一小區,但具體門牌號不明。經民警查詢,收件人姓名也是假名。小區住戶繁多,逐戶排查無異於打草驚蛇。但這難不住辦案民警。
  • 永遠不會想到,過命之交好友會是毒梟,這是個讓人脊背發涼的故事
    而那些立志於清除毒品的臥底、偵查員、刑警,用他們的生命保護著人民的安全,構築了道血肉之牆,儘自己所能的把危險擋在群眾的視線之外這些肅然起敬的衛士們,平常和我們一樣,也是有著愛恨情仇的人,他們的故事繽紛絢爛,如同天上的星辰一般閃爍,他們的故事凝成了這樣一本血與火考驗的書《你說,南境有星辰》。
  • 軒轅青鋒:北莽蠻子足足百萬青壯就在邊境上,我離陽男人何在?
    這種喪心病狂的旁門左道在軒轅青鋒的修煉下,確實讓軒轅青鋒的功力進步神速,但這種陰損勾當會讓被吸乾修為的人化為人幹。軒轅青鋒在把徽山上的老一輩客卿全部吸乾後,又把目光轉向江湖,帶著兩名手下,黃放佛和洪鏢,從南走到北,禍害的宗門掌門不下幾十人。而她自己也並非不受這種陰損功法副作用所害,她以自己身體為熔爐,把各種內力熔為一身,卻也把自己的骨頭熔掉了,成為無骨之人。
  • 海巖為何不再寫新小說?看不慣人性自私,對愛情的美好產生懷疑
    《便衣警察》成名後,海巖的創作漸入佳境,曾經創造了連續8年時間,一年推出一部30萬字小說的記錄,每年暢銷書榜單以及作家富豪榜上都有海巖的名字。引人入勝的故事讓海巖小說成為影視改編的搶手貨,除了最早的《便衣警察》外,後來拍攝的《永不瞑目》、《玉觀音》等,也成為收視率爆棚的作品,而海巖的小說也被貼上&34;的標籤,造就了很多影視明星。
  • 故事:邊境連失七城,滿朝譁然,二十歲的她請纓道「願替父出徵」
    武臣們互相推卻,都覺得與一個姑娘家動手有損自己顏面,最後是前幾日剛從西境戰敗回來的吳驍出列,打算教訓一下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丫頭。結果,反被廖莘給教訓了。老皇帝記得出徵那天,廖莘身穿戎裝,英姿颯爽,不再似那個披著孝服的纖弱女子,他甚至在她身上恍惚看見了世忠的影子。號角聲響,淹沒了城牆上的一句自言自語:「世忠,你一定要保佑你的女兒,保佑我們的大祁。」
  • 《黑駿馬》:來自草原的史詩,蘊藏著人性之美與張承志的文化審視
    小說《黑駿馬》是創作於80年代初,這是一篇承載著張承志對草原深深的懷念和依戀之情的小說。這是一部來自草原的生命讚歌,用草原獨具的粗獷奔放譜寫了人性善與美的讚歌。,寫出了草原人民的價值觀,表現了草原勞動人民的人性之美,而又不乏對草原文化黑暗一面的審草原天人合一的文化觀念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壯闊美景確實讓人對草原嚮往不已。
  • 兒子是緝毒警察,六年沒回家一次,老人以死相逼,兒媳才說他早已去世
    張玉梅老人今年72歲了,平日她與老伴住在村東頭一間20多平米的瓦房裡,相依相惜,無論颳風下雨,老兩口都不願意去城裡兒女家生活。兒女都已經成家立業,定居在城裡,老兩口一輩子獨立習慣了,老了也不願意麻煩兒女們,他們平時在院子裡種些瓜果蔬菜,吃不完了會拿去集市上賣。兒媳和女兒女婿都十分孝順,他們時常回農村看望老人,唯獨兒子王斌已經有六年沒有回過家了。張玉梅老人幾乎每天都在計算著兒子回家的時間,可是等了一天又一天,兒媳婦總是說兒子就快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