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於百度
盛華蘭是盛家的嫡長女,從小寄養在盛老太太名下,盛家祖母調教出來的孫女氣質就是與眾不同。
她不但長得清秀可人,知書明理且聰明大方,是盛家姐妹中的佼佼者,與她一母同胞的妹妹如蘭簡直沒法跟她相比。
華蘭不但優秀而且懂事,是個讓人省心的姑娘,深受全家人喜愛。誰家能娶到她當媳婦,簡直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
然而盛家引以為傲最懂事的姑娘,卻是四姐妹中嫁得最差的,不由讓人感嘆命運的不公。
1、婆家的失禮和怠慢
圖片來源於百度
華蘭與忠勤伯府家的嫡次子袁文紹訂婚了,袁家卻只派大郎來下聘禮。這種兒女婚姻大事,為表示重視,男方父母理應親自登門下聘才是禮數。
華蘭母親王大娘子也說,親家之前答應要親自上門的,答應過的事情卻又失信,這擺明了瞧不起盛家。
王大娘子向丈夫抱怨袁家的怠慢,怕日後華蘭在婆家受委屈,卻又看到袁家大郎帶來的顧二公子要和林小娘的兒子投壺比賽,賭注是華蘭的聘禮。
這袁大郎也真是不知好歹,剛帶過來的聘禮就想動小心思贏回去。在主人家做客,卻去賭主人家的東西,這讓主人家的臉面往哪兒放。
王大娘子急得什麼似的,華蘭父親也沒了轍,兩人言語間起了口角。而華蘭派人傳話過來安慰:只要父親母親一條心,聘禮沒了也不要緊。
華蘭是個通透且善解人意的姑娘,就算袁家今天把聘禮贏回去了,那又怎樣。丟臉的又不是只有盛家,袁家才是最值得被笑話的。
出了聘禮又想設法贏回去,想一毛不拔娶人家姑娘 ,袁家也算是京城的豪門顯貴,做出來的事情卻這麼下三濫,只會被人貽笑大方。
有時候門第高低只是相對而言的,照說華蘭嫁給忠勤伯府也算是高嫁了,但袁家空有伯爵虛名,卻並無實權。
倒是盛家出錢出力,辦了豐盛的嫁妝,就經濟上而言,反而是袁家高攀了盛家。真想不通,袁家是哪裡來的優越感瞧不起盛家。
2、在婆家辛苦當家,用嫁妝錢貼補家用
圖片來源於百度
華蘭嫁的是袁家二公子,照說這當家的人選應該是袁家大媳婦,怎麼也輪不到她頭上。
何況她剛嫁過去,婆婆就讓她當家,其用意顯然很明顯:偏心老大媳婦,折騰華蘭。這袁家雖說是伯爵府,但只是表面風光,徒有虛架子而已,裡面已經虧空不少。
有次華蘭回娘家時,無意中說起自己要用嫁妝錢平家裡的糊塗帳,王大娘子驚呼:「他們袁家居然有臉用媳婦的嫁妝錢!」她激動地要去找袁家理論一番。
華蘭當家辛苦操勞不說, 一大家子人眾口難調,是個容易得罪人的差事。她婆婆自己倒樂得空閒,會享清福。
華蘭好不容易回趟娘家,屁股還沒捂熱,婆婆便派人來急著催她回家。盛老太太心疼華蘭,給她支了一個招:想法子推了當家的差事,好好調理身體,再生個孩子。
盛老太太不愧是勇毅候千金,見識多又看得透徹,她說:華蘭當家這件事,一點好處沒有,既吃力又不討好,當家三年,貓狗都嫌。
而華蘭的母親見識就淺了:華蘭辛苦了這麼幾年,好不容易有了會管家的好名聲,丟了多可惜。
盛老太太一語點醒了她:袁家將來是大公子承襲,沒華蘭老公什麼事。華蘭再辛苦再累,也不過是替他人作嫁衣而已。
圖片來源於百度
結論:聰明懂事的華蘭,在婆家尚且過著辛苦艱難的日子,更何況別人了。生活畢竟不是童話故事,所有的王子和公主永遠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現實生活中,就連王子和公主過得也並不幸福,何況是在生活的油鹽醬醋裡掙扎著的普通男女。身為女人,在家被父母寵愛時是公主,婚後被丈夫寵愛時是王后,自己寵愛自己時才是真正的女王。
女人只有做自己時,才是最暢快的。不用小心翼翼地看別人的臉色行事,不用思慮周全顧忌別人的想法,不用挖空心思設法讓每一個人滿意。
但生而為人,誰又不想做自己呢?這世上又有幾個女人能真正過上合心合意的生活,即使過得不如意沒關係,但要努力活出自我,活出底氣。
就像羅蘭.羅曼說的: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閃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