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原著撥開雨霧的盛華蘭:太強勢的女人,學會這三點很重要

2020-11-08 習慣了相思

我是作者//習慣了相思

盛家嫡女盛華蘭,有著盛家其他女人沒有的幸運。

她的母親娘家世代簪纓,弟弟長柏仕途有望,作為盛家嫡長女,有著盛紘獨一無二的寵愛,更是曾養在勇毅侯府嫡女盛老太太膝下的嫡孫女,深得祖母喜歡的。原著中孔嬤嬤來到盛家,也是為著盛華蘭即將嫁入伯爵府,而並非為了教如蘭和明蘭學規矩。

深得盛家老太太喜歡的盛華蘭,不僅有著母親王氏的寵愛,因為出生在王氏和盛紘關係親密的時候且是在盛家最艱難的時刻,而深得盛紘的喜歡。不同於如蘭的不討喜,也不同於明蘭的出身。盛華蘭的先天條件,是盛家女兒當中最為優越的一個。

正因為如此,她可以順順利利地嫁入伯爵府。父母對於孩子的第一樁婚姻,總是小心且極其看重的,所以,即使盛華蘭只是出身四品官的盛家,卻依舊可以高嫁伯爵府。

只是婚後的生活,她過的並不幸福,雖有一個愛她的丈夫,但是卻有一個尖酸刻薄的婆婆,因長房媳婦是婆婆表妹的女兒,所以她在婆家的日子,過的並沒有盛家的順遂。

對她還不錯的丈夫,卻因古代的以孝為大,而前期的袁文邵本身有一點媽寶男的意思,所以並不能常常護著她。

最後的盛華蘭,過上了舒心的日子。因為她懂得等待,等到丈夫明白他們在袁家的形勢。當然,並不是所以的等待,都一定能換來苦盡甘來。而盛華蘭的聰慧,也在於她能夠看懂袁文邵並非是一個一直糊塗的男人。

性格即命運,盛華蘭的性格,有著天然的強勢。

盛華蘭待明蘭很好,卻並非是因為對明蘭的喜歡。而是因為長姐情結。拋開嫡庶不說,她是盛家的長女,比盛長柏出生還要早,在盛家的子女中,她是最有資格帶領弟弟妹妹的。

可少年老成的盛長柏,對於自己的這個姐姐盛華蘭,也是常常板著臉訓導,華蘭躲都來不及;而自己的嫡親妹妹如蘭,時常和她頂嘴,動不動向王氏告狀,而林小娘身邊的一雙子女,她不屑於擺長姐架子,也只有明蘭,可以滿足她的長姐情結。

對於盛華蘭,可以用這樣一句話形容,被照顧的人很幸福,可是照顧別人的人有時候也很享受那種被依賴的感覺,很明顯,盛華蘭就是這樣一種人。

所以華蘭對明蘭還算不錯,在明蘭幼時身體不好的時候,也是她嚴格的要求明蘭每天必須踢毽子健身,看著她喝掉苦藥。不管華蘭處於什麼心思,能捉到耗子的貓就是好貓,明蘭對於這個長姐,是感謝的。

這樣環境成長出來的盛華蘭,有著強勢的性格,骨子裡的驕傲是藏不住的。

女人在娘家的性格會影響到她在婆家的行為,有長姐情結的盛華蘭,嫁到袁家以後,就成為了當家人,看似風光的背後,卻是一身的傷。

因為受到母親王氏的影響,盛華蘭將管家權看得很重。她管著袁家大大小小的事務,即使拿自己的嫁妝來補,她也不願意放棄管家。強勢的人,她更願意享受那種站在人前威風的模樣,這一點,華蘭和她的母親很像。

其實在現實中,有很多人都是這樣的性格,一邊抱怨,一邊又不願意放棄握在手中的權力,我們可以將這種苦歸咎於自討苦吃。

盛華蘭,在娘家是千好萬好,但到了婆家,卻是換了一種身份。

因婆婆偏心大兒媳婦,丈夫剛開始並不能看清形勢,她只能忍。拿自己的嫁妝貼補家用,因為自己一直沒有生兒子,所以趕在婆婆之前,將自己的陪嫁丫頭給丈夫納了通房。

養在盛老太太身邊的盛華蘭,她是極其聰慧的,她懂得人情世故,也懂得如何讓自己處於有利地位,更懂分析局勢。她知道丈夫還向著婆婆,她並非一味挑撥,而是學著忍耐,讓丈夫自己去明白婆婆偏心這一點。

當然,盛華蘭在袁家雖然過得不好,但是還有公公照拂,這與盛家的日漸強大是離不開的。在古代,女人娘家的背景很重要,從盛老太太即使與娘家反目,也要為盛紘娶得名門貴女就可以看出來。男人上進很重要,但是女人娘家可以給予助力,奮鬥的路就不會那麼艱辛。

但是強勢的盛華蘭卻始終不明白這一點,她在娘家人面前假裝過得很好,給盛家的書信裡,也從未抱怨過一絲苦。因為她不想讓別人看笑話,即使在盛家面前,她也不願意表現得太狼狽。

盛老太太對於這個孫女還是極其照顧的,看出了她在袁家的苦日子,為她請來了賀老太太,這才讓她有了自己的兒子,在袁家婆婆面前站穩了腳跟。

而盛明蘭,為了自家姐姐的好日子,也給盛華蘭出主意,想出了給袁文邵的父親納妾,來轉移婆婆的注意力的壞主意。主意雖壞,但效果卻很好,這一主意實施以後,華蘭的日子清淨了很多。

盛華蘭的苦,很大程度上是太要強的結局,她有強大的盛家做依仗,即使給不了明面上的幫助,出出主意也是極好的。但是盛華蘭並不懂這一點,或許她懂,但是卻做不到。

都說能者多勞,但在這背後,卻是忍氣吞聲,委屈了自己。

盛華蘭的婆婆捏準了她這一點,所以才將她高高捧起,狠狠摔下。她說二兒媳婦能幹,大兒媳婦不中用,所以讓華蘭懷著孩子當家,這才是最高明的捧殺。

真正的捧殺,從來都是在誇獎中的,殺人於無形。

太強勢的人,一定要明白這三點:

其一,當放則放,學會放棄。盛華蘭嫁的是袁家的二兒子,將來袁家的爵位是要傳給大兒子的,即使華蘭將袁家打理得再好,將全部的嫁妝貼進去,那也不是她的家產。

她費心費力,最後不過是享受了上位者的虛名,沒有半分落到實處。盛家老太太勸她放下管家的事,安心的生一個兒子才是最重要的,這才有了華蘭之後的兒女雙全。

對於強勢的人來說,權力的欲望最難放下,享受著別人的追捧,幹著自以為別人幹不了的事情,卻在人後為難自己。這種認知,才是中了別人捧殺的圈套。

其二,學會示弱,承認自己不是萬能的,其實沒有那麼難。盛華蘭本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只是她萬事都要自己扛,所以才有了自己咬著牙堅持,但是適當地尋求別人的幫助,會讓自己沒有那麼辛苦。

歷史上很多成功的人,都是學會利用身邊的人幫助的。而真正的強者,也絕非只靠自己就可以走向成功的,學會示弱,在成功學上是很重要的一課。

其三,放過自己,才是真正的聰慧。對於強者來說,壓力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強加給自己的,不願意放過自己,才是強者最大的悲哀。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所以強者更應該學會放過自己,一味的鑽牛角尖,最後的結局只是傷人傷己,付出了很多,卻得不到應得的收穫,當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時,是對自己的最大傷害。

人生在世,變強確實很重要。

但變強的路很辛苦,在這條路上,學會智慧人生,遠比變強更重要。

我是小Q,一個熱愛文字的90後

微風不燥,遇見你剛剛好

相關焦點

  • 《知否》原著盛華蘭:女人,醒醒!別苦等愚孝男回心轉意,不值得
    電視劇《知否》一開篇,就是在盛華蘭結婚的時候,袁家嫡長子原文純就在暗地裡使壞,故意挑唆顧廷燁與盛長楓拿盛華蘭的聘禮打賭,想讓盛家在這麼重要的日子丟盡顏面,讓盛華蘭結婚後抬不起頭。就衝這一幕,我們就可以看出袁家的人有多麼不好相處。在原著裡,盛華蘭並沒有那麼快就結婚。盛老太太之所以請孔嬤嬤上門教導孫女禮儀,主要是因為即將出嫁的盛華蘭,至於其他三個姑娘都是跟著學習的。
  •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支招」盛華蘭:經營婚姻,一定要有態度
    而女人的態度,大部分要取決於這個家裡的男人。這是盛老太太傳授給盛華蘭的婚姻觀,我看過之後,覺得特別贊。所以我今天針對這個問題,寫了這篇文章。盛華蘭,盛家長女,也是盛家最受寵愛的孩子。原著裡這樣寫盛華蘭的:「盛華蘭出生在最好的時候,那時王氏與盛紘新婚燕爾,與盛老太太婆媳和睦,沒多久又有弟弟出世,盛華蘭嬌美討喜,作為嫡出的大小姐真是集千萬嬌寵於一身;她在盛老太太跟前也養過一陣子,因為王氏不捨得,又給送了回去,但已是孫輩裡和老太太最有感情的了。」
  • 知否原著:盛如蘭從林噙霜身上學會了示弱,克服了母親宅鬥的弱點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裡盛家的女兒們,都親身經歷了自己父親盛紘寵妾滅妻的瘋狂,經歷了林噙霜曾在盛家掀起的巨大風浪,所以盛家的女兒們對小妾這種生物,從骨子裡就有一種強烈的防備,林噙霜給盛家的女兒們上了刻骨銘心的一課。
  • 《知否》給女人提了個醒:男人值不值得嫁,看這三個細節
    2018年《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對於盛家來說可謂是高攀,但是這袁家可不是這麼好對付的,在下聘禮之時就給了個下馬威。倘若是個強勢的婆婆,處處挑刺,那你和你丈夫的婚後生活可別想太過安穩。盛墨蘭是庶出的女兒,她的母親是得寵的妾室,慣會假哭裝懂事的一套。因為是庶出的身份,註定她是做不得大戶人家當家主母的。
  • 她是《知否》原著唯一嫁給愛情的女人,她的不爭,才是聰慧人生
    人的每一次爭搶,都是因為太過在乎。在利益面前,才是考驗人性的關鍵時刻,但在乎的太多,是我們的負累,想要得到的太多,並非聰慧人生。看《知否》原著的時候,我看到了一個又一個鮮明的人物,她們以不同的性格活著。如明蘭那般小心翼翼,守拙度日的人;也有如墨蘭和林小娘整天為了一點小事斤斤計較,活在自己的小世界當中的女人,但我卻始終覺得活得最精彩的卻是如蘭。
  • 《知否》原著「紙老虎」王若弗:婚姻裡強勢的女人,不討喜
    文/張小暖看過《知否》的小夥伴,大概都有這樣的感慨:戲裡,凡是有大娘子的鏡頭,舉手投足及言談舉止間笑點從沒斷過。有網友調侃說:大娘子承包了整部劇的笑點。這裡的笑,可不是搞笑的意思,大娘子並不是戲裡的搞笑擔當,而是「無腦」擔當,無腦也就算了,還十分的強勢。
  • 《知否》原著「見不得兒媳婦好」的袁夫人:婆婆這四種惡,容不得
    在《知否》原著裡,有一個被餘閣老殺伐果斷休了的兒媳婦餘方氏,還有一個就是婆婆臨死前寫下休書要休了的兒媳婦,袁夫人。袁夫人的女兒要出嫁,袁夫人不想自己出錢給女兒置辦嫁妝,便逼著盛華蘭把陪嫁來的十幾頃良田給自己的女兒。
  • 知否原著:康姨媽的女兒們,因為惡毒的母親,沒有一個有好下場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面的康姨媽因為惡貫滿盈,被顧廷燁刺死,她死了之後,她的母親王老太太不肯善罷甘休,被太后利用,最後王氏一族身敗名裂,王老太爺被移出名臣閣,她的哥哥也因為獲罪被流放,電視裡面王家人的結局太過悽慘。
  • 知否原著:盛華蘭、明蘭和如蘭都不願意讓自己的貼身丫鬟為小妾
    今天小編和大家繼續分析《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面盛家的女兒們,除了墨蘭,盛家的其他女兒們——華蘭、明蘭和如蘭,都不願意讓自己的貼身大丫鬟成為自己丈夫的通房小妾,儘管經常看古代小說和電視劇的人都知道,古代的陪嫁丫鬟,大多數會成為男主人的小妾。《紅樓夢》裡大家熟知的王熙鳳的陪嫁丫鬟平兒,就是王熙鳳丈夫賈璉的通房丫頭。
  • 《知否》原著林小娘:縱有千般不是,但這六點「超能力」該學
    看過《知否》電視劇的朋友,大多數都恨林小娘恨得牙痒痒。但是我一直認為電視劇對林小娘的解讀是不完全的,所以今天我想帶大家來認識一下與電視劇不同的林小娘,原著裡對林小娘的刻畫可以說是可圈可點。所以這便可以看出人品好到底有多重要,它是家庭和諧的前提,是事業興旺的助力,是家族延續的根本!盛府便是把這一點體現得淋漓盡致。②重情義,有責任心原著裡明蘭對盛紘的評價是:「我爹不太靠譜,但能湊合用。」
  • 《知否》原著盛老太太:夫妻離心,失去愛子,她犯了3個錯誤
    》裡,盛老太太就很好地詮釋了這句話。作為祖母,她一手養大了盛華蘭、盛長柏、盛明蘭三個孩子,為他們傾注了無數心血。為了讓盛華蘭在婆家的日子好過點,她請來了賀老太太幫盛華蘭調理,成功讓其生下了兒子;她與盛紘聯手,為盛長柏挑選了一門很合適的婚事,阻止了王大娘子拎不清的做法;她最為疼愛盛明蘭,為年幼喪母、無依無靠的她提供了最強大的庇護,將其教得知書達理、明辨是非、懂得管家,成為了盛明蘭最在乎的親人。
  • 《知否》原著:盛家寵妻滅妻的傳統,如何影響7個兒女的一生?
    01盛家寵妾滅妻的傳統盛家的寵妾滅妻是有傳統的,盛懷中、盛紘父親、盛紘這三個男人都是寵妾滅妻的主。這具體就表現在7個兒女的為人處事上。02 四個女兒盛華蘭華蘭是盛家的嫡長女。她出生之前,並沒有林小娘。那時王氏和盛紘新婚燕爾,正是蜜裡調油的時候,過了幾年你儂我儂的日子。
  • 《知否》原著「假紈絝真多情」的梁晗:他的人生,敗於三個女人
    那時候盛華蘭說:「若墨蘭懂事,好好過日子,以後也不見得差了。」可是墨蘭偏偏只學會了林小娘那一套,卻沒學會如何管家理事寫在最後:像梁晗和長楓這類型的男人,他們不像《知否》裡顧廷燁和長柏一樣,對自己的未來有極其清醒的規劃,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大多數時候,他們這類型人的「運」,結婚前來自他們的原生家庭,結婚後便來自他們的妻子。
  • 《知否》原著「不做大娘子做妾」的林噙霜:她這三點擇偶觀,很正
    我也是二刷原著,細細的品味才發現原來林噙霜放著外頭的正室娘子不做,跑去給盛紘做妾裡面包含了她的三點擇偶觀所以她窮怕了,想要留在盛府,對她來說做大做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夠有這份富貴,此生衣食無憂了。
  • 《知否》告訴我們:想讓愛情長久,這三點要努力做到
    ,不管是關於女人的個人成長、子女的教育問題還是如何經營婚姻和愛情,都給了我們很多啟示。婚姻不是一兩天的事情,在人生這場馬拉松中,我們需要和隊友一起相互鼓勵,相互攙扶,才能夠很好地完成這場比賽,希望你能夠明白這個道理,學會好好珍惜。
  • 《知否》原著盛長柏妻子海氏成為人生贏家,只因她做了這三件事
    在嫁進盛家以後,海氏和王若弗卻並未出過什麼爭吵事件,在盛家安安穩穩地做大娘子,並且還接二連三為盛長柏生兒育女,更重要的是盛長柏從未納妾,身邊只有一個羊毫伺候。海氏的幸福人生,都是自己掙來的,在嫁入盛家以後,她做了這三件事,足以看出她是一個活得足夠通透的人。
  • 《知否》:最後嫁得好的女人,身上有這三個共性
    可並不是所有的女人都能好命,也不是所有的女人都能嫁得如意。電視劇《知否》中,趙麗穎飾演的盛明蘭果敢聰慧,一路隱忍,足智多謀的她,最終以庶女的身份,當上了顧二的正妻。而她實現身份的飛躍,可不僅僅是因為顧廷燁的寵愛。
  • 《知否》原著淑蘭再婚後兒女雙全:女人這一輩子無非靠三個男人
    《知否》中明蘭第一次見到淑蘭便知她所嫁非人,淑蘭年紀輕輕,卻形容枯槁,臉色灰白如老嫗。果然,淑蘭婚後生活十分艱難,孫志高母子對她苛刻、殘忍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不過幸好淑蘭有娘家人撐腰,將她拉出苦海。淑蘭的結局是好的,她的未來更是一片光明,因為她的人生裡有為他撐起一片天的男人。
  • 重溫《知否》:盛家祖母教給明蘭的3點人生大智慧,值得女人深學
    我非常贊同盛家老太太的話,做人確實不能太固執己見,應該學會變通,讓自己不受到傷害才行。02、做人不應該被小事所困惑,應該為自己精打細算。在《知否》劇中,有這樣一個精彩的場景,明蘭此時已經暫時成為了盛家的管家,但卻被林小娘和盛家大娘子送上門4個丫鬟。
  • 知否原著:電視劇之外盛明蘭姐妹們的生活後續,以及後代們的情況
    看完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讓人意猶未盡,總想了解電視劇之外,這些人物的更多生活後續,小編把原著番外篇裡面關於盛家女兒們以後的情況,做了匯總,讓大家更加詳細地了解這些人物,對她們的結局有一個大概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