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作者//習慣了相思
盛家嫡女盛華蘭,有著盛家其他女人沒有的幸運。
她的母親娘家世代簪纓,弟弟長柏仕途有望,作為盛家嫡長女,有著盛紘獨一無二的寵愛,更是曾養在勇毅侯府嫡女盛老太太膝下的嫡孫女,深得祖母喜歡的。原著中孔嬤嬤來到盛家,也是為著盛華蘭即將嫁入伯爵府,而並非為了教如蘭和明蘭學規矩。
深得盛家老太太喜歡的盛華蘭,不僅有著母親王氏的寵愛,因為出生在王氏和盛紘關係親密的時候且是在盛家最艱難的時刻,而深得盛紘的喜歡。不同於如蘭的不討喜,也不同於明蘭的出身。盛華蘭的先天條件,是盛家女兒當中最為優越的一個。
正因為如此,她可以順順利利地嫁入伯爵府。父母對於孩子的第一樁婚姻,總是小心且極其看重的,所以,即使盛華蘭只是出身四品官的盛家,卻依舊可以高嫁伯爵府。
只是婚後的生活,她過的並不幸福,雖有一個愛她的丈夫,但是卻有一個尖酸刻薄的婆婆,因長房媳婦是婆婆表妹的女兒,所以她在婆家的日子,過的並沒有盛家的順遂。
對她還不錯的丈夫,卻因古代的以孝為大,而前期的袁文邵本身有一點媽寶男的意思,所以並不能常常護著她。
最後的盛華蘭,過上了舒心的日子。因為她懂得等待,等到丈夫明白他們在袁家的形勢。當然,並不是所以的等待,都一定能換來苦盡甘來。而盛華蘭的聰慧,也在於她能夠看懂袁文邵並非是一個一直糊塗的男人。
性格即命運,盛華蘭的性格,有著天然的強勢。
盛華蘭待明蘭很好,卻並非是因為對明蘭的喜歡。而是因為長姐情結。拋開嫡庶不說,她是盛家的長女,比盛長柏出生還要早,在盛家的子女中,她是最有資格帶領弟弟妹妹的。
可少年老成的盛長柏,對於自己的這個姐姐盛華蘭,也是常常板著臉訓導,華蘭躲都來不及;而自己的嫡親妹妹如蘭,時常和她頂嘴,動不動向王氏告狀,而林小娘身邊的一雙子女,她不屑於擺長姐架子,也只有明蘭,可以滿足她的長姐情結。
對於盛華蘭,可以用這樣一句話形容,被照顧的人很幸福,可是照顧別人的人有時候也很享受那種被依賴的感覺,很明顯,盛華蘭就是這樣一種人。
所以華蘭對明蘭還算不錯,在明蘭幼時身體不好的時候,也是她嚴格的要求明蘭每天必須踢毽子健身,看著她喝掉苦藥。不管華蘭處於什麼心思,能捉到耗子的貓就是好貓,明蘭對於這個長姐,是感謝的。
這樣環境成長出來的盛華蘭,有著強勢的性格,骨子裡的驕傲是藏不住的。
女人在娘家的性格會影響到她在婆家的行為,有長姐情結的盛華蘭,嫁到袁家以後,就成為了當家人,看似風光的背後,卻是一身的傷。
因為受到母親王氏的影響,盛華蘭將管家權看得很重。她管著袁家大大小小的事務,即使拿自己的嫁妝來補,她也不願意放棄管家。強勢的人,她更願意享受那種站在人前威風的模樣,這一點,華蘭和她的母親很像。
其實在現實中,有很多人都是這樣的性格,一邊抱怨,一邊又不願意放棄握在手中的權力,我們可以將這種苦歸咎於自討苦吃。
盛華蘭,在娘家是千好萬好,但到了婆家,卻是換了一種身份。
因婆婆偏心大兒媳婦,丈夫剛開始並不能看清形勢,她只能忍。拿自己的嫁妝貼補家用,因為自己一直沒有生兒子,所以趕在婆婆之前,將自己的陪嫁丫頭給丈夫納了通房。
養在盛老太太身邊的盛華蘭,她是極其聰慧的,她懂得人情世故,也懂得如何讓自己處於有利地位,更懂分析局勢。她知道丈夫還向著婆婆,她並非一味挑撥,而是學著忍耐,讓丈夫自己去明白婆婆偏心這一點。
當然,盛華蘭在袁家雖然過得不好,但是還有公公照拂,這與盛家的日漸強大是離不開的。在古代,女人娘家的背景很重要,從盛老太太即使與娘家反目,也要為盛紘娶得名門貴女就可以看出來。男人上進很重要,但是女人娘家可以給予助力,奮鬥的路就不會那麼艱辛。
但是強勢的盛華蘭卻始終不明白這一點,她在娘家人面前假裝過得很好,給盛家的書信裡,也從未抱怨過一絲苦。因為她不想讓別人看笑話,即使在盛家面前,她也不願意表現得太狼狽。
盛老太太對於這個孫女還是極其照顧的,看出了她在袁家的苦日子,為她請來了賀老太太,這才讓她有了自己的兒子,在袁家婆婆面前站穩了腳跟。
而盛明蘭,為了自家姐姐的好日子,也給盛華蘭出主意,想出了給袁文邵的父親納妾,來轉移婆婆的注意力的壞主意。主意雖壞,但效果卻很好,這一主意實施以後,華蘭的日子清淨了很多。
盛華蘭的苦,很大程度上是太要強的結局,她有強大的盛家做依仗,即使給不了明面上的幫助,出出主意也是極好的。但是盛華蘭並不懂這一點,或許她懂,但是卻做不到。
都說能者多勞,但在這背後,卻是忍氣吞聲,委屈了自己。
盛華蘭的婆婆捏準了她這一點,所以才將她高高捧起,狠狠摔下。她說二兒媳婦能幹,大兒媳婦不中用,所以讓華蘭懷著孩子當家,這才是最高明的捧殺。
真正的捧殺,從來都是在誇獎中的,殺人於無形。
太強勢的人,一定要明白這三點:
其一,當放則放,學會放棄。盛華蘭嫁的是袁家的二兒子,將來袁家的爵位是要傳給大兒子的,即使華蘭將袁家打理得再好,將全部的嫁妝貼進去,那也不是她的家產。
她費心費力,最後不過是享受了上位者的虛名,沒有半分落到實處。盛家老太太勸她放下管家的事,安心的生一個兒子才是最重要的,這才有了華蘭之後的兒女雙全。
對於強勢的人來說,權力的欲望最難放下,享受著別人的追捧,幹著自以為別人幹不了的事情,卻在人後為難自己。這種認知,才是中了別人捧殺的圈套。
其二,學會示弱,承認自己不是萬能的,其實沒有那麼難。盛華蘭本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只是她萬事都要自己扛,所以才有了自己咬著牙堅持,但是適當地尋求別人的幫助,會讓自己沒有那麼辛苦。
歷史上很多成功的人,都是學會利用身邊的人幫助的。而真正的強者,也絕非只靠自己就可以走向成功的,學會示弱,在成功學上是很重要的一課。
其三,放過自己,才是真正的聰慧。對於強者來說,壓力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強加給自己的,不願意放過自己,才是強者最大的悲哀。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所以強者更應該學會放過自己,一味的鑽牛角尖,最後的結局只是傷人傷己,付出了很多,卻得不到應得的收穫,當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時,是對自己的最大傷害。
人生在世,變強確實很重要。
但變強的路很辛苦,在這條路上,學會智慧人生,遠比變強更重要。
我是小Q,一個熱愛文字的90後
微風不燥,遇見你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