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為什麼會成功?並不全因為她聰明,還有這最重要的一點

2020-09-05 噗噗娛樂w

《甄嬛傳》中最大的贏家便是甄嬛本嬛了,她極具美貌並聰明,經歷許多大起大落依舊能堅強的站起來,最後還屹立不倒,一統後宮。

那麼為什麼甄嬛會成為最後的贏家呢?要說她美貌,後宮個個都是美人,要說她聰明,皇后也很聰明。

其實這些都是基礎條件,她有的別人也有。而她相比別人的優勢就在於她還有許多別人沒有的幸運和頭腦。

醫術超凡且愛慕她的——溫實初。

溫實初,太醫院實力榜說他排第一,並不為過。

在電視劇第一集就有了溫實初告白還未進宮的甄家大小姐甄嬛的劇情,他勸甄嬛不要進宮,因為宮裡有太多的算計和猜不透的人心。但甄嬛拒絕了,他拒絕了溫實初的好言相勸,也拒絕了溫實初對她的愛意。

溫實初對甄嬛的愛慕,正好為甄嬛鋪了路,更為後期甄嬛進宮他死心踏地的幫助做了鋪墊。

有這樣一個實力超凡的太醫喜歡她並真心為她,她就已經有了比別人多好幾層的保護了。

事實證明,甄嬛也的確是不能沒有溫實初的,因為在剛進宮沒多久的時候,她就怕了。她不經意間看到了御花園井裡被淹死的福子,後來又在自己宮裡的海棠樹下挖到了對女子身體有極大損害的麝香。

她這才明白後宮的勾心鬥角比她想像的要厲害的多,越想越害怕,之後她說她不想第一個侍寢然後當那隻出頭的鳥被別人算計,於是溫太醫曾經對她告白時說的話就奏效了:「永遠事事以你為重。」

「永遠」二字,只是說來簡單,然而世事無常,誰能保證以後會怎樣?可溫實初他真的做到了。

幫她裝病避過侍寢;

憑他一身醫術幫甄嬛躲過了後宮多少妒婦的明槍暗箭;

甄嬛被廢之後得了重病,溫實初不遠千裡,在下大雪的天氣裡徒步一天一夜去給她看病;

幫甄嬛隱瞞她和果郡王的關係還有她肚子裡孩子的身份,儘管他十分痛心;

最後為了證明自己和甄嬛的清白還不惜揮刀自宮。

事實證明,他的確是做到了「永遠」,其中還有很多事,他都是頂著可能殺頭的風險卻依舊毫不猶豫的做的。

他尊重甄嬛,不強迫她,即使甄嬛一點也不愛他。

甄嬛圓滑的處事風格

甄嬛的確雙商級高,不過也是真的圓滑。

印象最深的一場戲是富察貴人小產甄嬛初次懷孕的時候,發了狂的貓突然撲向了富察貴人的肚子,混亂中有人在後面推了一把甄嬛,好讓人以為是甄嬛害的富察貴人小產。然而,人們看到的卻是甄嬛撲出去是為了救富察貴人,而不是害她。

然而這一切只有推她的人和甄嬛自己知道當時的真實情況,她沒有想要害富察貴人讓她小產,更沒有想過在富察貴人被撲之後去救她。後來皇上得知此事後連忙跑去甄嬛身邊慰問,問她怎麼那麼傻,還撲出去救人。

甄嬛當時並沒有說實話,她說的是:「臣妾是救她腹中皇上的骨肉。」

這個回答簡直是滿分!

皇上聽到後心裡想的定是:哎呀!我的嬛嬛太懂事了,我以後一定要更好好的待她。

推她的那個人可能怎麼也不會想到,她這一推倒讓甄嬛順水推舟成全了她自己。

細看甄嬛的人生,她的經歷可以分為兩段,第一段是初次入宮,第二段是從甘露寺回宮。

這兩次入宮相同的是,不管哪一段經歷,她都聰明圓滑,更有溫太醫全心全意的輔助。

不同的是,初次入宮,他帶著「要嫁與這世間最好的男兒」的憧憬,可到後來她才發現自己所得的寵愛不過全憑四個字:「菀菀類卿」。

甄嬛心氣高性子又倔強,怎麼可能甘心做別人的替代品,即使她後來完全可以憑著突然懷孕重新得寵,可她萬念俱灰,最終還是選擇了離開。

在宮外,她找到了一生摯愛,發現有一個人一直真正的愛著她,那個人就是允禮。後來,她和允禮商量好,等一切結束,他們就遠走高飛,可是,在這個計劃還未正式實施的時候,就出現了變化。

允禮在外遲遲未歸,甄嬛的父親又得了重病,那時的她尚是一介平民,什麼也做不了,可她絕不可能眼睜睜看著父親就那樣病重而死,她需要找人幫她,依照當時的情況,她只能選擇回宮。

設法回去並不是因為她貪戀紫禁城的榮華富貴,只是因為她需要利用皇上這巨大的權利,她要救危在旦夕的父親。

於是,在買通蘇培盛後,她霸氣回歸了。

從此,她的人生就像開了掛一般,一路「過關斬將」,沒有人再能輕易陷害她。

可是,為什麼甄嬛從甘露寺回來就開掛了?

回顧甄嬛在宮裡的兩段經歷,第一段經歷可以說是失敗的,因為那時的她在意太多,更重要的是他深愛皇上。

可從甘露寺回來後,她對皇上便只有利用,直到允禮去世後,她更是開始恨皇上,而恨,也使她更狠。

我想,不再喜歡皇上了便是她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

在意的一個個失去,她漸漸不再有顧忌,漸漸變得冷漠和無情,後來再面對後宮的波雲詭譎,她也漸漸處理的遊刃有餘。

最終她當上了太后,成為了最大的贏家。可看似她很成功,實則她一直都在失去。

因為到最後,她的身邊只剩下了槿汐一人。

她和別人鬥了一輩子,可以說是贏了,但也可以說是輸的只剩下了這萬人之上權利。

從淳兒,到流朱,到眉姐姐,到陵容,到允禮,到浣碧,甚至到皇上,她親眼見證了她在意或在意過的人一個個死去,一次又一次的經歷這樣的痛哭,經歷了七次。最後他們都走了,只留她一個人獨活於世。

或許對於她來說,當太后其實並不是一個好的歸宿,曾經在凌雲峰她也一定憧憬過吧,憧憬過自己和允禮,在世外桃源一般美麗的地方,帶著他們的兩個孩子,平靜而幸福的生活。

相關焦點

  • 雍正懷疑甄嬛,為什麼沒有懷疑過沈眉莊?最後一點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雍正一直懷疑甄嬛,為什麼沒有懷疑過沈眉莊呢?一,沈眉莊從未離宮,在皇宮裡不比在宮外。宮裡規矩森嚴,誰敢在皇上眼皮底下作案?都說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放在沈眉莊這裡也是實用的。天子腳下,宮規森嚴。
  • 《甄嬛傳》| 弘曆逆襲成功,只因為甄嬛有這四個教子秘籍
    弘曆對甄嬛說「六弟最聰明,也最得皇阿瑪喜歡,他要是做了太子,兒子就高興了。」甄嬛淡淡地笑著,說不喜歡六阿哥當皇上,同時明確指出:「我朝的天子,只有賢能者才能勝任。你明白了嗎?」賢能,是唯一的標準。不自怨自艾,不被生活遺忘,說到底是人成長中的歸屬感和價值感,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需求,而這兩點恰巧是少年弘曆最缺失的。第一次偶遇甄嬛,弘曆說自己的額娘身份低微,被人瞧不起。說著不由得低下了頭,那時的他,只想通過給皇上請安求得一點眷顧,給自卑的心一點安慰。雖為皇子,他絲毫沒有安全感,更不知道自己的生存價值是什麼。
  • 甄嬛的馭人之道8: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曹琴默
    譬如這裡,她根本就不該言語上佔甄嬛的便宜,因為此事實質上根本打擊不到甄嬛,口嗨之後只能提供一時的爽感,但是曹琴默卻沉迷於這種口齒上的便宜,而且她覺得她已經生下一個女兒,諷刺起甄嬛來更有底氣,卻沒想到卻戳中華妃的最痛處,被甄嬛反殺。就此事,第一她低估了甄嬛的反擊能力。甄嬛的伶牙俐齒,才思敏捷不亞於曹琴默,是不是反擊全看想不想,而不是能不能,而這次明明是甄嬛不想忍。
  • 《甄嬛傳》:這三點告訴你皇后為什麼會失敗,甄嬛為何能成功逆襲
    華妃是後宮的閃電,她不喜歡誰,便要明晃晃地劈向誰,自然樹敵不少。而皇后只需扮演好賢后人設,便笑看甄嬛眾人合力鬥華妃。因此皇后前半場雖然受了點嘴上的委屈,但扳倒華妃後她實力無損,聲譽尚佳,可以說是成功來得毫不費力。
  • 《甄嬛傳》甄嬛聰明至極,被皇后算計時,為何一點反抗的能力都沒
    選秀殿試的第一印象,讓甄嬛對皇宮疏於防備。甄嬛夠聰明,可她太過善良了,也不夠狠!我們都會犯一樣的錯誤,就是以自己去判斷別人。小人為何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因為在小人眼中,別人同樣也是小人。而君子眼中,別人都是君子!
  • 《甄嬛傳》甄嬛為什麼會對華妃的死感到不安
    跟由於年羹堯的自恃功高蓋主,甄嬛和皇帝一起設計,除掉了年羹堯及其黨羽。華妃因此也大勢已去,甄嬛再借肅喜之手製造了火燒碎玉軒。並在華妃冷宮中,說出歡宜香的秘密,使華妃含恨而終!華妃死了,甄嬛卻沒有大仇已報的喜悅,反而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觸,這又是為什麼呢?
  • 弱齒少女甄玉嬈比宮鬥冠軍甄嬛還厲害?只因為她掌握了這一點
    01、《甄嬛傳》中,甄嬛的妹妹甄玉嬈與皇帝有一段經典的對話,正是因為這段對話,甄玉嬈讓皇帝放棄了納她為妾的想法。這段對話的背景是皇帝去找甄嬛,玉嬈恰巧在甄嬛的寢宮裡彈琴,皇帝看著青春明媚,容貌與純元有幾分相似的玉嬈,內心又開始打起了小九九,進門寒暄幾句之後直截了當地說自己喜歡玉嬈。玉嬈何等聰明伶俐,早已猜中八九分皇帝心思的她,在聽到皇帝這麼直白地說出口之後,沒有絲毫地驚慌失措,而是一步一步地把皇帝帶到了自己的邏輯裡。
  • 《甄嬛傳》:端妃才是最懂保全自己的人,她的生病,總是恰到好處
    那時的她,被華妃壓著。但是,華妃一直沒有壓倒她。因為,她太了解華妃了,華妃就這點手段。華妃不讓太醫給她看病。太醫真的就不給她看了嗎?端妃知道,當年的那碗墮胎藥是替皇上和太后背了鍋。聰明如她,她不會說出來。太后和皇上也知道。同是將門之後,華妃需要籠絡,端妃也一樣。
  • 《甄嬛傳》:為什麼一向忠於皇上的蘇培盛,會轉身支持甄嬛呢?
    在《甄嬛傳》中,蘇培盛陪伴聖駕多年,可以說是最了解皇上性情和喜愛的人之一了。蘇培盛陪伴聖駕多年,盡職盡責,不僅深受皇上的信賴,更是深受後宮妃嬪的倚重。前期的蘇培盛是不站隊的,所以深受皇上的信任;而後來,卻轉入甄嬛戰隊,一向忠於皇上的蘇培盛為什麼會轉身支持甄嬛呢?
  • 《甄嬛傳》甄嬛:聰慧、沉穩、識大體,而我更喜歡這一點
    既然是甄嬛傳,也就少不了甄嬛了。甄嬛這個角色,我特別喜歡他的有三點。第1點是她的聰慧,第2點是她的沉穩,第3點是她識大體。還有一點,我們最後說。從險象環生的後宮爭鬥中存活下來,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而甄嬛卻能兩度入宮,並笑到最後,跟她的聰慧、沉穩和識大體是密不可分的。
  • 甄嬛第一次獨寵時,為何老趕皇上去其他妃子那?這女人,太聰明了
    這女人,太聰明了」在甄嬛傳中,甄嬛一進宮就受到了皇帝的寵愛,而且和其他妃嬪不同的是,她和皇帝是偶遇的時候互相一見鍾情的。這份真情在後宮裡面十分難得,但是也十分難以生存,因為後宮裡面最容易被算計的就是真情。
  • 難怪雍正從未懷疑過眉莊,看她懷孕後偷偷做了啥?比甄嬛聰明多了
    後宮這一群女人,最先活明白過來的人不是甄嬛,是沈眉莊。除了有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溫實初,在甄嬛出宮之後,溫實初受到甄嬛所託,好好照顧眉莊,眉莊在受到溫實初的多番照顧之後,對他產生了情愫,雖然明知道不可能有結果,但是她毅然決然的去做了,在合歡酒的作用下,兩人度過了一夜,眉莊還懷上了溫實初的孩子。
  • 她是《甄嬛傳》中最腹黑的人,心機比甄嬛可怕多了
    華妃最多,因為喜歡她,寫浣碧時落筆最留情,因她讓平凡的我,有些許代入感。甄嬛鬥垮華妃,鬥垮皇后,根本原因不過是她已經看出來,這兩個女人馬上就要淪為棄子,所以她配合著皇上演演戲,推波助瀾一把,既是成全皇上,更是成全自己。這也是為什麼,後來甄嬛一定要皇上死——因為她自己的利用價值,眼看著也要沒了。不是他死,就是自己亡。
  • 知否:梁夫人之所以看上明蘭,不僅是品性和能力,還有最重要一點
    在電視劇中,因為一場馬球會,永昌伯爵府的吳大娘子看上了明蘭。為了這個兒媳婦,可以說是費盡了腦汁。還苦心設局偶遇,在明蘭面前說齊衡和平寧郡主的事情。讓明蘭知難而退,嫁近她家裡。而除了因為明蘭的能力外,她看上明蘭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大家都知道,吳大娘子看上明蘭。就是看上了明蘭酷似年輕時候的她,能收拾的了兒子身邊那些鶯鶯燕燕。
  • 甄嬛傳:華妃才自盡,宜修為何就急著對付甄嬛?這常識,女人必學
    這常識,女人必學華妃是宜修和甄嬛共同的敵人,宜修常年被華妃諷刺,而甄嬛則是為了自己和朋友報仇,最後甄嬛扳倒年羹堯後,華妃成功被宜修的懿旨賜死。說起宜修,更多人覺得宜修在乎的是她的皇后之位,而不是雍正一個丈夫應該給她的愛。其實我們都錯了,華妃和端妃固然深愛著雍正,但是宜修在雍正身上花的心思明顯更多。太后是雍正的生母,加上雍正有什麼心裡話就會去找太后說,算得上是很了解雍正的人。可是宜修憑著自己的察言觀色,了解雍正不亞於太后,能使她這麼用心當然還是因為心裡有雍正。
  • 《甄嬛傳》中的曹琴默為什麼會慘死?
    紫禁城中的聰明女人很多,但只憑著聰明一項技能就成功上位的唯有一個曹琴默。可她拿著這手爛牌,一路升職加薪生女兒,硬生生打出了王炸的勢頭,卻又偏偏在人生最得意之時觸犯龍顏,命喪黃泉。;樓東賦事件,雖未給甄嬛扣上一頂不敬先皇后的帽子,卻成功幫失意多時的華妃重獲盛寵。
  • 《甄嬛傳》雍正那麼多嬪妃皇上但卻對她最狠,只因這一點
    甄嬛與華妃不同,皇上對甄嬛到有幾分情誼皇上對甄嬛還是有幾分情誼的,甄嬛的爹官位不高,且又是個文官,不過最重要的是,其實正是因為年羹堯的勢力越來越大,漸漸的皇上發現他不受自己控制,而年羹堯處事也變得越來越放肆,皇上對其多加防範。
  • 白蕊姬成為甄嬛的棋子,不只是因為美貌,原來她還有另一層身份!
    《如懿傳》中,弘曆登基為帝,養母甄嬛雖貴為太后,但畢竟不是皇帝生母,她必須要為自己籌謀,才能保自己和兩個親生女兒一生榮華安康。南府有那麼多琵琶妓,甄嬛為什麼在這多人裡挑中了白蕊姬,僅僅是因為她的美貌嗎?當然不是,原因有二。
  • 《甄嬛傳》中 皇上為什麼不殺甄嬛?
    「讓我殺了她,我要殺了她,我要把那個賤人五馬分屍!」「為什麼要背叛朕,為什麼要背叛朕?朕可是天子啊!」從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雍正是絕無可能容忍出軌的。絕無可能!滴血認親這部戲也是整個甄嬛傳裡最緊張最刺激的一場戲。重複一遍,皇帝原諒甄嬛出軌,這是絕無可能的!如果他能確確實實的找到甄嬛出軌的證據,捉姦在床什麼的,早就把甄嬛殺了。
  • 槿汐:甄嬛成功路上的大功臣,看似忠心耿耿,實則心機深沉
    看過《甄嬛傳》的觀眾都知道,甄嬛剛入宮時住的是偏遠的碎玉軒,當時給甄嬛分配了很多奴才和宮女,其中就包含了碎玉軒的掌事姑姑槿汐,並且槿汐這個人物一直貫穿整個劇情,在甄嬛的宮鬥「事業」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