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鄭老師這一講給大家介紹的主題是「智力超常並非偶然」。
同學們,大家一定都讀過《阿凡提的故事》吧?
有一天,阿凡提被請到清真寺去演講。一走上講臺,阿凡提就大聲地問聽眾:
「你們知道我要說什麼嗎?」
「我們不知道!」臺下的聽眾說道。
「跟不知道我要說什麼的人還有什麼可說的呢?」阿凡提邊說邊走下了講臺。
過了幾天,阿凡提又被請到清真寺演講。他站在講臺上又一次大聲地問聽眾:
「你們知道我要說什麼嗎?」
臺下的聽眾想:上次我們說不知道,阿凡提就不願意給我們演講,那麼這次我們說知道,他肯定耍不了花招了吧。
於是,大家異口同聲地說:
「我們知道!」
沒想到阿凡提說:
「既然你們已經知道了,那我還說什麼呢?」
說完,阿凡提又走下了講臺。
又過了幾天,阿凡提第三次被請到清真寺去演講。一走上講臺,阿凡提還是那句話:
「你們知道我要說什麼嗎?」
臺下的聽眾被搞暈了,他們不知道阿凡提是什麼意思,於是大聲地答道:
「我們一半人知道,一半人不知道!」
「那好吧,就讓知道的人告訴不知道的人吧。」
說完,阿凡提就又離開了清真寺。
怎麼樣?你們是不是很羨慕阿凡提的智慧?雖然阿凡提是個虛構的人物,但是他卻是智慧的化身,具有超級高的智商。
我們都聽過智商、情商,甚至還有挫折商,這三個名詞,那老師問問大家,你們真的知道智商是什麼嘛?智商是不是就是學習成績呢?那到底是不是呢?老師想用一個故事來告訴大家答案。
一個11歲的小男孩,有一天從學校帶回一個給父母沉重打擊的壞消息:
由於他反應遲鈍,在學校又調皮搗蛋,學習成績太差,學校將他開除了!
小男孩的母親接過學校的通知單一看,上面赫然寫著:
「把你留在班上,將是全班的不幸,而且還會影響其他學生。」
後來,小男孩的母親無法說服學校繼續讓小男孩上學,只好自己在家裡教小男孩。沒想到,在學校反應遲鈍、學習成績差的小男孩長大後卻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他就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讀完這個故事,你還會覺得智商就是學習成績嘛?當然不是!智商通俗地可以理解為智力,但是,一個人的學習成績並不就代表他的智商或者智力。因為智力可是包含有五大力的,也就是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和想像力。一直關注我們多元學能學習館的同學一定知道,這5大力以及訓練它們的方法,我們也都一直有在更新。
正是因為智力包含五大力,所以一個人智商高不高,就要看這五大能力怎麼樣。有些人觀察能力強,但是思維能力不強;有些人記憶能力強,但是想像能力不強。
那些我們說的智商超級高的人,要麼某一方面的能力很強,要麼多方面的能力都很強。比如,三國時期的曹植七步成詩,思維力就很活躍;三國時候的張松,記憶力非常好;而愛因斯坦在科學上的成績不僅得益於他敏銳的觀察能力,還因為他的創造能力也很強。雖然我們都想自己的這五大方面
都很強,但是五個方面全部都得到很好發展的人卻不是很多,事實上,只要你有其中一項非常突出,那你就可以成為天才少年了。
很多人覺得,一個人是不是天才,小的時候就能看出來了,如果一個孩子小時候沒有被認為是天才的話,長大了肯定也不是天才。其實,大家都錯了,因為大器晚成的例子太多了。比如,愛因斯坦直到3歲還不會講話,在學校的時候就因為誦讀有困難,覺得學習很吃力,最後還因為學習成績太差被學校開除了。再比如,小時候的畢卡索,在學習上也非常困難,上課的時候需要他的父親坐在他身邊,才能勉強完成學業。還有愛迪生,雖然他發明了許多東西,但是小時候的他物理成績才勉強及格。
所以說,你是不是個天才不一定小的時候就能看出來,這也是「大器晚成」這個成語說明的道理。所以,如果你現在覺得自己比較平庸,也不要現在就放棄自己。智力是人人都有的,每個人體內都有著這五大「洪荒之力」。如果你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就算你生下來的時候智力只有70以下,你未來的智力也會比生下來就有140而不努力提高智力的人來得好。所以,就像我們標題說得,智力超常並非偶然,而是我們從小努力、不斷鍛鍊的結果。
美國心理學家加登納認為,12歲以前的少年時代,智力水平發展的速度會比較快,智力的開發性也比較強,我們更應該抓住機會去努力,從這五大方面來提高自己的智力,這才是提高智力的必然之路。
當然,要達到天才的水平,更需要你採取積極的行動。如果你就是想著,我也有可能成為天才,你也不可能成為天才,對吧?要想當天才,就一定要採取行動。老師問問大家,你對自己有信心嘛?如果有,那就大聲地喊出來,然後悶頭幹起來吧!
關於智力的五大力,我們再來複習一下,有注意力、觀察力、思維力、想像力、記憶力。關於它們的更多精彩內容,我們在以後的講解中還會給同學們分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