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完琅琊榜之後,總會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還想看到哪些沒有演繹出來的內容。林帥年輕行走江湖,認識老閣主和靜妃,北境千裡勤王,力戰大渝斬落皇屬軍,京城裡最明亮的少年林殊,結局時林殊給霓凰的承諾等等等等,很多人都希望琅琊榜可以出一個前傳,但是再看過琅琊榜2之後,我認為已經不需要出前傳了,想看到的東西已經在第二部都看到了。
在琅琊榜中,通過細小的片段我們可以知道,在梅林一役發生之前,林殊是一個少年將軍,智謀多,武力強,文採好,壓得同一輩少年一截,所有人都很欣賞,也讓之後的人談到他時,都感到深深的惋惜。而且父親是一品將軍,母親是公主,舅舅是皇帝,姑姑是皇帝最寵愛的妃子。可以說林殊年紀雖然小,但實力已經到了讓皇帝忌憚的程度,到了屠殺赤焰軍時,一定要他死的程度。我們並不是看不到他年少時的樣子。
在琅琊榜2中,已經有了他年少時的身影,就是長林府的二公子蕭平旌,一樣的受到所有人的喜愛,帶兵戰無不勝,武功高,有智謀,性情飛揚。在看劇的時候看到蕭平旌,就仿佛看到了林殊少年時的樣子。
左林殊,右蕭平旌
在琅琊榜中,介紹了靜妃是當年林帥行走江湖時救下的醫女,在劇中,靜妃在自己的宮前種下了一顆楠樹,有時會望著楠樹發呆,仿佛又回到當年的時候。靜妃為了照顧對待自己親如姐妹的宸妃林悅瑤嫁入了宮中,讓我們對靜妃沒有跟林帥在一起感到惋惜,也讓我們想要看看當年林帥化名梅石楠行走江湖的樣子。
在2中同樣是王爺的蕭平旌,同樣是醫女的林奚。他們最後放棄了名利,行走江湖,治病救人,活成了最瀟灑,完美樣子,彌補了遺憾。而且,他們最後最後結局,也讓人想到1結尾時,林殊對霓凰的承諾「此生一諾,來世必鑑」,讓我們不禁聯想到,他們倆就像是下一世的林殊和霓凰。蕭平旌和林奚幸福的樣子就好像是林殊和霓凰最希望的樣子。
蕭平旌和林奚
赤焰軍梅嶺被襲之前,斬落了大渝的皇屬主力軍,劇中的一小段片段,展示出了當時惡劣的環境,焦灼的戰況。林帥用了焦油火攻之計,破了大渝皇屬軍。
在琅琊榜2中,相似的壞天氣(一中是大雪,二中是日蝕),一樣的火攻,一樣打的大渝數年之內沒有再戰之力,這段也體現了蕭平旌智謀高絕,行事果斷。
琅琊榜1中,結局之前皇帝的壽宴上,梅長蘇說出了林帥和皇帝當年的故事,其中有一件就是五王之亂血洗京城,是林帥至北境千裡勤王,平定當時的亂局,救了皇帝和當時的大梁,讓我們忍不住的想像當時是一個什麼情景。
在2中,小皇帝被蕭元啟關押,逼著退位之時,只有王位,沒有兵權的皇命的蕭平旌,憑著長林軍令(也是老長林王和世子,還有蕭平旌積累下的威望和信任)調動十萬大軍,同樣的北境,同樣的勤王,同樣的心繫國家,不在乎仕途的將士,特別是冬青的一句「身為長林兒郎,自當保佑君主,為家為國而戰」一腔碧血,兩代忠骨,讓人感動。這不正是當年的樣子嗎。也讓人看到了當年赤焰軍的樣子,七萬赤焰軍,精銳中的精銳,戰無不勝,長林軍完美的繼承下來了赤焰軍的精神,保衛國家,護佑君主。
我們想看的已經在第二部中展示了出來,可以說二既是續集也是前傳,展現了更大的家國情懷,也給了所有觀眾一個完美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