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惡婦被鬼懲罰,城隍抓賭,一人悔改,一人死有餘辜

2020-11-12 生活歷史雜談

賭徒死後成賭鬼。《聊齋志異》:王大,兩人兩鬼賭博的故事。

李某,無業游民,整天無所事事,以賭博為業。一天,他正躺在床上悠哉悠哉地休息,忽然看見已經死去多日的賭友王大、馮九進來,邀請他去賭博。李某一聽去賭,頓時來了精神,忘了這兩人早就成了鬼,高高興興地跟他們走了。

出了家門,王大還要去找同村的賭友周子明。馮九領著李某先走一步,來到村東廟中。不久,周子明果然跟著王大來了。馮九便拿出紙牌,四人約定賭錢。

李某說:「來得太匆忙,沒帶本錢,辜負你們的邀約,如何是好?」周子明也說沒錢。王大說:燕子谷的黃八是放高利貸的,我們跟他去借錢,他肯定樂意借給你們。」

於是兩個人在兩個鬼的帶領下飄飄悠悠地走著,很快來到一個大村莊,見一高門大戶,房子建得氣派非凡。王大指著大門說這是黃公子的家,剛要進去,這時一位老僕出來,他們說明來意,老僕先讓等著,他去稟明主人。

一會兒,出來請他們入內。進入屋內一看,黃公子年約十八九歲,長得風流倜儻,他言談和氣,笑容滿面,知道他們的來意,取出一串錢遞給李某說:「我知道你忠厚可靠,一向守諾,可以借錢給你,但周子明這個人我信不過。」王大在一旁極力地替周子明說情。

黃公子言明需要李某作擔保才肯借錢,李某不肯,他知道周子明的為人,錢穿在肋骨上,喜歡賴帳萬一還不上,他這個保人就虧大了。王大不住地勸他,如果沒錢還怎麼賭博?最後李某勉強同意了。黃公子又遞給他一串錢,出門後,交給周子明,讓他一定要按時償還。

四人出了燕子谷,迎面見一婦人走來,一看原來是同村中趙家的媳婦,這婦人一向兇悍潑辣,平時最擅長吵架,汙言穢語,村中沒人是她的對手。

馮九說:「此處無人,我們捉弄下她,看她還敢不敢飛揚跋扈。」於是和王大把婦人拉到谷中。婦人嚇得大哭大叫 ,平常逞的是口舌之利,哪裡見過這種架勢,馮九抓了把土塞在她的口中。

周子明說:「這種悍婦,就應該在她的私處打個橛子」馮九便扒下婦人的褲子,在她的私處捅入一根長石條,婦人躺在那裡,痛得昏死過去。他們見狀趕緊一溜煙跑了,來到破廟中,開始賭錢。

從中午一直玩到晚上,李某大勝贏得錢最多,馮九和周子明卻輸了個一乾二淨,李某把贏得錢和利息一起交給王大,讓他代還給黃公子,又勻了些分與輸光的兩人,而後繼續賭錢。

玩了不久,就聽到廟外人聲嘈雜,喊聲陣陣,一人飛跑進來大喊:「城隍爺來捉賭徒了,已經到了門外了。」四人大驚失色,李某看事不妙,扔下錢,翻牆遁走。

剩下的三人,只顧著搶錢,不捨得走,都被捉住捆了起來。他們被從廟中帶出來,見一面容嚴肅,氣勢迫人的神仙騎在馬上,馬後像串螞蚱一樣拴著一眾賭徒,大約二十人。

他們一路跟在馬屁股後面走著,天還沒亮,來到一座城池,進了城,到了官衙,城隍面南而坐,讓人將一幹犯人押到堂上,手中拿著們花名冊一一點名,點完名下令把眾賭徒的中指用斧子剁了下來,又將他們兩眼分別塗成紅色和黑色,然後遊街三圈,以儆效尤。

遊完街,押送的衙役和他們索要財物,說是可以抹去他們眼上的顏色,眾人爭先恐後地拿出錢來賄賂,只有周子明不掏錢,說是沒有,讓他回家裡取也不肯,衙役指著他的鼻子罵道:「真是炒不爆的鐵豆子,有你好受的!」

周子明出城後,邊走邊用唾沫沾溼衣袖抹眼睛,可是根本抹不掉顏色,又跑到河邊用水洗,也洗不掉,心裡萬分後悔,不該吝嗇錢財,只好懊惱無比的回家了。

趙家媳婦走娘家,天黑了也沒回來,丈夫不放心就去接她,走到燕子谷口,看到老婆滿嘴泥土躺在地上,人事不知,猜測可能是遇到鬼了,他忙把泥土摳出來,背她回家。

過了好長時間,趙氏悠悠轉醒,她向丈夫哭著說了經過,丈夫才知道妻子受得罪,他慢慢地把石條擰了出來,下面早已紅腫不堪。趙某大怒跑到縣衙狀告李某和周子明,衙役過來捉他們,可李某剛從夢中醒來,周子明還在昏睡不起,怎麼也叫不醒,根本不像他們做的事,縣令怪夫妻倆誣賴別人,將他們狠狠地揍了一頓,趕了出去。

第二天周子明醒來,吃驚地發現自己的兩個眼眶一個紅,一個黑,手指的中指痛得不行 ,一看骨頭已經斷裂,只有層皮連著,幾天後半截手指直接掉了下來,眼上的顏色卻深入皮肉怎麼也去不掉。看見的人沒有不捂著嘴笑的。

此後,趙家的媳婦不敢再耍賴撒潑,罵大街。李某知道周子明的事情後,洗心革面,老老實實做人,沒再賭博。而周子明卻依舊頂著黑紅雙眼賭性不改,最後因欠黃公子的錢不還被告到城隍爺那裡,眾鬼差輪番揍他,直到他家裡人還了錢才罷休,可他回家不久因傷勢過重死了。

趙家媳婦自以為厲害,無人敢惹,豈不知是別人顧惜顏面,不屑與其爭吵,一旦碰到狠人,她也就只有吃虧的份。

周子明受到懲罰還是賭性不改,最後死於賭博,也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可憐。

相關焦點

  • 夢裡都在參加考試丨也談《聊齋志異》裡的一場虛幻考試《考城隍》
    想起來以前看過的虛幻的考試,蒲松齡《聊齋志異》中寫的第一個故事就是和考試有關的《考城隍》,也給你分享一下。》的故事情節《考城隍》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在《聊齋志異》編排上是第一篇故事。考題八個字:「一人二人,有心無心。」
  • 《聊齋》開篇《考城隍》:秀才在陽間屢試不中,在陰間一舉中城隍
    《聊齋志異》開篇第一則故事,不是人鬼情未了的《聶小倩》,不是至孝至誠的《田七郎》,不是以笑對待世俗的《嬰寧》,更不是詭譎怪誕的《畫皮》,而是這篇寓意滿滿的《考城隍》。嶽父一家人非常驚疑,不知道他已成了城隍。急忙跑到宋公家問過後才知道,宋公已經死了。二、《考城隍》有什麼深意?《考城隍》的故事讀起來很簡單,就是一個人死後在陰間通過科舉考上了城隍,後因陰間的考官們感念其孝道而又準其起死回生的故事,作為《聊齋志異》的開篇之作真就這麼簡單嗎?恐怕沒真麼簡單。
  • 《考城隍》是《聊齋志異》的第一篇,是宣揚仁孝之德的寓言故事
    一會,便送下有題目的捲紙來,一看上面寫著八個字:「一人二人,有心無心。」他們倆把文章做成後便呈送上去。宋先生的文章中有句話,說:「有的人故意去做好事,雖然是做了好事,但不應給他獎勵;有的人不是故意做壞事,雖然做了壞事,也可以不處罰他。」各位官員在傳閱中不住地稱讚。他們便把宋先生召喚到殿堂上去,對他說:「河南那個地方,缺一位城隍,你去擔任這個職務很合適。」
  • 聊齋故事 考城隍
    考城隍(聊齋故事)《聊齋志異》第一篇叫做《考城隍》,說的是講故事的人姐姐的丈夫的爺爺宋濤,在縣城做廩膳生員。有一天,因為有病躺在床上休息,恍恍惚惚中看見有一官吏拿了一枚尺牘,牽了一匹馬,這匹馬頭頂上是白色的。見到宋公對他說:「請你去參加考試。」
  • 《聊齋志異》:一場特殊的考試,為他贏得了9年的時間
    今天我們來欣賞一篇別開生面,與眾不同的考試,因為這一場考試掌管著生死,《聊齋志異》——考城隍。几案上早已備好紙筆,少頃,一張試卷飛落到他面前,上面只有一行八個字:「一人兩人,有心無心」。靜默片刻,他鋪好紙,筆走遊龍,一氣呵成,這種考驗人性的題目,只要寫出內心的想法即可。其中有這樣幾句:「做善事,有心為之,上天不會賞賜。作惡事,無心為之,上天不會懲罰。」可謂一語道破人心,精闢之至。
  • 《聊齋志異》秀才屢次落地不中,到陰間考試竟考中城隍廟老爺
    一會兒考卷竟從天而降,上面寫了八個字:「一人二人,有心無心」。想必這便是考題,一會兒工夫,宋秀才就已成文,將卷子呈於殿上,諸官閱後稱讚不已,尤其是「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可謂佳句。關帝立馬召了宋秀才上前說道:「河南城隍廟缺了個廟老爺,我看你文採斐然可以勝任。
  • 《聊齋》:考上城隍,不願上任,只想復活奉養七十歲的母親
    說起《聊齋》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小時候給人的印象太深。光是聽到片頭的那個音樂,就嚇得人膽戰心驚!《聊齋》中有很多故事,不過電視中很多都沒有拍出來。這裡就有一個考城隍的故事,是電視中沒有拍出來的。話說從前有一位名叫宋燾的秀才,有一天,他臥病在床,恍惚間看到一位手持公文的衙役,那個衙役牽著一匹額頭上有白毛的馬來到他家中。
  • 聊齋志異,宋秀才夢裡「考城隍」,為孝敬老母,辭官九年
    時間不長,考試的試題就發了下來,考試的題目只有八個字:「一人二人,有心無心」。宋秀才看了看題目,思量了一下,開始從容作答,旁邊的人也已開始揮毫潑墨。不多時,兩人都放下了手中的筆,做好了文章。兩篇文章交了上去,宮殿之上的諸位神人開始傳閱,不一會就有了結果。
  • 《聊齋志異》改編的電影,還有啥?
    《聊齋志異》雖然影響力不如四大名著,但是作為古代文言短篇小說的頂峰,其影響力不可小覷。蒲松齡筆下的花妖狐鬼折射著人間的善惡美醜。同樣讓我們看到了蒲松齡所生活時代的方方面面:官府的腐敗、官吏的兇暴貪婪、市民階層的崛起、女性的獨立、讀書人的迂腐、科舉的沒落。 從《聊齋志異》問世以後,被改編成了各種藝術形式,講述著一個又一個悲歡離合的故事。
  • 新聊齋:城隍與縣令
    新聊齋:錢塘城隍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正德年間,看似天下太平,但那正德皇帝貪淫享樂,還有一法,你可去陰間申冤,那錢塘城隍甚是清廉,乃貧道好友,他或有些法子,你可願找他申冤?看著威武而可怖的城隍,沈福將自己家裡發生的事情,一一說了出來,請求城隍老爺作主。這城隍老爺果真正直,聽完後大怒,直罵陽間貪官,說一定會徹查此事。
  • 一口氣讀完聊齋志異(一)陰間中舉、修仙入魔、女屍暗夜索命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是一本講狐仙鬼怪的書,從今天開始日更。關於事情真假,有言在先,我勸你別信。《考城隍》我姐夫的祖父宋燾,是個屢試不中的秀才。臨死前還對此抱憾。某一日,他忽見小吏牽馬迎他去考試,考試的八股文出題是《一人二人,有心無心》。當即,宋公揮毫一蹴而就,文中有言「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這一句感動諸位神仙考官,賜他官作河南城隍。(城隍不同於土地爺,其職權大致相當於縣長和村長的區別。)宋燾認為自己的母親尚未去世,為了盡孝所以推辭。此番孝心讓神仙們更為感動,查詢了宋公母親還有9年陽壽,所以特批恩準了宋公再活9年,9年後報到城隍一職。
  • 《聊齋志異》男子失信侵吞義弟銀子,幾年後被三個鬼騙,錢財盡失
    《聊齋志異》:任秀,男子失信用,攜款逃跑,最後上了鬼當的故事。船上兩人正在對賭,而且賭注很大,他把錢一股腦地倒在桌上,要求加入,那兩人很高興他的到來,於是三人擲起骰子來,不久任秀大勝,其中一人輸光了,便把大塊銀子給船主,換來零錢繼續賭,後來又來一人加入,也拿出全部的銀錢入了賭局。
  • 聊齋志異之雲翠仙|從一個賣妻賭鬼身上,看透賭博的可怕
    在著名的志怪短篇小說《聊齋志異》中,就寫了許多可怕的渣男,女人們下場分外悽慘。比如在名篇《仇大娘》中,仇福的妻子姜氏,就被丈夫給賣到一個惡棍家中去,被逼得自殺;另一篇《竇氏》中,可憐的竇家女子,遇到一個玩弄女人而不負責任的渣渣公子南三復,最後母子雙亡。在那個男權至上的社會,大多數女人們,面對這類無情無義的男人,是無力反抗的。但是,女人也頂半邊天,憑什麼要受那些男人欺負?
  • 《聊齋志異》:突破封建的人鬼之戀,是蒲松齡用一生寫下的希冀
    《聊齋志異》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和傳統意識中的鬼形象大相逕庭的女鬼。據統計,《聊齋志異》中有80多篇中的主角為女鬼。不知道大家有無發現,蒲松齡筆下的鬼大都與民間傳說中的鬼不同,她們不僅沒有一絲兇殘恐怖,而且楚楚可憐,容貌姣好,平易近人,美麗多情,似乎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女性。例如香港經典電影《倩女幽魂》中的聶小倩,她的原型便是《聊齋志異》篇章中的女鬼。
  • 聊齋志異——產龍
    作者:蒲松齡《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
  • 聊齋志異——商三官
    蒲松齡《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其中一人抱起一屍一體,正轉動著想解開她的衣服,忽然腦後像被什麼東西猛砸了一下,嘴一張,鮮血狂噴,片刻就一命嗚呼了!另一人一大驚,急忙告訴了眾人。眾人聽了又驚又懼,不由得把李玉的一屍一體看作是神明一般。富豪家告到郡裡後,郡守便將商臣、商禮拘了去審訊。二人只是說:「我們不知道這事。妹妹逃走後,到現在已半年不見人了!」郡守便帶了他們二人去驗一屍一,死者果然是商三官!
  • 《聊齋志異》宋公趕考遇神仙考上城隍神,盡孝養母送終九年後上任
    不多時,就發下試題來,一看上面有八個字:「一人二人,有心無心。」一會兒,兩人的文章就作完了,呈交殿上。宋公聽了,才恍然大悟,隨即叩頭在地,哭著說:「大神錯愛我,叫我去當城隍,不敢推辭。只是我家有老母,七十多歲了,無人奉養,請求大神準我侍候母親去世後,再去上任。」正面坐著一位像帝王的人,叫取宋公母親的壽命簿來查看。一個長著鬍子的官吏捧過簿子來翻看一遍,稟告說:「還有陽壽九年。」諸神都猶豫了,一時拿不出主意,關帝神說:「不妨先叫張生代理九年吧!」
  • 《聊齋志異》――蒲松齡最愛的女兒
    今天的文化小知識去哪學呢,就是我們的《聊齋志異》 了, 說起 《聊齋志異》大家是不是覺著很熟悉呢,尤其是我們的山東的朋友們還會帶有滿滿的親切感呢,因為由《聊齋志異》改編同名系列電視劇可是陪不少人度過了很長一段美好的時光呢,對於我來說就是童年的時光了(新版的聊齋),好,小小的玩笑,因為這劇不止我們山東人看嘛
  • 一張床不出兩樣人,看城隍如何懲治惡鬼夫妻!
    (念jian)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曾說,人怕鬼,鬼怕聻。聻是什麼?鬼是有壽命的,人死為鬼,鬼死為聻。袁枚的這個故事,講的是城隍老爺處死惡鬼後,讓他魂飛魄散呢還是讓他成為眾鬼害怕的聻。城隍老爺為了陰司的長治久安,選擇讓了惡鬼灰飛煙滅。我們話歸正題。
  • 聊齋志異——黑獸
    作者:蒲松齡《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