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天海外大逃亡

2020-09-16 群英薈萃育英人

這個中國人的驚天叛國海外大逃亡,99.99%概率是死,但他卻成了那0.01%

鷹視眼 前天

《肖申克的救贖》中,

蒙冤入獄的男主角安迪,

在求助無門的情況下,

用一本聖經,

一張性感女星海報做掩飾,

再用一把石錘,

鑿出一條500米的汙穢秘道,

之後逃出生天。

他用整整19年時間,

鑿通了自己的下半生,

完成了自我救贖,

做出了一件不可思議的壯舉。

而有一位中國人,

和男主角安迪如出一轍,

也完成了自我拯救,

從產生念頭到決定逃出國門,

他僅僅只用了十分鐘,

而他成功逃離的概率也僅僅只有0.01%!

他是鄧小平的俄語翻譯,

是朱鎔基一直關注的專欄作家,

是德國漢堡大學知名學者,

曾用中、德、英、意,俄等,

多國語言出版著作,

並編譯了德文版《魯迅選集》,

是世界聞名的文化交流使者。

他也是文革中的溺水者,

一個孤注一擲、絕地求生的亡命徒,

是中國最著名也最幸運的「叛國者」……

他,就是關愚謙

1931年2月,關愚謙生於廣州鳳凰村,

父親是嶺南大學的老師,

母親出身書香門弟,

是孔子弟子言堰之後裔,

對子女循循善誘,言傳身教,

使他和哥哥姐姐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這個家庭雖充滿書香氣,卻極端拮据,

打小他就飽受餓肚子的痛苦。

再加上當時中國內憂外患,

他的童年是在逃難和炮火聲中度過的,

對「喪家之辱,亡國之恨」感受深刻。

他跟家人四處漂泊,最後才輾轉到上海,

就讀於上海教會學校聖芳濟中學,

1945年轉入上海市西中學。

新中國成立後不久,

他進入外交部辦的北京外國語學院,

攻讀英文,後轉為俄文。

22歲時,由於國家急需外語人才,

表現出色的他就被提前畢業分配到,

中央財政部蘇聯專家工作室工作,

任中央領導人和蘇聯專家之間的俄文翻譯,

他曾為陳雲、鄧小平等中央領導人做過翻譯,

業餘時間,他還翻譯了數本,

俄國的經濟專業書和俄國文學著作,

是個充滿了才氣,並被領導看重的有為青年。

25歲,是他人生命運的轉折點。

當時全國展開整風運動,

要求大家給黨提意見。

所有人都清楚,所謂的「提意見」,

要提得有分寸,不能太露骨。

只有他,老老實實地,

毫無保留地把所有意見統統說了出來,

說得那叫一個酣暢淋漓,

勸都勸不住,停都停不下來!

結果就是:他受到輪番批判,

政治上還被定性為中右分子……

禍從口出,兩年後,

他就從雲端跌入谷底,

被「充軍」到青海進行改造,

在《青海畫報》社當一名攝影記者。

1959年,中國掀起「反右傾機會主義」運動,

他被翻舊帳,再次被送到更偏遠的荒山僻嶺,

湟源縣日月山山頂勞動。

可他意志堅定,硬是憑毅力闖了出去,

1960年《青海日報》聘請他當記者,

他回到大城市西寧,過上安穩日子。

倒黴的是,第二年,

因為中國大鬧「災荒」青海糧食緊缺,

青海省委就抽調他,

到生活條件極端艱苦的青海湖捕魚,

他好幾次差點被活活餓死,

身體也被折磨得半身浮腫,百病纏身。

直到1962年,他才被調回北京,

在「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

負責對外聯絡工作。

你以為他終於要過上好日子了?

其實他的厄運還遠遠沒有結束……

1966年,轟轟烈烈的文革開始了,

犯過錯的他再次被捲入政治浪潮,

成了重點鬥爭對象,每天被批被鬥,

過著生不如死的日子。

1968年2月,

他再次被勒令獨自留在辦公室寫檢查,

等待群眾批判。

他心想這次徹底完蛋了,

不知道等待他的究竟是,

上百次的批鬥,還是再發配邊疆。

一想到這些沒有尊嚴的生活,

他就心驚肉跳,

再想到落井下石揭發他,

寫他大字報,要求和他離婚的妻子,

越想越絕望,萬念俱灰下,

開始翻辦公桌抽屜,

找剃鬚刀片準備割腕自殺,

結果先進入他視線的不是刀片,

而是幾位常住中國的國際友人的護照,

因為平常工作中,

中國外賓出入境手續都是經由他負責辦理,

所以外賓的護照都集中在他手上。

放在最上面的那本,

是日本人西園寺一晃的護照。

西園寺一晃

西園寺一晃的父親西園寺公一,

是毛澤東主席的座上賓,

被周恩來讚譽為日本駐中國的民間大使,

被中國政府稱為「中國人民的朋友」。

西園寺公一和毛澤東

關愚謙翻開護照一看,

護照上西園寺一晃的照片,

他越看越覺得長得跟自己很像,

更絕的是,護照裡竟還有,

去埃及和法國的籤證!

他異想天開,想到冒名頂替,

心裡有個聲音不停地響起:

「走吧!走得越遠越好,

這裡不適合你,不是你待的地方。

走吧!走吧!越快越好!越遠越好!」

而這也是死路一條啊,

99.99%的概率會被邊防警察開槍打死,

僅有0.01%的可能性僥倖過關。

而他僅用10分鐘就做出了決定:

留下來無尊嚴,生不如死,

冒名出逃被發現是死,

搏一把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他決定選擇賭那0.01%,

不自由,毋寧死!

當時已是下午三點多,

他撥通民航訂票處的電話,

謊稱日本外賓臨時決定第二天要出國,

要求對方以最快速度訂一張國際航班機票。

民航訂票處原本一口回絕,

一聽是西園寺公一的兒子要走,

立即想方設法在6點下班前為他弄到票。

他癱坐在椅子上,拿起杯子,

喝了口裡面剩的冷茶,

使勁咬了咬食指,儘量使自己冷靜下來。

接著,他開始像平時做工作計劃那樣,

有條不紊地寫下了要辦的事:

1.帶護照去公安局蓋出境章;

2.到財務科領支票;

3.六點下班後取機票;

4.燒掉家裡的朋友信件,

以免事發後連累他們;

5.準備簡單的行裝。

可一個持日本護照,

卻不會說一句日語的冒牌貨,

如何突破重重關卡呢?

他自己也覺得這想法根本不可思議。

在騎虎難下的境遇下,

他還是硬著頭皮把10分鐘內,

倉促選擇的不歸路繼續走了下去。

他趕在下班前騎車到了公安局,

謊稱外賓出境申請表已經填好了,

卻忘在辦公室,明天一早就補過來,

經過他一番巧舌如簧,

在忘帶出境申請表的不利情況下,

他讓外事警察為他蓋上了出境章。

之後,他馬不停蹄地趕到單位財務科領支票,

他在心裡禱告,千萬別撞上難纏的王科長,

這王科長是他的死對頭,

到處抓他把柄準備鬥他。

誰知冤家路窄,剛進門,

王科長也到了,他暗暗叫苦,

可這次王科長不知道為什麼,

一看到他就扭頭走了,

他心中一陣暗喜,

因為只要王科長稍加核對,

他的馬腳就會露出。

科長一走,他就立即逮著機會,

抓著不明就裡的出納開出了支票。

取機票的事也很順利,

他甚至還擠出了點時間,

去儲蓄所提取了兩百元錢以備急需。

巧合接二連三地出現,

他就像被開了綠燈,暢通無阻。

平常至少3天才能辦好的事,

那天他僅用3個小時就辦完了。

當晚回到家,

看著年邁的母親和年幼的兒子,

他強顏歡笑,心情卻十分沉重。

從前恥於撒謊的他再次撒了謊,

他哄母親去姐姐家住,

打髮妻子帶兒子去親戚家借住幾天,

安頓好了一切。

那夜他輾轉反側,遲遲未能入眠,

夜深人靜時,他悄悄掏出護照,

細細審視起來,這一次,

他越看越覺得照片裡的人跟他不像。

於是他把原本的照片揭下來,

換上自己的照片,還用指甲在照片上,

掐了個鋼印的輪廓。

第二天,他到了機場。

行李很簡單,只有一把母親送給他,

當生日禮物的小提琴,

四卷本《毛澤東選集》

和一本《毛主席語錄》。

因為發生過,

「紅衛兵」火燒英國代辦處事的荒唐事,

來中國的外國人越來越少,

候機大廳一片冷清。

他一現身,

辦理外賓出境手續的海關檢察員小金,

大老遠地就熱情地跟他打招呼:

「小關,送外賓啊!」

當時他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

他決定賭一賭小金不會開箱檢查。

於是強裝鎮定,將箱子往行李臺上一放,

隨意地答道:「是啊,西公的兒子出國。」

小金一聽,二話沒說,

就在他的行李單上蓋「免檢放行」的戳子。

臨了小金還調皮地擠了擠眼睛:

「小關送來的外賓行李,哪有檢查的道理」。

可這僅僅是第一道關卡,

接下去就是把護照交給邊防警察。

如果是他熟悉的老劉值班,

那他肯定會被認出,

可碰巧的是,那天值班的,

卻是個新來的年輕邊防警察,

從未和他打過照面,他把護照交給他後,

從容地到地下室廁所,脫下制服,

塞到抽水馬桶上端的水箱後頭,

掏出早就準備好的花領帶,熟練地打上。

不一會,從廁所裡走出一個,

穿西裝、打領帶、戴黑框眼鏡,

還掛著一個北京防風沙常用的,

防塵口罩的「外國紳士」。

那天偌大的外賓候機室,

只坐著他一個人,還是個假洋鬼子。

一直等到飛機起飛前十分鐘,

那個新來的邊防警還沒把護照還給他,

他快崩潰了,

莫非是在護照上發現了疑點?

他甚至已經做好了準備,

只要一發現有軍警圍過來,

他就故意往出口跑,

這樣軍警會當場向他開槍,起碼能死個痛快,

不用沒日沒夜地被拷問。

終於邊境警察來找他了,

可來人卻不是剛才那位新來的,

而是和他經常拍肩膀開玩笑的熟人老劉,

老劉直直走過來,他徹底嚇傻了,

只能眼睜睜看著老劉,

翻到護照中有照片的一頁。

他心裡一涼,等待「死刑」的到來。

直到老劉用英文問他,

這是不是他的護照時,

他才恢復淡定,

原來老劉竟然沒認出他來。

他竭盡全力控制住顫抖的聲音,

用英語回答了老劉的問題,

再次幸運地化險為夷。

他就像有主角光環一樣,

在幸運女神的眷顧下躲過重重難關。

現在,他終於到了最後的一關,

——登機口。

出了登機口,外面便是自由天地,

可這次他還能跟之前一樣走運嗎?

三個登機口門邊,

都有兩個女服務員把守著,

這些女孩子他幾乎都認識,

每次送外賓時,他都和她們開玩笑,

她們中間任何一個認出他來,

喊他一聲「小關」,就前功盡棄了。

飛機馬上就要起飛,

可他又不敢硬闖,在原地猶豫不決,

就在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時,

廣播突然響起:

「首長到了,所有工作人員,

請立即到二號門夾道歡迎!」,

女服務員們很快都撤了,

登記口無人把守,

他迅速抓住這個天賜良機穿過登機口,

氣喘籲籲跑上停機坪上的小型客機。

隨後飛機起飛了,

離開之時,天色已暗,

可他卻覺得眼前一片光明。

他瞞天過海,絕處逢生,

把一個不可能的賭注,

演繹成百分之百的奇蹟。

他激動萬分,無法平靜,

甚至想放聲高唱。

腦海裡不停地重複著同一句話:

「我自由了!我自由了……」

每當他回想這次驚心動魄的逃亡時,

他都覺得是一個純粹的奇蹟,絕對的奇蹟,

他甚至懷疑,

邊防警察老劉是不是故意放走了他。

二十多年後,他和老劉在機場再次重逢,

很認真地問過老劉,可老劉否認了,

他的運氣果真逆天!

計劃這次驚天逃亡時,

當時護照上有法國和埃及的籤證,

他憑自己多年的外事經驗,

明智地選擇飛埃及,

法國當時已和中國建交,

極有可能他一落地就當即被遣返。

而埃及那時和中國還尚未建交。

國界這人造之物,

既為人類的自由而生,

也為人類的自由而死。

在飛機上,驚魂過後的他,

想起自己的家人,他知道自己出逃,

會給家人帶去怎樣萬劫不復的災難,

蒼老的母親,年幼的兒子,

還有仍遭受折磨的父親,

想著想著,他就心如刀割,

突然難以自抑地失聲痛哭起來。

鄰座的好心乘客非但沒覺得他怪,

還特意起身安慰他,

心理防線徹底崩潰後,

他坦誠地說自己是從中國逃出來的,

這位好心乘客得知他身無分文時,

便決定要幫助他。

落地後,他們把他帶到蘇聯大使館,

委託一位蘇聯作家接待他。

蘇聯作家聽說他的遭遇後,深表同情,

給他安排了臨時在埃及的居所。

安定後的他,準備在埃及開始新的生活,

然而,預想中的否極泰來卻未如期而至。

第二天埃及警察就找到他。

原來蘇聯大使館透露了他的行蹤,

中國駐埃及大使館的紅衛兵,

已經開始四處搜尋他的藏身之處。

埃及警察得知後,便搶先找到他把他帶走。

雖然他避免了押解回國受審的災難,

可埃及政府不願因他把兩國關係鬧僵,

決定把他送到一個既安全,

又鮮為人知的地方。

而這個安全的落腳點竟是埃及最大的監獄。

就在他認為出獄遙遙無期時,

一年後轉機卻突如其來,埃及當局通知他,

中國正式放棄遞解他回國,

埃及當局打算將他送往第三國,

跟他說:最好的選擇就是去美國。

沒想到他一口拒絕:

&34;

埃及當局又勸他去蘇聯,

他又鄭重宣告:&34;愛莫能助&34;愛莫能助&34;愛莫能助"。

等了五個多月,

仍沒有他心中理想的國家願接收他。

無國籍,無自由,也無人理,

希望破滅,生命歸零,

此時的沮喪已無以復加,

他甚至動了誓死回中國的念頭,

哪怕回去後等待他的是槍子兒。

就在萬念俱灰之際,

這個上帝的寵兒再次交上了好運。

德國同意他暫時的滯留,

幾近波折的他終於找到了理想的容身之國。

他到德國後,

首先面臨的就是解決溫飽問題,

由於不懂德語,自己的文學長處無處發揮,

已到不惑之年的他,

不得不去碼頭扛鋼筋,去亞洲飯館端盤子。

而最令他感到煎熬的,

是對故鄉和家人的思念,

他常常用那把母親送的小提琴,

拉一曲自己改編過的《二泉映月》,

悲戚的旋律,道盡了辛酸苦楚,

故鄉,成了他觸碰不到的月亮。

痛定思痛,人生不怕從頭再來,

他開始從零學習德語,

想進入當地大學學習,

但在德國,

必須有學歷證明才能申請大學,

他倉促出逃,根本沒帶任何學歷證書,

專業學的又是俄語,英語也只是湊合而已,

可幸運女神再次眷顧了他,

有人指點他去拜訪漢堡大學,

中國語言文化系的華裔教授劉茂才,

跟劉教授談起了自己的經歷,

劉教授立馬就給他出具證明,

就這樣,千裡馬碰上了伯樂,

他得以進入漢堡大學學習語言學。

不僅如此,劉教授還給他提供了一個,

中國語言文化系的教員職位,

教授德國大學二年級的中文課,

薪水雖然不高,

但只要他能在兩年內拿到碩士學位,

就可以申請正式講師的位置。

他不辜負伯樂舉薦,兢兢業業,

結合自己學俄語時的經驗教訓,

用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方式教學,

他會將簡單的中文,

改編成童話和民間故事,

教他們唱中國民歌等等,

這些活潑的手段取得了極佳的效果,

德國學生們都十分喜愛這位中國老師。

兩年後他拿到碩士學位,

但學校卻不讓他申請正式講師。

學生們為了他,自發組織罷課行為,

驚動全市,最後高教局迫於輿論壓力,

同意特批一個講師編制,

並且跳過登報和徵聘公開選拔的程序,

直接讓他入了職。

命運不會虧待任何一個,

既努力而又有才華的人!

在德國收穫事業的同時,

他還收穫了愛情。

海珮春是地地道道的德國姑娘,

她只在電視上見過中國人,

因為那時中國人總是穿藍色的衣服,

老土、保守是當時對中國人最常見的評價,

當她在舞會上見到他時,驚為天人。

他穿著黑色的褲子和白色的毛衣,

人到中年卻有一頭烏黑的頭髮,

而且舞竟然跳得比她還好,

他會拉小提琴、彈鋼琴,

對西方的文學也懂得很多,

這讓未滿20歲的海珮春,

心生愛慕之情,情竇初開,

對這個出類拔萃的中國人,

產生了強烈的好感。

她是個執著的姑娘,一眼認定了關愚謙後,

就主動邀請他參加她家的平安夜晚餐,

把他介紹給全家人,以確定戀愛關係,

嫁給中國人在當時的德國,

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何況他還是個無國籍人士,前途未卜,

說不定明天就會被趕出德國

(當時德國政府只允諾他的暫時居留)。

儘管所有人都不看好他,

可這個德國姑娘還是鐵了心。

1977年,他順利拿到博士學位,

他在北京的老鄰居到德國出差,

輾轉找到他,告訴他說,

他的妻子已單方面和他辦理離婚手續。

海珮春得知他已無婚姻的羈絆後,

迫不及待地想和他確定婚姻關係,

但是他在德國屬於無國籍人士,

是個徹頭徹尾的黑戶,無法辦理結婚手續。

不久後,他和海珮春去香港旅遊,

看到香港街頭有個婚姻註冊處,

兩人就進入碰碰運氣,

沒想到竟可以辦理婚姻登記手續,

需要的材料沒德國那麼嚴苛,

這段異國情緣就這樣在香港修成了正果。

儘管是老少戀,但相識40年以來,

兩人恩愛有加,

他最欣賞妻子的地方,就是她的慷慨,

因為他好客,他的學生,

沒有一個沒來過他家的,

改革開放以後又多了一撥撥,

從中國來德國考察的各路家鄉父老,

點心、水果、咖啡、留餐,留宿,

在他家已成常態,

對此,德國妻子毫無怨言,

他們從未因為金錢的事而紅過一次臉。

妻子還認認真真地學起了中文,

進入漢堡大學的漢學系,

中文的聽說讀寫都沒了問題,

甚至中醫針灸,她都知之甚多。

對中國丈夫的愛,轉成了對中國文化的喜愛,

之後他們共同合作,一起用德文撰寫了,

《中國民間故事集》和《中國文化指南》,

截止目前,夫婦倆合作寫的,

介紹中國的著作已有十幾部。

1981年,他和歐洲華人學者,

一起成立歐洲華人學會,

並多次組織學術研討會。

還為華人藝術家多次舉辦音樂會、

藝術展,並組織大型中國文化節等活動。

八十年代中期,他又主編,

《歐華學報》和《德中論壇》雜誌。

他開始用外文寫作,讀者遍布全球,

1994年,他成功讓自己參與合編,

花了15年時間完成了德語版的《魯迅選集》,

在歐洲面世,震驚了中國。

出逃十載,他終於在信息上,

與國內有了互通,

陸陸續續收到了國內家人的來信,

這些年,他最深愛的父母親已病世,

無法見到至親最後一面,

成了他永遠的遺憾和錐心的痛苦。

當時他的家人都因他出逃,

而受到牽連坐了牢。

最讓他牽掛的就是兒子關新,

這些年他缺失了一個父親的關心,

他開始拼命的彌補,

他和佩春一起資助兒子出國留學,

當再次見到兒子,聽著他苦難的成長經歷時,

他連眼淚都不敢流,

他覺得自己沒資格流眼淚,

是他讓兒子小小年紀便遭受顛沛流離之苦,

他緊緊抱著兒子,心顫抖得說不出話……

他和珮春沒有再要孩子,

令人欣慰的是,

珮春和兒子關新相處得就像親母子。

時過境遷,歷經風雨後的1981年,

這個愛國的「叛國者」,

終於被允許再次踏上回家的路,

時隔十三年,

他回到了自己深愛的祖國,

受聘於杭州大學和浙江大學做兼職教授。

現在他和德國妻子,

春秋在中國旅遊、講學,

冬夏回德國度假、過節。

說起過往經歷,他有意無意的淡忘,

有些被他自始至終的堅守。

他只在自己的傳記《浪》的序中寫道:

我將會在天堂裡最美麗的地方找到你,

然後,永生永世依偎在你的身旁,

永不離去。

為什麼他總能逢兇化吉,

他自己也不清楚,

唯一清楚的就是:

不管天翻地覆,

他都用心生活。

因為在他的內心深處,

有一樣能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

那就是希望。

誰知道我們該夢歸何處,

誰明白尊嚴已淪為何物,

是否找個理由隨波逐流,

或是找個藉口繼續苟活,

是否展翅高飛保持憤怒,

或是勇敢前行掙脫牢籠,

我們該如何存在?

他非比尋常的逃亡經歷,

錯綜複雜的恩怨情仇,

那股強者自救的信念,

讓他成為一隻,

衝破紅色牢籠的憤怒飛鳥,

傳奇地完成了自我救贖,

告訴了我們,生命究竟該如何存在。

有些鳥兒,

註定不會被關在牢籠裡,

因為它們的每片羽毛,

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

相關焦點

  • 長篇懸疑小說《逃亡周期》故事梗概及作者簡介
    長篇懸疑小說《逃亡周期》故事梗概及作者簡介【壹】長篇懸疑小說《逃亡周期》故事梗概20200320增刪長篇懸疑小說《逃亡周期》,是對短篇小說《逃亡周期》的擴寫。**大仇已報的魯斌感到一點不爽,勝利了,成功了,但高興不起來,鬱悶的他來到工作室,睹物思人,百感交集。當初,我和苗虎都在鹹城同一單位上班,日子過得不好也不賴,忙裡偷閒搞點業餘創作。現在,老虎坐牢,二狗被判,爬蟲組織散了。李扁,張波都回了鹹城,義軍旗幟高高飄揚了。豹子與世長辭,獅子娶妻生子,貓咪嫁人了,老魯在老家頤養天年。
  • 從《臥虎藏龍》到《有翡》,中國「俠女」緣何總能打動海外觀眾?
    如今,越來越多的優質國劇在國內引起共鳴後,繼而逐鹿海外市場。隨著《陳情令》《知否》《延禧攻略》等一批古裝劇在東南亞、日韓先後獲得不小的反響,出海國劇規模的發展壯大,題材也日趨多元。一部熱播的武俠劇《有翡》聚焦少年俠客的成長,再度讓「武俠」這一題材吸引了海外觀眾的廣泛關注,從劇中體會到中式江湖中鮮衣怒馬仗劍天涯的暢快淋漓,也看到年輕人兼濟天下心懷正義的勇敢和擔當。
  • 從版權輸出到海外原創開發 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版圖擴大
    (圖片來源:《慶餘年》官方微博)北京《光明日報》報導,「今年的網絡文學排行榜,在原有的網絡小說排行榜的基礎上,新增網絡文學IP影響排行榜和網絡文學海外傳播排行榜。」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胡邦勝介紹,三個榜單並重,就是要全方位展示網絡文學一年來取得的成就,凸顯網絡文學在影視、動漫、遊戲等文化產業領域的內容源頭作用,以及在海外傳播方面的重要導向。
  • 人民的名義:趙家土崩瓦解,就是因為副國級趙立春的這個驚天大錯
    謝謝人民的名義:趙家土崩瓦解,就是因為副國級趙立春的這個驚天大錯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副國級幹部趙立春曾經在漢東省擔任一把手數十年,因為趙立春在漢東省位高權重,所以漢東省的大小官員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便想方設法百般討好趙立春
  • 縱觀納博科夫傳奇的一生,在逃亡中尋找救贖的微光
    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涯,鄉愁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相比於他顯赫的家世背景和極高的文學成就,不得不提的是納博科夫顛沛流離的海外逃亡生活,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納博科夫的家族開始走上下坡路,1919年,納博科夫一家被迫離開俄羅斯,流亡到歐洲。在柏林,他成為一個沒有國籍也沒有固定收入的流亡者,靠教別人打網球、拳擊和法語為生。後來,他娶了同為流亡者的妻子薇拉,兩人生活艱難,有時還要靠別人接濟。
  • 衣胞之地柳堡鎮——勝利大逃亡
    也不知哭了多久,後來竟然睡著了,等到完全清醒後,一個大膽的念頭倏然冒出來,我要逃亡他鄉「離家出走」……既然念頭已形成,接下來就是「往哪裡去?」和「怎麼去?」只有靠兩條腿「走到上海」,那時候也不知道自己竟然會有那麼大的決心,用鋁飯盒滿滿地裝了鐵鍋裡中午剩的番瓜飯,卷了鍋巴,帶了兩件換洗衣服,就義無反顧地出發了。
  • 從挑戰與突破——解構溫瑞安的「驚天一劍」
    作為「最後之江湖正道的堡壘」(梁鬥,《神州無敵》),他們攪起了「神州奇俠」世界的驚濤駭浪,打破了「權力幫」、「朱大天王」的鐵腕統治,並最終,推倒了一個江湖廟堂的時代。4、 「神州奇俠」中的武功,多依附於江湖門派及武俠傳統,雖然創意奇巧、花樣百出,但能超凡脫俗、令人耳目一新並有所表現者,莫過於李沉舟「拳頭」、「天地一息」,燕狂徒「薪盡火傳」,朱大天王《少武真經》、「少林拳、武當掌」、「二天一心劍」,姜氏兄弟《忘情天書》,少林五老「懷抱天下」,蕭秋水「四大絕招」、「驚天一劍」等數種。
  • 千裡大逃亡,一出手就擊敗了晁蓋
    尤其是在逃亡路上的種種,宋江更是對晁蓋十分的寒心,並下定決心要給自己挽回顏面,贏晁蓋一局。所以宋江在選擇逃亡的目的地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把晁蓋的梁山給淘汰了。每每兩個字,足以看出來花榮的心思很有問題,似乎他非常想和犯了大罪的宋江見面。到了花榮那裡,宋江與他說起自己救了花榮的對頭文官劉知寨的老婆,花榮直接說:「兄長沒來由,救那婦人做甚麼?正好教滅這廝的口!」看花榮這口氣,看來與比他地位更高一籌的劉知寨的關係相當不好。那麼花榮害怕不害怕姓劉的文官告他見宋江意圖不軌呢?
  • 中篇連載《千裡逃亡》
    .中篇連載:千裡逃亡路:第三回:湖城遇險(3) 這個劉中正去衡水開會十天了,至今還沒有回到棗強,日本鬼子駐棗強縣的最高長官龜田少佐就覺的有些納悶,這小子這麼長時間沒有露面,是被八路逮住還是給殺了,還是他媽的溜號了,一個個謎團令龜田一時還真是解不開。
  • 中篇小說《千裡逃亡》
    中篇小說:千裡逃亡:第三回:湖城遇險(|) 劉中正從他姑家走出來,欲返回原地奔火車站,剛剛來到街面上,猛然間從北面騎過來一輛挎鬥摩託,車挎鬥裡坐著一個日本兵,留著山羊鬍,看到前面走著的是劉中正,便讓騎摩託的另一位日本兵停下車來,只聽他用不太流利的中國話說道&34;劉中正定晴一瞧,啊,認識,這不是日本駐衡水最高長官松本中佐跟前的田中一太郎嗎。唉呀!怎麼碰上這傢伙了。
  • 小說連載巜千裡逃亡》
    小說連載《千裡逃亡》第十四回.&34;舉債 在鐵西這一帶有一個被人們稱為&34;的地痞。此人個高力氣大,就是不愛幹活,平常就是好吃懶坐,禍害一方,向這樣的人,在當時那個社會可以說是並不稀奇,而是司空見慣。 這位&34;麻劉,哈德門拿五條。&34;二爺&34;好的,你稍等。&34;給你,五萬。
  • 《三體》走紅海外怎麼看——中國科幻贏得世界目光
    這並不是《三體》在海外市場的第一次「火爆」。截至目前,《三體》三部曲在全球範圍內出版19種語言版本,銷量突破2100萬冊,其中海外銷量超過150萬冊,僅英文版就超過100萬冊。對於一部翻譯文學作品,尤其是偏小眾的科幻作品,這種「火爆」在全球出版市場都是現象級的。
  • 伊坂幸太郎-《金色夢鄉》——一個平凡人的逃亡之旅
    這可以說是一個被警察、被媒體硬逼為兇手的普通快遞員經歷的一場跌宕起伏的逃亡故事。而故事的主角青柳雅春,在親人朋友的幫助下,憑著一股永不放棄的決心,成功逃亡。披頭四的歌曲Golden Slumber,成為書的名字《金色夢鄉》。歌詞「Once there was a way to get back homeward」貫穿全文。
  • 小說:我去後山桃林,發現驚天大秘密。女子提醒想活命別吃東西
    結果竟發現了一驚天秘密。當時,我帶著兩個朋友準備好了裝備就往後山桃林爬去。到了另一邊,風景果然很美。我們幾個人很開心地一路走一路聊天,慢慢地發現天色暗了下來。「你看天就要黑了,再不往回走我們就要露宿野外了。」「我們不是帶有帳篷嗎?要不在野外露宿一夜也行。」
  • 小說連載《千裡逃亡》
    小說連栽;千裡逃亡第三回:湖城遇險(4) 話說這 天上午,梅菊到街上去買菜,回來看到一夥當兵的在一家門口敲門。街道的牆上不遠處貼著一張紙,走近一瞧,唉喲,是搜捕劉中正的布告,這還了的,兩個人剛好好的在一起沒有呆幾天,就搜上門來了,怎麼辦?梅菊又警又怕,急匆匆往家趕,心裡想必須趕緊給他說。
  • ——《父親最後的逃亡》
    但在我心裡,對於父親的形象卻是布魯諾-舒爾茨《父親最後的逃亡》裡父親化身的那隻大蠍子。小時候我爸酗酒,喝大了就找我媽茬兒,完了就理所應當的出去找女人,有一次我早放學回家還被我撞見了。C君說完,大家集體陷入短暫的沉默中。「哦對了,你呢,我看我叔也不是善茬兒,你也說說唄。」一哥們問我。我看大家今晚聊的都挺掏心,也就把話敞開了嘮。「我爸好像一直怕我強過於他。」
  • 驚天大瓜!剛出道就資源逆天,她到底憑啥?看到她"爹"我懂了
    驚天大瓜!剛出道就資源逆天,她到底憑啥?看到她「爹」我懂了!正文: 書房。 萬籟俱寂! 陸奕辰面色如鐵,薄涼的眼看向佟馨玟。 「這麼快就按捺不住了?不是說你愛我嗎?當初為了我斷絕父女關係,如今為了我,讓你爸把股份交出來!」 佟馨玟垂落地手微微顫抖,她不敢相信地後退一步,心裡滿是苦澀。
  • 中篇小說連載《千裡逃亡》
    小說:千裡逃亡路第三回;湖城遇險(2)文/郭章立劉中正散會後乘車來到滏陽河畔一住家戶,輕輕的叩開了門。&34;一個女人的聲音。&34;梅菊,今年三十二歲,中等的身材,大眼睛,雙眼皮,瓜子型臉蛋,操著一腔天津口音。她的男人前年在戰爭中被八路軍給打死了,寡居快二年多了,心裡不免有些寂寞。
  • 世風日下,撿到巨額現金的無業游民陷入一場驚險生死大逃亡
    一顆歪脖樹下,老莫收穫了重大發現,一個負傷死去的男人身旁,丟棄著一口精緻的皮箱,老莫打開蓋子,綠油油的美元大鈔映入眼帘,一箱巨鈔,正可謂是天將降大任於老莫也,有了這筆錢,老莫可以耀武揚威理直氣壯地跟女友求婚了,租住的出租屋裡那臺18英寸的黑白電視機也可以立馬更換成65寸索尼等離子曲面屏了,老莫怎能不興奮。
  • 中篇小說巜千裡逃亡》
    中篇小說:千裡逃亡路.第二回:敗走湖城 劉中正走出警備聯隊大門後,叫來一輛馬車,跨上馬車往北行駛而去。 &34;那馬夫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