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一部作品,總歸有著特別的理由。
利用三天的時間讀完小說《簪中錄》,源於我對演員楊紫主演的同款電視劇有著特別的期待。去年暑假,楊紫的兩部電視作品《香蜜》與《親愛的,熱愛的》引爆了好多人的假期,我也被這個女孩出色的表演深深吸引。時至今日,空隙時,香蜜的片段仍是心情放鬆的首選。
好的作品,如同美麗的花,可人的果,總讓人流連忘返。
今年的閱讀與鑑賞多了一個理由:我加入了頭條號的創作者計劃,決心把自己空閒的時間和精力用來創作,也藉此彌補之前蹉跎和荒廢的關於文字的夢想和光陰。
因為有了迫切的心願,計劃就提到日程之上。本周提前安排好別的事情,給了自己三天的閱讀時光-----周五、周六、周日。
這次閱讀計劃的難度還是有的。
1、《簪中錄》是一部近百萬字的長篇作品,要在3天內完成閱讀,時間緊張,如何做到勞逸結合、鬆弛有度地完成閱讀計劃?
2、此作品是懸疑推理性質的小說,人物關係眾多、事件關聯複雜、創作元素多元化,總不能走馬觀花過一遍。閱讀後還有後續的評鑑任務,泛讀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怎麼破解這個難題?
3、之前也曾試著閱讀,不到兩章就知難而退了,不喜歡裡面關於謀殺、傷害之類的片段,怎麼克服?如何釋懷?
帶著這些迷惑,我開始了又一次「勢在必得」的閱讀。並在閱讀中摸索出了一套技巧。
深度的閱讀,最關鍵的是做閱讀筆記。
我把本次閱讀筆記分成 了八個部分,包括1、男女主角性格、成長環境梳理分析;2、男女主角的感情交叉發展線;3、配角分析;4、關鍵事件黃梓暇、李舒白的身世歷險之謎;5、影響主線情節發展的其它未解之謎(先皇的遺作之謎等);6、本作品中包括的創作元素:樂舞、藥物、宮廷史料、案件推理 等;7、讀者感到有疑點的情節標註,比如:神秘的王姓之人是誰?他的影響力?比如:王芍其人;比如小魚的元素是什麼?8、作品賦予和展現的文化、理念、情懷等。
一根原子筆,十幾張空白信紙,成為我破解《簪中錄》的關鍵工具。
在閱讀的過程中,逐步將作品中的相關情節分類標註到八個板塊的閱讀筆記中,隨著故事的展開、情節的延伸,空白筆記逐步完善、豐富,而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也開始條理起來,直至一目了然;而看似無關卻盤根交錯的懸疑案件也剝絲抽繭,直至豁然開朗。
根據紙版閱讀筆記之《配角人物分析》整理的部分內容:(見照片)
三天完成近百萬字的閱讀,難度係數很大,短時間集中閱讀產生的疲憊和倦怠都會發生。廢寢忘食,不可取。必要的休息,是不可少的。
閱讀過程中可以有取捨,對那些與主線推進關係不密切的片段可以快進或暫時擱置。對那些自己情感上不喜歡、不能接受的片段可忽略,但建議你必須在閱讀筆記中另外做出標註(註明章節、頁次),便於以後有時間或有需要時回過頭來再閱讀,畢竟如此長篇,想要翻找其中的個別片段,不是一件易事。
閱讀、寫筆記、反思、創作,對於熱愛閱讀的人們來說,是最有價值、也最高效的閱讀方式。深度的閱讀積累,在潛移默化中,會提升你的知識層次,會拓展你的思維方式,進而影響你的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