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老人講故事:夜行遇「鬼火」

2020-10-03 葉知秋人物誌

我住的村子有一百來戶,小時候到了晚飯時間,大家三三兩兩的聚集到一處邊吃飯邊聊天。一開始都是聊些家長裡短的,誰家兒子賺了錢,哪個媳婦不省事。到了後面,開始聽老年人講些嚇人的故事。大部分故事都是出自一位老人。

他年輕時,膽子特別大。我記得有一部電影裡的主角叫方大膽,他大概就是我們村的方大膽。那時物資匱乏,給用不足。時常一個月也見不到一些葷腥,家家戶戶都是煉豬油來代替吃豬肉。偶爾能吃上一頓雞架就非常美味了。他們家卻能吃上魚,營養好得多。

那時候的土房子

魚是從別人的迷魂陣中盜出來的。那年代沒什麼娛樂活動,很多人早早就睡了,整個村子都躺在月光之下。如果這時候你還沒睡,就能清楚的聽到各種蟲子的鳴叫聲,狗吠聲,間或還有貓頭鷹的哭笑聲。他就是沒睡的那種,而且是活躍的那種。這個光景,乘著月光,他一個人向村子東邊的河裡走去。四周都處於黑暗和靜謐之中,他和他的影子緊緊相依,穿過小樹林,穿過一大片田地,再穿過一片墳地,當腳下的小草變成沙地時,河邊就到了。然後,他脫下衣服,拿上化肥袋子一頭扎進深夜的河裡,一陣撲通的水聲之後,水面安靜下來,接著又是一聲撲通扎進水裡,解開迷魂陣的網兜。通常需要下潛四五次,解開之後把魚裝進袋子紮好,再潛入把網兜扎住,免得被人發現。這是他每周一次的固定活動,他也想叫上別人一起,可是沒人敢去,特別是黑漆漆的河水,天然讓人害怕。

迷魂陣漁網

魚進到後面的網兜裡

他的膽子還不止於此,下面是他講的又嚇人又有趣的一個。

有一年,附近的村子裡他的一個本家死了人,正在辦喪事。作為本家是要去幫忙的,到了那裡一切都如往常,院子裡擺滿了花圈,紙人之類的,棺材就停在堂屋中,人來人往倒也不害怕。早上去幫忙,中午送上禮,晚上留下繼續幫忙,半夜才吃完喝罷,看看表已經午夜一點多了。本打算在院子裡攤上稻草睡上一覺的,明天還要過來送葬的,免得再趕過來。結果家裡人打電話說孩子發燒,他告了別就急匆匆往回趕。

他走的不是大路,而是這本家和我們村子之間的直線,別說,沒上過學也知道兩點之間直線最短。這個直線說白了,也不是路,而是野外的田地,許多田地的地頭都埋著死去老人。他就這樣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別說一開始還真有點兒害怕。

嚇人

「那時候天還涼啊,風吹的冷颼颼的,就好像有人在往你後背吹涼氣,你說怕不怕」他接著說

「我那時候也年輕,要真是碰到了,幹一架還不知道誰厲害呢」

他就憑感覺朝村子裡走去,就像去河邊盜魚一樣。

約莫走了十分鐘,突然前面出現了光亮,像是一股火苗,一會熄滅一會兒又燃起來。

具體是啥樣,咱也沒見過

「真見鬼了,嚇得我汗毛直立,掉頭就往回跑啊」他講的很投入,我們聽的都入了迷,全都不說話,一時間周圍靜的可怕。這時候我都緊緊依偎在父母的身邊。

他一路狂奔,一直跑回去,到了本家屋裡,只看到棺材和燒紙的人,其他幾個都在地上攤著稻草入睡了。

「我心想,不會是你嚇我吧」他說的是棺材裡躺的那個。有種說法,死去的人有時候會逗活著的人。

怪嚇人的

不過,他沒敢說遇見「鬼火」的事兒,只是說口渴了,喝完水再走。等喝完水,他也緩過神來了,問了明天幾點入葬之後,仍舊原來返回,順便從喝水的灶臺旁拿了個空的罐頭瓶子。

「我那會兒突然想見識見識,到底是啥玩意兒,還就不信邪了」

「有一年我在地裡看西瓜,墳包上我都敢一個人睡,我還怕這啊」

不虧是「方大膽」,他又折回去,一來一回身上汗水直流,伴著涼風,冷的直打顫。這一次比上次快了一些,到了那裡,光亮還在。

他慢慢的,一步一步走近

「那一會兒,什麼聲音我都聽得到,真神了,那些蟲子,貓頭鷹,村裡的狗,叫聲我聽的清清楚楚」

「我過去一把抓住那團鬼火,日他個鬼,裝進瓶子裡,我就往村裡跑啊」

「那真是拼命的跑,總感覺後面有人,一直跑回家,跑到屋裡,我把電燈全部打開」

「你們猜猜看是什麼.......」

大家都說是鬼火,也有上了高中的孩子說,那是人骨頭。

「我打開電燈,心想,我™倒要看看,你是何方神聖,結果是一罐子菜籽杆」

這就是傳說中的菜籽杆

大人們聽到是菜籽杆,都哈哈哈大笑起來。

他自己也笑的前俯後仰,還總結到:哪裡有鬼,人最鬼!

 可是,我們小孩卻嚇得不敢回家了。


走近科學

同學們,本期節目就到這裡了,世上本無鬼,庸人自擾之。方大膽看到的鬼火其實是菜籽杆中所包含的燐,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的自燃。

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相關焦點

  • 村民夜行遇「鬼火」,真有其事,還是「走近科學」?
    到了後面,開始聽老年人講些嚇人的故事。大部分故事都是出自一位老人。他年輕時,膽子特別大。我記得有一部電影裡的主角叫方大膽,他大概就是我們村的方大膽。那時物資匱乏,給用不足。時常一個月也見不到一些葷腥,家家戶戶都是煉豬油來代替吃豬肉。偶爾能吃上一頓雞架就非常美味了。他們家卻能吃上魚,營養好得多。
  • 祭掃粟裕墓竟然要買票,聽我的《鬼火》故事不用
    有老人忽然低聲說「那是鬼火,不乾淨。都別用手指。擔心夜半鬼敲門。」夏夜相當燥熱,聽完這句話,又忽然覺得背後發涼。連說話都低聲了好多。遠處的火光擺著各種造型,煞是好看。但是卻無人覺得好看。 「1、2、3、4、5......媽,有7個鬼火。我數清楚了」我哥指著火光高興的跳。天哪!我哥竟然不害怕!我媽打了一下哥的手。「快別指了,聽老人的話。」
  • 小時候眼裡的母親-----辛勞加疾病以及請大神遇鬼火
    大集體生產隊掙工分的年代,天一亮甚至依然黑著天,村裡隊長的哨子一吹響,有如半夜雞叫,每家每戶的大人們就得爬起來去公社幹活,而母親是家裡的主勞力,更是要在哨子吹響前把家裡活計先忙完,得起很大的早!往往為了搶工分,母親披星戴月忙個不息。
  • 那年,大大遇到了鬼火(原創首發)
    大大一邊喝著酒,一邊給全家人驚魂未定地講了他與鬼火的事情。一閃念間,我急得念起小時候村裡老人閒聊時說的幾個驅鬼的咒語:「天靈靈,地靈靈,王母娘娘送魂靈……」,不對,這是給小孩叫魂的咒語。「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哭郎……」,也不對,這是治小孩夜哭的咒語。天哪,我是欲哭無淚。還沒容想出第三個咒語。「譁啦」,洋車子倒了。連帶著把人摔在路邊。我扒在地上,動也不敢動。還在想驅鬼的咒語,可怎麼也想不起來了。
  • 少年夜行遇「鬼」
    少年和村裡的另外四個男人一起從村裡出發,騎自行車到天津去賣棗。這段路程不近,二三百裡地,還馱著這麼重的東西,少年是五個人中年齡最小的,瘦瘦的,個子也不高,,甚至連騎這種自行車都是不久前才學會的。家裡很困難,雖然沒有人要求他非要去賣棗子,但是他自己要去。他們五個人騎到天津的時候,就分手了,各自去找買主,相約賣完之後在分手的地方集合一起回家。
  • 「鬼火」怎麼就不見了
    聽老人講,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吧,晚上幾個人在村頭玩,就看到遠處(約四五百米)野外好像著了火,這火沒有煙塵無暗心,火勢長約三四米,高約二三米,緊懸地面,從東南漫漫向西北遊走。幾個人非常好奇,漫野追過去,無論你跑多快,或近些或遠些,都是追不上。也不見火勢增減變動,總是悠悠的,追了二三裡,倏忽消失了。幾個人掃興回來,有人說這是「鬼火」,也有說是螢火蟲。若是螢火蟲怎麼就馬上沒有呢?
  • 發生在農村真實故事:鬼火傳說
    故事的起因就源自於青春期內心的躁動。農村的孩子膽子還是比較大的,但我是個例外,受「恐怖」故事的影響,晚上出去玩,小夥伴必須把我送回家,送到家門口我才會讓他們走。故事的主角是瓢哥和利叔,瓢哥大我兩歲,利叔大我三歲,都是從小玩到大的髮小。那個一個朦朧的夏夜,天氣陰沉,偶爾會響幾聲小雷,天空像是被裹上了一層薄薄的保鮮膜,馬上就會被雨水刺穿。
  • 閒話「鬼火」
    蒲松齡開了個茶攤,逢人贈些清茶,聽些神鬼故事,寫了個《聊齋志異》,風靡一時。我覺得吧,我把自己聽到的那些靈異事件編一編,寫一寫,也能寫本類似《聊齋志異》的大作,題目就叫《靈雲之志》。今天先寫篇入門級的,也就是最簡單,最弱智,誰都可看、可懂的——鬼火篇。關於鬼火,迷信說法鬼火即鬼點的火。
  • 老人們所說的鬼火,其實就是磷火,不知道有多少人見過?
    農村老人習慣把磷火叫做鬼火。我媽已經九十多歲了,她說她親眼見過這種火。那時我家幾個姐弟還小,我姐十二歲就在家務農,還帶著兩歲的弟弟。四川人幹活都背背兜,姐姐那天割豬草,同往天一樣,把弟弟背在背兜裡,割草時不小心,弟弟從背兜裡摔了出去。下面又正好是一塊陡坡,弟弟摔到了坡下,哭聲嚇人。後來媽媽趕到,弟弟後腦袋流了好多血。
  • 故事:村裡老人的命運
    唯一不同的只是村裡的老人們又離去了幾個。沒離去的也在苟延殘喘。為什麼是苟延殘喘呢?踏著夕陽的餘暉照映著的長著雜草的小道,滿頭銀絲,卻滿臉笑容的老人,向我緩緩走來。她的步伐是那樣的緩慢,背是那樣的駝,眼神也早已喪失了青春的色彩,留下的只有歲月的痕跡。「奶奶,開門了,你又跑去哪了?」
  • 老家物語:鬼火和擋
    老家物語:鬼火和擋在我的老家,經常聽到人們說,「我看見鬼火了」、「XX碰到了『擋』」。鬼火是常見的,我就見到過。那時候因為年齡尚小,看見鬼火嚇得掉頭就跑。及至長大了,也多少知道些鬼火是什麼東西了,也就不怎麼害怕了。那時,從我們村子往東去鄰村懷家村,中間有一片比較大的樹林子,在樹林子的南頭有片墳塋,哪裡就經常出現鬼火。
  • 故事:還記得在農村晚上點著蠟燭講鬼故事嗎?以後千萬不要這麼做了!
    我小時候最喜歡聽鬼故事了,老人們講的鬼故事千奇百怪,無奇不有。  那年我八歲,那天正巧是七月十五。  在打麥場上的一個老槐樹底下,我們幾個小孩點著蠟燭,湊在一起講鬼故事。  特別是晚上,大家湊在一起,再點上一根蠟燭,特別有恐怖氛圍。
  • 深山詭事:野人講的第三個故事——為報恩,鄉下小子勇除蛇妖
    老大爺點起一根「大金鹿」,繼續坐在櫃檯前,聽我們講故事。野人聽我說完了故事,清了清嗓子道:「我也說一個吧。」我們大家被前面兩個故事調動起了興趣,便都不再說話,聚精會神聽野人講下一個故事。我老家在山東東部,因為靠海,土地大多是鹽鹼地,在改革開放之前窮得連地瓜葉子都不敢放開了吃,貧窮和飢餓導致人口一直不多。人不多,但民間的鬼怪故事可一點不少。
  • 那些農村老人講的「鬼故事」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上了年紀的老人年輕的時候遇到的或自己的人發生的一些他們認為很不可思議的事情。記得小時候的夏天,那時候不像現在晚上都不出來,都躲在家裡吹著空調看電視。基本上是家家戶戶拿著涼蓆蒲扇都出來乘涼聊天。我們小孩在最喜歡聽老人們講故事,特別是鬼故事。這天吃過飯的傍晚一早就來到村口的大槐樹下乘涼。
  • 鬼火-知識匱乏的年代
    鬼火其次是關於農村計劃生育,在70年代初,國家已開始執行計劃生育政策,不再是孩子越多越光榮的60年代了,口號變為普及一胎當時我堂叔家已經有三個女孩,但沒有男孩是誓不罷休的,我親眼目睹計生幹部卸走了門扇,帶走了僅剩的口糧,本就家徒四壁,此番更是雪上加霜,此後一家人失蹤了一年左右的時間,等回到村裡時,又多了兩個孩子,最小的是男孩,一共5個孩子。現在的堂叔嬸已近八十,5個孩子中有兩個條件尚可,會時有幫襯,生活已大有改善,也算苦盡甘來。
  • 故事:一米狐仙(六)鬼火
    我爺爺想到這,腦門兒一炸,忽然想起來一種火的顏色是綠色的,不用問了,當然是鬼火。想到這我爺爺就懵了,心裡那個後悔呀,我太爺爺不讓他來,小狐狸不讓他來,他偏偏就要來,可是來了之後,竟然遇到了鬼火。這既然有鬼火,那就有鬼呀。我爺爺可沒有我太爺爺那個本事,我太爺爺也沒有教過他,他甚至連十二天幹是什麼都記不清楚。所以這鬼只要是過來纏著他,我爺爺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 閒來無事總會想起村裡的一個故事
    不過他這個人很怪,有錢卻不吃肉,偶爾喝酒但從不吹牛,方圓村裡借他錢的人不在少數,但從未見他主動上門要過。他過世的時候是2017年冬天,家財萬貫的他在死之前就已經把後事安排的妥妥的,一切從簡,就在鄉裡辦。
  • 講故事:女孩,狗和老人,結局令人唏噓
    今天就來講講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名12歲的女孩,她手裡牽著一條大狗,獨自外出遛狗。走到半路時,大狗看到了另外一條狗,這大狗一時興起大就狂奔過去追那條狗。這女孩子本身力氣也不是很大,狗子一撒歡,她拉也拉不住,繩子直接就從女孩子手中掙脫了,大狗拖著根長繩子狂奔撒野去了。很多時候,事情就是這麼湊巧。
  • 我們高高興興的埋了村裡這位去世的老人
    幾個老人在一起抽著旱菸說:到底等上了老李湯水了。在外打工回到村裡的幾個年輕人說:那就不走了,等埋了老李再回城裡。1老李頭在村裡其實沒有啥威望,相反,許多人都恨他,他年輕的時候,脾氣暴躁,罵過村裡許多人,所以村裡人對他沒有好印象。
  • 暮年:上吊的大爺、無疾的姥姥,「好死」成了村裡老人最大的願望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好死」竟然成了村裡老人們的最大願望。因為村裡原本身體健朗的胡婆婆隨兒子到三江農場地點後,沒過一年就去世了。遺體拉回村裡埋葬的時候,吳大爺一股火還住了幾天醫院。臨了,自己走得不遭罪、走得不拖累兒女,真是很多村裡老人發自內心的最大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