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羋月傳》原著遠比影視劇情精彩,衝突更激烈,羋月的愛恨情仇也更鮮活更飽滿。原著中,羋姝一直姑息玳瑁不斷地迫害羋月。而且,在羋月難產那次,玳瑁並沒有被處死,而是繼續四平八穩的輔佐羋姝。秦王認為:倘若殺了玳瑁,就等於當眾打了王后羋姝的臉。
這樣羋姝將來便無法在後宮中立威立足了,他總要給羋姝這個王后留點臉面,不能為了羋月這樣一個妾而傷了夫妻感情。
何況,事發之後,羋姝已經率先懲罰了玳瑁二十大板,那自己也就不好再插手幹預了。畢竟玳瑁是王后的人,羋月也是王后的媵女,相當是王后的私人財產。由她處置也是天經地義的。
最主要的是,羋月無恙,嬴稷也無恙,母子平安,有驚無險,所以,不好在羋月剛生榮升為母親後,就行殺戮之事。
羋月以為,在這件事情上,即便大王沒有追究,羋姝至少也應該心懷愧疚、積極補過的吧?然而,羋月想錯了……
秦王意欲立嬴蕩為太子,但又因為嬴蕩性情剛愎自用,張揚跋扈,並早已以太子自詡,令秦王十分憂心踟躇。
秦王為激發嬴蕩的上進心,故意給嬴蕩安排「競爭對手」,以羋月的話說「是嬴蕩的磨刀石」。
起初安排了公子嬴華,讓羋姝母子誤認為嬴華有可能會被立為太子,所以會加緊督促嬴蕩能改進不足,奮發圖強。
後來,嬴華被分封出去了,秦王卻又留下了嬴稷和羋月在鹹陽。羋姝母子更加如臨大敵了,羋月一向是秦王的心頭好,嬴稷又被大王偏愛許多,從勢頭上來,嬴稷似乎比嬴華跟更具有競爭力。
但是,羋姝和玳瑁卻沒有信心和把握能鬥得過羋月,在羋姝眼裡,羋月一向詭計多端,心思難測,比魏夫人更難對付。所以,玳瑁便想出一條破釜沉舟的毒計,並向羋姝保證:這件事絕對不會髒了王后的手,一切後果由自己承擔……
原著原文如下:
女醫摯奉命來到常寧殿,對嬴稷說道:「這是避暑的藥茶。羋八子吩咐,公子夏日行走烈陽之下,容易中暑,讓我熬些藥茶給公子喝。」
嬴稷道:「好,我這就喝。」
女醫摯倒了藥茶,嬴稷正準備端起藥碗喝下。忽然聽到室外羋月的聲音傳來,便放下碗站起來,恭敬侍立相迎:「母親。」
香兒掀起帘子,羋月走了進來,見女醫摯也在,倒是一怔:「醫摯,你也在啊。」
嬴稷詫異道:「咦,母親,不是您讓摯婆婆給我熬避暑藥茶喝的嗎?」
羋月心頭一震,臉色微變,笑道:「哦。既是避暑藥茶,大家都喝一碗吧。香兒,你叫惠兒也進來喝一碗。」
香兒道:「是。」女醫摯臉色一變,道:「慢著。」
羋月道:「怎麼了?」
女醫摯道:「這、這藥茶我原預備著給公子稷用的。所以沒準備這麼多。」
羋月心中狐疑卻神色不動:「哦,這倒無妨,你再去熬製一些來就是了。」
女醫摯臉色蒼白,只得行禮道:「是。」就要往外走去。羋月忽然叫住了她:「醫摯。」
女醫摯抬頭回望,目光中儘是不舍和悽涼。
羋月道:「醫摯,我是你接生的。子稷也是你接生的。我們相識這麼多年,從楚國到秦國,從我母親開始,你服侍過我們祖孫三代,名為君臣,實同骨肉。這些年來我們是怎麼過的,你一直跟我們在一起,都看得到。你究竟有什麼為難之事,不能同我們說?」
女醫摯悽然苦笑:「是,這些年來,我們一直是一起走過,我服侍羋月的時間,比和我親生骨肉在一起的時候更長。我親手接生公子,眼看著他從一個嬰兒長到如今這樣一個英偉少年,看著他如此單純地待我如親人,你以為,我會怎麼做?」
羋月已經意識到什麼了,臉色一變,心痛之下失聲道:「醫摯姑姑……」
女醫摯微微一笑,身子一軟,便已倒下,嘴角有一絲黑血滲出。
羋月搶上前,扶住了女醫摯,叫道:「醫摯,摯姑姑,你怎麼樣了?」嬴稷也撲上去從另一邊扶住女醫摯,叫道:「摯婆婆,你怎麼了?」
女醫摯眼淚緩緩流下:「我這一生,身不由己,總是要被迫做一些違心的事。幸而神農祖師庇佑,容我一次又一次地躲過真正的災難。可是這一次,我躲不過去了……」
羋月心頭一痛,嘆道:「醫摯,你有什麼事,為什麼不與我商議?我們一起走過了這麼多年,再難的事,我也會有辦法的啊!」
女醫摯卻搖了搖頭,道:「羋月,你的苦,我又何嘗不知?公子戎、莒夫人身在楚國,您尚且無能為力,更何況我……她們,一次次拿我兒子的性命來要挾我。是,我心心念想著我的親生兒子戊兒,可是公子稷,是我一手接生,看著長大的孩子,我就算死也不會傷害他。
可我不能不顧我的戊兒,我這個母親,本就虧欠他太多了。我一直不在他身邊,我把別人的兒子當成自己的兒子來愛,到最後我已無法分清,到底愛誰多一點。可我心裡卻知道,我對戊兒虧欠得更多一點。既不忍殺了我最愛的孩子,又不能坐視我親生的兒子死去,所以,我只能自己死。」
羋月泣不成聲道:「醫摯,摯姑姑,對不起,一直是我母子虧欠於你……」
女醫摯道:「羋八子,其實有這一天,我早就想到了。醫者行醫救人,本來就不應該入宮廷、爭富貴。唉,我真後悔,當日沒有聽扁鵲師傅的話,行醫於草澤,守住本心。從我入宮的那一天起,我的命運就已經註定。我的箱中,還有一些解毒之藥。羋月你和公子稷留著防身……」
女醫摯就這麼死了,早在進門前,就已經替羋月母子服下了毒藥,羋姝與玳瑁的計劃再次落空,羋月悲痛交加,穿白掛素領著嬴稷來承明殿告發羋姝。
秦王大怒,待要廢后,然而,甘茂樗里子等人卻苦苦相勸;玳瑁來到承明殿後卻也抵死不認,口口聲聲有人想構陷王后,栽贓陷害,並當場在承明殿內剖腹自盡、以證清白。
這次事件竟到此為止,玳瑁自盡而亡,也相當於是為女醫摯償命了。羋月不好再揪住不放,也只得作罷。而羋月和羋姝的關係也徹底決裂、水火不容!連最起碼的貌合神離都沒有了。羋月沒想到,羋姝竟然能一再縱容玳瑁對自己的孩子下毒手,可見此時的羋姝已今非昔比、判若兩人了。
聲明:該文乃是結合原著原文裡的一些情節發表觀點,與影視劇情可能有出入,朋友們不喜勿噴,切莫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