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傳:羋月來燕國為質,孟嬴為何避而不見?隱情難以啟齒

2020-10-18 L娛音嫋嫋

導語:羋月與孟嬴曾經是一對肝膽相照的好閨蜜,當初孟嬴被嬴駟指婚給瘸腿的老燕王,孟嬴寧死不從,是羋月冒著獲罪的風險去求嬴駟開恩,收回成命,;又冒死陪孟嬴去西郊行宮求救贏夫人。

羋月原以為這友誼會地久天長,誰知竟是人走茶涼。當羋月母子來到燕國為質時,孟嬴明知道羋月已經來到燕國,卻避而不見,任憑羋月母子在死亡邊緣苦苦掙扎。

直到羋月見到了孟嬴才恍然大悟:原來孟嬴也有孟嬴的不得已,更有著難以啟齒的隱情。那一刻,羋月既絕望又無奈,對於孟嬴,她既沒有辦法恨,也沒有辦法不寒心。

1、羋月見孟嬴,孟嬴哭了

雖然最終在郭隗的安排下,羋月如願以償的見到了孟嬴,但卻看到孟嬴欲拒還迎的不自然,她眼神裡明明有驚喜和期盼,卻又有恐懼與躲閃。似乎她們中間隔著一道無形的牆,令人無法逾越,也不敢觸及。

孟嬴起初是端著架子的,對羋月只是盡一些「地主之誼」,不敢敘談情誼,但幾杯酒下肚後,孟嬴漸漸有些忍耐不住了,還是流露出了自己的真情,她們回憶起了在秦國時的一切,以及那美好而溫暖的情誼。原著原文如下:

孟嬴點頭對羋月笑道:「以前冬天,我總是喜歡握你的手,你的手不管什麼時候都是這麼熱。讓我再握握你的手吧。」說到這裡,她不由得伸手,握住了羋月的手。當她握住羋月的手,就感覺到了不對。眼前的手,手指粗大,長滿了凍瘡。她翻過來,看到手心的粗繭。

孟嬴忽然顫抖起來,最終壓抑不住。她忽然站起,暴躁地推開席上的擺設,推開擋在她和羋月之間的障礙之物,踉蹌著離席,撲到羋月的席位上,捧著羋月的手貼到自己的面頰上,哽咽著道:「對不起,羋月,對不起。」

這一刻的孟嬴內心無限的自責與痛悔,羋月遭受這樣的罪,自己何嘗不是那個見死不救的罪魁禍首?她恨自己無能,恨自己懦弱,恨自己不能庇護羋月母子,恨自己的處境艱難、迫不得已。

羋月緩緩地抽回手:「易後,你怎麼了?」孟嬴嘴唇顫抖,張口欲言,可是半天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她抹了抹淚,轉身從匣中取出一份帛書來,遞給羋月,艱難地道:「這是,秦國的國書中所夾帶的秦惠後私人信件。」

羋月打開帛書,冷靜地從頭看到尾,放下帛書,問孟嬴:「她要你殺了我們母子?」

孟嬴含淚點頭。羋月道:「你為什麼不殺我?」

孟嬴失聲道:「我怎麼能夠殺你?難道你還不明白嗎?我只有不見你們,就當我沒見過這封信一樣。」

2、孟嬴的不得已

在孟嬴心中,或許只有假裝不知道羋月的存在,才可以搪塞羋姝的「交代」。

羋姝有明確的指示:要她趁羋月母子在燕國之際殺了她們。而孟嬴還要仰仗秦國的勢力來為自己撐腰,她不敢明確違逆羋姝的意思,卻也不願親手將自己的摯友殺死。因此,她才選擇了「置身事外」——任由羋月母子「自生自滅」。

即便明知羋月母子在羋姝的安排下,被丞相郭隗的小妾羋茵折磨刁難,也不敢出手相救。

如果自己不與羋月見面,就不會有難以承受的良心譴責,一旦見了面,她唯恐自己控制不住感情,會不顧一切地想要庇護他們。

有句話叫「人怕見面,樹怕扒皮」,一見三分情——如果見了,就真成了「見死不救」。僅僅是羋月倒也罷了,還有她同父異母的弟弟嬴稷呢。真的殺了嬴稷,自己怎麼面對父王的在天之靈?

儘管羋月也明白孟嬴的苦衷,但卻依然不能理解,亦或是不甘心;惠後的手再長,也伸不到燕國來,畢竟在千裡之遙。

作為燕國易後的孟嬴,怎能事事聽從惠後的安排?即便她施一個權宜之計,或一個小小的法子,也足可以拯救她們母子逃離苦海,至少不會受這樣的苦楚。

這孟嬴也忒懦弱了些吧?還是說過於現實了?畢竟現在的羋月已不是父王的寵妃,給不起孟嬴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了。

羋月看罷書信,沉默了好一會兒,問道:「孟嬴,我不明白,你已經是一國之母,不必再聽從誰的意思。你只管聽從你的心去做,為什麼要這麼畏畏尾?」

孟嬴回頭看著羋月,話語中無限悽涼:「羋月,別人不明白我,難道你還不明白嗎?

我這個母后是仗著秦國和趙國的鐵騎扶保我上位的。大王年紀太小,我和他手中都沒有親信的臣子,朝中卿大夫不服我們,列國也輕視我們。而我唯一的倚仗是秦國。我不能得罪秦國,不能得罪如今的秦王和他的母后。」

所謂的友誼在利益榮辱面前,真的是一文不值。要想讓別人敬重自己、在乎自己,只能努力讓自己變得「有價值」、變得「更有用」。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羋月明白了,自己現在一無所有,孟嬴在自己這裡什麼都得不到,而羋姝卻在千裡之外把持著孟嬴母子的榮辱,甚至江山社稷的穩固。

將心比心,如果羋月處在孟嬴的立場上,也會跟孟嬴一樣,選擇依靠那個對自己幫助更大的人,而不會為了一段友情置江山社稷和兒子的安危於不顧。

羋月徹底絕望了,她知道,友情歸友情,孟嬴是不會為了她而得罪羋姝的。所以,她只能繼續去西市自生自滅。

這一刻的羋月再也支撐不住了,回到驛館後,突然口吐鮮血病倒在床。因為支撐到最後才發現——她所有的希望都破滅了。

然而,或許是天意,就在那個時間段,卻突然從秦國傳來嬴蕩舉鼎身亡的消息,於是,羋月母子重新變回「潛力股」。有了「價值」的羋月自然會受到不一樣的禮遇了。

相關焦點

  • 羋月傳:羋月在這一刻徹底看清孟嬴的真面目,頭也不回冷笑著離開
    這句話應用到此時的孟嬴身上,最恰當貼切不過了。面對羋月的求助與羋姝的威脅,孟嬴心亂如麻,如坐針氈。羋月母子來燕國為質,在羋茵的迫害下已經山窮水盡、走投無路,所以才來向自己求助,可是,自己該怎麼辦呢?如果不幫助羋月,羋月母子就真的可能在燕國凍餓而死,羋月是自己昔日的摯友,曾經肝膽相照、傾心吐膽。而嬴稷也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如果任由他們死在燕國,又豈能對得起父王的在天之靈?兩害相權取其輕,畢竟自己仰仗的是大秦的力量,她的兒子還小,無依無靠,能夠勉強繼位的靠山就是大秦國在給她做後盾。
  • 羋月傳:羋月終於看清孟嬴,也終於看透人性,最終冷笑著離開了
    羋月傳:羋月終於看清孟嬴,也終於看透人性,最終冷笑著離開了「對不起」孟嬴向羋月哭訴自己的艱難,她表示自己母子的性命掌握在羋姝的手裡,要是幫助羋月母子,羋姝肯定不會放過自己的。孟嬴卻還在解釋,說自己非常心疼羋月母子,但是她害怕自己的兒子過上顛沛流離的日子,她只能選擇辜負羋月的信任。
  • 羋月傳:在燕國為質有多屈辱?連這種猥瑣男都敢向羋月伸出鹹豬手
    導語:不得不說,羋姝把羋月發配到燕國交給羋茵,作為復仇的目地是「絕對正確」的。因為羋月在燕國過得生不如死,沒有人格尊嚴,沒有衣食保障,簡直跟狗一樣。僅僅是羋月倒也罷了,還有兒子嬴稷呢,為了嬴稷的安危,很多時候,羋月也不得作出妥協讓步,甚至忍辱含垢、苟且偷生。
  • 羋月傳:向來樸素簡單,羋月鮮少打扮,為何孟嬴出嫁時如此盛裝
    羋月傳:向來樸素簡單,羋月鮮少打扮,為何孟嬴出嫁時如此盛裝 對於羋月來說,她這一生之中,最愛的人一定是公子歇,否則,在她幾十年後老去的時候,不會對著魏醜夫露出那樣的神情,但可惜的是,他們兩個直到最後都沒有走在一起,確實是造化弄人了,也正是因為心裡早就裝著公子歇,所以她對秦王並沒有什麼興趣,自然也就不會爭寵了,但是很奇怪的是,向來打扮樸素簡單的她,為什麼在孟嬴出嫁的時候,穿如此的盛裝呢?
  • 羋月傳:難怪在燕國時羋茵一定要殺死羋月,看羋月怎麼羞辱羋茵的
    導語:羋月去燕國為人質時,被羋茵落井下石打擊報復,差點死在燕國。其實,原本羋茵並未打算要了羋月的命,畢竟是同父異母的妹妹,況且,羋月是來自秦國的人質,真要殺死了羋月母子,也不好向燕國的易後孟嬴交代。,讓她在燕國吃盡苦頭,殺一殺她的威風。
  • 羋月傳:嬴蕩繼位後,羋姝竟採用這種方式懲罰羋月,讓她生不如死
    此時羋姝見羋月進來,卻不說話,只拔下一根金簪,挑動著銅燈裡的燈芯。好一會兒,才用悠然的口氣說:「你想不想知道,你兒子要去哪兒為質?」羋月搖搖頭:「不知道。」羋姝道:「燕國。」見羋月露出了驚詫之色,她咯咯地笑了起來,「覺得奇怪嗎?燕國有孟嬴,可一向與你交情不錯。」羋月緩緩搖頭:「我的確猜不透。」
  • 重看《羋月傳》原著:羋月和黃歇的初見就預示了無法相守的結局
    文|喵大小姐5年前《羋月傳》上映時,我還在讀書,對於主角羋月和黃歇有著青梅竹馬之誼卻無法相守的愛情充滿了遺憾。,時常感嘆為何她不是男孩子。羋姝設計差點死去;在燕國為質期間,多次遭到羋姝羋茵的陷害致死……
  • 《羋月傳》羋月:為何不收我做徒弟?屈原:因為你是雞無須學飛翔
    然而,當羋月滿懷期待地等待屈原的「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卻無意間偷聽到了父王與屈原的談話:屈原竟然拒絕了!儘管父王為此大發雷霆,質問他為何不肯接受羋月,可他還是拒絕了。羋月憋足了勁兒,要當面質問屈子:「你為何不肯收我做徒弟,我差哪兒了?」然而,當羋月真的問到了答案後,幼小的心靈卻深深的被刺痛了,因為屈子的答案讓她感到羞辱、憤怒、難以理解卻又無可奈何!
  • 羋月傳:羋姝讓羋月代替自己跳祭祀舞並非善意,而是有這樣的隱情
    導語:在電視劇《羋月傳》中,羋姝讓羋月代替自己跳祭祀舞,是因為自己一向偏愛羋月,所以才主動把機會讓給她,自己甘願成人之美。但原著中卻並非如此,羋姝沒有這麼高尚,也沒這麼大度,她之所以把這種豔驚四座的機會讓給羋月,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和隱情。
  • 羋月傳:女子本弱,為母則剛,羋月生母以血淚演繹這句話的真相
    文|喵大小姐 《羋月傳>向夫人也消失不見,她和弟弟羋戎由莒姬照顧度過了三年的時光,一次,羋月偶然從羋茵處得知了自己生母還在世的信息,便不顧一切找到養母莒姬想要知道她的消息。人生最苦莫過於生為婦人,生不由己,命不由己。
  • 《羋月傳》魏夫人:為何不對我落井下石?羋月:怪不得你難成大事
    導語:秦國的先王后死後,秦王為何不立她的妹妹魏夫人為新王后呢?其實,羋月曾給出精確答案,但魏夫人不願相信也不願意承認,其實,羋月的話雖然十分逆耳,卻句句刺中她的心。這件事,令魏夫人想不通:她與羋月一向是死敵,而羋姝與羋月也因為羋月早產的事撕破了臉,羋月為何不趁此機會將她們剷除,反而幫她們洗清嫌疑?魏夫人帶著滿腹狐疑來到常寧殿向羋月致謝。羋月見到這位不速之客,雖然內心裡及不待見,卻也不能失了禮數,只得笑道:「不知魏夫人今日來,有什麼事?」
  • 羋月傳:曾經兩情相悅,為何後期秦王如此忌憚無權無勢的羋月?
    羋月傳:曾經兩情相悅,為何後期秦王如此忌憚無權無勢的羋月? 羋月傳中女主角羋月一生中擁有三個非常重要的男人一個是義渠王翟驪,第二個就是羋月年少時的玩伴黃歇,第三個就是陪伴羋月度過青春歲月的秦王。不同於黃歇帶給羋月年少時純純的愛戀,也不同於義渠王的多次相救,讓羋月心生感動,秦王當時則是憑藉著自己的個人魅力,用自己的智慧和霸氣,深深的吸引了羋月。
  • 羋月傳:難怪羋月對黃歇的愛刻骨銘心,看黃歇是怎樣愛羋月的?
    為讓你變得更優秀,他可以忍住心痛成全你、放飛你——而不是自私地把你束縛在身邊,只滿足他的兒女情長。1、羋月兩難的選擇羋月與黃歇在燕國意外重逢,不由得悲喜交加,這正是「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羋月在燕國受了無盡的屈辱與磨難,令其心力交瘁,難以支撐。
  • 《羋月傳》羋姝威脅羋月:放老實些,你楚國有人質,羋月:你敢?
    就如《羋月傳》原著中的羋姝與羋月。在沒孩子之前,僅僅為了一個男人,姐妹倆還不至於狠下心來撕破臉,一旦都有了自己的兒子,作為母親的本能就要為兒子廝殺、為兒子爭奪。不管對方是誰,只要擋了兒子的道路,那就一定是殺無赦。
  • 羋月傳:羋月一直對羋槐恨之入骨,豈知羋槐竟會這樣對待羋月
    導語:《羋月傳》中的羋槐是一個胸無大志、資質平庸的君王,素來好色,而且毫無底線原則,羋月的母親向氏就是死在楚王羋槐 的淫威之下。魏美人也是死於羋槐的薄倖無情。儘管魏美人的死有著鄭袖蓄意陷害的成分,但若羋槐有情有義,也不至於令魏美人蒙冤受屈。
  • 羋月傳:羋月逼迫莒姬尋找她的生母,任性的結果卻是害死了生母
    導語:在《羋月傳》原著中,向氏原本是可以活下來的,雖然活得如同草芥,但至少還有命在,恰是羋月的任性害死了自己的生母。羋月非要逼迫莒姬去尋找自己的生母,不然寧可自己去尋。羋月懷疑現在的母親莒姬為奪取她與羋戎的撫養權,而逼走了自己的生母。所以,十歲的羋月氣勢洶洶地來向莒姬興師問罪,並逼迫莒姬儘快尋找到向氏的下落,否則,自己就要親自出宮尋找,哪怕被威後責罰也在所不惜。
  • 羋月傳:難怪秦王臨死前要殺了羋月,看得寵時的羋月有多兇悍?
    導語:電視劇《羋月傳》中的情節是羋月一直深受秦王寵愛,甚至至死不渝。但原著中的情節卻令人大跌眼鏡,秦王不但不再寵愛羋月,而且,臨死之前忌憚羋月的精明與兇悍,唯恐王后羋姝不是她的對手、無法轄制她,曾暗暗囑咐樗里子:自己死後,如果羋月不肯前往封地安分守己,那就果斷地殺了她!
  • 羋月傳:羋茵為何總與羋月過不去?原因她沒臉說,黃歇給出答案
    導語:說起來羋茵與羋月也是同父異母的姐妹,一脈相承,同氣連枝,為何竟能鬧到水火不容、你死我活的地步呢?她們並沒有嫁給同一個男人,不存在爭寵問題。千萬不要說她們的矛盾焦點是黃歇,實際上,在羋茵還沒喜歡黃歇之前,就已經與羋月勢不兩立了。
  • 《羋月傳》羋茵:我哪兒不如羋月?你為何不肯從我?黃歇回答意外
    《羋月傳》羋茵:我哪兒不如羋月?你為何不肯從我?黃歇回答意外羋茵氣急敗壞質問黃歇,本公主哪兒不如羋月,黃歇回答驚人  在羋茵的身上,人性的自私和可怕可以說是體現的淋漓盡致,從小,這個公主就展現了她可怕的心機,母親死後,她跟著威後,非常清楚誰是後宮的老大,這心機可非同一般,後來陰差陽錯,她愛上了公子歇,可公子歇心裡只有月兒,她為了嫁給心上人,
  • 羋月傳:羋月受寵,是福也是禍,還好楚王提前留了一手才保住小命
    文|喵大小姐 《羋月傳 羋月很聰慧,經常能舉一反三,楚王經常在想這個孩子為何不是男孩,對她也額外多了份縱容,羋月自小就養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也敲打了楚威後,還為太子羋槐贏得了一個輔佐的好幫手。 雖然這些片段沒有在電視劇《羋月傳